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川猫湾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模式
1
作者 罗业文 胡家雄 +2 位作者 李林 姚美 吴维权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20期3874-3876,共3页
通过2016年4月28日的试验,绿色防控模式(30%茶皂素300倍稀释液+调节剂B型750倍稀释液+3%多抗霉素750倍稀释液)对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分别较常规防控模式(30%唑虫酰胺1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800倍稀释液)高9.9、13.0、10.3个百分点;... 通过2016年4月28日的试验,绿色防控模式(30%茶皂素300倍稀释液+调节剂B型750倍稀释液+3%多抗霉素750倍稀释液)对茶园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分别较常规防控模式(30%唑虫酰胺1 000倍稀释液+25%戊唑醇800倍稀释液)高9.9、13.0、10.3个百分点;经7月26日调查,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园主要病虫害控制效果与常规防控模式相比,害虫减少75.8%,病害降低了85.2%,且保护了天敌,3种天敌数量是常规防控模式的2.3倍;经9月25日调查,以常规防控模式为对照,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枝梢黑点病、茶饼病的防控效果分别为62.5%、85.9%、90.3%、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川猫湾茶叶 绿色防控模式 常规防控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临床微生物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尹明 邢军华 龚秀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5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进行救治的89位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4)。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临床微生物检测,并接受相应的防控感染措施,对照组患...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进行救治的89位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4)。研究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临床微生物检测,并接受相应的防控感染措施,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检测,仅采取常规防控感染措施。对两组患者在医院内的感染程度和感染程度评分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程度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感染率均较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程度评分(14.53±2.21)低于对照组(28.32±3.64),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检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医院内的感染程度,感染程度评分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测 应用效果 感染程度 常规防控
下载PDF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与康复临床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振涛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与康复措施,总结相关经验,以指导该病症临床治疗工作。方法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该单位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防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80例,对...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与康复措施,总结相关经验,以指导该病症临床治疗工作。方法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该单位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4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防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内科常规防控干预,在对照组防控方案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加强防控干预,比较两组病例传染病防控效果。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健康知晓率以及健康习惯养成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防控过程中均未出现死亡,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为期1年的随访中,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早发现、早隔离,并在病症治疗期间,加强防控干预,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常规防控 加强防控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