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任勇
母其文
+3 位作者
陈世孝
张福州
聂麟
杜竑兵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118例,分别进行常规卧位腰椎功能位(常规法)和生理负重腰椎功能位(生理负重法)摄...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118例,分别进行常规卧位腰椎功能位(常规法)和生理负重腰椎功能位(生理负重法)摄影。X射线片质量按影像清晰度、伪影分为甲、乙、丙三级。观察比较采用生理负重法与常规法检查的数字X线摄影图像质量、椎体位移程度及椎体椎间成角程度等数据。结果生理负重法检查的甲级、乙级、丙级图像所占比例分别为83.05%、15.25%、13.56%,常规法分别为83.90%、14.41%、13.56%,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位移在L5、S1过屈位为(4.62±0.23)mm、过伸位为(4.94±0.29)mm,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4.90±0.23)mm、过伸位(5.29±0.28)mm,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位移在L4~5过屈位为(4.52±0.24)mm、过伸位为(4.85±0.23)mm,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4.76±0.29)mm、过伸位(5.17±0.29)mm,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椎间成角在L5~S1过屈位为(11.62±0.25)°、过伸位为(13.54±0.29)°,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12.71±0.26)°、过伸位(14.57±0.32)°,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椎间成角在L4~5过屈位为(10.62±0.28)°、过伸位为(11.56±0.23)°,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12.09±0.56)°、过伸位(12.59±0.27)°,P均<0.05]。结论生理负重功能位数字X线摄影较常规检查方法的效果更为显著,更能明确反映腰椎矢状位位移程度、曲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不稳
退行性
腰椎
生理
功能
数字X线摄影
常规卧位腰椎功能位
生理负重
腰椎
功能
位
椎体
位
移
椎体椎间成角
原文传递
题名
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任勇
母其文
陈世孝
张福州
聂麟
杜竑兵
机构
南充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子课题(39770203
39640004)
文摘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118例,分别进行常规卧位腰椎功能位(常规法)和生理负重腰椎功能位(生理负重法)摄影。X射线片质量按影像清晰度、伪影分为甲、乙、丙三级。观察比较采用生理负重法与常规法检查的数字X线摄影图像质量、椎体位移程度及椎体椎间成角程度等数据。结果生理负重法检查的甲级、乙级、丙级图像所占比例分别为83.05%、15.25%、13.56%,常规法分别为83.90%、14.41%、13.56%,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位移在L5、S1过屈位为(4.62±0.23)mm、过伸位为(4.94±0.29)mm,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4.90±0.23)mm、过伸位(5.29±0.28)mm,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位移在L4~5过屈位为(4.52±0.24)mm、过伸位为(4.85±0.23)mm,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4.76±0.29)mm、过伸位(5.17±0.29)mm,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椎间成角在L5~S1过屈位为(11.62±0.25)°、过伸位为(13.54±0.29)°,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12.71±0.26)°、过伸位(14.57±0.32)°,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椎间成角在L4~5过屈位为(10.62±0.28)°、过伸位为(11.56±0.23)°,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12.09±0.56)°、过伸位(12.59±0.27)°,P均<0.05]。结论生理负重功能位数字X线摄影较常规检查方法的效果更为显著,更能明确反映腰椎矢状位位移程度、曲度的变化。
关键词
腰椎
不稳
退行性
腰椎
生理
功能
数字X线摄影
常规卧位腰椎功能位
生理负重
腰椎
功能
位
椎体
位
移
椎体椎间成角
Keywords
Lumbar instability, degenerative
Lumbar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igital radiography
Routine lateral lumbar function position
Physiological weight-bearing lumbar function position
Vertebral displacement
Angulation of vertebral body and intervertebral disk
分类号
R445.4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
任勇
母其文
陈世孝
张福州
聂麟
杜竑兵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