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稻蟹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1
1
作者 安辉 刘鸣达 +2 位作者 王厚鑫 郝旭东 王耀晶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86,共6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M1~M4)、常规稻蟹(MNP)与单作水稻(CK)生产对水稻产量、河蟹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NP和CK相比,有机稻蟹各处理的水稻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显著提高,尤其以M1处...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M1~M4)、常规稻蟹(MNP)与单作水稻(CK)生产对水稻产量、河蟹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NP和CK相比,有机稻蟹各处理的水稻穗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显著提高,尤其以M1处理增加最为明显,但有效穗数却显著减少;2009年M1处理稻谷产量显著高于CK;有机稻蟹各处理的稻米品质也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及整精米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显著提高趋势,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及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而稻米的蛋白质、胶稠度、食味值明显提高。2年间河蟹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M1>M2>M3>MNP>M4。因此,有机稻蟹生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蟹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为优质稻米的生产以及有机肥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条较好的生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安辉 刘鸣达 +1 位作者 王耀晶 闫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753-4761,共9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下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中活性有机碳(MLOC)、高...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下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中活性有机碳(MLOC)、高活性有机碳(HLOC)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MI)均显著或者极显著提高,且有机肥用量越大,效果越显著;有机稻蟹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与2009年相比,2010年中量有机肥稻蟹模式(M3)的LOC和MLOC含量增幅最高,分别达10.11%和5.14%;低量有机肥稻蟹模式(M4)的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幅最为明显,分别达80.25%和46.62%;常规稻蟹模式各指标的变化也有其类似的规律,但均明显低于有机稻蟹模式。相关分析表明,TOC、LOC、MLOC与4种土壤酶活性呈显著或者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最低为0.584*(P<0.05),最高可达0.940**(P<0.01)。因此,有机稻蟹生产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能增加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活性有机碳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效益比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鸣达 安辉 +1 位作者 王厚鑫 郝旭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取田间试验、室内化验和统计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与常规稻蟹生产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生产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肥力性状,与常规稻蟹生产相比,有机生产模式土壤容重... 采取田间试验、室内化验和统计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与常规稻蟹生产对土壤理化性状、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生产可以显著改善土壤肥力性状,与常规稻蟹生产相比,有机生产模式土壤容重降低了12.1%,孔隙度增加了12.2%;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5.47 g.kg-1、0.14 g.kg-1、12.2 mg.kg-1、32.05 mg.kg-1、29.96 mg.kg-1。有机模式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常规模式,但水稻有效穗数显著低于常规模式,因此稻谷产量显著低于常规模式。有机稻米品质优于常规稻米,其中整精米率增加18.57%,蛋白质含量下降,食味值上升。若按有机产品价格高出同类商品30%的市场价格计算,有机稻蟹生产模式每公顷可多获净收入约65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 常规稻蟹 土壤肥力 稻米品质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安辉 赵前程 刘鸣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0-545,共6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前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有机稻蟹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9.81%~25....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试前相比,2009年和2010年有机稻蟹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9.81%~25.13%和5.29%~14.73%;20.93%~44.09%和12.44%~28.45%),提高原土复合量和追加复合量,降低原土复合度,且有机肥用量越大,效果越显著;常规稻蟹模式各指标的变化也有其类似的规律,但均明显低于有机稻蟹模式;单作水稻模式的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含量和原土复合量显著下降。因此,有机稻蟹生产模式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数量,而且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促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有机无机复合状况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不同稻蟹生产模式下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耀晶 安辉 +2 位作者 闫颖 刘鸣达 罗国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347,共5页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稻蟹和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30.13%(P<0.05)和55....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胡敏酸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稻蟹和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30.13%(P<0.05)和55.85%(P<0.01),有机质氧化稳定性(Kos值)分别降低14.77%(P<0.05)和21.05%(P<0.01);有机稻蟹模式能提高可浸提腐殖质碳(HEC)、胡敏酸碳(HAC)含量和HAC/HEC,降低富里酸碳(FAC)及FAC/HEC,使其胡富比(H/F)上升(P<0.01);三种模式胡敏酸的E4/E6值与△log k的变化趋势相同,均表现为有机稻蟹>常规稻蟹>单作水稻。因此,有机稻蟹生产模式可以增加土壤总有机碳(TOC)的数量,改善其品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水稻和蟹的生长,最终提高了稻谷和蟹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 常规稻蟹 单作水稻 腐殖质组成 氧化稳定性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