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频度和强度的干湿循环对花岗岩红壤固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秋菊 孙艺函 +5 位作者 魏玉杰 陈新 王佳鑫 刘凌志 张光辉 蔡崇法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5,共8页
南方频繁干湿交替环境是影响土体结构强度演化的重要因素。为系统探究干湿循环频度和强度对赣州花岗岩红壤固结强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进行不同强度和频度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快速固结试验,确定干湿循环效应对固结强度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 南方频繁干湿交替环境是影响土体结构强度演化的重要因素。为系统探究干湿循环频度和强度对赣州花岗岩红壤固结强度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进行不同强度和频度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快速固结试验,确定干湿循环效应对固结强度变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孔隙比随着荷载压力的增大呈现先快速减小后趋于平稳趋势,干湿循环加剧花岗岩红壤的压缩变形;2)土壤瞬时沉降量和主固结沉降量均随着干湿循环频度和强度作用增强而逐渐增加;3)花岗岩红壤干湿循环后的压缩系数在0.8~1.0之间,呈现高压缩性,且随着频度的增加压缩系数逐渐增大,7次循环后缓慢增加并趋于稳定;干湿循环频度和强度增加条件下固结系数均呈现连续下降趋势,使土体强度降低;4)干湿循环频度对固结系数和压缩系数变化作用最为显著(F=4102.71,P<0.001;F=508.40,P<0.001)。研究结果说明季节性降雨干旱引发的干湿循环效应显著影响土体的固结强度,加剧岩土体失稳崩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红壤 湿循环频度 湿循环强度 固结特性 土壤侵蚀
下载PDF
模拟干湿交替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呼吸及可溶性碳氮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乐艺 张晓雅 +2 位作者 高俊琴 丁艳 李谦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7,共7页
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干旱和强降水事件频发,土壤经历更为复杂和频繁的干湿交替过程,这对于土壤呼吸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以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两种干湿交替强度(高强度和低强度)和两种干湿交替频率(高频率和低频率)以及恒... 全球气候变化下,极端干旱和强降水事件频发,土壤经历更为复杂和频繁的干湿交替过程,这对于土壤呼吸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以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两种干湿交替强度(高强度和低强度)和两种干湿交替频率(高频率和低频率)以及恒定水分共5种处理,在人工气候箱恒温培养144 d,研究了干湿交替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呼吸、土壤可溶性碳、无机氮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强度对土壤呼吸、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无机氮的比值及其稳定性影响显著,高强度干湿交替促进了呼吸,而低强度干湿交替有利于增加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和提高可溶性有机碳/无机氮的比值。铵态氮含量及铵态氮稳定性受干湿交替频率及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硝态氮受干湿交替强度及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无机氮及稳定性均不受干湿交替强度、频率及交互作用的影响。干湿交替强度和频率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呼吸、可溶性碳氮及其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未来气候变化下高寒湿地碳循环过程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交替强度 湿交替频率 若尔盖高寒湿 湿地土壤 土壤呼吸
下载PDF
膨胀土的强度及其测试方法 被引量:23
3
作者 程展林 龚壁卫 胡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15,共5页
膨胀土的强度参数是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的基础。膨胀土的特殊性以及膨胀土边坡失稳机理的复杂性使得膨胀土强度指标的获取和取值十分困难。以往对于膨胀土的强度曾开展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无论是研究体系,还是试验方法以及强度取值原则... 膨胀土的强度参数是膨胀土边坡稳定分析的基础。膨胀土的特殊性以及膨胀土边坡失稳机理的复杂性使得膨胀土强度指标的获取和取值十分困难。以往对于膨胀土的强度曾开展过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无论是研究体系,还是试验方法以及强度取值原则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关注到膨胀土裂隙的存在,却又难以实测到裂隙面上真实的强度指标;关注到膨胀土的非饱和特性,并试图用含水率变化引起的强度衰减来解释边坡的失稳机理;然而,无论采用何种理论,都难以将膨胀土的强度与边坡的失稳机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造成在实际工程中数值分析与边坡实际稳定状态不符的现象。仅从强度理论上讲,膨胀土仍然是一种黏性土,仍然应符合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所不同的是,由于裂隙的存在,使得膨胀土的强度时而显示出均匀介质的特性,时而显示出非均匀介质的特性。因此,研究膨胀土的强度特性,不可避免的要研究裂隙以及裂隙对强度的影响问题。在大量现场工作和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裂隙对膨胀土强度的影响,提出对于膨胀土的强度应以土块强度和裂隙面强度两套指标进行描述,而土块强度又应区分为有胀缩裂隙和无胀缩裂隙两类,并进一步提出了不同强度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抗剪强度 裂隙面强度 湿循环强度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下载PDF
绿色铸造粘结剂——聚乙烯醇(PVA)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奎洲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88-92,共5页
现代材料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现有的主要铸造粘结剂进行了评价 ,分析了现有常用铸造粘结剂存在的缺陷。对聚乙烯醇 (PVA)铸造粘结剂的干湿强度、成分配比、溃散性、发气性进行了试验比较。
关键词 绿色铸造粘结剂 聚乙烯醇 PVA 干湿强度 成分配比 溃散性 发气性
下载PDF
掺合料对改性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耐久性的影响
5
作者 马欣 《价值工程》 2011年第14期34-35,共2页
本文针对当前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中秸秆抗老化性能差的问题,通过在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中掺加粉煤灰、脲醛树脂,测试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干湿强度系数,研究粉煤灰与脲醛树脂掺量对镁水泥基生物质建材的耐腐、抗老化性能。
关键词 生物质建材 掺合料 干湿强度 秸秆 耐久性
下载PDF
Evolution model of concrete failure surface under coupling effect of seawater freeze-thaw and erosion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峰 李树忱 +1 位作者 叶见曙 李守凯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1年第2期206-209,共4页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sses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with freeze-thaw and seawater erosion, tests about bas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fter freeze-thaw and seawater erosion are conducted bas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sses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with freeze-thaw and seawater erosion, tests about bas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fter freeze-thaw and seawater erosion a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large-scale static and dynamic stiffness servo test set. 50, 100, 200 and 300 cycles of freeze-thaw cycling are made on normal concrete, and the artificial seawater is produced. The reasonable wet and dry accelerate system is selected. 10, 20, 30, 40, 50 and 60 cycles of wet and dry cycling are made to concrete after freeze-thaw cycling. The degeneration law of the concrete elastic modulu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studied. The Ottosen tri-axial strength criterion considering cycles of freeze-thaw and wet and dry cycling is deduced based on uniax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crete and damage theor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wet and dry cycles and freeze-thaw cycles, the concrete 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decline gradually.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meridians of concrete shrink gradually. The research can be referenced for anti-crack design of actual structures eroded by seawater at cold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FREEZE-THAW wet and dry cycles EROSION Ottosen strength criterion
下载PDF
用枣椰树叶轴微细纤维素和氧化微细纤维素来改善纸张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彭金勇 《中华纸业》 CAS 2015年第18期64-69,共6页
通过木聚糖酶预处理以及轻微磨浆处理,漂白枣椰树叶轴浆用来分离制备微细纤维素(MFC)和四甲基哌啶氧化微细纤维素(TMFC)。分离后的MFC和TMFC用来改善未打浆针叶木浆和甘蔗渣浆抄造的纸张的强度性能,添加比例从2.5%增加到20%,并且对MFC... 通过木聚糖酶预处理以及轻微磨浆处理,漂白枣椰树叶轴浆用来分离制备微细纤维素(MFC)和四甲基哌啶氧化微细纤维素(TMFC)。分离后的MFC和TMFC用来改善未打浆针叶木浆和甘蔗渣浆抄造的纸张的强度性能,添加比例从2.5%增加到20%,并且对MFC的留着也进行了估测。结果显示,MFC和TMFC的添加能够提高未打浆针叶木浆和甘蔗渣浆抄造的纸张的紧度、干湿抗张强度、撕裂强度以及降低纸张的透气度。但是,在改善针叶木浆纸张强度性能方面,通常的打浆操作比添加微细纤维素更加有效。另一方面,在改善甘蔗渣浆纸张强度性能方面,添加MFC和TMFC比通常的打浆操作更加有效。并且,在针叶木浆中或者甘蔗渣浆中添加TMFC对抗张强度(干强度和湿强度)的改善比添加MFC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纤维素(MFC) 氧化微细纤维素(TMFC) 针叶木浆 甘蔗渣浆 紧度 干湿强度 撕裂强度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对磷石膏基复合材料耐久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莹蓥 孔德文 +2 位作者 崔庚寅 谢浪 王玲玲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1-2531,共11页
通过在磷石膏基复合材料(PGC)中掺入不同直径、长度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BF),探究BF对PGC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的掺入能显著降低PGC的溶蚀率。随着BF掺量的增加,试样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强度整体提高,且与绝干强度变化机制类似,其... 通过在磷石膏基复合材料(PGC)中掺入不同直径、长度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BF),探究BF对PGC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的掺入能显著降低PGC的溶蚀率。随着BF掺量的增加,试样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强度整体提高,且与绝干强度变化机制类似,其中干湿循环的抗压和抗折强度较空白组分别提高了约22.3%和100.3%,冻融循环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则分别提高了近46.5%和124.0%。同时,PGC的干湿循环与冻融循环强度系数整体随着BF掺量的增多而增大,干湿循环抗压和抗折强度系数分别上升至0.95和0.92,冻融循环抗压和抗折强度系数分别增长至0.71和0.62,这表明PGC耐久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此外,BF直径对PGC耐久性能的影响并不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以为纤维改性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磷石膏基复合材料 耐久性能 溶蚀率 湿循环强度 冻融循环强度
下载PDF
VAE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许敏 赵薇 +2 位作者 郑华宇 姚爱玲 王磊挺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提高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胶结料出发,研究了一种粘结性强的新型VAE改性乳化沥青。通过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性能检测和筛分后,依据最大密实曲线和关键筛孔通过率拟定了三种级配,选用干湿劈裂强度比... 为了提高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胶结料出发,研究了一种粘结性强的新型VAE改性乳化沥青。通过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性能检测和筛分后,依据最大密实曲线和关键筛孔通过率拟定了三种级配,选用干湿劈裂强度比最大值对应的级配为最佳级配,并以此确定出最佳乳化沥青用量;通过比较不同龄期下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和VAE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来定量分析VAE改性剂的水稳定性改善效果;铺筑VAE改性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试验段,与普通乳化沥青路段对比分析VAE试验段的水稳定性改善效果。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VAE改性乳化沥青能够较好地改善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与水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 冷再生混合料 水稳定性 级配设计 湿劈裂强度 冻融劈裂强度
下载PDF
放置时长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10
作者 张紫红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第17期135-136,共2页
冷再生乳化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厂运送至施工场地需要放置一定的时间。文章为了研究拌和后放置时间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慢裂中凝型乳化沥青制备再生混合料,借助实验室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放置时长对再生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干湿劈裂强度... 冷再生乳化沥青混合料从拌和厂运送至施工场地需要放置一定的时间。文章为了研究拌和后放置时间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慢裂中凝型乳化沥青制备再生混合料,借助实验室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放置时长对再生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干湿劈裂强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合料 放置时间 空隙率 湿劈裂强度
下载PDF
外掺料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潘志军 《西部交通科技》 2019年第5期22-25,共4页
文章为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掌握水泥、RAP料等对其影响规律,利用重型击实方法成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析水泥用量、RAP用量的变化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抗压回弹模量及粘... 文章为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掌握水泥、RAP料等对其影响规律,利用重型击实方法成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析水泥用量、RAP用量的变化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干湿劈裂强度比、稳定度、残留稳定度、抗压回弹模量及粘聚力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干湿劈裂强度比和残留稳定度值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二者存在最佳用量范围,而稳定度值呈增加趋势;随着RAP用量的增加,劈裂强度指标、抗压回弹模量指标和粘聚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稳定度指标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综合分析可知,通过掺加适量的水泥能够改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RAP料的最大用量需要依据相关试验进行优化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水泥用量 湿劈裂强度 抗压回弹模量 粘聚力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interface between TRC and existing concrete under a chloride dry-wet cycle environment 被引量:4
12
作者 LI Yao YIN Shi-ping LV Heng-l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76-890,共15页
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TRC)is suitable to repair and reinforce concrete structures in harsh environments.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RC and existing concret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 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TRC)is suitable to repair and reinforce concrete structures in harsh environments.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RC and existing concret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TRC.In this paper,a double-sided shear test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hloride dry-wet cycles on the average shear strength and slip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RC and existing concrete,also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concrete strength,bond length,textile layer and short-cut fiber arrangements.In addition,X-ray diffraction(XRD)technolog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scopic matter at the interface in the corrosive environmen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face performance between TRC and existing concrete would decrease with continued chloride dry-wet cycles.Compared with the specimen with a single layer of textile reinforcement,the specimens with two layers of textile with added PVA or AR-glass short-cut fibers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TRC layer and existing concrete.For the TRC with a single layer of textile,the average shear strength tende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bond length.In addition,the strength grade of the existing concrete had a minor effect on the interface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xtile-reinforced concrete chloride dry-wet cycles double-sided shear average shear strength interface slip X-ray diffrac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