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常规保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殷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分析性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常规保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烟台市芝罘区妇幼保健收治的7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分析性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常规保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烟台市芝罘区妇幼保健收治的7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睡眠质量指数、自我症状评定量表评分及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性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常规保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雌激素水平与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性激素 常规保健 睡眠质量
下载PDF
性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常规保健对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价值
2
作者 李清花 张珺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6期95-97,共3页
目的探究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展开性激素替代疗法+常规保健治疗对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均在我院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120例患者,对抽选患者借助双盲法予以分组,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保健治... 目的探究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展开性激素替代疗法+常规保健治疗对患者焦虑情绪的改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均在我院确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120例患者,对抽选患者借助双盲法予以分组,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保健治疗)和观察组(60例,常规保健治疗+性激素替代疗法);针对性激素水平、负性情绪(SAS评估量表和SDS评估量表)、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自我诊断评分(Kupperman量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干预后,E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LH和FSH水平低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失眠、心悸、眩晕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常规保健和性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干预应用到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中,便于调节性激素水平,控制负性情绪,促使临床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性激素替代疗法 常规保健 焦虑症状
下载PDF
性激素替代联合常规保健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评估
3
作者 刘颖 胡枚 刘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71-74,共4页
目的 探讨常规保健治疗的同时施以性激素替代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于福州市仓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保健治疗,... 目的 探讨常规保健治疗的同时施以性激素替代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于福州市仓山区妇幼保健院就诊并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签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保健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保健治疗联合性激素替代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激素水平和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7)。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雌二醇相对更高,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则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在实施常规保健的基础上指导性激素替代疗法的疗效显著,可使患者激素水平得到良好的调节,促进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常规保健 性激素替代 临床症状 激素水平
下载PDF
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和常规保健治疗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7
4
作者 霍雷 张秀丽 +2 位作者 陈银凤 梁佩丽 何勤径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5期111-113,共3页
目的对比更年期妇女保健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和常规保健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妇女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HRT治疗,... 目的对比更年期妇女保健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HRT)和常规保健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妇女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HRT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雌激素改变情况及更年期状况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为(9.92±1.48)p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9±1.37)pg/L,黄体生成素为(28.79±14.91)m IU/ml、促卵泡刺激素为(39.97±10.15)m 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2±11.96)、(54.31±11.08)m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更年期症状评分量表(Kupperman)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妇女采用HRT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激素水平,使其平衡,有效缓解其更年期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妇女 性激素替代疗法 常规保健 雌激素水平
下载PDF
常规保健联合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陆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9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保健联合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沙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 目的探讨常规保健联合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沙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健,研究组在常规保健基础上加用性激素替代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自我诊断评定表(Kupperman)评分,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SAS评分、SDS评分、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Ku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E2、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保健联合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情绪,改善血清激素水平,减轻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妇女 常规保健 性激素替代疗法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性激素替代疗法加常规保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吴姣 贺进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S02期96-97,共2页
目的评价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加常规保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病例选取为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0例,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病例划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保健治疗,观察组... 目的评价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加常规保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病例选取为我院收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0例,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病例划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保健治疗,观察组则添加性激素替代疗法,详细对比2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结果经过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添加急性激素代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所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雌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最终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性激素替代疗法联合常规保健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疾病的治疗效果,尽早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激素替代治疗法 常规保健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采用性激素治疗与常规保健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唐学青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19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常规保健、性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样本(更年期综合征者)是84例,常规保健者42例是参考组,性激素治疗者42例是治疗组(结合雌激素+甲羟孕酮治疗者21例是治疗1组,芬吗通治疗者21例是治疗2组),观察结果。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常规保健、性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样本(更年期综合征者)是84例,常规保健者42例是参考组,性激素治疗者42例是治疗组(结合雌激素+甲羟孕酮治疗者21例是治疗1组,芬吗通治疗者21例是治疗2组),观察结果。结果:治疗前进行雌激素的比较,治疗组和参考组的FSH、LH、E2数据均无差异,(P>0.05,P是0.9330,0.7893,0.9465,t是0.0844,0.2681,0.0674)。治疗后观察FSH、LH、E2数据,治疗组和参考组均改善,而前者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P均是0.0000,t是9.5076,11.2479,9.5960)。预后指标中,MENQOL、Kupperman于治疗前所获取的分值,在治疗组、参考组中无差异,(P>0.05,P是0.9642,0.9592,t是0.0451,0.0513)。两项指标分值在治疗后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与参考组分值有差异性,(P<0.05,P均是0.0000,t是8.8912,7.2197)。治疗有效率数据在两组中未表现出差异,(P>0.05,P是0.5510,χ^(2)是0.3556)。而不良反应数据、用药方便度数据在治疗2组中更优,(P<0.05,P是0.0367,0.0000,χ^(2)是4.3636,t是12.2801)。结论:性激素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好,使其雌激素水平得到改善,而芬吗通有更高的安全性,且服药方便度高,被更年期综合征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常规保健 性激素 更年期综合征 负面情绪 妇女
下载PDF
某地区孕妇常规保健下血清维生素A与维生素E水平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娟 张胜英 +3 位作者 樊杰 许振华 田志雯 金蕾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0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某地区孕妇常规保健下血清维生素A、E水平。方法:选取常规保健孕妇200例,检测其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结果:200例孕妇维生素A总异常率6.0%,以缺乏为主;维生素E总异常率5.5%,妊娠早期低于妊娠晚期(P<0.05),以过量为主。结论:... 目的:探讨某地区孕妇常规保健下血清维生素A、E水平。方法:选取常规保健孕妇200例,检测其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结果:200例孕妇维生素A总异常率6.0%,以缺乏为主;维生素E总异常率5.5%,妊娠早期低于妊娠晚期(P<0.05),以过量为主。结论:妊娠早期维生素A偏低,晚期维生素E偏高,临床需高度关注,定期监测,以确保母婴双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常规保健 血清维生素A 血清维生素E
下载PDF
性激素替代联合常规保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丹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第15期92-92,127,共2页
目的:探究性激素替代联合常规保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综合征病人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保健治疗干预,研究组... 目的:探究性激素替代联合常规保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综合征病人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保健治疗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性激素替代干预。对比两组治疗以后雌激素水平、S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优于常规组;研究组S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替代联合常规保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可改善病人雌激素水平,降低SAS评分,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替代 常规保健治疗 妇女 更年期综合征
下载PDF
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和常规保健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10
作者 汪晶晶 徐毅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61-261,263,共2页
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比分析更年期妇女采用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的保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之间接诊治疗的更年期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60人,一组命名为实验组... 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对比分析更年期妇女采用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的保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之间接诊治疗的更年期患者12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60人,一组命名为实验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临床中常规的保健治疗方法,对于实验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之外还采用了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进行治疗与保健,记录两组患者的雌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雌激素变化水平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心理改善情况以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更年期妇女采用应用性激素替代治疗方法较常规的保健治疗方法有着非常不错的疗效,有效地提升了患病妇女的各项生存指标,可以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应用性激素 替代疗法 常规保健
下载PDF
对比分析常规预防保健措施与强化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效果
11
作者 向菊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58-0061,共4页
对比分析常规预防保健措施与强化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在2023.1-2023.9期间,以本县监测的16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80例编入常规预防组,对他们采用常规意义上的预防保健措施;将另外80例编入健康教育组,对他们... 对比分析常规预防保健措施与强化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在2023.1-2023.9期间,以本县监测的16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80例编入常规预防组,对他们采用常规意义上的预防保健措施;将另外80例编入健康教育组,对他们同时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二组的生活质量、个人情绪管理及对预防方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常规预防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生理情况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护理前的SAS评分、护理后的SAS评分、护理前的SDS评分、护理后的SDS评分、满意率分别是(49.96±0.94)分、(44.41±0.84)分、(48.88±0.23)分、(41.16±0.14)分、(64.49±2.25)分、(62.27±2.24)分、(62.25±2.49)分、(59.98±2.59)分、77.55%。健康教育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精神状态评分、生理情况评分、社会关系评分、护理前的SAS评分、护理后的SAS评分、护理前的SDS评分、护理后的SDS评分、满意率分别是(68.84±0.82)分、(67.72±0.77)分、(71.75±0.78)分、(61.67±0.58)分、(65.05±2.51)分、(41.17±2.75)分、(63.35±2.64)分、(42.26±2.17)分、97.96%。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而言,和实行常规预防保健措施相比,强化健康教育更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他们的情绪管理情况,提升他们的满意度,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预防保健措施 健康教育 艾滋病防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性激素替代联合常规保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文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3期623-62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性激素替代疗法和常规保健治疗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接诊的100例更年期妇女病历资料,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 目的对比分析性激素替代疗法和常规保健治疗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接诊的100例更年期妇女病历资料,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常规保健联合性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健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后雌激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SAS评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雌二醇(E_2)水平为(9.93±1.47)p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1.36)pg/L(P<0.05)。试验组治疗后SAS评分为(24.25±3.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99±4.86)分(P<0.05)。结论对更年期妇女进行常规保健联合性激素替代治疗可促进其雌激素水平的快速改善,帮助缓解焦虑等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保健 更年期妇女 雌激素水平 性激素替代疗法
原文传递
北京市1726名0~3岁儿童常规保健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振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9期2042-2044,共3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0~3岁儿童常规保健检查结果,为制定促进0~3岁儿童健康的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进行儿童常规保健检查的1 726名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体指标、丹佛... 目的分析北京市0~3岁儿童常规保健检查结果,为制定促进0~3岁儿童健康的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进行儿童常规保健检查的1 726名0~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体指标、丹佛发育筛查(DDST筛查)、听力和血常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检查结果。结果 1 726名儿童中测量身高和体质量者为1 651名(95. 65%),其中男童905名(54. 82%),女童746名(45. 18%);测量头围者766名(44. 38%),其中男童425名(55. 48%),女童341名(44. 52%)。同年龄段男童的身高、体质量、头围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1 726名儿童中,接受听力检查725名(42. 00%),其中听力障碍73名(10. 07%);接受DDST筛查109名(6. 32%),其中异常2名(1. 83%);接受末梢血常规检测1 618名(93. 74%),其中贫血568名(35. 11%)。结论 0~3岁儿童发育基本正常,存在超重/肥胖现象,男童的身高、体质量、头围高于女童,部分儿童伴有听力障碍和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常规保健 听力障碍 超重/肥胖 贫血
原文传递
对基层孕产妇保健中家庭访视护理的作用进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秀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研究基层孕产妇保健中家庭访视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104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有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访视护理。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低... 目的 研究基层孕产妇保健中家庭访视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104例孕产妇进行临床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有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护理,观察组实施家庭访视护理。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分娩前1周,观察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层孕产妇保健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可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减少不良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保健 常规保健护理 家庭访视护理 孕产妇不良结局 新生儿不良结局 不良情绪
下载PDF
性激素联合常规保健治疗妇女绝经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15
作者 曹翠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49-51,共3页
评价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方案对妇女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样本限定为本院接受医疗干预的绝经期妇女,调研时间为2022年7月到2023年1月,共计收入92例患者,基于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 评价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方案对妇女绝经期综合症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样本限定为本院接受医疗干预的绝经期妇女,调研时间为2022年7月到2023年1月,共计收入92例患者,基于干预方案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析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方案的疗效。结果 妇女绝经综合症的医疗干预阶段,采用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疗法,能更好地优化绝经期的各项症状表现,改善妇女生理状态,优化整体的临床干预疗效(P<0.05);基于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方案的开展能有更好的强化妇女绝经期的健康认知与医疗干预依从性,女性患者认知程度提升的同时,有效改善医疗干预配合程度(P<0.05);通过对绝经期综合症患者的性激素指标进行分析,各项性激素指标水平反馈结果充分证实了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干预方案的开展,对于优化机体激素水平,改善内分泌状态,强化预后生理功能有重要的价值体现(P<0.05);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反馈结果有效证实了在绝经期综合症病情干预阶段以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方案为作为医疗干预措施,在帮助绝经期妇女稳定机体内环境的同时,有效强化患者的认知状态与依存行为,促进不良情绪改善(P<0.05);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充分证实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方案的开展对于改善妇女绝经期综合症病情的干预效果良好,进一步促进妇女绝经期生理状态改善,优化预后质量(P<0.05)。结论 在妇女绝经综合征医疗干预阶段落实绝经激素治疗联合常规保健干预方案能更好强化绝经期妇女的健康认知与依从行为。适时有效接受绝经激素治疗,能够改善身心状态与机体激素分泌状态,强化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常规保健 妇女绝经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性激素替代联合常规保健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16
作者 李春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53-55,共3页
探究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应用性激素替代+常规保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各39例,甲组应用常规保健治疗、乙组在常规保健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性激素替代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性激素水平... 探究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应用性激素替代+常规保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各39例,甲组应用常规保健治疗、乙组在常规保健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性激素替代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乙组性激素水平改善优于甲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性激素替代+常规保健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治疗,效果突出,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替代 常规保健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下载PDF
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优化孕妇分娩结局、母婴健康情况的观察
17
作者 岳笑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同时观察母婴健康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取在我区(西固区)产检并分娩的1000名产妇,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含500名产妇,观察组实施常... 分析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同时观察母婴健康情况。方法 本研究选取在我区(西固区)产检并分娩的1000名产妇,时间为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将产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含500名产妇,观察组实施常规孕期健康保健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分析两组产妇在分娩结局、产妇和新生儿健康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会阴损伤率、自由体位利用率、新生儿体重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和新生儿健康指标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能明显提高产妇的分娩结局,提高产妇和新生儿健康评分,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群组 常规孕期保健 孕妇 分娩结局 母婴健康素养水平
下载PDF
不同妇幼保健模式对妇女保健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谭雪玲 何惠英 +2 位作者 梁丽娟 沈小洁 李冬玲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8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妇幼保健模式在妇女保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2094例健康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保健组(n=1047)及联合保健组(n=1047),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健,联合保健组在... 目的:探讨不同妇幼保健模式在妇女保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2094例健康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常规保健组(n=1047)及联合保健组(n=1047),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健,联合保健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联合保健模式,对比两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补助率、叶酸补充率、保健满意度。结果:联合保健组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补助率、叶酸补充率、保健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保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保健组的保健满意度为90.16%,常规保健组的保健满意度为79.75%,联合保健组明显高于常规保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妇保健方面,采用临床联合保健模式,能够明显改善妇幼保健水平,为孕产妇提供更高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保健模式 常规保健模式 妇幼保健
下载PDF
孕期保健对孕产妇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春锋 《中外医疗》 2020年第9期60-61,64,共3页
目的分析孕期保健对孕产妇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100例孕产妇,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保健,研究组50例实施孕期保健,对比两组孕产妇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结果... 目的分析孕期保健对孕产妇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100例孕产妇,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保健,研究组50例实施孕期保健,对比两组孕产妇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孕产妇SAS为(31.10±3.21)分、SDS为(31.17±3.13)分,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9、11.408,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2.37±0.90)d、(2887.68±256.50)元,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3,13.306,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和胎儿窘迫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妇实施孕期保健,可减轻不良情绪,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有效改善其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保健 孕期保健 孕产妇 临床效果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学龄期儿童预防保健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周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195-196,共2页
探讨学龄期儿童预防保健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学龄期儿童7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保健,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 探讨学龄期儿童预防保健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学龄期儿童7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保健,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贫血、脊柱畸形、营养不良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身高、体重、头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期儿童预防保健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显著,降低儿童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儿童的体格发育,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有效提高儿童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儿童 预防保健 并发症发生率 生长发育情况 常规保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