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淀粉样蛋白A、干扰素-G诱导蛋白10及降钙素原在AECOPD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盛小军 赵子文 赵祝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干扰素G诱导蛋白10(IP-10)及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选取AECOPD患者60例,s COPD患者52例,对照组28例,构成随机平行资料。(2)另随机选择... 目的:评价血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干扰素G诱导蛋白10(IP-10)及降钙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选取AECOPD患者60例,s COPD患者52例,对照组28例,构成随机平行资料。(2)另随机选择其中19例AECOPD患者及其稳定期构成COPD急性加重-稳定期配对资料。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患者血清标记物水平,比较并分析其异同。结果:(1)AECOPD组SAA浓度与s COPD组SA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ECOPD组与s COPD组血清IP-10浓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AECOPD组与s COPD组血清PCT浓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ECOPD组血清SAA和IP-10浓度较s COPD组升高,有助于AECOPD的诊断,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54.9%,96.1%、75.0%。本研究结果中PCT不能用于鉴别AECOPD与s C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血清标记物 炎症因子 血清淀粉蛋白A 血清干扰素-G诱导蛋白10 降钙素原
下载PDF
柯里拉京对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Toll样受体3-干扰素诱导链接蛋白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有琴 黄飞 +6 位作者 张睿 樊丽君 吴利利 吴安鹏 宁泽洋 林尧 王小菊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柯里拉京(Cor)干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模型,阐明柯里拉京对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颅内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每天定时灌胃1次等体积的柯里拉京或生理盐... 目的:通过柯里拉京(Cor)干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模型,阐明柯里拉京对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颅内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每天定时灌胃1次等体积的柯里拉京或生理盐水,在第5天断头处死小鼠,取出右侧颞叶病变脑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定时定量PCR检测TLR3及其下游信号分子TLR结构域的干扰素诱导链接蛋白(TRIF)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LR3、TRIF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炎性组织细胞内干扰素α(IFN-α)的分泌情况。结果:HSE小鼠模型中TLR3及其下游分子TRIF的mRNA、蛋白表达及IFN-α的分泌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柯里拉京干预可有效缓解动物脑组织的病理变化,且TLR3及其下游分子TRIF的mRNA、蛋白表达及IFN-α的分泌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柯里拉京能明显抑制小鼠小胶质细胞内TLR3通路达到缓解单纯疱疹病毒1型引起的脑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里拉京 单纯疱疹病毒1型 脑炎 Toll受体3-干扰素诱导链接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对HEK293细胞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样受体(RLRs)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陈姿亦 何盛盛 +3 位作者 闫晶男 吴怡蓉 张雨婷 高有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0-2843,共14页
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样受体(RLRs)信号通路是机体重要的抗病毒作用途径。宽体金线蛭体内含有抗凝血的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治疗血栓等疾病,但对于该信号通路的影响尚无任何报道。本试验目的是采用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建立HEK293细胞... 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样受体(RLRs)信号通路是机体重要的抗病毒作用途径。宽体金线蛭体内含有抗凝血的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治疗血栓等疾病,但对于该信号通路的影响尚无任何报道。本试验目的是采用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建立HEK293细胞RLRs信号通路激活模型,在此基础上揭示宽体金线蛭提取物(LE)对HEK293细胞RLRs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首先转染3个不同质量浓度(1、2、4μg·mL^(-1))的Poly I∶C至HEK293细胞,并分别处理12 h、24 h和48 h,以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为RLRs通路激活的指标。RLRs信号通路激活之后,采用LE对HEK293细胞进行处理,共设置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2μg·mL^(-1) Poly I∶C转染组、2μg·mL^(-1) Poly I∶C转染且添加150μg·mL^(-1)的水蛭提取物、2μg·mL^(-1) Poly I∶C转染且添加300μg·mL^(-1)的水蛭提取物。处理时长分别为24 h和48 h。试验结果表明,转染3个剂量的Poly I∶C在3个处理时长均引起细胞活力降低,2μg·mL^(-1)和4μg·mL^(-1) Poly I∶C转染HEK293细胞12 h、24 h和48 h均显著提高了RIG-I蛋白的表达量,4μg·mL^(-1)的Poly I∶C转染组RIG-I mRNA转录水平在24 h和48 h显著提高。选择Poly I∶C质量浓度2μg·mL^(-1),处理24 h和48 h作为后续试验激活RLRs的处理条件。质量浓度为150μg·mL^(-1) LE可以显著抑制Poly I∶C介导的细胞活力降低;300μg·mL^(-1)的LE显著降低了RIG-I的蛋白水平;150μg·mL^(-1)和300μg·mL^(-1) LE处理24 h和48 h后均显著抑制了β干扰素的mRNA转录和生成。据此得出如下结论:Poly I∶C转染HEK293细胞成功地激活了RLRs信号通路,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具有促进HEK293细胞活力和抑制β干扰素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受体(RLRs) 宽体金线蛭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 HEK293细胞 维甲酸诱导基因I β干扰素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IP-10、血清SAA、hs-CRP检测在早产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4
作者 宋玲妹 赵建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评价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血清淀粉酶样蛋白A(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诊断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91例早产儿,根据病因分为细菌感染组42例、病毒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28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检测3组入院时... 目的评价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血清淀粉酶样蛋白A(SA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诊断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择91例早产儿,根据病因分为细菌感染组42例、病毒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28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检测3组入院时血WBC计数、IP-10、SAA和hs-CRP水平,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治疗2 d后和治愈后IP-10、SAA和hs-CRP水平,分析IP-10、SAA和hs-CRP诊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治疗前3组WBC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IP-10和SAA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均<0.05),且细菌感染组IP-10和SAA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均<0.05);细菌感染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均<0.05),而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d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IP-10和SA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细菌感染组的IP-10和SAA水平仍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均<0.05),治愈后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IP-10和SA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感染组治疗2 d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愈后降低更为明显(P<0.05);而病毒感染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相对于病毒感染组预测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最高,而灵敏度并不高。IP-10相对于非感染组预测感染的灵敏度最高,SAA相对于非感染组预测感染的特异度最高,SAA/hs-CRP比值预测病毒感染的特异度最高。结论联合检测IP-10、SAA和hs-CRP水平对判断早产儿早期感染具有重要价值,IP-10和SAA对预测感染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不高,hs-CRP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较为敏感,而SAA/hs-CRP比值预测病毒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感染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血清淀粉酶蛋白A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接头分子对乳酸诱导巨噬细胞M2极化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为 沈楠 +4 位作者 韩宛娜 郗艳丽 任旷 金连海 许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0-1199,共10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接头分子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和诱导β干扰素的Toll/白细胞介素1 (IL)受体(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基因敲除后对乳酸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促进作用,初步阐明乳酸免疫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接头分子髓样分化因子88 (MyD88)和诱导β干扰素的Toll/白细胞介素1 (IL)受体(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基因敲除后对乳酸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促进作用,初步阐明乳酸免疫调控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慢病毒法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定向敲除MyD88和TRIF基因(MyD88-KO组和TRIF-KO组),设未感染的Raw264.7细胞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基因敲除效果。实验分为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Raw264.7+乳酸组、MyD88-KO组、MyD88-KO+乳酸组、TRIF-KO组和TRIF-KO+乳酸组。15 mmol·L^(-1)乳酸诱导24 h后进行各指标检测。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2极化表型分子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CD206和精氨酸酶1(Arg1) mRNA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γ干扰素(INF-γ)和白细胞介素10 (IL0)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Autodock软件将乳酸分别与TLR4、MyD88和TRIF分子对接并观察其结合情况。结果:采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定向敲除后,与对照组比较,MyD88-KO组和TRIF-KO组细胞中MyD88和TRI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乳酸作用24 h后,与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M2极化标志物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CD206和Arg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细胞形态表现,Raw264.7+乳酸组细胞表现出M2极化形态,即体积增大、明显突起伪足和偏锥形细胞比例增加;MyD88-KO+乳酸组细胞同样表现出M2极化形态变化;TRIF-KO+乳酸组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ELISA法检测,与未处理Raw264.7细胞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INF-γ和IL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INF-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0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INF-γ和IL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未处理Raw264.7组比较,Raw264.7+乳酸组、MyD88-KO组、MyD88-KO+乳酸组、TRIF-KO组和TRIF-KO+乳酸组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w264.7+乳酸组细胞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 (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yD88-KO组比较,MyD88-KO+乳酸组细胞中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TRIF-KO组比较,TRIF-KO+乳酸组细胞中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对接,乳酸分别与TLR4、MyD88和TRIF形成氢键数为2、4和4,结合能分别为-2.72、-3.24和-3.66。结结论论:乳酸作用巨噬细胞后,可通过调控TRIF抑制IκB-α活性进而抑制NF-κB,促进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受体4 分化因子88 诱导β干扰素的TIR结构域衔接蛋白 乳酸 巨噬细胞
下载PDF
DHP及其核受体诱导斑马鱼IFI44表达及细胞定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翠丽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4-157,184,共5页
为了明确17α,20β双羟孕酮(DHP)及其核受体调控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mRNA在雄性斑马鱼组织中的表达机制及细胞定位,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IFI44mRNA组织分布及相对表达量,采用活体和离体E2与DHP暴露方法明确雌二醇(E2)单独暴露... 为了明确17α,20β双羟孕酮(DHP)及其核受体调控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mRNA在雄性斑马鱼组织中的表达机制及细胞定位,试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IFI44mRNA组织分布及相对表达量,采用活体和离体E2与DHP暴露方法明确雌二醇(E2)单独暴露及与DHP联合暴露对斑马鱼IFI44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明确IFI44在精巢面积中的定位。结果表明:IFI44mRNA呈组织差异性分布,脑、心脏、肌肉和肝脏中表达量较少,脾脏和精巢中表达量丰富,差异显著(P<0.05);活体10nmol/LE2暴露野生型雄性斑马鱼21d,取精巢组织离体100nmol/LDHP暴露24h,E2+DHP处理组精巢组织IFI44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独E2处理组(P<0.05);活体10nmol/LE2暴露野生型和孕酮核受体敲除型雄性斑马鱼各21d,取精巢组织离体100nmol/LDHP暴露24h,孕酮核受体敲除型雄性斑马鱼E2+DHP处理组IFI44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雄性斑马鱼E2+DHP处理组(P<0.05),但显著高于两种类型雄性鱼单独E2处理组(P<0.05);IFI44原位杂交试验显示基因主要表达于精巢组织支持细胞中。说明DHP及其核受体诱导表达的IFI44极大可能参与了斑马鱼精子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孕酮核受体 17α 20β双羟孕酮 干扰素诱导蛋白44 细胞定位
下载PDF
干扰素在肝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秀峰 张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干扰素 肝炎治疗 抗病毒活性 纤维母细胞 淋巴细胞 DNA重组 免疫物质 细胞感染 病毒诱导 基因工程 抑制病毒 蛋白激酶 病毒感染 病毒合成 IFN 种细胞 基因组 白细胞 细胞内 合成酶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44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石连杰 黄向阳 +4 位作者 李敏 叶杨 赵臻怡 钟雪 杨南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干扰素诱导蛋白 44(IFI44)基因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抽提外周血总...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干扰素诱导蛋白 44(IFI44)基因实时定量表达水平与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人群的临床资料,抽提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成eDNA,运用SYBRgreen dve 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IFI44基因定量表达水平,并对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及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SLE患者组的IFI44拷贝数26.8±5.3明显高于非SLE组7.4±2.7(P=0.0012)和健康对照组5.2±2.0(P=0.005);而非SLE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SLE重度活动组患者IFI44表达量63.1±22.4明显高于非活动组9.2±1.8(P=0.000)和轻度活动组患者28.0±7.2(P=0.015).③SLE患者组的IFI44拷贝数与SLEDAI积分之间呈正相关(r=0.38,P=0.000),与尿蛋白定量(24 h)也呈正相关(r=0.42,P=0.000).结论 IFI44基因在SLE患者中有明显表达上调现象;检测IFI44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SLE患者病情活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聚合酶链反应 干扰素诱导蛋白44 疾病活动积分
原文传递
HDP患者血清PLGF、IFI16、ANGPTL2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及预测价值
9
作者 林燕敏 盛俊霞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26-931,共6页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并分娩的126例HDP孕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并分娩的126例HDP孕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8例)、重度组(68例),依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52例)、良好组(74例)。同期在本院健康分娩的孕妇60例为健康组。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PLGF、IFI16、Angptl2蛋白表达和尿液中24 h尿蛋白、尿酸(UA)、肌酐(Cr)水平,血清。Spearman分析PLGF、IFI16、Angptl2与HDP严重程度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logistic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GF、IFI16、ANGPTL2对HDP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组、轻度组、重度组血清PLGF水平依次降低,IFI16、ANGPTL2依次升高;良好组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IFI16、ANGPTL2低于不良组,PLGF高于不良组(均P<0.05)。HDP严重程度、不良妊娠结局与PLGF呈负相关,与IFI16、ANGPTL2呈正相关(P<0.05)。舒张压、收缩压、IFI16、ANGPTL2异常升高是影响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LGF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PLGF、IFI16、ANGPTL2联合检测预测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灵敏度98.1%、特异度73.0%,价值高于单独指标检测(P<0.05)。结论:HDP患者血清PLGF较低,IFI16、ANGPTL2较高,PLGF、IFI16、ANGPTL2联合检测可提高不良妊娠结局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胎盘生长因子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 血管生成素蛋白2 不良妊娠结局 相关性 预测
下载PDF
宿主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对水疱性口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10
作者 陈爽 陈怀鹏 +4 位作者 王蓬琨 赵魁 贺文琦 宋德光 关继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3-728,共6页
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作为Ⅰ型干扰素(IFN)家族成员之一,在IFN依赖的抗病毒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水疱性口炎病毒(VSV)感染可诱导宿主细胞IFI44显著上调。为进一步明确IFI44因子在VS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分别设... 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作为Ⅰ型干扰素(IFN)家族成员之一,在IFN依赖的抗病毒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表明,水疱性口炎病毒(VSV)感染可诱导宿主细胞IFI44显著上调。为进一步明确IFI44因子在VS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分别设计、构建IFI44基因沉默和过表达载体,将其作为穿梭质粒与慢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成功包装出表达shIFI44及IFI44基因的慢病毒颗粒。在此基础上,将表达shIFI44及IFI44基因的慢病毒分别感染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建立相应细胞系。以VSV分别感染上述2种细胞系,通过荧光定量PCR法及TCID50法检测病毒的复制水平。上述研究结果表明,IFI44对VSV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揭示VSV致病的分子机制,而且为水疱性口炎(VS)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性口炎病毒 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 病毒复制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包虫囊液对干扰素信号TRIF/IFITM3通路的影响
11
作者 屈晴 袁振 +3 位作者 地达尔·叶尔革命 蒙克嘎勒 齐新伟 单骄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3-778,783,共7页
目的 探索包虫囊液干预人源肝细胞(L02)过程中TRIF/IFITM3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 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的羊肝中获取囊液,用不同比例囊液浓度(1∶10、1∶100和1∶1000)干预肝细胞并设置阴性对照组(未加囊液干预)。采用囊液浓度(1∶1000... 目的 探索包虫囊液干预人源肝细胞(L02)过程中TRIF/IFITM3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 从感染细粒棘球蚴病的羊肝中获取囊液,用不同比例囊液浓度(1∶10、1∶100和1∶1000)干预肝细胞并设置阴性对照组(未加囊液干预)。采用囊液浓度(1∶1000)干预肝细胞后分别在0、24、48和72 h收集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IF/IFITM3通路相关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RIF、IRF3、IFITM3、Foxp3的蛋白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IFITM3、Foxp3的表达和定位。Spearman分析TRIF、IFITM3及Foxp3的相关性。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囊液浓度(1∶1000)促进TRIF、IRF3、IFITM3蛋白表达,TRIF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45±0.09)、(0.54±0.05)、(1.08±0.24)、(1.75±0.31);IFITM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02±0.41)、(1.00±0.16)、(1.24±0.12)、(1.84±0.20)。囊液浓度(1∶1000)刺激肝细胞0、24、48和72 h后,Western blot显示TRIF、IRF3、IFITM3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而Foxp3表达量增高。TRIF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00±0.31)、(1.08±0.19)、(0.90±0.13)、(0.57±0.05);IFITM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80±0.26)、(0.94±0.09)、(0.82±0.19)、(0.54±0.18)。Foxp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70±0.11)、(0.80±0.02)、(0.83±0.03)、(1.08±0.04)。免疫荧光显示,在泡球蚴感染60 d时,小鼠肝脏IFITM3和Foxp3发生共定位。Spearman分析TRIF与IFITM3存在正相关性(r=0.704,P<0.01),TRIF与Foxp3存在负相关性(r=-0.859,P<0.01),IFITM3与Foxp3存在负相关性(r=-0.686,P<0.01)。结论 较低浓度的包虫囊液刺激TRIF/IFITM3通路相关分子表达,进而激活天然免疫的抗病原体功能;随着囊液干预时间增加TRIF/IFITM3受抑制,而Foxp3高表达,促进包虫在宿主体内慢性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感染 Toll受体衔接蛋白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 核转录因子Foxp3
原文传递
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血管生成素-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兴利 吴鹏飞 +2 位作者 吴锦昌 孔荣 邱宏春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 AML 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 法检测54例初发 AML 患者(观察组... 目的:观察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血管生成素-1(Ang-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 AML 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 法检测54例初发 AML 患者(观察组)、2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 MIP-1α、IP-10、Ang-1的含量。结果观察组 MIP-1α、IP-10、Ang-1的含量[(198.813±53.923)pg/mL、(2.332±0.745)ng/mL、(1.593±0.447)n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3.309±44.475)pg/mL、(1.569±0.485)ng/mL、(0.838±0.333)ng/mL](t =3.369、5.133、6.856,均 P <0.05)。亚组分析,在预后良好组、预后中等组、预后不良组中, MIP-1α的含量分别为(141.524±27.510)pg/mL、(196.370±31.966)pg/mL、(269.892±54.795)pg/mL, IP-10的含量分别为(2.085±0.332)ng/mL、(2.307±0.696)ng/mL、(2.685±0.348)ng/mL,Ang-1的含量分别为(1.248±0.454)ng/mL、(1.5999±0.386)ng/mL、(1.951±0.359)ng/mL。预后良好组 MIP-1α、Ang-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中等组和预后不良组(q =6.100、11.438、3.603,5.742,均 P <0.05)。但 IP-10的含量与NCCN 预后分组无相关性(q =1.225、2.643、2.016,均 P >0.05)。观察组血清 MIP-1α、Ang-1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 =0.324,P <0.05)。结论初发 AML 患者血清 MIP-1α、IP-10、Ang-1的含量在不同预后分组中存在差异,提示其可能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 干扰素 γ诱导蛋白 10 血管生成素-1
原文传递
隔药饼灸调节大鼠免疫抑制机制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13
作者 田岳凤 熊罗节 +2 位作者 王慧芳 翟春涛 李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8-988,共11页
背景:免疫抑制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加重病情。隔药饼灸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其调节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目的:基于转录组学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隔药饼灸干预的免疫抑制模型大鼠进行测序,探究隔药饼灸调控免疫的机... 背景:免疫抑制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加重病情。隔药饼灸能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其调节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目的:基于转录组学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对隔药饼灸干预的免疫抑制模型大鼠进行测序,探究隔药饼灸调控免疫的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隔药饼灸组,每组8只,模型组与隔药饼灸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模型,35 mg/kg,连续3 d,造模结束后空白组与模型组不做干预,隔药饼灸组在大鼠中脘、神阙、关元及足三里穴位进行艾炷与药饼结合的隔药饼灸干预,连续10 d,1次/d,干预结束后次日取材。取各组大鼠外周血进行白细胞数量检测;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RNA-seq,筛选差异基因,结合GO与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01)。②RNA-seq共筛选出模型组与空白组间差异基因3026个,其中1565个上调、1461个下调,隔药饼灸组与模型组间差异基因535个,其中280个上调、255个下调。③韦恩图分析获得模型组与空白组159个下调基因经隔药饼灸干预后上调,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获得Oasl,Oas2,Isg15,Herc6,Mx2,Helz2,Mx1,Syk,Hspa1a及Ret等10个核心靶点;④GO与KEGG分析隔药饼灸调节机体的机制有免疫应答途径、病毒相关、血管新生和自身免疫系统等通路。⑤上述结果证实,实验筛选出隔药饼灸干预免疫抑制与Oasl,Oas2,Isg15,Herc6,Mx2,Helz2及Mx1靶点有明显关联,并且在免疫应答、病毒相关及血管新生等通路中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隔药饼灸 转录组测序 寡腺苷酸合成酶蛋白 寡腺苷酸合成酶2 干扰素诱导基因15 E3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成员6 抗黏病毒蛋白2 锌指解旋酶2 抗黏病毒蛋白1
下载PDF
益气养阴祛瘀方对干燥综合征患者Ⅰ型干扰素特征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定其 张开源 +1 位作者 姚心怡 王新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97-190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方治疗前后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MxA)、干扰素诱导蛋白44样(IFI44L)3个干扰素(IFN)特征基因mRNA表达与积分的改变,探讨该方的疗效及作用机...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养阴祛瘀方治疗前后干燥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MxA)、干扰素诱导蛋白44样(IFI44L)3个干扰素(IFN)特征基因mRNA表达与积分的改变,探讨该方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31例SS患者分为SS治疗前组和SS治疗后组,18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SS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指标,通过RT-PCR法检测健康对照、SS患者治疗前后PBMC中IRF7、Mx A、IFI44L mRNA表达,计算Ⅰ型IFN积分,比较其差异。结果:与SS治疗前组比较,SS治疗后组患者ESR、IgG显著下降(P<0.05),SSDAI、中医证候评分、ESSPRI评分显著改善(P<0.05),IRF7、MxA、IFI44L mRNA表达水平及Ⅰ型IFN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益气养阴祛瘀方能够有效改善SS患者的临床症状,下调IRF7、Mx A、IFI44L等IFN基因m RNA表达,调节SS患者整体I型IFN表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益气养阴祛瘀方 干扰素调节因子7 干扰素诱导蛋白44样 黏液病毒抗性蛋白1 Ⅰ型干扰素 基因 疗效
原文传递
以STING为代表的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向征 张婷婷 何远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194-198,203,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免疫紊乱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以白细胞介素-23/辅助性T细胞17(IL-23/Th17)信号轴为核心,其他关键途径还包括抗病毒信号通路、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以及抗原处理和呈递过程等。在银屑病的皮损环境中... 银屑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免疫紊乱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以白细胞介素-23/辅助性T细胞17(IL-23/Th17)信号轴为核心,其他关键途径还包括抗病毒信号通路、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以及抗原处理和呈递过程等。在银屑病的皮损环境中存在着各种自身抗原或病原体,其可通过激活模式识别受体[如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Toll样受体(TLR)、维甲酸诱导基因1蛋白(RIG1)等]进而活化下游转录因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干扰素调节因子(IRF)等]而激活促炎信号,从而促进银屑病的发病进程。本文综述了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的不同模式识别受体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做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Toll受体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维甲酸诱导基因1蛋白 核转录因子ΚB 干扰素调节因子 银屑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NLRP3、AIM2、IFI16炎症小体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中的活化水平和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洪涛 陈月 吴诗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感染内科临床确诊CHB患者35例.同时选取健康住院医师28例为对照.以常规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对照组和CHB患者组静脉血得到PBMCs,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NLRP3、AIM2、IFI16、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1)、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β蛋白分泌水平.结果: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ASC、NLRP3、AIM2、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及两组血清IL-1β蛋白分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HB患者组PBMCs IFI16、CAS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IFI16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正相关(r=0.699 8,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未导致CHB患者PBMCs NLRP3、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尽管HBV DNA可能诱导了CHB患者IFI16炎症小体的高表达,但通过抑制pro-caspase-1的活化、IL-1β的表达,HBV阻断了IFI16炎症小体的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 黑素瘤缺乏因子2 半胱天冬酶1 干扰素诱导蛋白16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菊根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88-92,共5页
目的观察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感染的疗效比较,及术前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 目的观察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对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感染的疗效比较,及术前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 10,IP-10)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的患者24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予以无管化PCNL治疗,对照组予以URL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尿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及两组治疗前后hs-CRP,IP-10和SAA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尿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或者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的hs-CRP,IP-10和SA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结论无管化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伴感染的疗效优于URL,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更易于控制术后机体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结石 皮肾镜取石 高敏C反应蛋白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血清淀粉蛋白A
下载PDF
PPARα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18
作者 张元元 王光明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1期1652-1655,共4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终末期疾病的主要方法,而移植排斥是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均参与了移植排斥反应。长途/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域含适配器蛋白诱导干扰素(toll/interleukin-1receptor domain-containing adapt... 器官移植是治疗器官终末期疾病的主要方法,而移植排斥是移植物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均参与了移植排斥反应。长途/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域含适配器蛋白诱导干扰素(toll/interleukin-1receptor domain-containing adaptor-protein inducing interferon,TRIF)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具有桥梁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α具有抑制免疫反应和调节免疫偏移及抑制TRIF和MyD88表达的作用,因此,PPARα可能在诱导移植耐受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移植物排斥 分化因子88 综述 长途/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域含适配器蛋白诱导干扰素
下载PDF
TIPE2、IP-10、miR-570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大伟 刘晓飞 钱娟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8期2196-2200,共5页
目的 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微小核糖核酸-570(miR-570)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同期于... 目的 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微小核糖核酸-570(miR-570)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肝癌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TIPE2、IP-10、miR-570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TIPE2、IP-10、miR-570在肝癌演进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三者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IPE2、IP-10、miR-570及3项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miR-570表达水平降低,IP-10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IP-10、miR-570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肿瘤最大径、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肿瘤最大径≥3 cm、低分化、Ⅳ期、有远处转移的肝癌患者TIPE2、miR-570表达水平降低,IP-10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IPE2、IP-10、miR-570单项诊断相比,3项联合诊断肝癌的价值更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IPE2、IP-10之间呈负相关(r=-0.606,P=0.001),TIPE2、miR-570之间呈正相关(r=0.616,P=0.001),IP-10、miR-570之间呈负相关(r=-0.629,P=0.001)。结论 TIPE2、miR-570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呈低表达,IP-10在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呈高表达,联合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PE2、IP-10、miR-570对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分子2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微小核糖核酸-570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AA及IP-10与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贺小玉 田应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AA及IP-10与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慢阻肺患者78例,分为AECOPD组(A组)、COPD组(B组),并选择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C组),分别有31、47、50例,分别对各组SAA及IP-10与炎性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A组患...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AA及IP-10与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慢阻肺患者78例,分为AECOPD组(A组)、COPD组(B组),并选择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C组),分别有31、47、50例,分别对各组SAA及IP-10与炎性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A组患者SAA及IP-10水平较B、C组均出现升高(P<0.05),B组患者较C组SAA及IP-10均出现升高(P<0.05).A组患者IL-1、IL-6、TNF-α较B、C组均出现升高(P<0.05),B组患者较C组IL-1、IL-6、TNF-α均出现升高(P<0.05).SAA与IL-6、NF-α显正相关(P<0.05),与IL-1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IP-10与IL-1、IL-6、TNF-α正相关(P<0.05).结论SAA及IP-10水平升高与炎性因子密切相关,共同参与慢阻肺患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蛋白A 干扰素-G诱导蛋白10 慢性阻塞性肺病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