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成像中减影CT血管造影与常规CT血管造影去骨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路益娟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成像中减影CT血管造影(CTA)与常规CTA去骨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A去骨技术,试验组采用减影CTA去骨技术。结果... 目的探讨脑血管成像中减影CT血管造影(CTA)与常规CTA去骨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A去骨技术,试验组采用减影CTA去骨技术。结果试验组血管重建时间短于对照组,图像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影CTA去骨技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减影ct血管造影去技术 常规ct血管造影去骨技术
下载PDF
双筒高压注射器双流技术在下肢血管CT血管造影的应用
2
作者 王艳 罗文圣 林瑛 《医疗装备》 2024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双筒高压注射器双流技术在下肢血管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90例需做下肢动脉CTA检查的疑似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按照不同对比剂双流注射配方方案分为非双流注射组、双流注射1... 目的探讨双筒高压注射器双流技术在下肢血管CT血管造影(CTA)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医院收治的90例需做下肢动脉CTA检查的疑似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按照不同对比剂双流注射配方方案分为非双流注射组、双流注射1组、双流注射2组,每组30例。分析3组CTA诊断的下肢血管显示优或良的节段数、血管节段数的狭窄程度,以及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TA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病变部位与DSA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98、0.837、0.839,P<0.05)。CTA诊断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结果及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CTA诊断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度,非双流注射组为56.67%(17/30),双流注射1组为80.00%(24/30),双流注射2组为83.33%(25/30)。结论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的双流注射功能,通过改变对比剂双流注射的配方,双流注射1组和双流注射2组的注射方式均较为理想,且CTA诊断效果显著,可获得更加优质的下肢血管CTA图像,提高了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筒高压注射器 双流技术 下肢血管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A联合冠状动脉造影融合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及术后桥血管观察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占军 杜容宇 马银龙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51-1456,共6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AG)融合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及术后桥血管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及手术结...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冠状动脉造影(CAG)融合技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及术后桥血管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中及手术结束单纯应用CAG观察桥血管31例患者为CAG组,应用CTA联合CAG融合技术观察桥血管29例患者为融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寻找桥血管时间、总手术时间、对比剂量、总辐射时间、放射总剂量),术前、术后心功能[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血肌酐],并比较两种影像技术对术后12个月桥血管通畅率、狭窄病变率、闭塞病变率识别情况及图像质量的差异。结果融合组患者寻找桥血管时间、总手术时间、总辐射时间明显短于CAG组,对比剂量、放射总剂量明显低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患者术后血肌酐、CysC、BUN明显低于CA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2个月复查,融合技术观察桥血管的通畅率、狭窄病变率、闭塞病变率分别为94.83%、2.29%、2.87%,与CAG观察到的96.55%、0.57%、2.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技术图像质量优的占比为94.83%,高于CAG的84.48%,图像质量良、中的占比分别为5.17%、0,明显低于CAG的10.92%、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联合CAG融合技术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改善术后心、肝、肾功能,降低术后桥血管闭塞率,为临床评估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以针对性制定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ct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融合技术 血管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张小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81-0084,共4页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40例良性肿瘤患者,使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Iqon Spectral CT机对患者进行多层螺...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40例良性肿瘤患者,使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64排Iqon Spectral CT机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对得到的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和分析。结果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表现出高准确性(98.75%),较高灵敏度(97.50%),和完美的特异性(100%);观察组的锯齿征、分叶征、血管聚集征和毛刺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出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01);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的CT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动脉期和延时期(P<0.001);两组在影像清晰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技术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下载PDF
前后复合双流注射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头颈部CT血管造影的价值
5
作者 方旭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8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采用前后复合双流注射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均行头颈部CTA检查,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扫... 目的:分析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采用前后复合双流注射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均行头颈部CTA检查,根据扫描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扫描+前后复合双流注射对比剂技术)与观察组(100例,前后复合双流注射对比剂技术+低剂量扫描),对比两组的CT检测相关参数情况、图像质量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左颈内动脉、右颈内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左大脑中动脉的C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窦与上腔静脉的CT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颈总动脉分叉层面、主动脉弓层面、右大脑中动脉起始层面背景噪声(S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颈总动脉分叉层面、主动脉弓层面、右大脑中动脉起始层面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辐射剂量(ED)、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影像质量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CTA采用前后复合双流注射技术联合低剂量扫描可以降低静脉窦及上腔静脉的CT值,升高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左颈内动脉等CT值,使得图像部分区域SNR及CNR下降,降低辐射剂量、CTDIvol、DLP等,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检查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双流注射技术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低剂量扫描 ct 主动脉弓
下载PDF
iDose迭代技术联合低管电压扫描在全腹部CT血管造影中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赵永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2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全腹部CT血管造影中应用低剂量迭代重建平台(iDose)迭代技术联合低管电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1月在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全腹部CT血管造影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 目的:研究分析全腹部CT血管造影中应用低剂量迭代重建平台(iDose)迭代技术联合低管电压扫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1月在无锡市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全腹部CT血管造影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滤波反投射技术联合120 kV管电压扫描,观察组给予iDose迭代技术联合100 kV管电压扫描,对比两组全腹部血管CT值、图像噪声、载噪比(CNR)、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观察组腹主动脉CT值、左髂总动脉CT值、左肾动脉C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腹主动脉噪声、左髂总动脉噪声、左肾动脉噪声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主动脉、左髂总动脉、左肾动脉的CNR、SNR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ED)、CT容积剂量指数(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腹部CT血管造影中应用iDose迭代技术联合低管电压扫描可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还可以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iDose迭代技术 低管电压扫描 辐射剂量 图像噪声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技术联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7
作者 刘世雄 张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技术(CTA)联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延安市黄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A、心脏彩超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C... 目的:探究CT血管造影技术(CTA)联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3月延安市黄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A、心脏彩超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阳性及阴性检出情况,诊断效能。结果:CAG诊断结果显示,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阳性50例,阴性30例;心脏彩超诊断阳性45例,阴性35例;CTA诊断阳性45例,阴性35例;心脏彩超联合CTA诊断阳性62例,阴性18例。心脏彩超联合CTA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心脏彩超、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CTA、心脏彩超联合CTA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联合心脏彩超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血管造影技术 心脏彩超 阳性检出率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性分析
8
作者 莫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老年病医院2015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1例疑似胸腹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腹CT血管造影检查,并以原始影像学... 目的:分析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胸腹主动脉夹层(AD)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常州市老年病医院2015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1例疑似胸腹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胸腹CT血管造影检查,并以原始影像学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单一及联合检查方式对胸腹AD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DSA诊断,81例患者中确诊为胸腹AD的患者为79例,胸腹CT血管造影的检出符合率为89.87%,联合检测的检出符合率为9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联测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胸腹CT血管造影(P <0.05),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检测的图像指向和修复情况显示更为清晰。结论:针对胸腹AD患者实施胸腹CT血管造影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图像质量更佳,在帮助医师提升诊断准确性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技术 胸腹主动脉夹层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浩 武乐乐 +1 位作者 曹阿丹 胡舸帆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 目的分析经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特点及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118例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经头颈部CTA检查,将获取的图像,完成最大密度投影和血管三维重建,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的诊断特点,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更高,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982条血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86.97%(854/982),118例脑血管动脉狭窄患者显示颅内侧支动脉1422条,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与DSA检查的符合率为97.54%(1387/1422)。结论针对脑血管疾病动脉狭窄患者,以经头颈部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患者血管病变的分布情况、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查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分辨患者侧支循环等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技术 血管疾病 动脉狭窄 诊断
下载PDF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颖 盛业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9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随机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 目的:分析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随机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研究组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结果以及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CT血管造影诊断研究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等层面图像噪声评价以及容积CT剂量指数、放射剂量长度乘积以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其血管异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无明显差异,同时在图像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扫描技术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华娟 成艳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接受支气管纤维镜组织活检...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灌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接受支气管纤维镜组织活检或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术中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参数对肺部占位性恶性病变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7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中,40例为恶性病变,占55.56%(小细胞肺癌10例,腺癌23例,鳞癌5例,其他2例);32例为良性病变,占44.44%(肺炎20例,肺结核7例,肺硬化性血管瘤5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体积为(636.74±1.32)mm^(3)、曲面成像(6.62±0.52)分、最大密度投影(6.78±0.53)分、容积再现(6.58±0.46)分。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参数对肺部占位恶性性病的诊断敏感度为87.50%(35/40)、特异度93.75%(30/32)、准确度为90.28%(65/72)。结论: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通过检测体积、直径、曲面成像、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等参数,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占位性病变 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 曲面成像 最大密度投影 容积再现
下载PDF
同步匹配蒙片去骨技术CT减影血管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丽娟 吕发金 +1 位作者 谢惠 蒋孝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技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血管模型:①未注射对比剂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10次;②注射对比剂后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5次。用M... 目的探讨同步匹配蒙片去骨(MMBE)技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性并比较其与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血管模型:①未注射对比剂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10次;②注射对比剂后同步和非同步扫描各5次。用MMBE减影后行3DVR、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重组评价减影图像质量;测量减影全幅图像CT值(无对比剂);前后提取两组骨蒙片相减评价图像质量(无对比剂);比较同步MMBE与VCTDSA的减影图像质量。结果采用MMBE减影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图像质量均为Ⅱ级13次、Ⅲ级2次;同步与非同步扫描减影图像CT值均数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10次同步扫描骨蒙片相减图像质量均为Ⅰ级,而非同步扫描骨蒙片相减图像质量Ⅱ级8次、Ⅲ级1次、Ⅰ级1次;同步MMBE减影图像质量Ⅱ级13次、Ⅲ级2次,15次VCTDSA减影图像质量均为Ⅰ级。结论同步MMBE技术是显示脑血管的可行方法,可提高MMBE减影后的图像质量;VCTDSA减影图像质量优于同步MM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蒙片去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下载PDF
比较64排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春 代凤霞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969-197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64排CT冠脉成像技术(CTA)与常规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及常规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的冠状动脉各分支、心脏介入术... 目的对比分析64排CT冠脉成像技术(CTA)与常规冠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及常规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的冠状动脉各分支、心脏介入术指征判断、冠脉堵塞程度分级构成等情况,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T冠脉成像技术检查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及误诊率。结果64排CTA与常规冠脉造影检查检出冠脉狭窄率及严重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冠脉分支中左冠主支、右冠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判断为冠状动脉介入术指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CTA检查诊断冠心病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44%、97.22%、98.00%、1.59%、2.86%。结论CAT检查及常规冠脉造影检查均可较为准确地诊断是否为冠心病,对不同冠脉分支狭窄程度及狭窄率的诊断也较为一致,对于临床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行64排CT冠脉成像技术检查,从安全性、创伤性及经济性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似冠心病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 常规冠脉造影检查 诊断效能 检查信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凯帮 黄剑勇 +1 位作者 王浩亚 陈瑞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4期84-87,共4页
目的探析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48例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 目的探析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4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48例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影像学图像特征、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吻合度较高,准确率为98.96%(95/96),敏感性为100.00%(48/48),特异性为97.92%(47/48),观察组患者的锯齿征、分叶征、血管聚集征、毛刺征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不同时期(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的C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成像、容积再现清晰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清晰观察患者病灶图像特征,可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技术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实时X线影像融合技术在血管疾病诊治的应用及进展
15
作者 赖以任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366-369,379,共5页
CTA-实时X线影像融合技术对血管腔内治疗的意义重大。已有的影像检查技术都各有优劣,如今在影像融合技术的研究上以CTA、核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3D-DSA等多模式医学影像融合为主,但这类技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对... CTA-实时X线影像融合技术对血管腔内治疗的意义重大。已有的影像检查技术都各有优劣,如今在影像融合技术的研究上以CTA、核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造影、3D-DSA等多模式医学影像融合为主,但这类技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血管腔内介入手术对于血管形态位置和介入器械位置的显示需求,而CTA-实时X线影像融合技术则可取二者之长,在血管腔内介入手术过程中既能实时展示介入器具的动态,也能显示血管的形态结构和空间位置,可为支架的精准植入提供帮助,从而减少造影剂的使用剂量和手术时间,使临床医生能更精准地完成复杂的血管腔内介入手术[1-3]。现将CTA-实时X线影像融合技术在血管疾病诊治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血管腔内治疗 血管形态 核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临床医生 X线影像 融合技术
下载PDF
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16
作者 徐懋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56-58,共3页
在脑血管疾病人员中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所采取的检查手段为脑动脉成像血管造影技术(CTA),检查结束后分析CTA所获取的价值。方法 研究展开地点、时间段、病例数分别设定为长沙市中医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60例疑似脑血管疾... 在脑血管疾病人员中应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所采取的检查手段为脑动脉成像血管造影技术(CTA),检查结束后分析CTA所获取的价值。方法 研究展开地点、时间段、病例数分别设定为长沙市中医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6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人员,经CTA检查后,与临床综合诊断为最终检查结果,进而判断CTA在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人员为56例,CTA结果则显示确诊者为54例,分析诊断效能情况如下:敏感度具体计算为96.43%(54/56)、特异度具体计算为100.00%(4/4)、准确度具体计算为96.67%(58/60),检验值为0.831,一致性检测结果良好。CTA所示脑血管疾病类型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有较高相似性(P>0.05)。 结论 对于脑血管疾病人员而言,CTA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检出率,且对机体无创,病患接受度较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 ct血管造影技术 血管疾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准确度对比分析
17
作者 杨燕 杜东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39-42,共4页
分析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准确度。方法 对我院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检查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检查效果。结果 检查后,实验组诊断效果更好,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256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高... 分析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与常规冠脉造影的准确度。方法 对我院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检查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检查效果。结果 检查后,实验组诊断效果更好,P<0.05。结论 在冠心病诊断中,256排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冠脉造影,且灵敏度、特异度均更高,对冠脉狭窄、斑块性质等情况均能有效诊断,从而避免了误诊或漏诊,使患者可以得到及时,且具有针对性的救治,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6排螺旋ct 冠脉成像技术 常规冠脉造影 准确度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效用研究
18
作者 魏在容 杨凤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35-37,共3页
探讨CT血管造影技术用来诊断颈动脉狭窄斑块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患者都进行CT血管造影扫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CTA和DSA诊... 探讨CT血管造影技术用来诊断颈动脉狭窄斑块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50例临床诊断为颈动脉狭窄斑块的患者都进行CT血管造影扫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检查,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CTA和DSA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DSA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100%,CTA检查诊断总符合率为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SA对于颈动脉狭窄Ⅰ级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显著高于CTA检查的81.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对颈动脉Ⅱ级、Ⅲ级及Ⅳ级的诊断符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血管造影技术对于发现颈动脉狭窄斑块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其诊断具有无创、方便、快捷、患者接受射线剂量少的特点,在检查颈动脉狭窄的程度、长度及血管内表面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便于医生准确的制定方案,利于患者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技术 颈动脉狭窄斑块 诊断 效用探究
下载PDF
全身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秀云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4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用于全身血管造影检查工作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在本院接受全身各部位血管造影检查的疑似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平扫与多层螺旋CT增强后血管造影,分别计算CT平扫与多层螺旋CT增强...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用于全身血管造影检查工作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10月在本院接受全身各部位血管造影检查的疑似血管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平扫与多层螺旋CT增强后血管造影,分别计算CT平扫与多层螺旋CT增强后血管造影的疾病检出率、灵敏度与特异性,比较统计学差异。结果80例患者通过多层螺旋CT增强后血管造影结果显示,68例患者存在血管疾病,其中40例患者为血管壁出现钙化,占比(58.82)%;8例患者为主动脉内壁形成血栓,占比(11.76)%;5例患者为血管瘤,占比(7.35)%;15例患者为斑块,占比(22.06)%。多层螺旋CT增强后血管造影检出准确率、灵敏度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结论临床开展全身血管造影诊断工作中运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具有结果准确、操作便捷等优势,值得运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 全身血管造影 应用
下载PDF
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成像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欣 马宝新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7期2113-2115,211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MP-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 目的:探讨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MP-CTA)联合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给予CTP、MP-CTA诊断,对比MP-CTA诊断与CTP诊断一致性,比较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周时及随访3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经检验,两种方法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Kappa值为0.765,MP-CTA诊断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88.89%,阳性预测值为90.48%,阴性预测值为84.21%,准确度为87.50%。侧支循环组与无侧支循环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后及随访3个月后侧支循环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无侧支循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94、18.473,P<0.05)。结论:MP-CTA诊断AIS患者侧支循环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且图像更具有典型性,可与CTP联合应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多时相头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技术 侧支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