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复苏结合纳洛酮及糖皮质激素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影响
1
作者 夏腾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究常规复苏结合纳洛酮及糖皮质激素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急救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复苏+糖皮质激素抢救)与研究... 目的 探究常规复苏结合纳洛酮及糖皮质激素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急救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常规复苏+糖皮质激素抢救)与研究组(52例,常规复苏+糖皮质激素+纳洛酮抢救)。比较两组的自主呼吸、自主意识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APACHEⅡ、GCS评分、血清SOD、MDA水平、复苏情况及48 h存活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自主呼吸、自主意识、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用药前,GCS评分均高于用药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研究组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时给予常规复苏结合纳洛酮及糖皮质激素可提高复苏成功率,加速患者自主呼吸、意识、循环恢复,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常规复苏 纳洛酮 糖皮质激素 复苏成功率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联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冒秀宏 崔琰 +2 位作者 汪涛 许伟伟 陈少波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0期188-191,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报告时间区间为2020年1月-2022年9月,选取的62例调查对象均是本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31... 目的 探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联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报告时间区间为2020年1月-2022年9月,选取的62例调查对象均是本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31)和研究组(31),前者以常规液体复苏治疗为主,后者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后6h内给予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生理与慢性生理健康状态(APACHE-Ⅱ)评分均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ALT、TBiL水平、外周血CD8^(+)百分比均更低,研究组CD4^(+)/CD8^(+)值、PaO_(2)、OI水平、外周血CD4^(+)百分比均更高(P<0.05)。结论 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HVHF联合常规液体复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缩减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感染性休克 常规液体复苏治疗 高容量血液滤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滨 王馨翊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95-897,共3页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每组各45例,对比两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输液量及实验室指标。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24h死亡率、1周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平均输液量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BG、Hct、PLT、BUN、Scr水平升高,PT时间缩短,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相比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显著,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更好的改善实验室指标,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疗效
下载PDF
高渗盐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温振杰 刘建凌 陈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10-12,共3页
目的比较高渗盐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5例)、B组(29例)、C组(22例)三组,分别接受高渗盐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液体... 目的比较高渗盐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5例)、B组(29例)、C组(22例)三组,分别接受高渗盐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液体复苏。比较三组死亡率、平均输液量、肾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差别。结果三组24 h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内C组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及B组(P<0.05);C组平均输液量显著多于B组及A组(P<0.05);A组、B组血红蛋白(HBG)、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优于C组(P<0.05);复苏后A组及B组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复苏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优于C组(P<0.05)。结论与常规液体复苏相比,高渗盐液体复苏及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高渗盐液体复苏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常规液体复苏治疗低血容量休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鹏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3期3261-3262,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低血容量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患者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低血容量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患者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比2组休克复苏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输液量、血乳酸、碱剩余、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1例患者发生ARDS,并发症发生率为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低血容量休克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明显改善相关休克复苏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复苏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容量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琳 王升旺 +1 位作者 张浩 李雪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12期155-158,共4页
骨盆骨折(P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性外伤疾病,主要原因有直接暴力对骨盆造成撞击或挤压、高空坠落等,常见于交通、施工事故或塌方等[1]。骨盆骨折常合并多部位、多器官损伤,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较高。有报道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 骨盆骨折(P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性外伤疾病,主要原因有直接暴力对骨盆造成撞击或挤压、高空坠落等,常见于交通、施工事故或塌方等[1]。骨盆骨折常合并多部位、多器官损伤,大量出血,休克发生率较高。有报道显示,创伤失血性休克是骨盆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2-3]。如休克早期不及时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早期充分液体复苏 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META分析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郑伟 陈秋燕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22期52-54,80,共4页
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院前急救的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则行限制性液体复... 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行院前急救的8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则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比两组血气指标、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复苏后,研究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碱剩余(B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B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苏后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苏前后凝血反应时间(R)值及血栓最大振幅(MA)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苏后凝血形成时间(K)值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与常规液体复苏相比,限制性液体复苏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复,稳定患者血气各指标水平,缩短凝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下载PDF
多发伤早期休克的急救复苏策略分析
8
作者 王树泉 王菊花 何鑫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A01期13-14,共2页
目的评估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的急救复苏策略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多发伤休克患者,依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理念融入下的急救复苏策略,对照组给... 目的评估多发伤早期休克患者的急救复苏策略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多发伤休克患者,依照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理念融入下的急救复苏策略,对照组给予常规复苏方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液体复苏相比,损伤控制复苏策略下的急救复苏用于复发伤早期休克更有效,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早期休克 损伤控制复苏策略 常规复苏 急救复苏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和电解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曹凯 魏晓艳 陈元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THS)的抢救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和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急救的THS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组和常规组,各69例。限制性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常规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THS)的抢救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和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急救的THS患者13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限制性组和常规组,各69例。限制性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常规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对比两组抢救效果及凝血功能和电解质水平的差异。其中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电解质检测指标包括K^+、Na^+、Cl^-、Mg^(2+)浓度。结果限制性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P=0.005)。复苏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电解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2h,两组患者的PT、APTT、TT均显著高于本组复苏前(P<0.01),且限制性组的PT、APTT、TT显著低于同期的常规组(P<0.01)。复苏后2h,两组的K^+和Mg^(2+)浓度较复苏前显著降低(P<0.01,P<0.05),Na^+较复苏前显著升高(P<0.05,P<0.01),Cl^-较复苏前没有显著变化(P>0.05);两组患者的K^+、Na^+、Cl^-、Mg^(2+)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抢救效果更好,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两种液体复苏对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没有差异。因此,限制性液体复苏可能是临床抢救THS患者的更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凝血功能 电解质
下载PDF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维政 高振和 陶江 《临床医药实践》 2010年第2X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7月~2009年8月所接诊的1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7月~2009年8月所接诊的1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液体复苏两种方法进行复苏治疗,对两组的治愈率与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评价两种复苏方法疗效情况。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1865±324)mL,治愈率为54.8%,死亡率为45.2%;常规液体复苏组平均输液量为(2638±656)mL,治愈率为42.6%,死亡率为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失血性休克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疗效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休克伴TIC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晓薇 李小东 +1 位作者 李素清 滑立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8-9,11,共3页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在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符合休克伴TIC诊断标准的患者69例,32例应用常规液体复苏予以抢救治疗(常规组),37例予以限制性液体治疗(限制组),对2组患者的凝血... 目的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方式在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符合休克伴TIC诊断标准的患者69例,32例应用常规液体复苏予以抢救治疗(常规组),37例予以限制性液体治疗(限制组),对2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存活率、伤后6个月生活质量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复苏后90 min、150 min限制组p H值、Pa O2测定值显著高于常规组,Pa CO2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限制组APTT、PT、TT测定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限制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2组伤后6个月生活质量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抢救治疗休克伴TIC患者,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明显,患者存活率提高,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性液体复苏 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不同液体复苏效果及对血气指标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凯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5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的救治效果及对患者血气指标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急诊科收治的148例HTS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常规组和限制性组各74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液体复苏予以抢救治...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HTS)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的救治效果及对患者血气指标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急诊科收治的148例HTS患者,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常规组和限制性组各74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液体复苏予以抢救治疗,限制性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抢救效果及血气指标和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实施复苏治疗后30 min、60 min、120 min各时间点限制性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剩余碱(BE)、pH测定值显著的高于常规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乳酸(BL)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常规组(P<0.05)。实施复苏治疗后120 min限制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测定值显著的低于常规组(P<0.05)。限制性组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8.1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6.7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4.05%)发生率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限制性组的抢救成功率89.19%显著的高于常规组的75.68%(P<0.05)。结论 HTS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抢救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复苏效果 血气指标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在休克伴TIC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严晓薇 李小东 +1 位作者 李素清 滑立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对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休克伴TI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9例)及限制组(39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性液体复苏治疗,限制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气...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对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休克伴TIC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9例)及限制组(39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性液体复苏治疗,限制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苏后60min、120min,限制组的pH值、PaO_2明显高于常规组,PaCO_2、PT、APTT、TT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限制组复苏24h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限制组复苏后1周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休克伴TIC患者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和凝血功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性液体复苏 血气分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复苏策略在多发伤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观察
14
作者 刘峰 王晓野 龚明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0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复苏策略在多发伤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50例多发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复苏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复苏策略,比较...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复苏策略在多发伤休克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50例多发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复苏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复苏策略,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d和治疗后2 d的血乳酸水平;观察两组的入住ICU时间,并随访半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67%,高于对照组的78.67%(P<0.05);两组治疗后1 d和治疗后2 d的血乳酸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入住ICU时间以及多脏器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复苏策略在多发伤休克患者救治中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复苏策略 多发伤休克 血乳酸水平 常规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向辉 丘革新 郑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9期3018-3020,共3页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共收治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而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G)...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共收治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而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G)、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死亡率等指标评定治疗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死亡率为11.5%,而对照组死亡率为30.8%,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的HBG、PLT、PT、HCT等指标都要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治疗失血性休克.可以改善、维持重要器宫灌流,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液体复苏 限制性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辛 董晓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6期83-84,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分析2组复苏效果。结果复苏后研究组Hct、血... 目的探究不同液体复苏方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液体复苏,研究组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分析2组复苏效果。结果复苏后研究组Hct、血清乳酸、BE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5.00%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出血未控制时,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恢复并维持重要脏器组织血流灌注,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液体复苏 限制性液体复苏 创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庆霞 吴剑平 +1 位作者 周红梅 王庆宇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4期22-23,共2页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11月该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持续输液复苏... 目的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11月该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持续输液复苏6小时后,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MAP)、PaO_2、输液量、每分输出量(CO)、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TnI);统计两组24小时内死亡率。结果观察组MAP、输液量、cTnI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aO_2、CO、LVE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脓毒性休克患者效果良好,可较好地改善组织灌注及氧供,减少心肌损伤,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脓毒性休克
下载PDF
体外心肺复苏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病例系列报道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现普 叶茂亭 +4 位作者 刘欣 唐令凤 陈娅 廖云姝 何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描述性总结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及实践经验。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 目的描述性总结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CPR)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及实践经验。方法观察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团队救治的全院(胸心外科、急救部、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ECPR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CPR组成、团队配合、患者生存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ECPR患者,年龄16~69岁,中位年龄44岁,其中男性8例。原发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外科术后等。均采用股动静脉插管的V-A ECMO模式,从心脏骤停到ECMO建立运转时间26~83 min,中位时间46 min;ECMO支持时间为27~189 h,中位时间为111 h;ECMO撤机后到出院时间0~21 d,中位时间7 d。7例成功撤机,4例存活出院。13例患者中插管部位渗血3例(23. 08%),5例(38. 46%)急性肾功能衰竭,脑死亡1例(7. 69%),2例(15. 38%)肺部感染,1例(7. 69%)心包填塞,插管侧下肢出院轻度跛行1例(7. 69%),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23. 08%)。无截肢、肢体缺血坏死并发症发生。结论熟练有效的ECMO和常规心肺复苏团队配合,尽量缩短从心脏骤停到ECMO转流的时间,是保证ECPR救治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体外膜肺氧合 常规心肺复苏
下载PDF
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兴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4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影响。方法:将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组后给予不同两种复苏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后各项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并发症...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影响。方法:将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分组后给予不同两种复苏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后各项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存活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开始时间、输入液体量、失血量、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治疗期间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有助于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对于患者康复有着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创伤后凝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舒畅 徐进宇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9期84-85,共2页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o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救治的86例ACoT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27例)、B组(34例)、C组(25例).A组给予高渗盐液体复苏,B组给予限制性液...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Co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救治的86例ACoT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27例)、B组(34例)、C组(25例).A组给予高渗盐液体复苏,B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C组给予常规液体复苏.比较3组6 h内、6~24 h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苏后6 h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A组、C组6 h内病死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6~24 h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苏后6 h PLT、APTT、Fib、TT、PT均优于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复苏后6 h PLT、APTT、Fib、TT、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改善ACoT患者的凝血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限制性液体复苏 高渗盐液体复苏 常规液体复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