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幕末时期日本对中国的认识
1
作者
于翔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5期54-55,共2页
自古以来,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都将中国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文化母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尽其可能地吸收。尽管幕末以来日本实行"锁国"政策,但是并没有阻止部分日本人对"洋学"的吸收学习,相反却使得日本的观念...
自古以来,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都将中国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文化母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尽其可能地吸收。尽管幕末以来日本实行"锁国"政策,但是并没有阻止部分日本人对"洋学"的吸收学习,相反却使得日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西力东渐"风气下积极学习西学,而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发生的变化更明确了日本人的这一目标。本文以幕末时期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变化为中心,分析日本幕末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末时期
日本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幕末维新时期日本的中国认识模式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青
《外国问题研究》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通过对日本幕末维新时期精英阶层的言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近代日本对中国认识模式构筑于幕末维新时期;对西洋列强而言,清朝政府已病入膏肓,统治机构早已腐朽,而日本则视清朝为日本抵抗西洋列强威胁的天然屏障,急欲与清政府同...
通过对日本幕末维新时期精英阶层的言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近代日本对中国认识模式构筑于幕末维新时期;对西洋列强而言,清朝政府已病入膏肓,统治机构早已腐朽,而日本则视清朝为日本抵抗西洋列强威胁的天然屏障,急欲与清政府同盟合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形成了断然实行侵略中国的基本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
末
维新
时期
日本
精英阶层
中国认识
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日本传统兵学对幕末变革思想的影响——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利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6,共8页
关于日本幕末时期变革思想的现有研究多侧重来自西方的影响。实则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1830-1859)为代表,日本幕末变革思想深受日本近世(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传统兵学的影响。吉田松阴是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的门下曾涌现...
关于日本幕末时期变革思想的现有研究多侧重来自西方的影响。实则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1830-1859)为代表,日本幕末变革思想深受日本近世(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传统兵学的影响。吉田松阴是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的门下曾涌现出久坂玄瑞、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倒幕维新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松阴自幼奠定的以山鹿流兵学为中心的学问基础,从根本上塑造了他独特的变革逻辑,他对"约"和"博"的辩证关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认,所以才会对其他流派的兵学以及各种学问都抱有积极开放的求知态度;他对"理"与"变"的辩证关系也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形成了以不变的"理"为指导并且与时俱变的理念;他所服膺的日本近世兵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关怀,这使他不仅在军事上能够随机应变,在政治上也日渐萌发了独特的变革意识,直至促使他和他的门下前仆后继,投身于倒幕维新运动,最终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幕末时期
山鹿流
吉田松阴
兵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构造及其局限性——以幕末日本内忧外患的危机背景为视角
4
作者
罗贤达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年第4期116-119,144,共5页
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是在幕末时期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产生的,幕末思想家的思想启蒙以及倒幕志士的革命实践对这一意识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一国家意识在向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靠拢的过程中又逐渐转向了天皇...
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是在幕末时期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产生的,幕末思想家的思想启蒙以及倒幕志士的革命实践对这一意识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一国家意识在向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靠拢的过程中又逐渐转向了天皇中心主义的国体论,从而使得日本近代国家意识在顺应日本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国家意识
幕末时期
内忧外患
原文传递
题名
幕末时期日本对中国的认识
1
作者
于翔
机构
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5期54-55,共2页
文摘
自古以来,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都将中国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文化母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尽其可能地吸收。尽管幕末以来日本实行"锁国"政策,但是并没有阻止部分日本人对"洋学"的吸收学习,相反却使得日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西力东渐"风气下积极学习西学,而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发生的变化更明确了日本人的这一目标。本文以幕末时期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变化为中心,分析日本幕末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幕末时期
日本
中国
分类号
K313.3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幕末维新时期日本的中国认识模式
被引量:
2
2
作者
徐青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外国问题研究》
2013年第2期62-66,共5页
文摘
通过对日本幕末维新时期精英阶层的言论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近代日本对中国认识模式构筑于幕末维新时期;对西洋列强而言,清朝政府已病入膏肓,统治机构早已腐朽,而日本则视清朝为日本抵抗西洋列强威胁的天然屏障,急欲与清政府同盟合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形成了断然实行侵略中国的基本认识。
关键词
幕
末
维新
时期
日本
精英阶层
中国认识
模式
Keywords
the late Shogunate and the early Meiji
Japan
elites
China image
pattern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日本传统兵学对幕末变革思想的影响——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利国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9-76,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儒学与日本社会--以幕藩体制的统治原理为中心"(08JC7700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传统的继承和创造--日本明治时期武士道论研究"(09BSS009)
文摘
关于日本幕末时期变革思想的现有研究多侧重来自西方的影响。实则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1830-1859)为代表,日本幕末变革思想深受日本近世(17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传统兵学的影响。吉田松阴是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的门下曾涌现出久坂玄瑞、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倒幕维新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松阴自幼奠定的以山鹿流兵学为中心的学问基础,从根本上塑造了他独特的变革逻辑,他对"约"和"博"的辩证关系有着较为深刻的体认,所以才会对其他流派的兵学以及各种学问都抱有积极开放的求知态度;他对"理"与"变"的辩证关系也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形成了以不变的"理"为指导并且与时俱变的理念;他所服膺的日本近世兵学具有强烈的政治关怀,这使他不仅在军事上能够随机应变,在政治上也日渐萌发了独特的变革意识,直至促使他和他的门下前仆后继,投身于倒幕维新运动,最终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关键词
日本
幕末时期
山鹿流
吉田松阴
兵学
Keywords
Heigaku
Yamaga Ryu
Yoshida Shoyin
militarism
分类号
K313.41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构造及其局限性——以幕末日本内忧外患的危机背景为视角
4
作者
罗贤达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年第4期116-119,144,共5页
文摘
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是在幕末时期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产生的,幕末思想家的思想启蒙以及倒幕志士的革命实践对这一意识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一国家意识在向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靠拢的过程中又逐渐转向了天皇中心主义的国体论,从而使得日本近代国家意识在顺应日本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关键词
近代国家意识
幕末时期
内忧外患
Keywords
moder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late Tokugawa Bakufu period
internal and external crisis
分类号
D73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幕末时期日本对中国的认识
于翔
《黑龙江史志》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幕末维新时期日本的中国认识模式
徐青
《外国问题研究》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日本传统兵学对幕末变革思想的影响——以山鹿流兵学家吉田松阴为例
唐利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日本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构造及其局限性——以幕末日本内忧外患的危机背景为视角
罗贤达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