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肾移植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王强 +1 位作者 朱一辰 田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0,共7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肾移植是ADPKD伴ESRD患者的最佳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ADPKD患者肾移植前多囊肾是否需要切除存在一定的争议,并且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肾病,也是终末期肾病(ESRD)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肾移植是ADPKD伴ESRD患者的最佳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ADPKD患者肾移植前多囊肾是否需要切除存在一定的争议,并且多囊肾切除手术标准及手术方式也不尽相同。为进一步规范ADPKD患者肾移植的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ADPKD的诊断、ADPKD肾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评估及处理、多囊肾切除术、术后管理等方面,制定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基因突变 肾移植 多囊肾切除 二代测序 终末期肾病(ESRD) 血液透析 肾脏囊肿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家系PKD1、PKD2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骆杰伟 孟晓嵘 +5 位作者 郑星宇 魏世超 胡丹 杨笑 张雪梅 范丁前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1-325,336,共6页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家系基因突变位置及遗传特征。方法:应用二代测序外显子序列捕获技术,对ADPKD家系先证者PKD1、PKD2基因测序,并对8个家系成员针对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筛查。并经SIF和Polyphen软件对基因...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家系基因突变位置及遗传特征。方法:应用二代测序外显子序列捕获技术,对ADPKD家系先证者PKD1、PKD2基因测序,并对8个家系成员针对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筛查。并经SIF和Polyphen软件对基因突变进行蛋白功能预测。结果:发现PKD1基因1个框移突变c.2085_2086ins C(p.Ala696Argfs17X)为杂合子,造成PKD1氨基酸编码提前终止,很可能影响其蛋白功能;还发现2个错义突变杂合子(p.Ala1447Val和P.Arg739Gln,经蛋白功能预测为无害)及2个同义变异(p.Leu373Leu、p.Asn890Asn)。PKD2基因未发现框移、无义、剪切、错义或同义变异位点。其他患病的家系成员中发现p.Ala696Argfs17X突变,而正常成员中未查出此突变。结论:推测PKD1基因的框移突变(p.Ala696Argfs17X)为此家系的可疑致病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PKD1基因 PKD2基因 突变
下载PDF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志前 陈佳彬 +4 位作者 王毅 周辉 郑军华 王强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RCD)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行LRCD的ADPKD患者32例,于术后2周及2003年1月随访。观察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压、降压药服用情... 目的:评价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LRCD)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在我院行LRCD的ADPKD患者32例,于术后2周及2003年1月随访。观察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压、降压药服用情况及腰腹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术后2周随访时肾功能指标、血压、腰腹疼痛程度均较术前明显下降,降压药用量及种类较术前减少。术后近1 年随访时,肾功能指标、血压及降压药物服用情况恢复至术前相似水平,但高血压分级状况较术前改善。腰腹疼痛程度仍明显低于术前,但较前次随访有上升趋势。结论:LRCD治疗ADPKD是安全的,在术后1年内能明显减轻腰腹疼痛,改善高血压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腹腔镜 手术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下载PDF
遗传标记RFLP、STR、SNP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基因连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维莉 易建中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8-910,共3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危害性很大 ,临床上可通过连锁分析早期发现 ,以隔断基因的遗传。而连锁分析需借助遗传标记进行研究 ,3代遗传标记 RFL P、STR、SNP为 ADPKD基因定位和疾病诊断提供了有力...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 (ADPKD)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危害性很大 ,临床上可通过连锁分析早期发现 ,以隔断基因的遗传。而连锁分析需借助遗传标记进行研究 ,3代遗传标记 RFL P、STR、SNP为 ADPKD基因定位和疾病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因此本文综述了 RFL P、ST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标记 RFLP STR SNP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基因连锁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分子遗传、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梅长林 李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54-460,共7页
20 0 1年 7月 9日~ 11日 ,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在南京共同举办了南京 香港医学论坛。国内外知名学者对目前人们所关注的内科疾病 ,尤其是各种类型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讲演 ,本刊将陆续刊登部... 20 0 1年 7月 9日~ 11日 ,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在南京共同举办了南京 香港医学论坛。国内外知名学者对目前人们所关注的内科疾病 ,尤其是各种类型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讲演 ,本刊将陆续刊登部分文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分子遗传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患者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琼 李江涛 +7 位作者 杨帆 刘燕娜 邓文锋 刘如敏 胡杨澄 夏仁飞 徐健 苗芸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8-543,共6页
目的探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患者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合理血药浓度。方法收集2000年3月~2018年1月首次肾移植的68例ADPKD患者和68名性别、年龄和移植日期相匹配的其他肾移植受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人、肾存... 目的探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患者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合理血药浓度。方法收集2000年3月~2018年1月首次肾移植的68例ADPKD患者和68名性别、年龄和移植日期相匹配的其他肾移植受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人、肾存活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内不同时期免疫抑制剂浓度的差异。同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泌尿道感染将ADPKD患者分为泌尿道感染组与非泌尿道感染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不同时期免疫抑制剂浓度的差异。结果 ADPKD组与对照组患者1、5、10年移植受者存活率分别为96.6%、94.1%、90.6%和96.0%、93.9%、93.9%;ADPKD组与对照组患者肾存活率分别为95.2%、90.8%、79.0%和96.0%、87.2%、8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胃肠道症状、心血管事件、肺部感染以及肿瘤的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月,ADPKD组比对照组的他克莫司、霉酚酸血药谷浓度更低(P<0.05);ADPKD组比对照组更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且在ADPKD中泌尿道感染组较非泌尿道感染组的霉酚酸血药谷浓度要高(P<0.05)。结论 ADPKD患者移植术后长期维持需要的免疫抑制浓度可能要低于其他肾移植患者,且较高剂量的霉酚酸血药谷浓度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免疫抑制剂 泌尿道感染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文丽 刘彤 牟宽厚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7-238,共2页
患者男,13岁。全身反复起红斑、鳞屑10月余。皮肤科情况:头皮、躯干和四肢可见大量鳞屑、红斑以及束状发,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B超和家族史提示患多囊肾。银屑病和多囊肾同时罹患,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银屑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
下载PDF
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2
8
作者 余磊 唐璠 +4 位作者 曹志伟 张诚琮 苏孙欢 张起楷 肖玉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μm三丙烯明...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μm三丙烯明胶微粒球(Embosphere)行TRAE术,栓塞靶血管为肾动脉2级以下分支,栓塞终点为靶血管主干对比剂滞留。术中复查造影明确靶血管闭塞情况。观察住院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再出血率、肾脏总体积缩小率、血红蛋白升高率。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RAE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 d内11例患者血尿逐渐转清至消失,30 d内无再发血尿,1例90 d后再发血尿,经再次TRAE后血尿消失,止血成功率为91.66%。所有患者腹痛、腹胀较术前缓解,10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酸痛、低热,经止痛、退热、对症治疗3~5 d后症状消失,无异位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肾脏总体积与术前相比缩小30.47%(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上升22.81%(P<0.01)。结论 TRAE术治疗ADPKD并发血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血尿 栓塞微球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基因诊断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黄锦 刘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935-936,共2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e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ADPKD主要在中年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肾脏皮、髓质可有多个液性囊肿形成和增大,约50%患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e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0。ADPKD主要在中年以后发病,临床表现为肾脏皮、髓质可有多个液性囊肿形成和增大,约50%患者在60岁左右发展成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要反复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ADPKD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如发生肝囊肿、颅内动脉瘤、心脏瓣膜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基因诊断方法 临床应用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ADPKD 肾脏移植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患者肾组织中CTGF和TGF-β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建国 丁克家 高德轩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DPKD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分别检测CTGF和TGF-β1在67例ADPKD患者肾组织(AD...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DPKD的发病机制和可能的治疗靶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分别检测CTGF和TGF-β1在67例ADPKD患者肾组织(ADPKD组)和24例正常肾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指标在ADPKD组表达的关系。结果 CTGF与TGF-β1在ADPKD组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58/67)、83.6%(56/67),在对照组分别为54.2%(13/24)、62.5%(15/24),两两比较P均<0.05;CTGF与TGF-β1在ADPKD组肾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01(P<0.05);CTGF在ADPKD组术侧肾功能代偿和失代偿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28/37)、96.7%(29/30),在术侧肾脏体积≤750 cm3和>750 cm3者分别为76.5%(26/34)、97.0%(32/33),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 CTGF和TGF-β1在ADPKD肾脏组织中高表达,两者可能在囊肿的发生、发展和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协同作用;以CTGF为治疗靶点可能成为减轻ADPKD肾组织纤维化进展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肾脏被膜剥脱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斌 张沂南 +1 位作者 金讯波 夏庆华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肾脏被膜剥脱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本中心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由同一术者采用腹腔镜多囊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肾脏被膜剥脱术治疗的20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 目的评估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肾脏被膜剥脱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本中心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由同一术者采用腹腔镜多囊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肾脏被膜剥脱术治疗的20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并对比手术前后肾功能、肾脏体积、囊肿大小、血压及疼痛程度等多项指标。结果 20例多囊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肾脏被膜剥脱术均获成功,无输血病例,无术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65~194min,平均106min,术中估计失血量20~180ml,平均39ml。术后4~10天出院,所有病理诊断均为多囊肾囊壁组织。随访6~24个月,平均16.7±2.4个月,术后6~24个月术前所有存在腰腹部疼痛的腰腹痛症状均有明显减轻,术后所有患者肾功能均有明显改善;13例血压升高者术后6~24个月收缩压下降18~30mmHg;所有患者术侧肾脏体积及最大囊肿体积均有明显缩小(P均<0.05)。结论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联合被膜剥脱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方法可靠,短期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高,可有效地减轻囊肿对肾脏本身的压迫,从而尽可能的保护残余肾组织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 肾脏被膜剥脱术
下载PDF
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16例
12
作者 熊林 范子锋 +3 位作者 余书勇 何耿 李威 康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963-96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2月接受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的16例成人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手术顺利,无中转... 目的:探讨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2月接受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的16例成人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6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14例处理双侧,2例处理单侧。16例随访3~47个月,平均1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不同程度缓解,高血压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部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腹腔镜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合并脑出血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房启良 《交通医学》 2010年第6期675-675,677,共2页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7例ADPKD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中年发病,有高血压病史,有家...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对7例ADPKD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为中年发病,有高血压病史,有家族史占71.4%,合并肝囊肿占85.7%。内科治疗6例,行脑室引流术1例,好转3例,治愈4例,再发脑卒中3例。结论:ADPKD合并脑出血与高血压、动脉瘤有关,有ADPKD病史、脑出血和脑动脉瘤家族史、可疑动脉瘤破裂者,应作头脑CTA或MRA检查有无脑动脉瘤,必要时应行脑血管DSA检查和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高血压 动脉瘤 脑出血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诊治进展
14
作者 梅长林 李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4期265-267,共3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诊断 治疗 致病基因 基因连锁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基因诊断及其临床应用
15
作者 牟海燕 邱小华 邹叶青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3年第3期135-135,56,共2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基因诊断 临床应用 ADPKD 单基因遗传 突变基因 肾功能衰竭 分子遗传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遗传学发病机制
16
作者 尉春晓 夏庆华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37-40,共4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1],但是其遗传学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争议较大,存在多种学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二次打击"(two-hit)学说,它...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1],但是其遗传学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争议较大,存在多种学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二次打击"(two-hit)学说,它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仅部分肾单位发生囊肿以及ADPKD患者临床表型的差异性。然而,有证据表明齐——杂合子状态(trans-heterozyg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肾脏囊肿 突变基因 发病机制 遗传 过度表达 等位基因 体细胞突变 转基因小鼠模型 杂合子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晓媛 白雪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第4位病因,迄今临床上仍然缺乏对该疾病进展的敏感监测方法和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ADPKD的基因研究、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生长抑素类似物...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第4位病因,迄今临床上仍然缺乏对该疾病进展的敏感监测方法和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ADPKD的基因研究、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生长抑素类似物以及抗利尿激素V2受体拮抗剂的临床试验使得托伐普坦已被批准在一些国家用于ADPKD的治疗。本文对ADPKD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诊断 药物治疗
下载PDF
高通量基因测序确诊PKD1基因新移码突变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玉敏 范亚平 +3 位作者 蒋霞 解心悦 施钊钰 袁莉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8期678-680,684,共4页
目的验证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患者的致病基因并进行家系分析。方法收集患者及其女的外周血,采用Long-PCR和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基因进行检测,并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患者携带PKD1基因c.10396_10... 目的验证1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患者的致病基因并进行家系分析。方法收集患者及其女的外周血,采用Long-PCR和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基因进行检测,并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患者携带PKD1基因c.10396_10397delTC(Ala3467Ilefs*3)杂合移码变异,该变异导致蛋白质截短表达并影响其功能,其女携带相同突变基因。结论 PCR联合Sanger序列分析证实PDK1基因 c.10396_10397delTC(Ala3467Ilefs*3)变异为致病变异,该变异目前少有报道,丰富了PKD1的基因突变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PKD1 突变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中的能量代谢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李林 曹红娣(综述) 杨俊伟(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9-464,共6页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发生代谢重编程,有氧糖酵解明显上调,为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提供充足的能量及生产底物。多囊蛋白能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调节线粒体功能,功能蛋白...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发生代谢重编程,有氧糖酵解明显上调,为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提供充足的能量及生产底物。多囊蛋白能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调节线粒体功能,功能蛋白的丢失使线粒体形态、功能发生改变,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本文对ADPKD的能量代谢改变特征、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发生机制进行综述和讨论,并总结干预ADPKD能量代谢的潜在临床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 能量代谢重编程 线粒体功能障碍
下载PDF
西罗莫司延缓肾功能不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大鼠的疾病进程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心刚 俞能旺 +3 位作者 安瑞华 王立明 梅长林 朱有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70-1173,共4页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对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大鼠疾病进程的影响。方法:20只6月龄ADPKD模型Han:SPRD杂合子(Cy/+)雄性大鼠,均已出现肾功能不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按0.2 mg.kg-1.... 目的:观察西罗莫司对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大鼠疾病进程的影响。方法:20只6月龄ADPKD模型Han:SPRD杂合子(Cy/+)雄性大鼠,均已出现肾功能不全,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按0.2 mg.kg-1.d-1的剂量每天灌胃西罗莫司口服液1次,对照组常规饲养,观察生存情况,定期测量大鼠体质量和血尿素氮(BUN)等指标,实验45 d后处死大鼠取双肾,测定双肾质量、双肾质量/体质量比(2K/TBW),免疫组化染色,统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结果:两组大鼠实验过程中均无死亡,体质量均增加,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BUN均进行性升高,但45 d实验组升高较对照组低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双肾质量、2K/TBW分别减少11.8%(P<0.05)和7.1%(P<0.01);实验组大鼠囊化程度较对照组轻,每个囊肿中PCNA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少(0.23±0.11vs0.47±0.24,P<0.05)。结论:西罗莫司口服液可以延缓已经发生肾功能不全的Han:SPRD大鼠肾功能减退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染色体显性 肾功能衰竭 西罗莫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