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刘建栋 王馥棠 +3 位作者 于强 王建林 毕建杰 樊广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3-604,共12页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 ,确定了冬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曲线 ,提出了农业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预警指数两个基本概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明确生物学机理的华北农业干旱预测数值模式。对北京、石家庄、郑州和...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进行了水分胁迫实验 ,确定了冬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曲线 ,提出了农业干旱指数和农业干旱预警指数两个基本概念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具有明确生物学机理的华北农业干旱预测数值模式。对北京、石家庄、郑州和济南 1 998年至 2 0 0 0年 432旬的农业干旱模拟结果表明 :农业干旱预警定性准确率为 90 .7% ,定量准确率在87.5 %左右 ;此外 ,模拟表明模式也可以对区域农业干旱进行准确有效的预测。利用 1 961~ 2 0 0 0年气象资料对北京等地区历年农业干旱进行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于大气干旱 ,在自然气象条件下 ,北京等地区作物生长期内几乎每年都存在农业干旱现象 ,特别是冬小麦灌浆至成熟期每年均存在一次较为严重的农业干旱胁迫过程 ,但农业干旱胁迫程度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 ,功率谱分析表明其具有 3~ 6年的周期变化规律。对平均气候状况下华北地区农业干旱进行了时空动态分析 ,结果发现在自然条件下 ,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小麦 4月下旬至 5月下旬 ,即大约在冬小麦开花、灌浆至成熟期 ,农业干旱胁迫指数存在一种自然的逐渐加强的动态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农业干旱预测模型 冬小麦 数值模式
下载PDF
冬小麦干旱指标及干旱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康西言 顾光芹 +2 位作者 史印山 田国强 谷永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60-865,共6页
干旱是河北省冬小麦生长期内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准确监测、预测干旱发生程度,可以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以位于河北省南部冬小麦区的南宫县为例,选取1991~2007年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及常规气象资... 干旱是河北省冬小麦生长期内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准确监测、预测干旱发生程度,可以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研究以位于河北省南部冬小麦区的南宫县为例,选取1991~2007年冬小麦全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数据及常规气象资料,基于Jensen模型得到冬小麦返青~拔节、拔节~抽穗、抽穗~乳熟、乳熟~成熟4个生育阶段的水分敏感系数;在减产百分率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了冬小麦返青后4个生育阶段以相对蒸散表示的轻旱、中旱、重旱、严重干旱4个等级冬小麦干旱指标值;并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4个生育阶段的干旱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考虑冬小麦不同发育阶段对水分的敏感程度,确定的冬小麦干旱指标值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干旱程度。建立的干旱预测模型均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拟合正确率70.8%,预测正确率75.0%,平均正确率71.4%;经简化干旱等级,即轻旱为1个等级,中旱、重旱、严重干旱为1个等级,则模型的拟合正确率达81.3%,预测正确率达75.0%,平均正确率达80.4%,模型预测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冬小麦 水分敏感系数 相对蒸散 减产百分率 干旱指标 干旱预测模型
下载PDF
浅析白城市农业干旱指标及干旱预测模型
3
作者 杜佳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216-217,282,共3页
白城市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但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生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白城市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白城市农业干旱指标和预报方法,以便有效地预测预报该市农业干旱灾害,为白城市开展农业干旱预测预... 白城市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但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生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白城市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白城市农业干旱指标和预报方法,以便有效地预测预报该市农业干旱灾害,为白城市开展农业干旱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为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确切的农业干旱预警预报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干旱指标 干旱预测模型 白城市
下载PDF
辽宁葫芦岛市连山区综合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应用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郁慧妍 《中国防汛抗旱》 2015年第4期76-78 90,90,共4页
基于综合农业干旱预测模型,以旱情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选择降雨、土壤相对湿度、气温等主要干旱监测指标,以辽宁葫芦岛市2009年和2011年旱情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干旱预测模型分析的旱情结果与实际旱情拟合效果较好,能... 基于综合农业干旱预测模型,以旱情监测系统数据为基础,选择降雨、土壤相对湿度、气温等主要干旱监测指标,以辽宁葫芦岛市2009年和2011年旱情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干旱预测模型分析的旱情结果与实际旱情拟合效果较好,能够满足旱情预警要求,为抗旱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预测 干旱预测模型 葫芦岛市
下载PDF
针对水稻的干旱预测模型
5
作者 刘嫣媛 《科教导刊》 2012年第14期247-248,共2页
近几年来西南地区常遭遇旱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能加强对干旱现状的分析和监控,适时预报旱情发展趋势,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水利工程抗旱和人工增雨作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具有重要的民生保障意义。本文所建立干旱模... 近几年来西南地区常遭遇旱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如能加强对干旱现状的分析和监控,适时预报旱情发展趋势,将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水利工程抗旱和人工增雨作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具有重要的民生保障意义。本文所建立干旱模拟模型以水稻为研究对象,密切结合农业干旱特点,用数学方法把降水、土壤水、人工灌溉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及其与农田蒸发量的作用过程描述出来,以反映水稻的缺水情况,并利用分析判断模型计算敏感系数得出旱情指标以确定旱情等级,提供相关信息,为干旱的分析、监测和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需水量 干旱预测模型 干旱等级
下载PDF
陕西省干旱预测预警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景毅刚 张树誉 +2 位作者 乔丽 沙道兵 李红梅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依据陕西省生态农业干旱相似区,将陕西省干旱预测预警划分为8个分区;利用中期或延伸期天气预报、土壤相对湿度观测值、地面植被等信息,分别建立了综合气象和综合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开发了陕西省干旱预测预警系统平台,可逐日对全省9... 依据陕西省生态农业干旱相似区,将陕西省干旱预测预警划分为8个分区;利用中期或延伸期天气预报、土壤相对湿度观测值、地面植被等信息,分别建立了综合气象和综合农业干旱预测模型,开发了陕西省干旱预测预警系统平台,可逐日对全省97个气象站点未来的干旱演变进行滚动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旱预警条件分析及等级判识,进一步判断是否发布以及如何发布干旱预警信息。与实际出现的旱情相比,2007年的干旱预测准确率达8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预测 综合气象干旱预测模型 综合农业干旱预测模型 干旱预警 陕西
下载PDF
Sensitivity of Climate Changes to CO_2 Emissions in China 被引量:3
7
作者 CHEN Huo-Po SUN Jian-Q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4年第5期422-427,共6页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CMIP5) models project a robust response in changes of mean and climate extremes to warming in China. Under a scenario of...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 (CMIP5) models project a robust response in changes of mean and climate extremes to warming in China. Under a scenario of a 1% CO2 increase per year, surface temperature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more rapidly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and the model ensemble projects more precipitation (2.2%/℃). Responses in changes of climate extremes are generally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climate means. The majority of models project a consistent re- sponse, with more warm events but fewer cold events in China due to CO2 warming. For example, the ensemble mean indicates a high positive sensitivity for increasing summer days (12.4%/℃) and tropical nights (26.0%/℃), but a negative sensitivity for decreasing frost days (-4.7%/℃) and ice days (-7.0%/℃). Further analyses indicate that precipitation in China is likely to become more extreme, featuring a high positive sensitivity. The sensitivity is high (2.4%/℃) for heavy precipitation days (〉 10 mm d l) and increases dramatically (5.3%/℃) for very heavy precipitation days (〉 20 mm d-1), as well as for precipitation amounts on very wet days (10.8%/℃) and extremely wet days (22.0%/℃). Thu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ore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generally show higher sensitivity to CO2 warming. Additionally, southern China is projected to experience an increased risk of drought and flood occurrence, while an increased risk of flood but a decreased risk of drought is likely in other regions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sitivity climate extreme CO2 warming China CMIP5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