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许羽 何瑞婵 +1 位作者 黄桂睿 李小兰 《慢性病学杂志》 2007年第A03期21-21,共1页
目的:探讨测定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乳腺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并计算其平均密度。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VD在年龄大于45岁的病例组高于年龄小于45岁病例组,肿瘤增大MVD随之增加,ER、PR阳性的病例MVD均高... 目的:探讨测定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乳腺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并计算其平均密度。结果乳腺癌组织中MVD在年龄大于45岁的病例组高于年龄小于45岁病例组,肿瘤增大MVD随之增加,ER、PR阳性的病例MVD均高于ER、PR阴性的病例的MVD。结论在乳腺癌的诊治过程中,进行乳腺癌组织中的MVD检测对于预测乳腺癌病人的预后,决定乳腺癌术后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平均微血管密度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非 黄莺 +1 位作者 孟丹 单景军 《黑龙江医学》 200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 -P)法 ,检测 4 6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VEGF的表达及平均微血管密度 (Mi...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 -P)法 ,检测 4 6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VEGF的表达及平均微血管密度 (Miscrovesseldensity ,MVD)。结果 VEGF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浆内 ,CD34表达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浆内。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76 0 9%。VEGF表达及MVD值与组织学分级(P <0 0 5 )和淋巴结转移密度相关 (P <0 0 1) ,与组织学分型无关 (P >0 0 5 ) ;VEGF阳性组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 (t =2 2 2 0 ,P <0 0 5 )。结论 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并能促进其生长、浸润及转移。检测VEGF和MVD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乳腺癌 平均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1%聚桂醇在成人血管畸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超 朱飞 +4 位作者 宁金龙 汪垠 王辉 桑鹏飞 王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1%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治疗成人血管畸形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8例成人血管畸形病例分成4组,术前注射治疗的时间分别为对照组、30 min、48 h、2周,选择1%聚桂醇注射治疗,采用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收集到的瘤体标本,... 目的探讨1%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治疗成人血管畸形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8例成人血管畸形病例分成4组,术前注射治疗的时间分别为对照组、30 min、48 h、2周,选择1%聚桂醇注射治疗,采用组织化学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收集到的瘤体标本,并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的含量。结果组织化学法光镜下见未用药组与各用药组之间组织结构无显著的差别,免疫组织化学法见VEGF、CD34在未用药组中表达呈强阳性,且表达的强度随着聚桂醇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用药组各个时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成人血管畸形的治疗,1%聚桂醇瘤体内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CD34的表达,破坏内皮细胞,栓塞病变血管,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聚桂醇 硬化治疗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平均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VEGF和MVD在术前接受过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摘要)
4
作者 俞武生 卢春丽 +3 位作者 王在国 林志强 郭荣平 韦玮 《世界肿瘤杂志》 2011年第1期19-19,共1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在接受术前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和在二期切除肝癌复发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1例术前TACE和50例未行TACE肝癌手术切除标本,
关键词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癌组织 临床意义 术前 VEG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MVD 平均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子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5
作者 尉阳 尚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子前期患者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的表达与胎盘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子前期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1至11月间收治的重度子前期患者22例、轻度子前期患者20例和同期正常妊娠妇女20... 目的探讨子前期患者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的表达与胎盘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子前期的发病机制。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1至11月间收治的重度子前期患者22例、轻度子前期患者20例和同期正常妊娠妇女2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胎盘中KDR的表达情况,记数胎盘间质的平均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子前期重度患者胎盘中KDR的表达显著低于轻度患者和正常孕妇(P<0.01),子前期轻度组较正常对照组KDR表达明显降低(P<0.05)。子前期重度组患者胎盘中MVD值明显低于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子前期轻度组较正常对照组MVD值降低(P<0.05)。子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中KDR表达与MVD值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55,P<0.01)。结论KDR表达水平降低可能参与引起胎盘血管发育不良,从而导致子前期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平均微血管密度 子痫前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