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余鹏 李小华 +4 位作者 叶胜海 赵小燕 翟荣荣 金庆生 张小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8-987,共10页
为探明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的影响,确定大部分品种的最适播期,以16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代表品种为材料,依据浙江省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农艺性状和... 为探明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的影响,确定大部分品种的最适播期,以16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代表品种为材料,依据浙江省生产实践,设置6个播期,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进程和产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影响。播期推迟,新品种的齐穗期相应延迟,全生育期缩短,叶龄、株高降低,穗长呈变短趋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多数品种适宜6月中旬播种。本研究为常规晚粳稻品种在生产上的合理播种与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常规晚粳稻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江苏常规晚粳稻经济性状演变及育种思考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志德 仲维功 +2 位作者 熊元忠 杨杰 宋小禄 《南京农专学报》 2000年第1期10-15,共6页
分析了 1 5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 :“九五”以来我省选育的晚粳稻品种的产量明显提高 ,这主要归结于品种成穗数的增加和结实率的提高。对照部颁优质米标准 ,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垩白率、垩白度等外观品质上 ,绝... 分析了 1 5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主要经济性状的演变。结果表明 :“九五”以来我省选育的晚粳稻品种的产量明显提高 ,这主要归结于品种成穗数的增加和结实率的提高。对照部颁优质米标准 ,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垩白率、垩白度等外观品质上 ,绝大多数品种的食口性不尽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经济性状 育种 江苏
下载PDF
施氮量对机插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肖玉苹 徐建强 +1 位作者 郭恒德 唐奇财 《中国稻米》 2013年第6期73-74,共2页
软盘机插条件下,以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机插常规晚粳稻秀水134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纯N用量为255 kg/hm2的处理最高;生... 软盘机插条件下,以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机插常规晚粳稻秀水134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纯N用量为255 kg/hm2的处理最高;生育期、最高苗数和株高呈增加趋势;成穗率、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减少。综合来看,机插常规晚粳稻秀水134施氮量以255 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机插栽培 常规晚粳稻 产量
下载PDF
单季常规晚粳稻绍粳18高产栽培试验与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锡虎 俞春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76-78,共3页
绍粳18是由绍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常规晚粳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突出特性,文章通过开展绍粳18的超高产栽培试验和研究,以期获得该品种高产的集成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穗肥施用时期的绍粳18这只品种来说,以倒三叶... 绍粳18是由绍兴市农科院育成的常规晚粳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性强、增产潜力大等突出特性,文章通过开展绍粳18的超高产栽培试验和研究,以期获得该品种高产的集成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穗肥施用时期的绍粳18这只品种来说,以倒三叶露尖施50%、剑叶露尖施50%和倒三叶露尖施100%穗肥施用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产量性状较好;从氮肥的施用情况来看,以每亩需纯氮22 kg的条件下产量性状表现最佳;在不同的种植密度下,绍粳18则在30 cm×14 cm、插种2本的情况下达到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绍粳18 栽培试验
下载PDF
嘉兴市籼粳杂交晚稻与常规晚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5
作者 朱娟 丁敏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4期239-241,246,共4页
近年来,籼粳杂交晚稻的种植面积在地处浙北的嘉兴市呈明显扩大趋势,为全面了解籼粳杂交晚稻相对常规晚粳稻的种植优势,对23个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和23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以大区对比的方式进行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籼粳杂交晚稻组合与常规... 近年来,籼粳杂交晚稻的种植面积在地处浙北的嘉兴市呈明显扩大趋势,为全面了解籼粳杂交晚稻相对常规晚粳稻的种植优势,对23个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和23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以大区对比的方式进行性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籼粳杂交晚稻组合与常规粳稻品种相比在个体优势、生物学产量、经济系数等方面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表现为分蘖率和成穗率高、茎秆粗壮、植株较高、穗型大;但在群体规模、结实率和粒型方面为负优势,表现为有效穗数少、结实率偏低、粒型偏小;全生育期比较接近,但灌浆期偏长;与常规晚粳稻品种相比,籼粳杂交晚稻组合平均增产3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 常规晚粳稻 农艺性状 浙江省嘉兴市
下载PDF
防止常规晚粳稻种子生物学混杂的方法
6
作者 汪传文 王泽松 +1 位作者 桂云波 潘有珍 《种子科技》 2002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种子 生物学 混杂 方法
下载PDF
常规晚粳稻春江063在温岭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狄小江 颜保林 林友根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3期53-53,共1页
阐述了常规晚粳稻春江063在温岭市的种植表现,并从播种育秧、抢时移栽与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春江063 种植表现 高产 栽培技术 浙江温岭
下载PDF
连作常规晚粳稻秀水414(丙07-414)
8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929-929,共1页
秀水414(浙审稻2011006)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连作常规晚粳稻品种。2009-2010年浙江省双季晚粳稻区试,平均667 m^2产量503.6 kg,比对照秀水63增产7.2%。201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667 m^2产量481.8 kg,比对照增产5.6%。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连作 农业科学研究院 粳稻品种 生产试验 嘉兴市 浙江省
下载PDF
连作常规晚粳稻宁82
9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39-39,共1页
宁82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品种(浙审稻2010001)。 属中熟常规晚粳稻,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感光,分蘖力偏弱,穗大粒多,丰产性较好。后期转色好。米质中等。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连作稻种植。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连作 农业科学研究院 选育品种 白叶枯病 抗稻瘟病 宁波市 抗倒性
下载PDF
连作常规晚粳稻春江063
10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61-61,共1页
春江063系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品种(浙审稻2010002)。 属中熟偏迟常规晚粳稻,茎秆坚韧,抗倒性强;感光性强,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佳,丰产性较好。米质中等。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连作稻种植。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连作 中国水稻研究所 抗白叶枯病 选育品种 抗稻瘟病 抗倒性 感光性
下载PDF
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2
11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68-68,共1页
秀水12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品种(浙审稻2010004)。 属中熟常规晚粳稻,熟期适中,茎秆坚韧,抗倒性好;分蘖力中等,后期转色好佳,丰产性好。米质中等。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单季稻 农业科学研究院 抗白叶枯病 选育品种 抗稻瘟病 嘉兴市
下载PDF
单季常规晚粳稻浙粳37
12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11-111,共1页
浙粳37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选育品种(浙审稻2010005)。 属中熟常规晚粳稻,感光,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米质中等。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单季稻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抗白叶枯病 选育品种 良种引进 抗稻瘟病 研究所
下载PDF
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
13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116-116,共1页
秀水134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余姚市种子管理站选育品种(浙审稻2010003)。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农业科学研究院 单季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种子管理站 育种中心
下载PDF
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05(丙07-05)
14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764-764,共1页
秀水05(浙审稻2011009)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浙江嘉兴农作物高新技术育种中心选育而成。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农业科学研究院 单季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育种中心 高新技术
下载PDF
常规晚粳稻品种中嘉8号
15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672-672,共1页
中嘉8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08)。该品种属中熟单季常规粳稻,生长整齐一致,分... 中嘉8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08)。该品种属中熟单季常规粳稻,生长整齐一致,分蘖力较强,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常规晚粳稻 中国水稻研究所 农业科学研究院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 浙江省 联合选育
下载PDF
浙江省12个常规晚粳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1
16
作者 翟荣荣 叶胜海 +4 位作者 朱国富 叶靖 陆艳婷 俞法明 张小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26-3633,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Pi2、Pi9、Pi5、Pi40、Pib、Pita、Pi25、Pi41、Pikm和Pigm 10个抗瘟基因的功能标记,对12个常规晚粳稻主栽品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Pib、Pi25、Pi40和P... 为进一步明确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中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利用Pi2、Pi9、Pi5、Pi40、Pib、Pita、Pi25、Pi41、Pikm和Pigm 10个抗瘟基因的功能标记,对12个常规晚粳稻主栽品种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Pib、Pi25、Pi40和Pi41等4个抗性基因在这些供试品种中的分布频率高达100%;Pi2和Pikm的分布频率均为58.33%,Pita、Pi5、Pi9和Pigm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0.00%、33.33%、25.00%和0;12个供试水稻品种中,‘浙粳29’、‘浙粳86’、‘浙粳99’和‘秀水134’含抗性基因多达7个,而‘浙粳88’含抗性基因仅有5个。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877处,‘浙粳99’、‘浙粳86’、‘嘉58’和‘秀水134’可以聚为一类,说明‘浙粳99’和‘浙粳86’对稻瘟病有较强抗性。本研究初步确定了12个浙江省常规晚粳稻品种的抗性基因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聚合更多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培育广谱抗稻瘟病新品种(系)新品种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稻瘟病 分子标记 抗性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常规晚粳稻品种休眠性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志远 张锐剑 +3 位作者 谭宏 叶靖 翟荣荣 张小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471-5480,共10页
为探究常规晚粳稻品种休眠性的差异,本研究以‘浙粳96’、‘浙粳99’、‘秀水14’、‘秀水134’等96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时期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确定品种的休眠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休眠性差异较大,约13.6... 为探究常规晚粳稻品种休眠性的差异,本研究以‘浙粳96’、‘浙粳99’、‘秀水14’、‘秀水134’等96个常规晚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时期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确定品种的休眠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休眠性差异较大,约13.6%的品种为浅休眠性。品种收获后60 d内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0.68~0.93),发芽率与休眠等级呈极显著负相关(-0.92^-0.37),发芽率与休眠期呈极显著负相关(-0.79^-0.56),休眠等级与休眠期呈极显著正相关(0.67);K-Mean聚类分析发现晚粳稻品种破除休眠可划分为4种类型,研究结果为常规晚粳稻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种子休眠 筛选鉴定
原文传递
单季常规粳稻新品种(系)选育联合品比试验
18
作者 朱华丽 汪国强 +4 位作者 童培泳 杨燕 童培银 毛清 赵鹏珂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8期72-74,共3页
为了充分掌握常规晚粳参试新品种(系)的特征特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的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推广,选择浙江省常规晚稻协作组9个参试新品系为试验对象,以秀水134作为对照品种开展联合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 为了充分掌握常规晚粳参试新品种(系)的特征特性、丰产性和适应性,筛选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的品种在农业生产中推广,选择浙江省常规晚稻协作组9个参试新品系为试验对象,以秀水134作为对照品种开展联合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系)产量幅度在459.2~652.8 kg/亩之间,平均产量559.0 kg/亩,比对照品种秀水134(CK)减产6.8%,其中ZH21-15、春江219比秀水134增产,分别增产8.8%、5.9%,均达极显著水平。这2个新品种(系)日均亩产量也比对照品种有显著提高,且在本试验中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推荐区试的当选品种进行扩大面积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联合品比 产量
下载PDF
杭州市单季晚粳稻新品系(新组合)筛选试验
19
作者 应武 戈长水 俞祥群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6年第3期25-28,共4页
通过5个常规晚粳稻、14个杂交晚粳稻的种植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适宜的1个常规晚粳稻新品系和4个杂交晚粳稻新组合。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杂交粳稻 筛选试验
下载PDF
单季晚粳稻嘉58栽培技术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锡虎 陆维婷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377-1379,共3页
嘉58作为国内第1个光身稻,是浙江省第1个低直链淀粉含量、食味软糯型带有淡香的晚稻新品种。对嘉58开展穗肥施用时期、氮肥施用量与种植密度3个因素的大区对比试验,通过对生育特性和产量水平的分析,明确嘉58在穗肥施用时期、氮肥施用量... 嘉58作为国内第1个光身稻,是浙江省第1个低直链淀粉含量、食味软糯型带有淡香的晚稻新品种。对嘉58开展穗肥施用时期、氮肥施用量与种植密度3个因素的大区对比试验,通过对生育特性和产量水平的分析,明确嘉58在穗肥施用时期、氮肥施用量及种植密度等关键环节的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晚粳稻 光身稻 嘉58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