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筋刺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效果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岑依 廖钰琳 +3 位作者 喻斌 玉嘉敬 杨培培 王开龙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2720-2726,共7页
目的基于系统评价比较经筋刺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PSSP)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中医药数据库、Embase、PubMed、C... 目的基于系统评价比较经筋刺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PSSP)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中医药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采用经筋刺疗法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PSSP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1 1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采用常规康复疗法相比,采用经筋刺疗法治疗的PSSP患者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有效率、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中国卒中量表评分均更高(均P<0.05)。结论经筋刺疗法与现代常规康复训练均能有效改善PSSP状态,但与单纯常规康复疗法比较,采用经筋刺疗法单独或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PSSP的临床有效率更高,可更好地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更有效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 经筋刺疗法 常规康复疗法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冰婵 郑立 《内科》 2018年第4期657-658,660,共3页
目的比较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 目的比较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简易上肢功能检查量表(STEF)评分、间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常规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8周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STEF评分、FMA评分明显升高,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STEF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疗法,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常规康复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下载PDF
针灸推拿联合常规康复疗法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疗效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红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联合针灸推拿在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疗法... 目的:分析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联合针灸推拿在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行针灸推拿联合常规康复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针灸推拿,可有效减轻疼痛等症状,改善颈椎功能,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老年 针灸推拿 常规康复疗法
下载PDF
水中运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疗法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仲琛 胡珊珊 +3 位作者 张恒硕 张翠 姚传磊 宋祺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86-490,共5页
目的研究水中运动疗法(AT)联合常规康复疗法(CRT)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改善学龄前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20年1—8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25例学龄前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研究水中运动疗法(AT)联合常规康复疗法(CRT)对学龄前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改善学龄前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20年1—8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就诊的25例学龄前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T+CRT组(12例)和CRT组(13例),分别给予AT+CRT和CRT干预,每周干预5次,共12周。对比干预前后患儿的下肢关节活动度、小腿肌张力、足底接触面积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AT+CRT组和CRT组患儿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下肢关节活动度和足底接触面积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T+CRT组:t=2.803、7.197、3.550、3.730、3.541;CRT组:t=2.941、6.921、4.335、3.199、4.554,P<0.05)。干预后AT+CRT与CRT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D区得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979、3.750,P<0.05),且AT+CRT组提高的幅度大于C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757,P<0.05)。干预后AT+CRT组GMFM-88 E区得分相对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44,P<0.05),C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CRT组提高的幅度大于CRT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05,P<0.05)。结论AT+CRT和CRT均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关节活动度、小腿肌张力和足底接触面积。AT+CRT对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C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疗法 常规康复疗法 脑瘫 肌肉张力 运动康复
原文传递
头部水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改善小儿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恩耀 腾军放 +4 位作者 赵鹏举 简婕 吴鸿 高水波 翟红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评价头部水针穴位注射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水针疗法组、肌肉注射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 目的:评价头部水针穴位注射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水针疗法组、肌肉注射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常规康复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疗法,水针疗法组和肌肉注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头部穴位注射GM1和肌肉药物注射GM1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测定每位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发育指数(PDI),并检测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阻力指数(RI),同期检测血清NSE和T-SOD的水平。结果:3疗程结束后,三组脑瘫患儿MDI和PD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水针疗法组相对于其他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水针疗法组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Vd明显升高,RI显著降低(P<0.05),肌肉注射组与常规康复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水针疗法组NSE降低,T-SOD升高,其余两组无变化。结论:水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脑部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智力障碍 水针疗法 常规康复疗法 脑血流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结合针刺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立童 姜永梅 +2 位作者 詹红生 王健仇 新惠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4-305,共2页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肩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和同侧手、腕疼痛以及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病率为12.5%~70.0%,多发于脑卒中发病后3d内。SHS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严重影...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肩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和同侧手、腕疼痛以及肢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病率为12.5%~70.0%,多发于脑卒中发病后3d内。SHS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甚至导致肩、手、指的永久性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肩关节腔内注射结合针刺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肩手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腔内注射 针刺 常规康复疗法 肩手综合征
原文传递
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艾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取脑卒中患者54例进行综合研究,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采取抽签法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27例。对... 目的探究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应用运动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取脑卒中患者54例进行综合研究,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采取抽签法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2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追加运动康复疗法,探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观察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GMFM和Barthel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患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运动康复疗法,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康复疗法 脑卒中 常规康复疗法 康复治疗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赵鹏举 李恩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3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发育质素(PDI)、粗大运动功能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2%)明显高于对照组(72.3%),2组治疗前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均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智力发育、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康复治疗,穴位注射mNGF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瘫效果更佳,促进智力发育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改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注射 常规康复疗法 小儿脑瘫 智力发育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剖宫产下电刺激康复疗法对盆底肌肌电图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彭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131-133,140,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下电刺激康复疗法对盆底肌肌电图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77)和对照组(n=76)。其中观察组产妇实施电刺激康... 目的探讨剖宫产下电刺激康复疗法对盆底肌肌电图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53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77)和对照组(n=76)。其中观察组产妇实施电刺激康复疗法,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康复运动疗法。比较两组剖宫产后盆底肌肌力分级及肌电图参数(包括盆底肌速度值、峰值、活力值、放松值、做工值)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肌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Ⅱ类肌纤维肌力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肌力Ⅰ级占比低于对照组,Ⅰ类肌纤维肌力Ⅳ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盆底肌速度值、峰值、活力值、放松值、做功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刺激康复疗法可改善产后盆底肌肌力损伤,可加快产后盆底肌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康复疗法 常规运动康复疗法 盆底肌 肌电图
下载PDF
作业疗法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上肢功能的改善作用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逸清 李凤岩 +3 位作者 李贺 张晨 徐晓萌 吕忠礼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上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作业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5天/周。治疗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在治疗前、...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上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3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作业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5天/周。治疗6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时采用Mallet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Gilbert量表评估肘关节功能,Raimondi量表评估手功能。采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障碍评估表评价臂丛神经损伤障碍程度。结果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0例,观察组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所有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比较,P均<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对照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基础动作和总分比较,P均<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对照组Mallet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基础动作和总分比较,P均<0.05。结论作业疗法可明显改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疗法 作业疗法 常规康复疗法 臂丛神经损伤
下载PDF
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洁 宋丽静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3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和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CS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MA、BI、FAC、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BI、FAC、BB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FMA、BI、FAC、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步行功能与平衡能力,疗效优于单用常规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强制性运动疗法 针刺 常规康复运动疗法
原文传递
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
12
作者 高宏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7期249-250,共2页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100例中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实施平均分组治疗,即50例患... 目的:分析化痰祛瘀汤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100例中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实施平均分组治疗,即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另50例患者纳进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法作为首选医治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选择在常规康复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化痰祛瘀汤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s、Vd、Vm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此法是值得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医治中推广使用的理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祛瘀汤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常规康复疗法
下载PDF
中医综合手法治疗对改善儿童尖足与足内翻的研究
13
作者 刘荣英 曹建志 +1 位作者 刘湘峰 贾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7期37-39,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手法治疗对改善儿童尖足、足内翻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32例儿童尖足、足内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16例行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的患儿为对照组,另外16例...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手法治疗对改善儿童尖足、足内翻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32例儿童尖足、足内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16例行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的患儿为对照组,另外16例行中医综合手法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足背屈角与腓肠肌肌张力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踝关节内翻角度、踝背伸肌力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足、足内翻患儿采用中医综合手法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尖足、足内翻症状,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足 足内翻 中医综合手法治疗 常规康复运动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