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4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前胡果实干燥前后挥发性成分对比研究
1
作者 梁利香 王海燕 +1 位作者 陈利军 郭亚琼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7期683-685,689,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果实挥发油在干燥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和干燥果实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挥发油化学组分。结果:白花前胡果实干燥前后,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都为石竹烯类和1R-α-蒎...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果实挥发油在干燥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和干燥果实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挥发油化学组分。结果:白花前胡果实干燥前后,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都为石竹烯类和1R-α-蒎烯。石竹烯类成分在干燥前后含量变化不大,1R-α-蒎烯在干燥后,含量降低,可见其干燥过程中有所损失。其他成分差异明显。结论:白花前胡果实可以趁鲜提油。白花前胡果实中石竹烯类含量超过了挥发油总量的55%,可考虑采收种子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果实挥发油 干燥前后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石竹烯 1R-α-蒎烯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真空冷冻干燥前后发酵活力变化 被引量:21
2
作者 田洪涛 贾英民 +2 位作者 马雯 李丽华 胡彭亮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7-19,共3页
研究了冷冻干燥过程中不同保护剂对嗜热链球菌存活的影响,试验了嗜热链球菌冷冻干燥前后发酵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保护剂对细胞冻干存活率和冻干发酵剂活菌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P<0.01);复合保护剂Ⅱ为最优保护剂,可使试验菌株... 研究了冷冻干燥过程中不同保护剂对嗜热链球菌存活的影响,试验了嗜热链球菌冷冻干燥前后发酵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保护剂对细胞冻干存活率和冻干发酵剂活菌含量均产生显著影响(P<0.01);复合保护剂Ⅱ为最优保护剂,可使试验菌株的冻干存活率和冻干发酵剂活菌含量分别高达97.27%和3.22×1010g-1;采用复合保护剂Ⅱ制成的试验菌株冻干发酵剂在乳中42℃发酵12h的细胞生长曲线、产酸曲线和pH值下降曲线与冻干前对照发酵剂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利用最适保护剂制备的冻干发酵剂可以直接作为生产发酵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真空冷冻干燥 发酵剂 发酵活力 酸奶
下载PDF
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前后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毕金峰 方芳 +2 位作者 丁媛媛 王沛 白沙沙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40,50,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新鲜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前经麦芽糖浆浸泡、热风干燥后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后的菠萝脆片进行香气成分检测,并对膨化前后各阶段消失的香气成分,以及变温压差膨化后的菠萝特有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新鲜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前经麦芽糖浆浸泡、热风干燥后的菠萝,变温压差膨化后的菠萝脆片进行香气成分检测,并对膨化前后各阶段消失的香气成分,以及变温压差膨化后的菠萝特有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的菠萝样品中所含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都有很大的差异,变温压差膨化干燥会使菠萝原有的酯类物质含量减少,同时也会生成一系列具有独特风味的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变温压差膨化干燥 香气 分析
下载PDF
干燥前后稻壳的热解及其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登宇 张栋 朱锡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为研究热风干燥预处理对热解过程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干燥前后的稻壳进行了热解实验。结果表明:稻壳失重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热重曲线向高温处移动,最大热解速率明显提高。组分分析、FTIR分析... 为研究热风干燥预处理对热解过程的影响,采用热重分析法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对干燥前后的稻壳进行了热解实验。结果表明:稻壳失重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热重曲线向高温处移动,最大热解速率明显提高。组分分析、FTIR分析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干燥对稻壳的组分和化学结构没有影响,但改变了稻壳的表面结构,干燥有利于挥发分的生成。最后对稻壳热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反应活化能、频率因子等热解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干燥预处理 热重分析 动力学
下载PDF
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潘年龙 王孝荣 +1 位作者 吴凯 曾凡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58-262,共5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在热泵干燥前后黄花菜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从新鲜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物质48种,相对含量为99.98%;从干制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在热泵干燥前后黄花菜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从新鲜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物质48种,相对含量为99.98%;从干制黄花菜中鉴定出挥发性香气物质43种,相对含量为99.99%;二者共有香气组分22种,其相对含量干燥前后分别为88.61%和76.73%,且以醇类、酯类和烷烃类居多。黄花菜热泵干燥前后香气主体成分一致,醇类、醛类、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烷烃类物质相对含量大幅度减少,烯类物质完全消失及酮类物质大量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热泵干燥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变化 被引量:20
6
作者 冯小艳 周国军 +1 位作者 李焱 周铜水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863-1866,共4页
目的为了验证不同产地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是否都是采后干燥诱导的产物,分别测定四川、山东、陕西三个主要产区新鲜样品晒干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鲜和晒干丹参中6种酚酸和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为了验证不同产地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是否都是采后干燥诱导的产物,分别测定四川、山东、陕西三个主要产区新鲜样品晒干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新鲜和晒干丹参中6种酚酸和4种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新鲜丹参样品中丹酚酸类成分含量甚微(丹酚酸B<0.41%),但晒干样品中含量显著增加(丹酚酸B≥3.0%)。晒干后样品中丹参酮类成分含量也有明显增加。结论不同产地丹参的重要成分丹酚酸B都是采后干燥胁迫诱导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采后干燥 化学成分变化 HPLC
下载PDF
穿心莲药材干燥前后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曾令杰 梁晖 谢晓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99-1401,共3页
目的:研究干燥过程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内酯的含量变化,为GAP实施过程中规范穿心莲药材的干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HPLC法,比较烘干、自然晒干和新鲜的穿心莲根、茎、叶和果实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烘干后的样品... 目的:研究干燥过程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内酯的含量变化,为GAP实施过程中规范穿心莲药材的干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应用HPLC法,比较烘干、自然晒干和新鲜的穿心莲根、茎、叶和果实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烘干后的样品中内酯类成分的含量和新鲜样品相当,但自然晒干后,叶、茎和根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明显减少,果实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显著上升。叶和果实中的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均下降一半以上。结论:穿心莲药材采收后,烘干有利于防止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药材 干燥 穿心莲内酯 脱水穿心莲内酯
下载PDF
热泵干燥前后鲢鱼挥发性成分变化的SPME-GC-MS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苏丽 黄星奕 +2 位作者 高瑞昌 袁丽 马海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86,共4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鲢鱼加工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探索干燥前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后1-己醇(3.71%)、3,7-二甲基-1,3,6-辛三烯(3.52%)的含量显著降低;而1-辛烯-3-醇(14.15%)...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鲢鱼加工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鉴定,探索干燥前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后1-己醇(3.71%)、3,7-二甲基-1,3,6-辛三烯(3.52%)的含量显著降低;而1-辛烯-3-醇(14.15%)、壬醛(23.15%)显著增加;并且检测到4种新物质:2-十一烷酮、庚烷、3-甲基壬烷、乙酸;干燥过程中己醛(7.26%)和壬醛(4.49%)的含量显著下降,并且检测出大量新物质如乙醇(0.18%)、环戊醇(0.63%)、1-戊烯-3-醇(4.94%)、十五烷(3.22%)、十七烷(4.49%)、乙酸乙酯(0.22%)、3-甲基-1-丁醇丙酸酯(4.28%)等;而庚醛、辛醛在干燥后则未检测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干燥 鲢鱼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迷迭香叶片干燥前后精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亮 胡雅宁 +5 位作者 吴志明 杨军 辛秀兰 郑长亮 罗帅 刘泽楠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171-176,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迷迭香叶片干燥前后的精油样品,考察干燥对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迷迭香叶片干燥前后提取的精油中共鉴定出151种成分,鲜迷迭香叶片精油中含有99种成分,干迷迭香叶片精油中含有95种成分,其中42种是...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迷迭香叶片干燥前后的精油样品,考察干燥对精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迷迭香叶片干燥前后提取的精油中共鉴定出151种成分,鲜迷迭香叶片精油中含有99种成分,干迷迭香叶片精油中含有95种成分,其中42种是共有成分。干燥前后精油醇类、酯类等各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小,但是组成成分有变化。迷迭香叶精油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樟脑、4,6,6-三甲基二环[3.1.1]庚-3-烯-2-酮、龙脑等,它们的含量较稳定,干燥对松油醇和微量成分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迷迭香 精油 成分分析 干燥
下载PDF
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比较广藿香干燥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 被引量:10
10
作者 熊耀坤 周叶婷 +3 位作者 柳鑫梁 热米娜.吾布力 周翔 曾文雪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3期83-86,共4页
目的:分析广藿香干燥前后挥发油的成分差异,阐明广藿香产地干燥加工中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广藿香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所得挥发油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进行谱库检索,并通过SIMCA+P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 目的:分析广藿香干燥前后挥发油的成分差异,阐明广藿香产地干燥加工中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广藿香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所得挥发油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进行谱库检索,并通过SIMCA+P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鲜广藿香、干广藿香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42±0.29)%、(1.15±0.38)%;GC-MS法分别鉴定出54和47个成分,其中,广藿香醇在鲜品和干品挥发油中含量分别占21.71%和19.43%,广藿香酮在鲜品和干品挥发油中含量分别占35.95%和37.79%。此外,金合欢醇只在干品挥发油中出现,经主成分分析,鲜品组和干品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广藿香干燥前后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需加强广藿香产地加工中干燥过程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干燥 挥发油 GC-MS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润梗及梗丝干燥前后原料致香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林 刘泽 +4 位作者 唐习书 王仕宏 刘静 李思源 高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102-104,共3页
为制梗丝主要加工工艺技术参数的优化及工艺控制的改进提供技术支撑,选择C3F醇化烟梗为制梗丝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及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研究制梗丝过程中主要热处理工序加工对烟梗原料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润... 为制梗丝主要加工工艺技术参数的优化及工艺控制的改进提供技术支撑,选择C3F醇化烟梗为制梗丝原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及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研究制梗丝过程中主要热处理工序加工对烟梗原料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润梗后各致香成分的含量,醛类和酯类致香成分均升高,变化率分别为4.45%和7.91%,升幅均不显著;醇类和酮类致香成分均降低,变化率分别为-7.00%和-11.30%,醇类致香成分降幅不显著,酮类致香成分降幅达极显著水平;酸性致香成分降低,变化率为-14.53%,降幅达极显著水平;碱性致香成分升高,变化率为28.63%,升幅达极显著水平;中性致香成分润梗前后无明显变化。2)梗丝干燥后各致香成分的含量,醇类、酮类和酯类均升高,变化率分别为22.66%、2.68%和5.15%,醇类致香成分升幅达极显著水平,酮类和酯类致香成分升幅不显著;醛类降低,变化率为-25.76%,降幅达极显著水平;碱性致香成分降低,变化率为-40.04%,降幅达极显著水平;酸性和中性致香成分梗丝干燥前后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梗 梗丝干燥 致香成分 含量
下载PDF
八角茴香干燥前后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熊耀坤 曾文雪 +4 位作者 王雅琪 慕泽泾 王学成 伍振峰 朱根华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6期68-70,共3页
目的:分析八角茴香干燥前后挥发油的成份差异,阐明八角茴香产地加工干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八角茴香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进行谱库检索。结果:鲜八角茴香、干... 目的:分析八角茴香干燥前后挥发油的成份差异,阐明八角茴香产地加工干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八角茴香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进行谱库检索。结果:鲜八角茴香、干八角茴香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8.72±0.25%、8.38±0.31%;GC-MS法分别鉴定出19和20个成分,其中2-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只在干品的挥发油中出现,双戊烯和茴香脑在干品和鲜品挥发油中含量均有差别。结论:八角茴香干燥前后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均发生显著变化,需对八角茴香产地加工中干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 气相色谱-质谱 干燥 挥发油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木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文达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拟定的汽蒸高温干燥基准下,采用传统化学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木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材汽蒸高温干燥过程,不仅会发生水分扩散等物理变化,而且也会发生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中木素与... 在拟定的汽蒸高温干燥基准下,采用传统化学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兴安落叶松木材干燥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材汽蒸高温干燥过程,不仅会发生水分扩散等物理变化,而且也会发生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LCC)中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的化学联接松弛和断裂,以及半纤维素降解等化学变化。这是由于半纤维素中的乙酰基脱落生成醋酸,使木材酸度增加,由木材自身造成了一种温和的弱酸水解环境。因此,木材汽蒸高温干燥处理,是一种物理和化学的综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成材干燥 化学成分变化
下载PDF
迷迭香干燥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俊君 谢桂容 +4 位作者 代秀秀 徐梦甜 慕泽泾 田燕元 熊耀坤 《食品工程》 2020年第4期47-51,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干燥前后的迷迭香挥发油,通过GC-MS法结合NIST11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计算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迷迭香鲜品、干品中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40±0.20)%、(1.20±0.13)%;GC-MS法分别鉴定出...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干燥前后的迷迭香挥发油,通过GC-MS法结合NIST11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并计算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迷迭香鲜品、干品中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40±0.20)%、(1.20±0.13)%;GC-MS法分别鉴定出鲜品与干品挥发油成分均为29个,其中主要成分α-蒎烯在两者中的含量分别为22.40%和21.42%;桉叶油醇的含量分别为18.73%和17.61%。鲜品和干品的化学组成成分存在较明显的差别。因此,要重视迷迭香加工干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断改进其干燥工艺,以确保药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主成分分析 GC-MS 干燥 挥发油
下载PDF
低阶煤中含氧官能团干燥前后的演变规律 被引量:23
15
作者 赵孟浩 张守玉 +9 位作者 郑红俊 董建勋 邓文祥 唐文蛟 侯宝鑫 涂圣康 金涛 李尤 丁艳军 吕俊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3-489,共7页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经不同干燥过程前后低阶煤中官能团进行研究,基于拟合处理方法分析了煤中主要官能团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过程中,随干燥温度的增加,低阶煤中主要官能团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经不同干燥过程前后低阶煤中官能团进行研究,基于拟合处理方法分析了煤中主要官能团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干燥和高温干燥过程中,随干燥温度的增加,低阶煤中主要官能团均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当低温干燥温度超过190℃,高温干燥温度超过600℃时,煤中主要官能团增多,表明该煤被严重氧化。在模拟烟气干燥过程中,亚甲基是低阶煤脂肪烃结构中最易被氧化的部分,烟气中含氧量越高,煤受氧气氧化作用越强。在高温600℃模拟烟气干燥过程中,干燥介质中的氧气主要氧化煤分子结构中的芳香烃,干燥后低阶煤的自燃倾向性最弱,不易发生复吸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干燥 傅里叶红外 官能团
下载PDF
枇杷果皮热风干燥前后功能性成分含量变化与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巧 顾欣哲 +1 位作者 吴永进 屠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17-122,共6页
研究热风干燥对枇杷果皮中功能性成分(多酚、黄酮、三萜酸)及果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用60℃热风干燥将枇杷果皮烘干至水分含量为9%~10%后,测定干燥前后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鉴定挥发性... 研究热风干燥对枇杷果皮中功能性成分(多酚、黄酮、三萜酸)及果皮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用60℃热风干燥将枇杷果皮烘干至水分含量为9%~10%后,测定干燥前后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和鉴定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干燥后枇杷果皮中的总多酚((37.94±0.84)?mg GAE/g)和总黄酮((19.29±0.76)?mg Rutin/g)的含量较新鲜果皮(总多酚:(63.66±1.68)mg GAE/g;总黄酮:(56.78±1.44)mg Rutin/g)显著减少(P〈0.05),总三萜酸含量变化不显著;在新鲜果皮中检测到3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酯、酮,其中己醛(相对含量19.79%)和反-2-己烯醛(相对含量26.59%)为主要挥发性成分。与新鲜枇杷皮相比,热风干燥增加了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共检测到7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醛、酯、酮,与新鲜果皮共有的成分有21种。壬醛(相对含量31.47%)为干样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他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癸醛等,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干燥果皮的特有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果皮 热风干燥 多酚 黄酮 三萜酸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比较茵陈干燥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熊耀坤 胡吉贤 +4 位作者 慕泽泾 刘建国 王学成 伍振峰 刘志勇 《江西中医药》 2018年第3期64-68,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茵陈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进行谱库检索,并通过SIMCA+P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茵陈、干茵陈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01±0.02%、0.05±0.01%;GC...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茵陈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进行谱库检索,并通过SIMCA+P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茵陈、干茵陈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01±0.02%、0.05±0.01%;GC-MS法分别鉴定出34和23个成分,鲜品中含有16个独立成分,经鉴定有β-蒎烯,其含量为1.90%;β-波旁烯,其含量为0.34%;双环大牛儿烯,其含量为3.08%等。干品中含有5个独立成分,经鉴定有2-乙烯基萘,其含量为5.40%;正二十三烷,其含量为0.09%等。其中主要成分大牛儿烯D在鲜品和干品挥发油中含量分别为23.14%和18.44%,α-律草烯在鲜品和干品中的含量分别为17.13%和12.44%。经过主成分分析,新鲜组和干燥组之间有明显的组间差异。应加强对茵陈产地加工干燥过程的质量控制并进行工艺优化,保障药材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GC-MS 主成分分析 干燥 挥发油
下载PDF
两种干燥环境下思茅松干燥前后抽提物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雪 杜官本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8年第2期20-22,共3页
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思茅松木材干燥前后抽提物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思茅松木材经高温干燥,不仅会发生水分扩散等物理变化,还会发生裂解等化学变化。认为这是由于可挥发性化合物在干燥过程中随水分的蒸... 采用传统的化学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思茅松木材干燥前后抽提物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思茅松木材经高温干燥,不仅会发生水分扩散等物理变化,还会发生裂解等化学变化。认为这是由于可挥发性化合物在干燥过程中随水分的蒸发和迁移而从木材中挥发出来,此外,干燥温度升高使木材提取物中部分成分由不可裂解物质变成了可裂解物质,并且从木材中挥发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茅松 木材干燥 抽提物
下载PDF
GC-MS法比较紫苏干燥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耀坤 刘志勇 +4 位作者 赵雯 胡吉贤 周立分 万娜 胡建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49,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紫苏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进行NIST11谱库检索。结果表明:鲜紫苏、干紫苏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 91±0. 25)%、(0. 70±0. 37)%; GC-MS法分别鉴定出22和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干燥前后的紫苏挥发油进行提取,用GC-MS法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同时进行NIST11谱库检索。结果表明:鲜紫苏、干紫苏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 91±0. 25)%、(0. 70±0. 37)%; GC-MS法分别鉴定出22和27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紫苏醛在鲜品和干品挥发油中含量分别为52.50%和43. 08%,两者之间有的差值为9. 42%,茴香脑在鲜品和干品中的含量分别为2. 87%和12. 75%,两者差值为9. 88%,此外在干品中出现了Α-毕橙茄醇、4-烯丙基苯甲醚等新挥发油成分。新鲜组和干燥组化学成分组成有明显差异。应加强对紫苏产地加工干燥过程的质量控制并进行工艺优化,保障药材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主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干燥 挥发油
下载PDF
绝缘纸板受潮特性及干燥前后性能差异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燕飞东 李发永 +3 位作者 孙勇 胡鹏飞 姜世华 曲福喜 《变压器》 2022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不同厂家绝缘纸板吸潮速率、水分饱和含量以及水分平衡时间等吸潮特性测试及与起始电压、纤维聚合度的变化关系,并对比其差异性。
关键词 绝缘受潮 干燥 局部放电 聚合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