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3篇文章
< 1 2 1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微型钢板置入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政 张岱捷 李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42-4847,共6页
背景:第五掌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手术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但术后大多数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需二次住院治疗。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不需再次住院手术取出等优点,但对第五掌骨干骨折的应用效果不明确。目的... 背景:第五掌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手术治疗多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但术后大多数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需二次住院治疗。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不需再次住院手术取出等优点,但对第五掌骨干骨折的应用效果不明确。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微型钢板置入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第五掌骨干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钢板组30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克氏针组30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其中5例小切口切开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握力、第五掌指关节活动度等,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估患者的手指功能。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克氏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小于钢板组(P<0.05),钢板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克氏针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依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法评估疗效,克氏针组优良率为87%,钢板组优良率为9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末次随访的第五掌指关节活动度、握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克氏针组术后有1例发生钉道感染,周围略有红肿,给予碘伏加强换药后感染得到控制;1例出现针尾刺激皮肤症状,拔除克氏针后症状消失;钢板组有12例因个人原因于术后12个月以后住院行钢板取出术,克氏针组全都在门诊取出;钢板组出现3例第五掌骨远端背侧及小指指背侧皮肤感觉麻木,术后口服甲钴胺,症状逐渐消失;两组均未出现骨不愈合及内固定取出再骨折等情况;⑤结果表明,这两种术式治疗第五掌骨干骨折均获得良好疗效,手指功能恢复佳,但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具有创伤小、切口小、费用低、内固定取出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 克氏针 横行固定 第五掌骨干骨折 掌骨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筋膜室扩容技术在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2
作者 方国辉 林武杰 +2 位作者 喻勤军 张孔彬 尤璐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筋膜室扩容技术在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住院的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于入院早期采用石膏托固定,观察组联合筋膜室扩容技术干预。比... 目的观察筋膜室扩容技术在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住院的闭合性胫骨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于入院早期采用石膏托固定,观察组联合筋膜室扩容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肢肿胀程度与受伤至手术时间。结果随时间延长,对照组患肢肿胀程度呈升高后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逐渐下降,两组干预后第5d患肢肿胀程度明显小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早期予筋膜室扩容技术干预,方法简单,疗效良好,有利于患者尽早达到手术施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胫骨干骨折 筋膜室扩容技术 早期
下载PDF
正骨片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强 梁绍雄 +1 位作者 韦家宁 付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27-130,共4页
目的 观察正骨片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正骨片组(n=60)。患者均行桥接组合式... 目的 观察正骨片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正骨片组(n=60)。患者均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术后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正骨片组给予正骨片,2组均用药至术后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术后7 d视觉模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正骨片组显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68.33%vs. 40.00%,χ^(2)=9.701,P=0.002)。术后3个月,2组血清BGP、BALP水平低于术前,血清CTX-Ⅰ水平高于术前,但正骨片组术后血清BGP、BALP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血清CTX-Ⅰ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正骨片组术后7 d VA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13周者占比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常规治疗组与正骨片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1.67%,χ^(2)=0.835,P=0.361)。结论 正骨片联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肱骨干骨折可更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疼痛感,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正骨片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疼痛 愈合
下载PDF
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影响及患者腓肠肌平均肌电值变化
4
作者 王家梁 张理选 +1 位作者 钟少文 李燕珍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索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效果并同时基于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sEMG)监测患者平均肌电值(AEMG)变化。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月因胫骨干骨折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 目的探索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对改善闭合性胫骨干骨折预后的效果并同时基于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sEMG)监测患者平均肌电值(AEMG)变化。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月因胫骨干骨折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行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8~59岁,平均45.8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40~58岁,平均44.9岁。道路交通伤35例,重物砸伤17例,高处坠落伤8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可穿戴式sEMG测量术前术后小腿肌群等长收缩时腓肠肌的AEMG,研究组患者进行术前踝泵运动,对照组不进行术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7 d VAS;术后住院期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远期功能恢复情况,包括完全负重活动时间、膝关节伸屈活动度(ROM)、踝关节伸-跖屈ROM、Johner-Wruhs评分、胫骨对位情况及两侧胫骨长度差;同时根据患者的可穿戴式sEMG的记录情况,记录骨折后(术前)1、3、5 d,以及术后1、3d、1周、1、3、6个月时腓肠肌的AEMG水平。结果随着治疗的进行,两组患者VAS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术后1、3、7d两组患者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内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D-二聚体升高,但研究组升高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6.7%vs.43.3%,P<0.05);研究组患者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55.90±8.85)d vs.(60.28±9.33)d,P<0.05],研究组术后1、3个月的膝关节伸-屈RO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在骨折后5d,研究组患者腓肠肌AE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3 d、1周、1、3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腓肠肌AE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下肢肌肉锻炼可以加快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其在sEMG所记录到的AMEG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影响。这也表明基于可穿戴式sEMG技术监测患者AEMG并对其进行量化,以期在指导闭合性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下肢肌肉锻炼以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可穿戴式表面肌电技术 下肢肌肉锻炼
下载PDF
手法复位配合截楔管型石膏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30例
5
作者 许权 杨凤云 +2 位作者 吴凡 曹端广 张恒青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配合截楔管型石膏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患者60例,均采用闭合中医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截楔管...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配合截楔管型石膏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患者60例,均采用闭合中医手法复位后,随机分为观察组(截楔管型石膏固定)和对照组(常规石膏固定),各30例。治疗后1、2、4、6周及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整复前后的X线片影像学结果,记录骨折端再移位情况、骨折端成角情况、VAS评分及有无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骨折复位后1周,观察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2周,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正位、侧位片骨折断端成角比较,复位前观察组分别为(18.2±7.8)°、(19.6±4.4)°,对照组分别为(17.7±6.0)°、(20.9±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观察组分别为(2.1±0.7)°、(3.5±1.0)°,对照组分别为(6.6±2.4)°、(8.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2组骨折断端成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2组Flynn疗效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复后前2周再移位比例比较,观察组(2/30)低于对照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配合截楔管型石膏治疗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成角畸形疗效确切,能有效纠正骨折断端成角及减少骨折再移位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干骨折 管型石膏 楔形矫正 中医手法复位 儿童
下载PDF
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顾之臣 陈方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12-1514,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髌腱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 目的:观察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经髌腱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情况(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量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较术前降低、Lysholm评分、AOFA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Lysholm评分、AOFAS评分改善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骨折愈合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可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治疗效率,改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外半伸膝位内侧髌旁入路 经髌腱入路 髓内钉技术 胫骨干骨折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MIPO技术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余浩 沈黎明 +4 位作者 罗顺红 秧茂盛 赵飒 刘满花 蒲丹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交锁髓内钉术(LIN)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肱骨干骨折患者34例,其中17例接受MIPO(MIPO组),17例接受LIN(LIN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交锁髓内钉术(LIN)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肱骨干骨折患者34例,其中17例接受MIPO(MIPO组),17例接受LIN(LIN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X线透视次数、并发症、Mayo评分及Neer评分。结果34例患者术后随访12—28个月,平均16.3个月;两组在Mayo评分、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IN组术后出现6例肩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MIPO组术后出现1例前臂外侧肌皮神经损伤,MIPO组总并发症发生率较LIN组低,且术中C型臂X线透视次数少于LIN组,术后Neer评分较LIN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PO及LIN对肱骨干骨折治疗均有效,但MIPO在肩关节功能恢复、降低肩关节并发症和减少术者射线暴露时间上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MIPO 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8
作者 关铁汉 曹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LC-DCP内固定...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治疗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LCP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LC-D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4.82±3.01)d、手术时间(124.21±6.15)min、骨折愈合时间(25.81±3.00)d短于对照组的(18.21±4.52)d、(145.84±7.10)min、(29.20±4.51)d,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62±0.05)分低于对照组的(6.42±0.15)分(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LC-DCP内固定在胫骨干骨折后骨不连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促进患者骨结构恢复,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预后,且治疗安全性和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 胫骨干骨折 骨不连 效果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
9
作者 张卫华 胡海松 +3 位作者 朱伟雄 胡涛 徐玉明 陈飞鹏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32例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4~12个月。13例骨折解剖复位,19例功能复位。切口均愈合良好。骨痂形成时间2~4周。骨折均愈合,时间6~12...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32例儿童尺桡骨干骨折。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4~12个月。13例骨折解剖复位,19例功能复位。切口均愈合良好。骨痂形成时间2~4周。骨折均愈合,时间6~12周。术后无切口感染、骨不连、骨折块移位等并发症发生。2例术后出现桡浅神经损伤症状;3例发生针尾皮肤激惹,其中1例针尾刺穿皮肤。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135°~145°(138.41°±2.52°),伸直0°~10°(2.35°±0.78°);前臂旋前80°~90°(85.67°±3.52°),旋后80°~90°(84.25°±2.68°)。结论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骨折创伤小,患儿恢复快,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干骨折 儿童 髓内固定
下载PDF
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10
作者 余立钦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22-25,共4页
目的:对比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 目的:对比髌上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术,观察组行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术,两组术后均抗感染处理,并持续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GQOLI-74各维度评分较术前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髌下入路相比,髌上入路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患者治疗中效果更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加速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固定术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疼痛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何氏正骨疗法配合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周肃陵 胡业昌 +1 位作者 廖辉 安建原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173-177,共5页
目的观察肱骨干骨折经何氏正骨疗法配合外固定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2020年12月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观察组30例,经何氏正骨疗法配合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Ⅰ30... 目的观察肱骨干骨折经何氏正骨疗法配合外固定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2020年12月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观察组30例,经何氏正骨疗法配合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Ⅰ30例,经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Ⅱ30例,经何氏正骨疗法(同观察组)治疗。比较骨折愈合情况,并运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及Mayo肘关节评分量表分别评价肩、肘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较对照组Ⅰ(93.33%)、对照组Ⅱ(9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9、5.560,P均<0.05)。术后第2、4、6、24周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年后观察组与对照组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2周观察组及对照组Ⅰ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4、6、24周及2年后,3组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何氏正骨疗法配合外固定器可以有效治疗肱骨干骨折,且安全性高、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何氏正骨 外固定器
下载PDF
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2
作者 熊先 董志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73-76,共4页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因胫骨干骨折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外综合一科住院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髌上组和髌下组,各40例。髌上... 目的比较髌上入路与髌下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因胫骨干骨折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骨外综合一科住院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髌上组和髌下组,各40例。髌上组采用髌上入路进行手术,髌下组采用髌下入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中二次移位情况、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改良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髌上组的手术时间短于髌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二次移位情况少于髌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HSS、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且髌上组的Lysholm评分高于髌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髌下入路相比,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二次移位发生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推荐临床决策者优先考虑髌上入路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髓内钉 髌上入路 髌下入路
下载PDF
胫骨干骨折经皮微创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近期效果对比研究
13
作者 许权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TSF)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外科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TS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MIPPO组(42例)和O... 目的探讨胫骨干骨折(TSF)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RIF)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12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创伤外科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84例TS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MIPPO组(42例)和ORIF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第1天检测患者的Cor、PGE_(2)、NE手术应激指标水平。以WOMAC评分评价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膝关节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IPPO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OR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IF组;术后Cor、PGE_(2)、NE水平低于ORIF组,WOMAC各项评分均优于ORI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RIF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ORIF比较,MIPPO治疗TSF,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围术期指标 并发症
下载PDF
3D打印结合预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在治疗胫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09-0112,共4页
分析探讨3D打印结合预塑钢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在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收集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间治疗新鲜闭合性胫骨C型骨折4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案资料中有20例使用3D打印结合塑形钢... 分析探讨3D打印结合预塑钢板内固定技术应用于在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收集于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间治疗新鲜闭合性胫骨C型骨折40例患者的病案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选病案资料中有20例使用3D打印结合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将其纳入研究组,另外20例患者采用传统胫骨钢板固定治疗,将其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术治疗中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时间、Matta骨折复位以及Johner-wruhs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1.15±1.7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6.51±3.08)天;研究组解剖复位总满意度85%显著大于对照组的45.00%;研究组的解剖复位满意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Johner-wruhs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打印结合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用于胫骨骨折的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的出血量和透视的次数,缩短了手术操时间,降低手术的创伤和危险,有利于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提高病人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3D打印 预塑形钢板内固定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喉罩全身麻醉复合臂丛阻滞麻醉在肱骨干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宋文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50-0053,共4页
分析肱骨干骨折患者接受喉罩全麻联合臂丛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 0 0年1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96例,按1:1分组,每组48人。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与喉罩复合麻醉联合,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实验组麻醉效果、疼... 分析肱骨干骨折患者接受喉罩全麻联合臂丛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 0 0年1月期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96例,按1:1分组,每组48人。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实验组与喉罩复合麻醉联合,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实验组麻醉效果、疼痛指标、不良反应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流动力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对肱骨干骨折病患实施喉罩全麻联合臂丛阻滞麻醉,可以提升麻醉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全身麻醉 臂丛阻滞麻醉 肱骨干骨折手术
下载PDF
微创钢板接骨术与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延鹤 成金磊 +3 位作者 吕飞飞 王少滨 赵禹 龚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4期1515-1519,共5页
目的 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顺行交锁髓内钉(LIN)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 目的 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顺行交锁髓内钉(LIN)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合肥市滨湖医院收治的8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接受MIPO治疗,42例)与对照组(接受顺行LIN内固定术治疗,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及并发症(前臂外侧皮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肩关节疼痛、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85.87±24.02) mL,明显低于对照组[(222.98±23.86) mL],骨折愈合时间为(12.14±1.68)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5.31±1.7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分别为(93.19±4.05)、(90.09±4.1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67±3.77)、(84.51±3.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8%,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顺行LIN内固定术相比,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可进一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肩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优,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微创钢板接骨术 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髌上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燕莉 张静 +3 位作者 王晓唐 高阳 李婷 李永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髌上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胫骨干骨折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2例(采用髌上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和B组62例(采用髌... 目的探讨髌上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胫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胫骨干骨折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2例(采用髌上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和B组62例(采用髌下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统计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足甲襞微循环指标(襻顶血管直径、管襻畸形率)、影像测量结果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襻顶血管直径、管襻畸形率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襻顶血管直径、管襻畸形率组间、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至术后6个月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呈升高趋势,术后3、6个月A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高于B组,两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至术后6个月两组ROM呈升高趋势,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ROM组间、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至术后6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呈升高趋势,活动时VAS评分呈降低趋势,术后3、6个月A组Lysholm评分高于B组,活动时VAS评分低于B组,两组Lysholm及活动时VAS评分组间、时间点、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髌上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方面改善效果优于髌下旁入路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可作为胫骨干骨折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重要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髌上旁入路 髌下旁入路 胫骨髓内钉内固定术 足甲襞微循环
下载PDF
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使用加压钢板和带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景伟 王文志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33-35,39,共4页
目的 :比较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加压钢板治疗)和观察组(n=42,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肢体运动能力、术后并... 目的 :比较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加压钢板治疗)和观察组(n=42,带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肢体运动能力、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24%vs 76.19%),下肢FM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在胫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带锁髓内钉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加压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骨不连 加压钢板 带锁髓内钉 围术期指标 肢体运动能力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华兵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10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扶拐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10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开始扶拐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68~206(85.4±11.6)min,术中出血量80~155(101.6±6.8)ml,住院时间10~18(13.6±3.1)d,开始扶拐下地时间3~8(4.1±1.3)周,骨痂形成时间5~12(6.8±1.2)周,骨折愈合时间2~6(3.4±0.5)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110°~135°(122.6°±5.6°),踝关节背伸活动度10°~25°(16.7°±2.3°);96例骨折解剖复位,4例骨折功能复位;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78例,良12例,可10例,优良率90.0%。结论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髓内钉内固定 胫骨干骨折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联合目标导向性康复路径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丽娜 史达 +2 位作者 杜雷飞 谭翼 张利娟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研究低频脉冲电联合目标导向性康复路径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康复医院骨关节病区接诊的86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 目的研究低频脉冲电联合目标导向性康复路径在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康复医院骨关节病区接诊的86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性康复路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优良率、治疗前后的指总伸肌、腕伸肌肌力恢复的肌电图(EMG)指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波幅,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优良率为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指总伸肌、腕伸肌肌力恢复EMG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指总伸肌、腕伸肌肌力恢复EMG指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指总伸肌、腕伸肌肌力恢复EMG指标分别为224.62±51.30、125.32±12.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62±52.41、100.26±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CV、波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CV、波幅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MCV、波幅分别为(62.56±2.37)m/s、(19.26±3.38)mV,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8±3.42)m/s、(15.24±2.62)m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68.56±6.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8.64±6.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略低于对照组的9.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治疗仪治疗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患者,能有效地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指总伸肌、腕伸肌肌力恢复,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桡神经损伤 目标导向性康复路径 低频脉冲电治疗仪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