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投式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冻干粉的研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冬梅 吴晖 +2 位作者 汤石生 李理 许喜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6-189,193,共5页
为了制备含高活菌量的LCR冻干粉,研究了增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优化冻干保护剂。与MRS基础培养基相比,分别添加氮源、番茄汁、胡萝卜汁和抗坏血酸,LCR719活菌数分别提高了约2.0、1.3、1.2、1.5倍;以添加2.5倍氮源、8%番茄汁、6%胡萝卜... 为了制备含高活菌量的LCR冻干粉,研究了增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优化冻干保护剂。与MRS基础培养基相比,分别添加氮源、番茄汁、胡萝卜汁和抗坏血酸,LCR719活菌数分别提高了约2.0、1.3、1.2、1.5倍;以添加2.5倍氮源、8%番茄汁、6%胡萝卜汁、0.04%抗坏血酸的培养基,初始pH为6.8时,增菌效果最好,其活菌数达109cfu/mL,菌体最佳收获时间为16h;保护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海藻糖、脱脂奶粉、蔗糖、甘油、可溶性淀粉、硫酸锰、抗坏血酸;以10%海藻糖+10%脱脂奶粉的组合为最佳,其菌体存活率达100%,冻干菌粉活菌数达1011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直投式发酵剂 增茵 冷冻干燥 冻干保护剂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与肉葡萄球菌在大豆奶酪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理 陈则华 +1 位作者 Naveed Ahmad 杨晓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21,共6页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rhamnosus)与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在豆乳中的生长、产酸和凝乳的能力,结果表明,L.rhamnosus与S.carnosus适合在豆乳中生长并具有很强的产酸和凝固豆乳的能力,2菌种之间没有...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actobacillus rhamnosus)与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arnosus)在豆乳中的生长、产酸和凝乳的能力,结果表明,L.rhamnosus与S.carnosus适合在豆乳中生长并具有很强的产酸和凝固豆乳的能力,2菌种之间没有相互抑制作用,当二者组合发酵3h时可使豆乳凝固;大豆发酵乳的SDS-PAGE、氨基氮分析及大豆乳清中蛋白质含量分析表明2菌种对蛋白质的降解没有显著性差异;质构分析表明菌种S.carnosus能明显降低大豆奶酪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肉葡萄球菌 大豆奶酪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的培养条件及絮凝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莉力 许云贺 李新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9-141,145,共4页
酸浆是我国传统的鲜薯(或绿豆)淀粉生产工艺中用于淀粉分离净化的生物絮凝剂。本实验对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中分离的、对甘薯淀粉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的培养条件和絮凝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副... 酸浆是我国传统的鲜薯(或绿豆)淀粉生产工艺中用于淀粉分离净化的生物絮凝剂。本实验对从自然发酵的甘薯酸浆中分离的、对甘薯淀粉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的培养条件和絮凝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1为兼性厌氧菌,在改良TJA培养基初始pH为7.0,在25℃培养48~60h时,菌体的生长状况和絮凝活性最好;Na+、K+对L1的絮凝活性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但对高温和胰蛋白酶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杆菌干酪亚种 甘薯淀粉 微生物絮凝剂
下载PDF
低聚异麦芽糖对干酪中鼠李糖乳杆菌促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璐 李晓东 +4 位作者 张玲 朱永明 马丽媛 任红晶 毕伟伟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8,共5页
将鼠李糖乳杆菌作为益生菌添加到契达干酪中,研究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对鼠李糖乳杆菌生长的影响。以干酪组成成分、益生菌活菌数、蛋白水解以及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低聚异麦芽糖的最适添加量,同时研究低聚异麦芽糖的添加对干酪质构是否存... 将鼠李糖乳杆菌作为益生菌添加到契达干酪中,研究添加低聚异麦芽糖对鼠李糖乳杆菌生长的影响。以干酪组成成分、益生菌活菌数、蛋白水解以及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低聚异麦芽糖的最适添加量,同时研究低聚异麦芽糖的添加对干酪质构是否存在影响。实验表明,添加1%的低聚异麦芽糖可以有效的促进鼠李糖乳杆菌的生长,在此条件下,鼠李糖乳杆菌在新鲜干酪中的活菌数为8.27 g-1(对数值),在干酪成熟24周后的活菌数为8.23 g-1(对数值),同时低聚异麦芽糖和鼠李糖乳杆菌的添加对干酪的蛋白水解和质构无显著性的影响。对所制成的干酪进行模拟胃肠道实验,并对其中的鼠李糖乳杆菌活菌数进行测定,最终测定出其活菌数可以保持在7.0 g-1(对数值)以上,能够起到益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达干酪 低聚异麦芽糖 鼠李糖杆菌 影响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产生抗菌物质的抑菌作用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冬梅 李理 +1 位作者 梁世中 杨晓泉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Lactobacillus rhamnosus6013在MRS培养基中于37°C厌氧培养48h生长最好,所得的培养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沙门氏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抑菌物质部分地受到1mol/L氢氧化钠溶液,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影... Lactobacillus rhamnosus6013在MRS培养基中于37°C厌氧培养48h生长最好,所得的培养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沙门氏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抑菌物质部分地受到1mol/L氢氧化钠溶液,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影响,表明综合的抑菌作用可能是乳酸和蛋白质类物质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使用HPLC分析,抑制致病菌的主要物质是乳酸,质量浓度为4.38g/100mL。另外,培养上清液与NaCl溶液,乙醇溶液,Nisin溶液协同作用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协同增效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6013 抗菌物质 HPLC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的抑菌及其在大豆奶酪中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冬梅 李理 +1 位作者 梁世中 杨晓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研究了Lactobacillusrhamnosus6013在MRS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48h的培养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沙门氏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然后使用大豆奶酪细菌DH1、GH4结合该菌加入到豆奶中,在一定条件下制成细菌型发酵大豆奶酪。... 本文研究了Lactobacillusrhamnosus6013在MRS培养基中,37℃厌氧培养48h的培养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沙门氏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然后使用大豆奶酪细菌DH1、GH4结合该菌加入到豆奶中,在一定条件下制成细菌型发酵大豆奶酪。在发酵6h后,Lactobacillusrhamnosus6013的活菌细胞数达108-109CFU/ml。在成熟30天后,pH值有轻微下降,该菌存活细胞数达107CFU/g,而DH1、GH4的活菌数分别为106,106CFU/g。当盐水中NaCl溶液浓度为2-4%(m/v),对Lactobacillusrhamnosus6013存活影响很小。根据行业标准SB/T10170-93,评价了此大豆奶酪的外观、色泽、滋气味和组织状态等四个指标。以上结果表明潜在益生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6013能耐受大豆奶酪的加工过程,而对大豆奶酪的发酵和口感没有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抑菌作用 存活率 益生菌大豆奶酪 感观评价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抑制大豆奶酪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冬梅 吴晖 +1 位作者 李理 许喜林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3-78,共6页
干酪乳杆菌LCR 719的培养上清液能很好抑制S.aureus和B.subtilis。在10℃下贮藏时,接入LCR 719的大豆奶酪可使S.aureus的菌数降低至原来的1/10-1/100,使B.subtilis的菌数降低至原来的1/10以下。在30℃下贮藏时,接入LCR 719的大豆奶酪可... 干酪乳杆菌LCR 719的培养上清液能很好抑制S.aureus和B.subtilis。在10℃下贮藏时,接入LCR 719的大豆奶酪可使S.aureus的菌数降低至原来的1/10-1/100,使B.subtilis的菌数降低至原来的1/10以下。在30℃下贮藏时,接入LCR 719的大豆奶酪可抑制S.aureus和B.subtilis的生长。结果表明,LCR 719能用作大豆奶酪生产的潜在保护性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抑制 大豆奶酪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非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明阳 吴晖 +2 位作者 刘冬梅 余以刚 李晓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2,共4页
对干酪乳杆菌非连续性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不添加补料,得到L-乳酸的最大浓度为76.9g/L,L-乳酸的产率为64.1%,最大细胞干重为6.5g/L。而发酵过程进行分批补料的试验结果证明,添加葡萄糖是发酵L-乳酸的有效方法,L-乳... 对干酪乳杆菌非连续性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不添加补料,得到L-乳酸的最大浓度为76.9g/L,L-乳酸的产率为64.1%,最大细胞干重为6.5g/L。而发酵过程进行分批补料的试验结果证明,添加葡萄糖是发酵L-乳酸的有效方法,L-乳酸的最终浓度为90.7g/L,产率为75.5%,细胞干重为8.6g/L。L-乳酸产量提高了17.9%,细胞干重提高32.3%,L-乳酸纯度为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L- 葡萄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假植物亚种可做犊牛的益生素 被引量:1
9
作者 耿凤琴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3年第1期24-,共1页
俄学者塔拉卡诺夫和尼科里切娃认为为了制备益生素以选用在正常状态下栖居于幼畜消化道中居
关键词 益生素 活菌制剂 犊牛 亚种 干酪杆菌 杆菌 植物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发酵提高羊骨酶解液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庞丰平 霍乃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通过乳酸菌发酵提高羊骨粉酶解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副干酪乳杆菌对羊骨粉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液进行发酵,对酶解液和发酵液的各项水解指标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酶解液经过发酵,水解度由31.25%提高到50.79%,提高... [目的]通过乳酸菌发酵提高羊骨粉酶解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副干酪乳杆菌对羊骨粉的碱性蛋白酶酶解液进行发酵,对酶解液和发酵液的各项水解指标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酶解液经过发酵,水解度由31.25%提高到50.79%,提高了62.5%;Ca2+含量由1.25g·L^(-1)提高到2.75g·L^(-1),提高了120.00%;短肽含量由11.24g·L^(-1)提高到19.83g·L^(-1),提高了76.42%;羟脯氨酸含量由2.13g·L^(-1)提高到3.25g·L^(-1),提高了52.58%。经测定DPPH清除率由39.63%提高到43.75%;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由44.12%、52.09%提高到82.49%和71.82%。[结论]对酶解液发酵可进一步提高骨胶原蛋白的水解度,增加短肽含量,并且能促进游离Ca^(2+)的释放,体外抗氧化活性也相应增强,研究结果为畜骨的高值利用和新型保健品的开发提供了实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骨酶解液 干酪杆菌干酪亚种 水解度 游离CA^2+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grx10在常温褐色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枫染 刘媛 +3 位作者 贾志磊 刘绒梅 胡诗齐 李启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64,共7页
为了探究中国本土来源的专利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rx10(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x10)在常温褐色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采用发酵监测、质构对比、感官品评、理化测定、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比了grx10与商业进口发酵剂副干酪乳杆菌Lpc37(La... 为了探究中国本土来源的专利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grx10(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x10)在常温褐色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采用发酵监测、质构对比、感官品评、理化测定、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比了grx10与商业进口发酵剂副干酪乳杆菌Lpc37(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c37)制成的酸奶及饮料的理化、感官及稳定性。结果表明:grx10发酵褐色酸奶最适接种量3×10^(7) mL^(-1);37℃,61 h至发酵终点;42℃,35 h至发酵终点;发酵温度不影响褐色酸奶的硬度、稠度、内聚力、黏性(P>0.05),但会影响风味,37℃发酵风味较佳;相同发酵温度,grx10与Lpc37制成的褐色酸奶感官评价差异不显著(P>0.05);grx10与Lpc37作为发酵剂中试生产的褐饮稳定性相似,保质期均可达9个月。综上,grx10可替代商业发酵剂Lpc37用于常温褐色乳酸菌饮料的研发及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 干酪杆菌 美拉德反应 常温饮料 应用对比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RW-9595M分批培养生产胞外多糖
12
作者 乃用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59,共1页
许多食品级微生物如乳酸菌产生胞外多糖(EPS)。在酸奶,干酪,酸性稀奶油等发酵乳制品中,多糖对产品质地,口感和稳定性都有重要作用。有些EPS还是调节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对健康有利的益生元。不过,乳酸菌的胞外多糖的产量低,并未用... 许多食品级微生物如乳酸菌产生胞外多糖(EPS)。在酸奶,干酪,酸性稀奶油等发酵乳制品中,多糖对产品质地,口感和稳定性都有重要作用。有些EPS还是调节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对健康有利的益生元。不过,乳酸菌的胞外多糖的产量低,并未用作食品添加剂。鼠李糖乳杆菌RW-9595M能在以乳清为主的培养基中产生大量胞外多糖。本研究的目的是用鼠李糖乳杆菌RW-9595M的游离细胞,在控制pH的分批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 酸菌 胞外多糖 发酵制品 食品添加剂 干酪 养生 多食 游离细胞
下载PDF
两种乳杆菌在牙鲆消化道的定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福强 呙于明 +1 位作者 陈营 邵占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从牙鲆肠道分离的 1株鼠李糖乳杆菌P15和 1株干酪乳杆菌 ,通过试验研究其在牙鲆消化道的定植和演替规律。在投喂含有 1 2× 10 9cfu/ g乳杆菌的饲料 5d后 ,消化道定植的乳酸菌超过 10 6cfu/ g ,其后维持在 10 6~ 10 8cfu/g动... 利用从牙鲆肠道分离的 1株鼠李糖乳杆菌P15和 1株干酪乳杆菌 ,通过试验研究其在牙鲆消化道的定植和演替规律。在投喂含有 1 2× 10 9cfu/ g乳杆菌的饲料 5d后 ,消化道定植的乳酸菌超过 10 6cfu/ g ,其后维持在 10 6~ 10 8cfu/g动态平衡中 ;同时随着乳酸菌的增加 ,2组鱼消化道的弧菌均从 10 7~ 10 8cfu/g降低到 10 5~ 10 7cfu/g。停喂乳杆菌 7d后 ,2个试验组鱼消化道的乳酸菌均从 10 5~ 10 6cfu/ g下降到 10 4~ 10 5cfu/ g ,P15组鱼小肠中弧菌从 10 5cfu/g回升到 10 7cfu/g ;LC组鱼盲囊中弧菌从 10 5cfu/g回升到 10 6cfu/g ,小肠中弧菌数量也有显著的增加。试验结果表明 ,2种乳杆菌均能在牙鲆消化道内定植 ;乳杆菌的投喂和定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鼠李糖杆菌 干酪杆菌 定植 消化道
下载PDF
利用玉米浸泡水发酵生产L(+)-乳酸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寿经 朱克卫 +1 位作者 齐红彬 钱延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5-58,共4页
对以玉米浸泡水浓缩液(CCSL)为基础的简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由80g/L葡萄糖、40g/L玉米浸泡水浓缩液和0.2g/LMnSO4.H2O组成的发酵培养基获得了68.5g/L的乳酸产量,与完全培养基产量基本相同。使用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乳酸的生... 对以玉米浸泡水浓缩液(CCSL)为基础的简化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由80g/L葡萄糖、40g/L玉米浸泡水浓缩液和0.2g/LMnSO4.H2O组成的发酵培养基获得了68.5g/L的乳酸产量,与完全培养基产量基本相同。使用数学模型对发酵过程中乳酸的生成和葡萄糖的消耗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L- 玉米浸泡水(CSL)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冷鲜调理肉三种乳酸菌发酵剂的筛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飞 刘哲 罗爱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4-107,共4页
为筛选出符合冷鲜调理肉制品发酵的优质乳酸菌发酵剂,对3株乳酸菌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耐盐、耐亚硝酸盐、产粘、产酸能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菌种间的拮抗作用等试验对其进行优势菌种筛选。结果表明,菌株LLSL、LP、LGG对食盐... 为筛选出符合冷鲜调理肉制品发酵的优质乳酸菌发酵剂,对3株乳酸菌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通过耐盐、耐亚硝酸盐、产粘、产酸能力、蛋白质和脂肪分解能力、菌种间的拮抗作用等试验对其进行优势菌种筛选。结果表明,菌株LLSL、LP、LGG对食盐和亚硝酸盐具有较好的耐受性,能在6%的食盐溶液和150 mg/L亚硝酸盐溶液中存活,能有效产酸,无降解蛋白质和脂肪能力,不产气、不产氨、不产H_2S;其中,菌株LLSL、LP不产粘,两者间无拮抗作用,可作为于冷鲜调理肉制品的发酵剂;菌株LGG产粘,影响冷鲜调理肉制品的感官品质和内部组织状态,不适合作为冷鲜调理肉制品的发酵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菌亚种 植物杆菌 鼠李糖杆菌 筛选 发酵剂
下载PDF
对甘薯淀粉具有絮凝活性的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莉力 许云贺 李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8-231,共4页
从自然发酵甘薯酸浆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甘薯淀粉颗粒具有高絮凝活性的乳酸菌L1,经鉴定该菌为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 paracasei)。该菌株产絮凝剂的适宜pH值为6.5~8.5,适宜培养温度为25~35℃。葡萄糖... 从自然发酵甘薯酸浆中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甘薯淀粉颗粒具有高絮凝活性的乳酸菌L1,经鉴定该菌为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 paracasei)。该菌株产絮凝剂的适宜pH值为6.5~8.5,适宜培养温度为25~35℃。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均可作为该菌株的良好碳源,其适宜氮源为酵母粉或牛肉膏。通过对絮凝活性分布的研究,确定菌株所产的絮凝剂主要存在于菌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杆菌干酪亚种 絮凝活性 淀粉 微生物絮凝剂
下载PDF
水开菲尔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发酵荔枝汁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芸 曹宜 阮传清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2期13-21,共9页
乳酸菌发酵能保留荔枝原有风味,并赋予其全新储存性能和营养价值。为拓展发酵剂资源,经MC培养基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从水开菲尔粒中分离出类干酪乳酪杆菌坚韧亚种FJAT-54886(Lacticaseibacillus parac... 乳酸菌发酵能保留荔枝原有风味,并赋予其全新储存性能和营养价值。为拓展发酵剂资源,经MC培养基分离,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从水开菲尔粒中分离出类干酪乳酪杆菌坚韧亚种FJAT-54886(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subsp.tolerans FJAT-54886)和红条液体乳杆菌FJAT-54887(Liquorilactobacillus satsumensis FJAT-54887)。这2株菌与适合于植物原料发酵的植物乳植物杆菌FJAT-54898(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FJAT-54898)和类干酪乳杆菌类干酪亚种FJAT-54854(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 subsp.paracasei FJAT-54854)进行荔枝汁发酵特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植物杆菌FJAT-54898、类干酪乳酪杆菌类干酪亚种FJAT-54854的活菌数增殖速度及最终活菌数均显著高于红条液体乳杆菌FJAT-54887和类干酪乳酪杆菌坚韧亚种FJAT-54886(P<0.05),后两者最终活菌数为7.36 Lg(cfu·mL~(-1))和7.02 Lg(cfu·mL~(-1))。类干酪乳酪杆菌类干酪亚种FJAT-54854和植物乳植物杆菌FJAT-54898的pH显著低于红条液体乳杆菌FJAT-54887和类干酪乳酪杆菌坚韧亚种FJAT-54886(P<0.05),后两者pH分别为3.75和4.33。类干酪乳酪杆菌类干酪亚种FJAT-54854和植物乳植物杆菌FJAT-54898的酸度也高于红条液体乳杆菌FJAT-54887和类干酪乳酪杆菌坚韧亚种FJAT-54886,后两者酸度分别为99.6~ΟT和76.5~ΟT。以上结果为荔枝汁发酵产品研发的菌株优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开菲尔粒 菌种鉴定 干酪杆菌坚韧亚种 红条液体杆菌 荔枝汁 发酵
下载PDF
利用甘薯酸浆中分离的乳酸菌发酵薯汁酸奶的研究
18
作者 李新华 张莉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81-282,286,共3页
以自然发酵甘薯酸浆中分离的乳酸菌L·paracasei subsp·paracasei L1发酵薯汁,研究利用L·paracasei subsp·paracasei L1发酵薯汁生产薯汁酸奶的条件,开发出具有独特风味、良好保健作用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乳酸菌饮品。
关键词 甘薯 酸奶 干酪杆菌干酪亚种
下载PDF
鼠李糖乳杆菌LGG在Cottage干酪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齐麟 马春丽 +2 位作者 李艾黎 曹楠 宋兰兰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255,共4页
采用两种方式添加鼠李糖乳杆菌LGG制作益生菌Cottage干酪,即与发酵剂同时添加和堆积前添加到凝乳中,对其4℃贮藏期间的组成成分,乳酸菌总数和LGG菌数变化,蛋白水解程度,质构及感官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确定LGG的添加方式为与发酵剂同时加入... 采用两种方式添加鼠李糖乳杆菌LGG制作益生菌Cottage干酪,即与发酵剂同时添加和堆积前添加到凝乳中,对其4℃贮藏期间的组成成分,乳酸菌总数和LGG菌数变化,蛋白水解程度,质构及感官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确定LGG的添加方式为与发酵剂同时加入,在干酪贮藏期间可保持较高数量(>107 CFU/g),并能加速干酪中蛋白质次级水解,对干酪质构和感官特性无负面影响,此研究为开发益生菌干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杆菌 益生菌 Cottage干酪
原文传递
雪莲菌中乳酸菌的益生特性 被引量:13
20
作者 何杉杉 王晓蕊 +2 位作者 彭禹熙 马立娟 杜丽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6,共7页
对分离自雪莲菌的乳酸菌进行益生特性评价。耐酸性和模拟胃肠液耐受性初筛结果表明,20株乳酸菌中有11株乳酸菌在pH 3.0和pH 2.5的培养基中具有耐受性,经过模拟胃肠液培养后有8株乳酸菌的活菌数大于10;CFU/mL;疏水性、自凝聚性、抗氧化... 对分离自雪莲菌的乳酸菌进行益生特性评价。耐酸性和模拟胃肠液耐受性初筛结果表明,20株乳酸菌中有11株乳酸菌在pH 3.0和pH 2.5的培养基中具有耐受性,经过模拟胃肠液培养后有8株乳酸菌的活菌数大于10;CFU/mL;疏水性、自凝聚性、抗氧化能力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KF2-5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RG疏水性较高、抑菌性最强,菌株RG的自凝聚能力和抗氧化能力较强;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菌株KF2-5和RG对红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对头孢噻肟和万古霉素具有耐药性;溶血性实验表明,2株菌均无溶血。本研究筛选得到2株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KF2-5和RG,在益生产品开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菌 酸菌 益生特性 干酪杆菌 鼠李糖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