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平台扰动对星载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测量影响分析
1
作者 祝竺 段小春 +1 位作者 廖鹤 赵艳彬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2-377,387,共7页
面向未来空间应用,分析了卫星平台扰动对星载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测量噪声的影响。其中卫星平台平动自由度的干扰加速度导致梯度仪质心偏差和梯度仪基线长度变化,卫星平台转动自由度的干扰加速度带来拉曼激光方向偏离,引入额外的离心力... 面向未来空间应用,分析了卫星平台扰动对星载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测量噪声的影响。其中卫星平台平动自由度的干扰加速度导致梯度仪质心偏差和梯度仪基线长度变化,卫星平台转动自由度的干扰加速度带来拉曼激光方向偏离,引入额外的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卫星平动自由度,其干扰加速度贡献的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测量噪声较小,可忽略不计;对于卫星转动自由度,可通过对卫星角运动的测量和补偿,将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的测量噪声在0.1 Hz以下的测量频带内抑制到1 mE/Hz^(1/2)。所述研究将对未来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的星载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重力梯度仪 原子干涉 卫星重力梯度测量 卫星平台扰动
下载PDF
平台扰动下的无隔水管钻井井底压力影响研究
2
作者 左凯 牛贵峰 +1 位作者 王川 刘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4,共7页
针对无隔水管钻井中钻井平台扰动引起的井底压力波动问题,根据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平台-钻柱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和井底压力波动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数学模型,分析了海洋环境、有无升沉补偿、钻井液密度、泵的开停工况和泵流量对井... 针对无隔水管钻井中钻井平台扰动引起的井底压力波动问题,根据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平台-钻柱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和井底压力波动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数学模型,分析了海洋环境、有无升沉补偿、钻井液密度、泵的开停工况和泵流量对井底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速的增大,钻柱的纵向位移随之增加,同时引起的井底压力波动越明显;钻井液密度越大,井底压力越大;当使用升沉补偿装置时,有效减小升沉扰动下钻柱的振幅,使井底压力的波动明显降低;当泵关闭和开启时,由于重力和压差,井底压力会分别逐渐下降和增加,直到平稳;在井筒中,环空压力和当量循环密度都随着钻井液密度和井筒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海上无隔水管钻井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隔水管钻井 平台扰动 井底压力 钻柱耦合振动 钻井液密度
下载PDF
激光通信中平台扰动抑制技术的研究
3
作者 王世森 佟首峰 宋延嵩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1年第12期35-36,46,共3页
该文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应用于复合轴粗跟踪伺服单元,同时与超前滞后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在粗跟踪伺服单元闭环带宽、谐振峰值以及谐振频率相近的前提下,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粗跟踪伺服单元对平台... 该文设计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应用于复合轴粗跟踪伺服单元,同时与超前滞后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在粗跟踪伺服单元闭环带宽、谐振峰值以及谐振频率相近的前提下,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的粗跟踪伺服单元对平台扰动的抑制效果优于超前滞后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 平台扰动 模糊控制 自适应
下载PDF
可控电压质量扰动检测平台装置的原理研究及实现
4
作者 赵国亮 杨进 +2 位作者 杨晓东 赵小英 李奇睿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0年第4期33-36,共4页
介绍了可控电压质量扰动检测平台装置的研究情况,重点研究了差异化配置无变压器接入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基于EtherCat的控制器设计,推导了基于功角控制的直流电压平衡策略公式,并通过低压模型,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可控电压质量扰动检测平台 差异化 Ethercat功角控制
下载PDF
雷达伺服系统的高跟踪精度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 被引量:14
5
作者 姜仁华 刘闯 +1 位作者 宁银行 谢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9,共8页
针对机载雷达伺服系统跟踪机动目标时,载机平台扰动和目标加速度影响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对机动目标具有更高跟踪精度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I-ADRC)方法。考虑到载机平台扰动因素较多,包含载机机械振动/冲击、外部气流、环境温度及载机姿... 针对机载雷达伺服系统跟踪机动目标时,载机平台扰动和目标加速度影响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对机动目标具有更高跟踪精度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I-ADRC)方法。考虑到载机平台扰动因素较多,包含载机机械振动/冲击、外部气流、环境温度及载机姿态变化等,采用系统模型补偿的方法,降低扩张观测器的观测负担,从而解决传统自抗扰控制器中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由于扰动量大引起的观测精度下降问题。此外,采用加速度前馈补偿的方式,消除机动目标加速度引起的系统建模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相比,采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雷达伺服系统跟踪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当目标存在加速度时,也能快速高精度跟踪目标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平台扰动 加速度 自抗扰控制 模型补偿 前馈补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