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抗凝药物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VTE临床研究
1
作者 刘瑞 张艳宁 杨磊 《现代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抗凝药物联合消肿活血汤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凝... 目的探讨常规抗凝药物联合消肿活血汤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凝药物联合消肿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静脉通畅率、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静脉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中,常规抗凝药物联合消肿活血汤的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抗凝药物 消肿活血汤 下肢骨折 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常规抗凝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孕产期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石海珩 龚丽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63-64,共2页
以回顾性方式探讨常规抗凝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孕产期深静脉血栓方面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院开展,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孕产期产妇,期间总共入选20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孕产妇。常规组应用常规... 以回顾性方式探讨常规抗凝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孕产期深静脉血栓方面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工作在我院开展,研究对象均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孕产期产妇,期间总共入选20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孕产妇。常规组应用常规抗凝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抗凝基础上结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常规抗凝基础上结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孕产期深静脉血栓治疗,整体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期 深静脉血栓 常规抗凝 低分子肝素钙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强化抗凝方案对先天性心脏病导管封堵治疗相关性血栓的预防价值
3
作者 陈良龙 林朝贵 +4 位作者 彭亚飞 郑行春 张飞龙 陈建华 鄢晓平 《上海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44-45,共2页
目的在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导管封堵治疗过程中,观察常规量肝素抗凝是否足以阻止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CARTH),探讨优化抗栓方案可否有效防止CARTH。方法将142例ASD及VSD患者分成两组:A组82例,男51例,女31例,中位年龄为21岁,... 目的在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导管封堵治疗过程中,观察常规量肝素抗凝是否足以阻止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CARTH),探讨优化抗栓方案可否有效防止CARTH。方法将142例ASD及VSD患者分成两组:A组82例,男51例,女31例,中位年龄为21岁,为2004年6月前导管封堵病例,术中采用常规抗凝即肝素100 U/kg,术程超过1 h者追加肝素1 000 U/h;B组60例,男38例,女22例,中位年龄为22岁,为2004年6月后导管封堵病例,术中采用优化抗凝方案,即肝素150 U/kg,术程超过1 h者追加肝素1 000 U/h,术中用肝素0.9%NaCL溶液充满输送导管并防止血液逆流。术中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腔内异常条索状血栓回声的发生率(THR)及长度(THL),术后检测输送导管及输送杆上附着的血栓体积(THV)。结果两组年龄、性别、疾病构成比例(ASD/VSD)、两组所使用的输送导管大小的操作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和B组THR分别为11.0%和1.7%,THL分别为(0.34±1.03) cm和(0.02±0.15) cm,两组THR和TH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组和B组THV分别为(0.84±1.51)和(0.08±0.31) mm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组CARTH的发生率及其大小均高于B组,但术中两组均未发生血栓栓塞临床事件。结论在ASD和VSD导管封堵治疗过程中,常规量肝素抗凝不能完全阻止CARTH,强化抗栓方案可较有效地防止其发生,从而减少潜在的血栓栓塞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常规 常规抗凝 临床事件 术后检测 超声心动图检测 构成比例 操作时间
下载PDF
瓣膜替换术后早期左房抗凝探讨
4
作者 刘伟光 郝学伦 +3 位作者 苗昭夫 周祥林 席振山 禹志政 《武警医学》 CAS 1992年第3期35-36,共2页
瓣膜替换术后,为防止血栓形成,均需采用抗凝疗法,而在术后早期如何抗凝尚需有效可行的方法。一般常规抗凝治疗是在术后第2~3天,拔除心包及纵隔引流管后施行。采用口服抗凝剂(一般用华法林)以达到全身抗凝的目的。
关键词 瓣膜替换 抗凝疗法 血栓形成 抗凝 常规抗凝 房内 流管 机械瓣 心脏瓣膜置换术 二尖瓣替换
下载PDF
用华法林对有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钱剑峰 刘庆军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8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华法林对有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昆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0例有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病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 目的 :探讨用华法林对有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AF)患者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昆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00例有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病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30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强度抗凝治疗,对B组患者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为C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三组患者发生栓塞性并发症及出血性并发症的情况,并对比A组与B组患者在治疗后凝血状况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用药的情况。结果:1)治疗后,与A组和B组患者相比,C组患者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P <0.05;A组和B组患者栓塞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三组患者轻微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与B组和C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P <0.05;B组和C组患者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2)与A组患者相比,治疗期间B组患者INR初次达标的时间较短,其INR较低,其华法林的用量较少,P <0.05。结论 :用华法林对有高出血风险的非瓣膜病AF患者进行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发生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几率,缩短其INR初次达标的时间,减少其华法林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华法林 低强度抗凝治疗 常规强度抗凝治疗
下载PDF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导致冠状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雪 贾国良 +2 位作者 李伟杰 李成祥 吕安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07-,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术 冠状动脉栓塞 瓣膜置换术后 血栓栓塞 常规抗凝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及血液透析的影响
7
作者 谭获 刘泽霖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177-178,共2页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由种种原因致出血倾向,但血小板功能异常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应用ADP、肾上腺素及复合诱聚剂(ADP、肾上腺素及酸性粘多糖)对尿毒症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 血小板功能 血液透析 酸性粘多糖 慢性肾功能不全 聚集率 PLATELET 常规抗凝 血小板聚集仪 临床出血
下载PDF
SOD RIA的影响因素探讨
8
作者 段永强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66-167,共2页
本文探讨了影响SOD RIA测定的一些因素,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Cu/Zn SOD RIA kit:由第一军医大学369研究室提供。二、方法:10例正常人和10例肝病患者均空腹抽血,1小时内分离血清。溶血血清为抽血后迅速于-20℃冻融离心而成。半小时... 本文探讨了影响SOD RIA测定的一些因素,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Cu/Zn SOD RIA kit:由第一军医大学369研究室提供。二、方法:10例正常人和10例肝病患者均空腹抽血,1小时内分离血清。溶血血清为抽血后迅速于-20℃冻融离心而成。半小时、1小时和3小时分离的血清在15~25℃条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探讨 SOD RIA 常规抗凝 第一军医大学 溶血标本 溶血程度 抗凝 试剂盒 贮存温度 需氧菌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的血液粘度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袁萍 潘大明 +2 位作者 罗美瑛 高玉珊 潘仁泉 《中国实用医刊》 1989年第4期10-11,共2页
一、对象 1986年6月~1987年8月发生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例。均具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血清谷一草转氨酶均升高。男21例,女9例。年龄46~70岁。60~70岁者21例,占70%。前壁梗塞15例,前间壁9例,下壁6例。二、... 一、对象 1986年6月~1987年8月发生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例。均具有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征。血清谷一草转氨酶均升高。男21例,女9例。年龄46~70岁。60~70岁者21例,占70%。前壁梗塞15例,前间壁9例,下壁6例。二、方法血液标本用肝素常规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谷一草转氨酶 下壁 常规抗凝 血液粘度 心电图特征 江苏无锡 血浆比粘度 电子仪器 血球压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