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中神经纯感觉神经与混合神经刺激的上肢SEP波幅的观察
1
作者 龙兴蓝 韦春霞 +1 位作者 黄肖群 刘伟蓬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2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了解正中神经纯感觉刺激与混合神经刺激的上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 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LSEP)(N20,N13,N9)波幅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3例健康受试者,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身高(165.7±9.9)cm,平... 目的了解正中神经纯感觉刺激与混合神经刺激的上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 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LSEP)(N20,N13,N9)波幅变化。方法随机选择23例健康受试者,其中男11例,女12例,平均身高(165.7±9.9)cm,平均年龄(23.7±5.9)岁,腕部到C7平均距离(66.2±4.5)cm;每位受试者均接受正中神经纯感觉刺激(指3)和混合神经纤维刺激(腕部),平均刺激强度14.5 mA;记录电极分别置入两侧Erb点,第7颈椎棘突,皮层记录电极按国际脑电图10~20系统放置,均采用方波电脉冲宽200 us,刺激频率3.1 Hz,重复200次。结果(1)指3刺激,左右侧N20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20.2±1.2)、(20.3±1.2)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0.6±0.1)、(0.5±0.3)uv;腕部刺激,左右侧N20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8.1±1.0)、(18.2±1.0)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1.9±1.2)、(1.6±0.8)uv,左右侧指3刺激N20波幅与左右侧腕部刺激比较,波幅降低(t_(左侧)=6.3,P<0.01;t_(右侧)=7.7,P<0.01);(2)指3刺激,左右侧N13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4.7±1.5)、(14.4±1.4)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0.7±0.5)、(0.7±0.3)uv。腕部刺激时左右侧N13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2.3±1.2)、(12.3±1.3)ms,平均波幅分别是(2.2±0.9)、(2.1±0.9)uv;左右侧指3刺激N13波幅与左右侧腕部刺激比较,波幅降低(t_(左侧)=9.0,P<0.01;t_(右侧)=7.0,P<0.01);(3)指3刺激,左右侧N9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11.2±0.8)、(11.3±0.9)ms,平均波幅分别是(1.1±0.8)、(1.0±0.6)uv;腕部刺激,左右侧N9平均峰潜伏期分别是(9.3±0.9)、(9.3±0.7)ms,左右侧平均波幅分别是(4.7±2.6)、(4.8±2.1)uv,左右侧指3刺激与左右侧腕部刺激N9波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t_(左侧)=7.3,P<0.01;t_(右侧)=8.5,P<0.01)。结论正中神经指3纯感觉刺激上肢SLSEP(N9,N13,N20)波幅明显低于其腕部刺激,提示正中神经腕部刺激N9、N13、N20可能存在运动纤维参与,为SLSEP在判断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损害上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 平均峰潜伏期 波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