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水分小麦热风干燥后品质的变化
1
作者 樊梦珂 陈鹏枭 +5 位作者 刘烨 朱文学 蒋萌蒙 张玉荣 王晓弯 吴建章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191,共8页
目的:研究干燥工艺对高水分小麦品质的影响。方法: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个维度探究不同干燥工艺下小麦品质变化规律。选取色泽、湿面筋含量、干燥速率3个指标作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预测高水分小麦的最佳干燥工艺。结... 目的:研究干燥工艺对高水分小麦品质的影响。方法: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个维度探究不同干燥工艺下小麦品质变化规律。选取色泽、湿面筋含量、干燥速率3个指标作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预测高水分小麦的最佳干燥工艺。结果:干燥温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小麦色泽加深,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下降,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上升,弱化度下降,粉质指数上升,小麦表皮由凸起的小矩形变为凹陷的小坑状,内部淀粉颗粒由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变为粗糙的不规则状。高水分小麦的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45℃,风速0.94 m/s,缓苏时间30.4 min,此时色泽L*值为58.811、湿面筋含量为27.292%,干燥速率为8.146×10^(-2)%/min,综合评分为0.613。结论:热风干燥工艺的优化在保证干燥效率的基础上一定程度改善了小麦干燥后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分小麦 热风干燥 干燥效率
下载PDF
食用玫瑰清洗及热风干燥后的理化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文香 李国良 +1 位作者 李明 邓智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纯净水、臭氧水和果蔬清洗剂对食用玫瑰进行干燥前的清洗预处理,探究清洗对食用玫瑰理化特性及洗后热风干燥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蔬清洗剂清洗后玫瑰总色差和褐变系数分别减小了30.82%和12.52%,与纯净水和臭氧水清洗相比获得的食用玫... 采用纯净水、臭氧水和果蔬清洗剂对食用玫瑰进行干燥前的清洗预处理,探究清洗对食用玫瑰理化特性及洗后热风干燥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蔬清洗剂清洗后玫瑰总色差和褐变系数分别减小了30.82%和12.52%,与纯净水和臭氧水清洗相比获得的食用玫瑰外观品质最佳;与纯净水清洗相比,臭氧水和果蔬清洗剂清洗后热风干燥的最大速率分别提升19.23%~39.23%和27.59%~38.38%,复水能力提高了3.32%~5.69%和0.57%~2.46%,营养成分保留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玫瑰 清洗预处理 理化特性 热风干燥 品质
下载PDF
添加儿茶素对喷雾干燥后的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功能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石长波 孙昕萌 +2 位作者 赵钜阳 袁惠萍 梁昌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2-31,共10页
商用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经高温喷雾干燥处理后,蛋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性聚集,使溶解性等功能性质降低。本研究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儿茶素(Catechin,C),探究儿茶素-大豆蛋白相互作用对喷雾干燥大豆分离蛋白结构... 商用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经高温喷雾干燥处理后,蛋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性聚集,使溶解性等功能性质降低。本研究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儿茶素(Catechin,C),探究儿茶素-大豆蛋白相互作用对喷雾干燥大豆分离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儿茶素添加量的增加,儿茶素的荷载率和装载含量逐渐增加,SPI与儿茶素结合后其表面疏水性和巯基含量逐渐下降;添加儿茶素可有效改善喷雾干燥SPI导致的功能下降问题,在儿茶素添加量为1%时,与对照组SPI相比,溶解性提高了36.4%,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了13.7%和14.3%;在儿茶素添加量为0.25%时,凝胶硬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43.6%,进一步研究发现凝胶网络结构主要依赖于二硫键,其次是氢键、离子键,且此时凝胶流变特性中的储能模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发现,添加儿茶素后凝胶的微观结构向规则均匀致密转化,当儿茶素添加量为0.25%时,复合物凝胶的聚集程度较小,但儿茶素的加入降低了喷雾干燥SPI的消化率。综上所述,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儿茶素能够与SPI中的基团结合,导致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降低,进而干预了蛋白质分子间的热聚集,从而改善SPI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加工 喷雾干燥 儿茶素 大豆蛋白 结构 功能特性
下载PDF
品种与干燥方式对花生干燥特性及干燥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楠 王殿轩 +4 位作者 陈鹏枭 郭相毅 李玉 吴建章 朱文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6-324,共9页
花生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创汇型大宗农作物,也是植物蛋白和食用油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品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花生收获后若不及时进行干燥,极易发生霉变,甚至产生毒素,使花生品质降低。因此,干燥... 花生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出口创汇型大宗农作物,也是植物蛋白和食用油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品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花生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花生收获后若不及时进行干燥,极易发生霉变,甚至产生毒素,使花生品质降低。因此,干燥对花生品质的保持尤为重要。花生干燥后的品质不仅与干燥方式有关,品种也是影响原料及干燥后品质的内在因素。该文分类阐述了不同品种和不同干燥方式对花生干燥特性及干燥后品质影响的相关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改善花生产后加工品质和促进我国花生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干燥特性 品质 品种 干燥方式
下载PDF
高水分小麦干燥后的容重预测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宜芬 《现代面粉工业》 2023年第5期11-13,19,共4页
研究了新收获小麦不同干燥方式对容重的影响及水分与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烘干的小麦容重略高于自然晾晒的小麦,相同水分时高1~4 g/L;相同粒型的小麦容重随水分大小变化趋势相似;根据水分和容重数据的相关性,建立了预测小麦干燥后容重... 研究了新收获小麦不同干燥方式对容重的影响及水分与容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烘干的小麦容重略高于自然晾晒的小麦,相同水分时高1~4 g/L;相同粒型的小麦容重随水分大小变化趋势相似;根据水分和容重数据的相关性,建立了预测小麦干燥后容重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燥 容重 相关性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炒青绿茶干燥后期“升温增香”理论研究初报 被引量:12
6
作者 倪德江 胡建程 方辉遂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31-34,共4页
用GC,GC/MS分析炒青绿茶干燥后期采用“升温增香”技术和一般方法加工所得茶样香气.结果表明:采用“升温增香”技术比一般方法加工的茶样,香气组分差异不明显,但含量差异明显,大部分含量明显上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茶样游离氨基酸... 用GC,GC/MS分析炒青绿茶干燥后期采用“升温增香”技术和一般方法加工所得茶样香气.结果表明:采用“升温增香”技术比一般方法加工的茶样,香气组分差异不明显,但含量差异明显,大部分含量明显上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茶样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同一般加工方法相比,“升温增香”所得茶样氨基酸总量及除谷氨酸、组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含量下降;可溶性糖总量及组分含量下降.糖胺化合物含量上升.在“升温增香”过程中这些物质的变化有利于茶叶香气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温度 香气
下载PDF
玉米籽粒变温变湿干燥后不饱和脂肪酸与干燥系统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文福 陈俊轶 +4 位作者 成荣敏 金毅 魏雪松 效碧亮 徐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28-333,共6页
为了研究变温变湿干燥工艺中玉米籽粒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干燥系统的耦合关系,根据实际烘干塔的干燥参数将整个干燥过程分成3个等时的干燥段,将每个干燥段的热风温度和相对湿度设为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即为6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 为了研究变温变湿干燥工艺中玉米籽粒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干燥系统的耦合关系,根据实际烘干塔的干燥参数将整个干燥过程分成3个等时的干燥段,将每个干燥段的热风温度和相对湿度设为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即为6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段热风温度为35℃-50℃-50℃,相对湿度为30%-45%-30%时含量最高,为6.55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干燥系统的所有耦合因子中与粮食绝对水势和的耦合关系最大,其次是绝对水势和差,该结论对分析和预测干燥工艺对玉米籽粒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供了新思路,为深入研究水势理论与谷物干燥品质的关系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温度 湿度 玉米 不饱和脂肪酸 耦合 绝对水势
下载PDF
干燥温度对褐煤干燥后复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尤 张守玉 +3 位作者 茆青 姚云隆 杨靖宁 慕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54-2459,共6页
采用自制卧式干燥实验台,制得不同干燥温度下的褐煤煤样,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干燥试样的有效含水孔隙,采用傅里叶红外法测定试样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使用自制复吸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干燥程度褐煤煤样的平衡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温干... 采用自制卧式干燥实验台,制得不同干燥温度下的褐煤煤样,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干燥试样的有效含水孔隙,采用傅里叶红外法测定试样的表面含氧官能团,使用自制复吸实验装置测定不同干燥程度褐煤煤样的平衡含水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温干燥褐煤(干燥温度为140~230℃,干燥时间为10 min),干燥温度对褐煤的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影响较小,对主要含氧官能团影响较大,煤中主要含氧官能团表现为随干燥温度升高先减少后增加。对于高温干燥褐煤(干燥温度为600~800℃,干燥时间为30 s),干燥温度对褐煤的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和含氧官能团均有较大影响,表现为随干燥温度升高有效含水孔隙体积减少,含氧官能团增多。不同干燥条件下,干燥褐煤的复吸特性影响因素不同,低温干燥条件下,干燥温度通过改变褐煤含氧官能团数量来影响干燥褐煤复吸特性,而有效含水孔隙结构是高温干燥褐煤平衡含水量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干燥温度 孔隙 含氧官能团 复吸
下载PDF
不同收获期稻谷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后品质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慧明 郑先哲 宋翔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0-33,共4页
为明确及时干燥在收获期内对稻谷品质的影响规律,分析稻谷在收获期及时干燥和延时干燥后整精米率、食味品质、质构特性的差异,对比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工艺的优劣。结果表明,在常规收获期对稻谷进行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后整精米率差异不显... 为明确及时干燥在收获期内对稻谷品质的影响规律,分析稻谷在收获期及时干燥和延时干燥后整精米率、食味品质、质构特性的差异,对比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工艺的优劣。结果表明,在常规收获期对稻谷进行及时干燥与延时干燥后整精米率差异不显著,及时干燥稻米食味品质优于延时干燥,而霜降后收获两种干燥方式食味值差异不显著。稻谷在含水率19.64%时,整精米率、食味值均达到最高值,及时干燥处理后分别为72.22%、82.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时干燥 延时干燥 整精米率 食味品质 收获期
下载PDF
褐煤干燥后水分复吸规律及平衡含水率预测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英鹏 杨晴 +3 位作者 胡敏 杨海平 王贤华 陈汉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61-2667,共7页
为研究干燥温度及环境温湿度对我国褐煤干燥后水分复吸的影响,通过恒温恒湿箱对经过不同干燥温度(80,120,160℃)处理后的海拉尔褐煤、云南褐煤、霍林河褐煤进行不同相对湿度(50%,70%,90%)、不同吸湿温度(20,30,40℃)条件下的水分复吸实... 为研究干燥温度及环境温湿度对我国褐煤干燥后水分复吸的影响,通过恒温恒湿箱对经过不同干燥温度(80,120,160℃)处理后的海拉尔褐煤、云南褐煤、霍林河褐煤进行不同相对湿度(50%,70%,90%)、不同吸湿温度(20,30,40℃)条件下的水分复吸实验。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对褐煤平衡含水率影响最大。随着吸湿温度升高,褐煤平衡含水率先增加后减小,不同于以往认为的一直减小的规律。通过饱和溶液法进一步检测了褐煤在相对湿度0~100%范围内等温条件下水分复吸的平衡含水率,发现其随相对湿度增加呈'S'型曲线变化,Chung-Pfost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褐煤水分复吸的平衡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水分复吸 平衡含水率 干燥温度 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
下载PDF
牡蛎冷冻干燥后复水特性及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董秀萍 朱蓓薇 +3 位作者 金文刚 吴海涛 孙黎明 陈雪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9-122,132,共5页
研究牡蛎冷冻干燥后的复水特性,将新鲜牡蛎分为直接冻干组(Fresh+FD组)、预煮处理后冻干组(Boiled+FD组)和自然干燥组(Fresh+ND组),考察干燥后牡蛎的干燥比、复水比、复水率和微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两冻干组牡蛎的含水量远低于自然... 研究牡蛎冷冻干燥后的复水特性,将新鲜牡蛎分为直接冻干组(Fresh+FD组)、预煮处理后冻干组(Boiled+FD组)和自然干燥组(Fresh+ND组),考察干燥后牡蛎的干燥比、复水比、复水率和微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两冻干组牡蛎的含水量远低于自然干燥组,在常温和沸水中的复水比和复水速率均大于自然干燥组,冷冻干燥更有利于牡蛎中水分的去除和复水;干燥后牡蛎闭壳肌微观形态优劣程度依次为Fresh+FD组>Boiled+FD组>Fresh+ND组,其中Fresh+FD组闭壳肌纤维细长、舒展,间隙均匀,Fresh+ND组闭壳肌纤维束堆叠,组织致密;常温复水80min,两冻干组牡蛎的复重系数和复水率均高于自然干燥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冷冻干燥 复水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干燥后玉米种子生物超弱发光与活力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文福 夏艳辉 +2 位作者 周德义 赵学笃 陈晓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10,共3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玉米在薄层干燥试验后的生物超弱发光强度和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 ,随玉米种子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的增加超弱发光和发芽率都呈衰减趋势 ,基本符合一阶动力方程。该文认为生物超弱发光检测技术可以作为种子活性的快速无损间... 通过实验研究了玉米在薄层干燥试验后的生物超弱发光强度和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 ,随玉米种子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的增加超弱发光和发芽率都呈衰减趋势 ,基本符合一阶动力方程。该文认为生物超弱发光检测技术可以作为种子活性的快速无损间接检测方法 ,应用于种子加工、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生物超弱发光 种子活力 种子发芽率 种子干燥 超弱发光强度
下载PDF
蜂蜜喷雾干燥后吸湿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薛文通 宋瑞霞 张泽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9-62,共4页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补品。为了提高我国蜂蜜的深加工水平,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增加我国蜂蜜产品的种类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通过喷雾干燥生产的蜂蜜粉产品,并且以吸湿性、粒度、速溶性为指标考察了不同...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补品。为了提高我国蜂蜜的深加工水平,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增加我国蜂蜜产品的种类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通过喷雾干燥生产的蜂蜜粉产品,并且以吸湿性、粒度、速溶性为指标考察了不同配料的不同添加量对产品吸湿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粉 不同配料 喷雾干燥 吸湿性
下载PDF
油菜籽热风干燥后储藏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国峰 和珊 丁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7-102,共6页
摘要油菜籽经过热风干燥后置于模拟度夏条件下储藏,测定其储藏期间的水分含量、发芽能力、油的酸值、油的过氧化值等品质变化;并用固相微萃取一气质联用法测定储藏期间菜籽的挥发性成分,探索菜籽挥发性成分与菜籽品质之间的关系。结... 摘要油菜籽经过热风干燥后置于模拟度夏条件下储藏,测定其储藏期间的水分含量、发芽能力、油的酸值、油的过氧化值等品质变化;并用固相微萃取一气质联用法测定储藏期间菜籽的挥发性成分,探索菜籽挥发性成分与菜籽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种用菜籽的干燥温度控制在70℃以下为宜;菜籽油的酸值在储藏期间波动在0.21~0.28mg/g范围内,属于国家二级油品质;油的过氧化值总体呈现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保持在0.22~2.65mmol/kg范围,为国家一级油品质,经110℃高温干燥的菜籽的油过氧化值在储藏至第5个月后开始呈现劣变趋势;挥发性成分2-乙基-1-己醇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相对含量下降;酸类挥发性成分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与菜籽的过氧化值具有很强的线性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籽 热风干燥 储藏品质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海藻糖对干燥后单克隆抗体血型试剂的保活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黎忠 李梅 +2 位作者 边广珠 李曦光 刘晓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3-364,共2页
目的 研究海藻糖对单克隆抗体血型试剂在干燥状态下的保活作用 ,探讨最适温度和最佳浓度。方法 采用动态观察方法 ,并计算出单克隆抗体的保活率 (% )。结果  5 6℃下 ,平均保活率为 2 1 9% (96d) ,3 7℃下平均保活率为 71 3 % (3 60d... 目的 研究海藻糖对单克隆抗体血型试剂在干燥状态下的保活作用 ,探讨最适温度和最佳浓度。方法 采用动态观察方法 ,并计算出单克隆抗体的保活率 (% )。结果  5 6℃下 ,平均保活率为 2 1 9% (96d) ,3 7℃下平均保活率为 71 3 % (3 60d) ,2 5℃平均保活率为 71 3 % (180d) ,显示在 3 7℃范围内 ,海藻糖对单克隆抗体有良好保活作用。结论 海藻糖对单克隆抗体具有保活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干燥 单克隆抗体 血型试剂 保活作用
下载PDF
木材干燥后的裂纹与断裂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丽宇 鹿振友 +1 位作者 张明辉 蒋松林 《木材工业》 2002年第2期26-28,共3页
按照传统的强度理论 ,对干燥后用作建筑或农村房舍结构的木材进行校核和设计时 ,常忽视木材内部存在的初始干燥裂纹。本文阐述了木材的正交各向异性特征和其干燥后裂纹 ,以及裂纹对木材强度的影响 。
关键词 木材 干燥 裂纹 断裂 正交各向异性特征 强度
下载PDF
低温冷冻干燥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生物学性状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磊 狄海萍 +3 位作者 郭海娜 曹大勇 牛希华 夏成德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4995-4999,共5页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临床上已被用于骨及软组织修复,但是由于其具有生物活性,仅限于短期临床应用。如何稳定保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延长临床应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低温冷冻干燥技术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形态学以及对富血... 背景: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临床上已被用于骨及软组织修复,但是由于其具有生物活性,仅限于短期临床应用。如何稳定保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及延长临床应用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低温冷冻干燥技术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形态学以及对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中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活力及释放规律的影响。方法:制备新鲜及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将其浸泡于无血清的DMEM基础培养基,收集1,7,14,21 d各个时间点冻干及新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含量测定,比较冻干前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形态结构、生长因子活力及释放规律;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评价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不同时点两组析出液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含量。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结构呈疏松呈海绵状,孔隙直径较大,蓝染有核细胞数目明显减少;②与无血清基础培养基相比,第1天和第7天收集的新鲜及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其中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效果更显著(P<0.05);③与无血清培养基相比,新鲜、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及含10%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在12 h及24 h两个时间点均能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与新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相比,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析出液在12 h及24 h两个时间点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迁移作用更明显(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新鲜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第7天释放量最大,随着时间推移,生长因子释放量逐渐减少;冻干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第1天释放量最大,随着时间推移生长因子释放量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生长因子释放总量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结果表明,冻干技术保存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具有可行性,可以为组织修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冻干燥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酿酒葡萄皮渣经贮存和红外干燥后的质量变化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隋银强 郑亚蕾 +2 位作者 杨继红 李华 王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17-320,共4页
本文研究了酿酒葡萄皮渣在未经干燥下的贮存过程中及其经红外干燥处理后的质量变化,一方面对其在存放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探究红外干燥处理酿酒葡萄皮渣的可能性。处理方式为将收集到的葡萄皮渣分别贮存0、1、3、5和7d后... 本文研究了酿酒葡萄皮渣在未经干燥下的贮存过程中及其经红外干燥处理后的质量变化,一方面对其在存放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探究红外干燥处理酿酒葡萄皮渣的可能性。处理方式为将收集到的葡萄皮渣分别贮存0、1、3、5和7d后晒干,贮存1d的皮渣分别进行葡萄皮和葡萄籽超微粉碎处理,其余的只进行葡萄籽超微粉碎处理;取适量贮存1d的皮渣进行红外干燥并分别进行葡萄皮和葡萄籽超微粉碎处理。通过对超微粉的微生物(酵母菌、霉菌和细菌)、单体酚(8种)和真菌毒素(展青霉毒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含量变化进行检测分析,发现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酵母菌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霉菌和细菌以及真菌毒素含量均显著升高,各单体酚含量则显著降低;贮存1d后进行红外干燥处理的超微粉的微生物含量明显降低,说明红外干燥具有很好的灭菌效果,各单体酚有一定损失,而真菌毒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综合考虑,酿酒葡萄皮渣收集后应立即进行干燥处理,红外干燥可以用于酿酒葡萄皮渣的干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渣 红外干燥 灭菌 单体酚 真菌毒素
下载PDF
水稻干燥后爆腰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衣淑娟 李渤海 王金武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6-77,共2页
试验研究了水稻在受热后缓苏与直接冷却后的爆腰情况,并分析了形成爆腰的原因,指出水稻烘干时采用缓苏后温风冷却要比直接冷却效果好。
关键词 水稻 爆腰 干燥 缓苏 规律
下载PDF
干燥后稻米食味值的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郑先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3-195,共3页
为了采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干燥后稻米食味值,依据稻米的食味值与其主要成分(水分、蛋白质、直链淀粉和脂肪酸)和干燥温度有关这一研究结论,用近红外光谱谷物成分分析仪测定了稻米的主要成分值,用专家模糊评判方法确定稻米的食味值,建立... 为了采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干燥后稻米食味值,依据稻米的食味值与其主要成分(水分、蛋白质、直链淀粉和脂肪酸)和干燥温度有关这一研究结论,用近红外光谱谷物成分分析仪测定了稻米的主要成分值,用专家模糊评判方法确定稻米的食味值,建立了稻米食味值与其主要成分之间的网络结构模型,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预测稻米的食味值,并分析了干燥条件对稻米理化指标的影响规律,影响程度为干燥温度:-0.7;水分:0.68、脂肪酸:-0.56、直链淀粉:0.48和蛋白质含量:-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食味值 近红外光谱 干燥 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