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1与干扰素调节因子结合结构域的分析
1
作者 邢家强 李佳林 +5 位作者 贺倩 李宏斌 于梅 林杰 窦强 魏至栋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6年第3期23-28,共6页
目的同源模建轮状病毒NSP1 C末端效应区及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IRF5、IRF7结合结构域(IAD)的三维结构,应用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NSP1与IRF的候选结合氨基酸残基。方法以Prot Scale进行疏水性分析,APBS进行表观静电势的分析,采用MODELLE... 目的同源模建轮状病毒NSP1 C末端效应区及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IRF5、IRF7结合结构域(IAD)的三维结构,应用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NSP1与IRF的候选结合氨基酸残基。方法以Prot Scale进行疏水性分析,APBS进行表观静电势的分析,采用MODELLER程序进行三维结构的预测,对NSP1 C末端效应区和IRF3、IRF5、IRF7的IAD应用PLATINUM程序进行分子对接,寻找它们的结合位点。结果 NSP1与IRF3、IRF5、IRF7的作用表现为2个不同类型,其中NSP1与IRF3的作用位点集中在效应区LEU 3~ARG 67一个较大范围内;作用方式呈现多样性(疏水作用、芳香共轭作用以及氢键作用);NSP1与IRF5、IRF7的作用位点集中在效应区SER74~GLU87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作用方式也表现为单一的氢键作用。结论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了NSP1和IRF3、IRF5、IRF7的作用方式及结合位点,为进一步研究NSP1对IRF的作用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P1 干扰素调控因子家族(irfs) 三维结构 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下载PDF
IRF3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季晓丽 张毓川 陈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289-2295,共7页
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是促进Ⅰ型干扰素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RF3可通过TLR3/TLR4-TRIF,RIG-Ⅰ-MAVS和cGAS-STING三条抗病毒信号通路活化,继而发生二聚化并入核,启动Ⅰ型干扰素和细胞因子的表... 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是促进Ⅰ型干扰素合成的关键转录因子,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RF3可通过TLR3/TLR4-TRIF,RIG-Ⅰ-MAVS和cGAS-STING三条抗病毒信号通路活化,继而发生二聚化并入核,启动Ⅰ型干扰素和细胞因子的表达。作为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关键性转录因子,IRF3的活化受到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调控,其磷酸化、泛素化、甲基化等修饰都能影响IRF3的活性。此外,IRF3还与适应性免疫应答、肿瘤、炎症性疾病等过程相关。本文就IRF3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控因子(irf3) 固有免疫应答 Ⅰ型干扰素 病毒感染
下载PDF
IRF8新发移码突变的基因功能分析
3
作者 李乐盈 陈尧 +3 位作者 周维涛 何晨 张端午 钱莉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9-367,共9页
目的对反复肺炎患儿队列病因筛查中发现的干扰素调节因子8基因(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8,IRF8)新发突变(c.1266dupA)进行分子细胞水平的功能研究与验证。方法针对IRF8突变序列构建野生与突变蛋白过表达载体,通过质粒转染或构建慢... 目的对反复肺炎患儿队列病因筛查中发现的干扰素调节因子8基因(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8,IRF8)新发突变(c.1266dupA)进行分子细胞水平的功能研究与验证。方法针对IRF8突变序列构建野生与突变蛋白过表达载体,通过质粒转染或构建慢病毒感染不同工具细胞,通过q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实验手段检测其表达差异及对下游炎症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改变。结果IRF8野生及突变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且转染效率可观,包装成的慢病毒感染效率亦较高。突变基因IRF8(c.1266dupA)相较于野生型IRF8转录水平降低,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略增大,表达量降低,突变蛋白IRF8mut相对野生型IRF8蛋白核质比增加,IRF8(c.1266dupA)对下游ISRE元件的抑制功能增强。结论IRF8新发移码突变属于功能获得型(gain of function,GOF)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 移码突变 反复感染 转录调控
下载PDF
人干扰素调节因子3基因启动子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华国 任伟 +1 位作者 陆超 周国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克隆并鉴定人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基因启动子,为进一步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BLAST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和同源分析不同种系IRF3启动子序列,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定向克隆和酶切亚克隆策略,构建了覆... 目的克隆并鉴定人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基因启动子,为进一步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BLAST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和同源分析不同种系IRF3启动子序列,以人类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定向克隆和酶切亚克隆策略,构建了覆盖IRF3基因5’侧翼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kb区域的一系列IRF3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并瞬时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用虫荧光素酶检测报告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在人、小鼠的IRF3推断的启动子区域进行同源比较发现,推断的E2F和GATA-1高度进化保守;启动子活性分析表明,IRF3启动子区域定位于主要转录起始位点区域前111~167bp的区域内。采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分析软件分析表明,该区域内存在E2F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167~111bp区存在IRF3启动子的核心调控元件,转录因子E2F可能参与IRF3的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 虫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启动子鉴定 转录调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