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苏文雅 冯珺 +4 位作者 范佳琳 陈陆俊 吴昌平 蒋敬庭 王智刚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07-412,共6页
目的研究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2,IFIT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 目的研究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2,IFIT2)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90例肺腺癌、78例肺鳞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IFIT2的表达,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肺癌及癌旁组织中IFIT2表达水平的差异,χ^2检验分析肺癌组织中IFIT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IFIT2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IFIT2在肺腺癌、肺鳞癌组织中不表达和低表达为主,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FIT2染色强度与肺腺癌、肺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Kaplan-Merier生存分析显示,在肺腺癌中,IFIT2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较IFIT2高表达患者短(HR=2.392,95%CI:1.103~5.186,P=0.027),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远处转移(HR=8.033,95%CI:3.664~17.614,P=0.000)可作为肺腺癌患者预后评判的独立风险因素;在肺鳞癌中,IFIT2低表达患者总生存期(OS)较IFIT2高表达患者短(HR=2.907,95%CI:1.118~7.559,P=0.02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HR=3.390,95%CI:1.029~11.175,P=0.045)和IFIT2低表达(HR=3.762,95%CI:1.236~11.451,P=0.020)均可作为肺鳞癌患者预后评判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IFIT2在肺癌组织中下调表达,提示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三角形四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 组织芯片 预后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1与卵巢癌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瑞伟 李凤杰 +5 位作者 梁小龙 周鑫 刘丽萍 李秋蓉 何明敏 李宇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2-1141,共10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1与卵巢癌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GEO数据库筛选肿瘤免疫相关基因,Kaplan-Meier与Prognoscan预后数据库筛选与卵巢癌预后显著相关的差异基因。GEPIA、Human Protein Atlas与Timer数据库分析IFIT1...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1与卵巢癌免疫浸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GEO数据库筛选肿瘤免疫相关基因,Kaplan-Meier与Prognoscan预后数据库筛选与卵巢癌预后显著相关的差异基因。GEPIA、Human Protein Atlas与Timer数据库分析IFIT1在卵巢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UALCAN数据库分析IFIT1在不同分级和分期的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David数据库对String和Genemania数据库筛选的相互作用基因与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Timer和Tisidb数据库相互验证IFIT1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IFIT1干扰质粒成功构建后,利用IFIT1干扰稳转株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IFIT1敲降后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中性粒细胞浸润。结果GEO数据库、Kaplan-Meier与Prognoscan预后数据库筛选出IFIT1是与卵巢癌预后显著负相关的肿瘤免疫基因。GEPIA、Human Protein Atlas、Timer数据库以及UALCAN数据库表明IFIT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但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String、Genemania、David数据库分析发现IFIT1的互作基因与蛋白富集于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的活化、病毒防御、先天性免疫等过程。Timer数据库表明IFIT1与卵巢癌中CD8+T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其中与中性粒细胞相关性最为明显(P<0.001)。Tisidb与GSCA均验证了IFIT1与卵巢癌组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呈高度正相关(P<0.05)。RT-qPCR和Western blot证明卵巢癌细胞中IFIT1被成功敲降后,IFIT1干扰细胞的移植瘤生长显著减缓(P<0.05),肿瘤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结论IFIT1可能促进中性粒细胞浸润影响卵巢癌的恶性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干扰素诱导的四重复蛋白1 生信分析 免疫浸润 中性粒细胞
下载PDF
IFIT1负反馈上调干扰素β表达促进抗HSV-1病毒保护 被引量:2
3
作者 方义军 胡好 +2 位作者 蔡少丽 丰志华 傅雅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6,共9页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HSV-1的侵入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诱导干扰素β(IFN-β)的产生,通过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发挥抗病毒功能。近年来...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能够通过受损皮肤或黏膜感染宿主细胞并引起多种疾病。HSV-1的侵入激活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诱导干扰素β(IFN-β)的产生,通过表达干扰素刺激基因(ISG)发挥抗病毒功能。近年来,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1(IFIT1)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IFIT1敲除细胞株,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敲除细胞株IFIT1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转染HT-DNA和Poly[I:C]刺激L929 WT和IFIT1敲除细胞株,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发现,HT-DNA刺激敲除细胞时,IFN-β及下游ISGs的表达量显著升高。IFN-β的表达量比L929-WT组平均高出13.4倍,IFIT1和趋化因子10(CXC chemokine ligand-10,CXCL10)的表达量比L929 WT组分别平均高出6.7倍和21倍(P<0.001),而Poly[I:C]刺激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IFIT1是通过DNA信号通路来行使其负反馈调节作用。为研究IFIT1基因的抗病毒作用,利用CRISPR/Cas9技术改造的HSV-1-VP26-mCherry病毒感染该敲除细胞株,通过测定病毒荧光数及病毒拷贝数,发现IFIT1敲除细胞株与L929 WT细胞相比,存活率提高了60%(P<0.001),病毒增殖能力在48 h后降低28.6倍(P<0.001)。该结果表明,IFIT1基因的缺失有利于抵抗HSV-1的感染。综上所述,IFIT1通过DNA信号通路负反馈上调IFN-β及ISG的表达,IFIT1的缺失对病毒入侵发挥了保护作用。该结果为后续研究开发治疗HSV-1感染相关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CRISPR/Cas9 干扰素诱导的四重复蛋白1 干扰素Β
下载PDF
错误折叠蛋白质的聚集效应及其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明辉 占琦 霍光华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3-195,共3页
错误折叠蛋白质大量聚集将引发蛋白质构象紊乱症(proteinconformationaldisorder,PCD)。目前的研究发现,蛋白质聚集过程中的中间体(纤维前体,pre-fibrillar)导致细胞膜结构受损,从而诱发细胞凋亡。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出的抗纤维前体抗体... 错误折叠蛋白质大量聚集将引发蛋白质构象紊乱症(proteinconformationaldisorder,PCD)。目前的研究发现,蛋白质聚集过程中的中间体(纤维前体,pre-fibrillar)导致细胞膜结构受损,从而诱发细胞凋亡。根据这一原理设计出的抗纤维前体抗体和干扰肽可以作为PCD治疗的一般性方法。此外,该文就消除错误折叠蛋白质聚集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错误折叠 蛋白质构象紊乱症 干扰肽
下载PDF
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婷 吴敏 +5 位作者 陈陆俊 郑晓 胡文蔚 徐斌 蒋敬庭 吴昌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 观察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IFIT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FIT2与食管癌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9例食管癌组织芯点及4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IFIT2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运用Cox模型分... 目的 观察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IFIT2)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FIT2与食管癌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9例食管癌组织芯点及4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IFIT2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运用Cox模型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 IFIT2主要表达于食管癌细胞及食管正常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在食管癌肿瘤细胞中呈低表达为主,在正常的食管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为主.男性患者IFIT2染色H-score≥50的比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x^2=9.349,P<0.01);IFIT2染色强度与年龄、T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肿瘤大小等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FIT2高表达组[57.16(50.83 ~63.50)个月]比低表达组[41.58(31.36 ~51.80)个月]平均术后生存时间显著延长15.5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31,P<0.05).食管癌组织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IFIT2是食管癌独立的正性预后因素[风险比(HR) =0.41,95%可信区间(CI):0.19 ~0.88,P<0.05].结论 IFIT2在食管癌中呈低表达,其对食管癌的预后判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角形四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 组织芯片 预后
原文传递
IFIT1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胆管癌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鹏 张迪 +3 位作者 黄嘉槟 刘均立 洪健 向国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9-778,共10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三十四肽重复蛋白1(IFIT1)对胆管癌进展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人正常胆管上皮细胞系HIBEpiC和6种不同分化程度胆管癌细胞系中IFI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人胆管癌和癌旁...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三十四肽重复蛋白1(IFIT1)对胆管癌进展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人正常胆管上皮细胞系HIBEpiC和6种不同分化程度胆管癌细胞系中IFIT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人胆管癌和癌旁组织中IFIT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采用CCK-8、平板集落和Transwell实验检测IFIT1下调对胆管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选用胆管癌细胞系HuCCT1构建IFIT1稳定敲减的细胞株,分别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及肺转移瘤模型,观察IFIT1对胆管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通过公共数据库基因富集分析富集于IFIT1的相关信号通路,并进行验证。结果:相对于正常胆管上皮细胞和低侵袭性的胆管癌细胞系,高侵袭性的胆管癌细胞系中IFIT1呈高表达;人胆管癌组织中IFIT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与肿瘤恶性特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TNM分期)呈正相关,肿瘤组织中IFIT1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相对较短(P<0.01)。IFIT1下调显著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在皮下移植瘤模型中,敲减IFIT1后皮下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体积缩小,重量减轻(P<0.01);在尾静脉肺转移瘤模型中,敲减IFIT1可显著减少裸鼠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目(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的Wnt/β-catenin通路在IFIT1高表达组富集。胆管癌细胞中敲减IFIT1可抑制Wnt/β-catenin通路,且EMT标志物vi⁃mentin和Snail表达减少。结论:IFIT1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增强胆管癌细胞EMT,从而促进肿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的三十四重复蛋白1 胆管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比格犬α7干扰素成熟肽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福星 朱梅胜 +5 位作者 冯培祥 王冬冬 范丹丹 齐娟 王祖荣 尹燕博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8-302,共5页
从比格犬的脾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比格犬α7干扰素成熟肽基因。将纯化的PCR产物克隆至pMD19-T载体,转化入感受态细胞DH5α中,PCR检测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克隆的目的基因为比格犬α7干扰素成熟肽,与GenBank中登录的犬干... 从比格犬的脾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比格犬α7干扰素成熟肽基因。将纯化的PCR产物克隆至pMD19-T载体,转化入感受态细胞DH5α中,PCR检测及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克隆的目的基因为比格犬α7干扰素成熟肽,与GenBank中登录的犬干扰素序列(NM001006654)的同源性达到100%。在此基础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CaIFN-α7,并转化至表达宿主BL21(DE3)中。该工程菌在37℃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在分子质量约38.4ku处出现了目的蛋白条带,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Bandscan软件分析,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8.5%。用Protein Refolding Kit对包涵体进行纯化复性,重组CaIFN-α7在犬肾细胞(MDCK)上具有较高的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格犬 α7干扰素成熟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抗病毒活性
原文传递
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 被引量:1
8
作者 谢荃沁 陈陆俊 +3 位作者 熊玉琪 吴晨 郑晓 蒋敬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IFI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IFIT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90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IFIT2的表达,采用秩... 目的探讨三角形四肽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IFIT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IFIT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芯片中90例胃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IFIT2的表达,采用秩和检验比较胃癌及癌旁组织中IFIT2表达水平的差异,χ2检验分析IFIT2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IFIT2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关系,拟合Cox模型评价不同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胃癌组织中IFIT2高表达比例(77.4%)显著低于癌旁组织(9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34,P=0.001)。Ⅲ~Ⅳ期胃癌组织中IFIT2高表达比例(72.00%)显著低于Ⅰ~Ⅱ期胃癌组织(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4,P=0.037)。IFIT2高表达较IFIT2低表达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0,P=0.001)。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远处转移[风险比(HR)=2.693,95%可信区间(CI):1.164~6.232,P=0.021]、IFIT2高表达(HR=0.350,95%CI:0.169~0.727,P=0.005)可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结论IFIT2在胃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三角形四重复干扰素诱导蛋白2 预后
原文传递
干扰素诱导的三角形四肽重复蛋白2抗体基因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
9
作者 翟文斯 陈陆俊 +5 位作者 郑晓 胡文蔚 吴晨 王琦 卢斌峰 蒋敬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三角形四肽重复蛋白2抗体(IFIT2)在人胃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通过使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IFIT2稳定下调表达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AGS,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在RNA水平和蛋白...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的三角形四肽重复蛋白2抗体(IFIT2)在人胃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通过使用RNA干扰(RNAi)技术构建IFIT2稳定下调表达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及AGS,聚合酶链反应(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验证两株细胞株LV-IFIT2-短发卡RNA(shRNA)组的IFIT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研究IFIT2在人胃癌细胞株中的生物学功能。 结果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SGC-7901以及AGS细胞系中LV-IFIT2-shRNA组IFIT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LV-NC组(SGC-7901:0.426±0.140比1.000±0.157,P=0.004;AGS:0.232±0.090比1.000±0.194,P=0.003);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SGC-7901以及AGS细胞系中LV-IFIT2-shRNA组的IFIT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LV-NC组(SGC-7901:0.344±0.041比1.000±0.062,P=0.002;AGS:0.091±0.001比1.000±0.106,P=0.000)。对稳定转染LV-IFIT2-shRNA及LV-NC的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AGS进行CCK-8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周期测定。在培养的48、72 h shRNA组的吸光度值显著高于LV-NC组,提示下调IFIT2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AGS的增殖能力(SGC-7901:48 h:0.348±0.031比0.276±0.026,P=0.013;72 h:0.523±0.042比0.411±0.027,P=0.004;AGS:48 h:0.454±0.034比0.362±0.038,P=0.011;72 h:0.696±0.053比0.553±0.030,P=0.003);划痕实验显示SGC-7901和AGS细胞IFIT2干扰组的迁移能力明显高于NC组的迁移能力,提示IFIT2表达的降低可明显增强SGC-7901和AGS细胞的迁移能力(SGC-7901:0.640±0.029比0.447±0.056,P=0.006;AGS:0.444±0.036比0.166±0.034,P=0.001);Transwell侵袭实验中,LV-IFIT2-shRNA组的结晶紫染色迁移细胞数明显多于LV-NC组,表明SGC-7901和AGS细胞下调IFIT2表达后的侵袭能力提高(SGC-7901:299.3±45.6比162.3±25.9,P=0.011;AGS:404.0±44.5比235.0±30.0,P=0.003);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显示,LV-IFIT2-shRNA组的S期细胞比例高于LV-NC组,提示人胃癌细胞系中IFIT2的敲除可显著影响细胞周期。 结论IFIT2表达降低可促进胃癌进展,并可预测患者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的三角形四重复蛋白2抗体 胃癌 RNA干扰
原文传递
Tau 蛋白磷酸化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清 周康 +2 位作者 沈晶晶 苏畅 黄杨宇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263-263,共1页
Tau 蛋白磷酸化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au 蛋白与微管网架结合区域内的Ser262 和Ser356 位点的磷酸化能够引起Tau 蛋白神经毒性,敲除蛋白Tau 时,Aβo 也不再能引起LTP 的抑制,近年来针对Tau 蛋白磷酸位点设计干扰短... Tau 蛋白磷酸化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au 蛋白与微管网架结合区域内的Ser262 和Ser356 位点的磷酸化能够引起Tau 蛋白神经毒性,敲除蛋白Tau 时,Aβo 也不再能引起LTP 的抑制,近年来针对Tau 蛋白磷酸位点设计干扰短肽的尝试也在不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U 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干扰
下载PDF
Modification of oligonucleotides by isonucleosides incorporation and peptides conjugation
11
作者 黄野 王晓锋 +1 位作者 杨振军 张礼和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12年第6期499-508,共10页
Synthetic oligonucleotides including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nd siRNA have shown promising therapeutic potential.However,to realize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synthetic oligonucleotides,many obstacles have to be... Synthetic oligonucleotides including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and siRNA have shown promising therapeutic potential.However,to realize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synthetic oligonucleotides,many obstacles have to be overcome,such as their poor biological stability,non-specific activity and inadequate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In this paper,the achievements by Lihe Zhang's group in the study of isonucleotide modified oligonucleotides and oligonucleotides conjugated with 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oligonucleotide Isonucleoside Cell penetrating peptide SIRNA
原文传递
Serum stability enhancement of siRNA caused by peptide conjugation at 3'-terminus of sense strand
12
作者 邹朗 黄野 +5 位作者 王晓锋 马元 刘洋 关注 张礼和 杨振军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15-219,共5页
RNA interfere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gene therapy of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malignant tumors. However, its poor stability in serum has limited further clinic application. Here, we found that stability of... RNA interference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gene therapy of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malignant tumors. However, its poor stability in serum has limited further clinic application. Here, we found that stability of siRNA in serum enhanced obviously when 3′-terminus of sense strand (siRNA-pS) was conjugated with peptide, while same conjugation at 3′-terminus of antisense strand brought no such effects. An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only the peptide residue in siRNA-pS could be cut off by RNase A. All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ucleases in serum prefer to invade siRNA duplex through the 3′-end of sense str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Serum stability Peptide conjugation NUCLEASES
原文传递
Significance of the balance between intracellular glutathione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for successful release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 from gold nanoparticles 被引量:2
13
作者 Mark McCully Yulan Hernandez +5 位作者 Joao Conde Pedro V. Baptista Jesus M. de la Fuente Andrew Hursthouse David Stirling Catherine C. Berry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281-3292,共12页
The therapeutic promise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for specific gene silencing is dependent on the successful delivery of functional siRNAs to the cytoplasm. Their conjugation to an established delivery plat... The therapeutic promise of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for specific gene silencing is dependent on the successful delivery of functional siRNAs to the cytoplasm. Their conjugation to an established delivery platform, such as gold nanoparticles, offers tremendous potential for treating diseases and adv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cellular processes. Their success or failure is dependent on both the uptake of the nanoparticles into the cells and subsequent intracellular release of the functional siRNA. In this study, utilizing gold nanoparticle siRNA-mediated delivery against C-MYC, we aimed to determine if we could achieve knockdown in a cancer cell line with low levels of intracellular glutathione, and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if any,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ligand density on knockdown, with a view to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nanoparticle design to achieve C-MYC knockdown. We demonstrate that, regardless of the PEG density, knockdown in cells with relatively low glutathione levels can be achieved,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effect of steric hindrance of PEG on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siRNA for cleavage in the intracellular environment. Gold nanoparticle uptake was demonstrated via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mass spectroscopy, while knockdown was determined at the protein and physiological levels (cells in S-phase) by in-cell westerns and BrdU incorporation,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 nanoparticles PEG GLUTATHIONE siRNA drug delivery
原文传递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4、IFN-γ、CGR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景晓云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8-19,22,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PU患者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PU患者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4、IFN-γ、CGRP水平,对PU患者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比较不同Hp感染状态下患者上述血清指标,并对各指标与Hp感染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IL-4、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血清IL-4、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血清CGRP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4、IFN-γ水平与Hp感染呈显著的正相关,血清CGRP水平与Hp感染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血清IL-4、IFN-γ、CGRP参与PU发病机制中,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白介素-4 γ-干扰素、降钙素基因相关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