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识主义刑法观的解释论构造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光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常识是刑法教义或学说生产的主要素材,且与专业思维并无实质冲突,而“商谈理性”更是奠定了常识主义刑法观的哲学基础。常识主义刑法观塑造的解释规则可遵循入罪判断之综合标准,即以刑法文义为主兼顾处罚必要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刑法文义... 常识是刑法教义或学说生产的主要素材,且与专业思维并无实质冲突,而“商谈理性”更是奠定了常识主义刑法观的哲学基础。常识主义刑法观塑造的解释规则可遵循入罪判断之综合标准,即以刑法文义为主兼顾处罚必要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刑法文义(刑法语言)与基于法感情的处罚必要性都具有模糊性、层次性。刑法文义范围、层次的划定应诉诸公众之心理体验,因为语言是经公众使用而获得意义;处罚必要性之判断高度依赖法感情。常识主义刑法观下,尽管处罚必要性范围、层次的确定不可避免地具有学理或精英色彩,但仍应接受公众心理之检验。依据公众常识,刑法文义可划分为“核心语义”“边缘语义”;依据法感情,处罚必要性也有强弱之分。最终,刑法入罪的判断以“核心语义+处罚必要性强/弱”或“边缘语义+处罚必要性强”为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识主义刑法 刑法语言 处罚必要性 商谈理性
下载PDF
常识主义刑法观的指引功能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东 《交大法学》 CSSCI 2022年第3期101-116,共16页
常识主义刑法观获得了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认同,具有刑法立法论、解释论、方法论和语言论的重要指引价值。常识、常理、常情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是非观、善恶观、价值观,既可以直接指导刑法立法与司法实践,也可以成为刑法教义学和刑法... 常识主义刑法观获得了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认同,具有刑法立法论、解释论、方法论和语言论的重要指引价值。常识、常理、常情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是非观、善恶观、价值观,既可以直接指导刑法立法与司法实践,也可以成为刑法教义学和刑法解释学的共同指导观念和方法论;语言论的常识主义刑法观有利于中外刑法的比较法学研究,有利于建构完备的刑法学汉语表达体系。必须正确认识常识主义刑法观的有限功能,即“常识、常理、常情”无法替代刑法学的“规范技术”和“专门技术方法论”,刑法学必须基于常识主义刑法观的立场建构真正科学合理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刑法教义学和刑法解释学,以此真正提升中国刑法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识主义刑法 方法论 刑法教义学
下载PDF
人类本体观的历史与价值审视
3
作者 江畅 《阅江学刊》 2019年第5期21-31,120,共12页
本体观是人们对宇宙本体(包括自然本体、人类本体和社会本体)形成的基本观念。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本体观有常识本体观、宗教本体观、哲学本体观、科学本体观四种基本本体观,人们在本体观上存在着不同选择的可能。四种基本本体观因有利... 本体观是人们对宇宙本体(包括自然本体、人类本体和社会本体)形成的基本观念。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本体观有常识本体观、宗教本体观、哲学本体观、科学本体观四种基本本体观,人们在本体观上存在着不同选择的可能。四种基本本体观因有利于人更好地生存发展而得到所有人信奉或者得到特定人群信奉。人们凭借日常本体观就可以生存,加上科学本体观会更有利于生存,但人要提升生存的境界,就需要确立宗教本体观或哲学本体观。在这两种本体观中,人应该选择哲学本体观,而不是宗教本体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常识本体 宗教本体 哲学本体 科学本体
下载PDF
诉讼真实观的法哲学研究
4
作者 王舸 《科教文汇》 2006年第11X期114-116,共3页
本文从分析诉讼真实观在事实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运用法哲学和法逻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依次阐述了诉讼真实观的本质及其与证明标准的辩证关系、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各自的理论缺陷等几个问题,最终提出了常识真实观的... 本文从分析诉讼真实观在事实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运用法哲学和法逻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依次阐述了诉讼真实观的本质及其与证明标准的辩证关系、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各自的理论缺陷等几个问题,最终提出了常识真实观的诉讼真实学说并进行了系统论证,从而有助于确立一种真正实际可行且理论自足的诉讼真实观,也有助于解决理论和实务两个领域的真实观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真实 事实推理 常识真实
下载PDF
常识主义刑法解释观的学理诠释与实践面向
5
作者 钱日彤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近年来的刑法教义学研究存在“去经验化”的危险倾向,而常识主义刑法解释观的提出正是对深陷规范“泥潭”的教义学的补偏救弊。当前理论上对常识主义刑法解释观的批判建立在错误理解之上,因而不能成立。“将常识判断寓于法律解释”不仅... 近年来的刑法教义学研究存在“去经验化”的危险倾向,而常识主义刑法解释观的提出正是对深陷规范“泥潭”的教义学的补偏救弊。当前理论上对常识主义刑法解释观的批判建立在错误理解之上,因而不能成立。“将常识判断寓于法律解释”不仅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应有之义,也契合解释过程中的主、客观互构关系,更是满足了法教义学面向功能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合法性、合理性及合目的性构成了常识主义刑法解释观在方法论意义上的三个实践向度,即要求解释结论不得超越实定法的有效范畴;从刑法文本到案件事实的涵摄过程不得悖离基本的逻辑要求;对条文的解释应当符合规范目的,并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识主义刑法解释 法律解释 公众认同 常识判断
下载PDF
探寻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源头活水
6
作者 王倩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6年第1期1-1,共1页
高中生在写作中习惯于空话、套话,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而时评是当下较热的文体,是教师、学生较容易得到的教学资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当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不妨指导学生进行“时评体”写作的设想,这... 高中生在写作中习惯于空话、套话,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而时评是当下较热的文体,是教师、学生较容易得到的教学资源。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当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不妨指导学生进行“时评体”写作的设想,这也体现了“文以载道”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作文 议论文写作教学 教学现状 时评体 常识观
下载PDF
科学的就是正确的吗
7
作者 朱传信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90-92,共3页
为了纠正常识科学观把科学等同于正确的片面认识,本文从逻辑方法和实践检验两方面探讨了常识科学观存在的问题,揭示出科学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常识科学 归纳 演绎
下载PDF
从“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主体为中心”-论《理想国》中的两种伦理思路
8
作者 崔微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4-19,共6页
《理想国》中两种不同的正义观代表了两种讨论伦理问题的思路。柏拉图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常识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分析柏拉图对常识正义观的批判,可以看到从"以行为为中心"到"... 《理想国》中两种不同的正义观代表了两种讨论伦理问题的思路。柏拉图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常识的正义观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分析柏拉图对常识正义观的批判,可以看到从"以行为为中心"到"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转向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柏拉图是如何论证他的"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思路优越于"以行为为中心"思路的。然而,柏拉图的这种"以行为主体为中心"的思路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没有办法给出正义行为的相关标准。这两种思路在近现代的伦理学中演变为美德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国》 柏拉图的正义 常识的正义 “以行为为中心” “以行为主体为中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