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BO治愈70例子宫颈糜烂的临床报告
1
作者 郑树江 蒙显军 张丽祥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1993年第4期63-64,46-78,共5页
我所于1992年9月起,运用MEBO治愈Ⅰ°、Ⅱ°、Ⅲ°子宫颈糜烂7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本组中Ⅰ°23例,Ⅱ°36例,Ⅲ°11例;年龄在23~45岁间,平均年龄31.4岁;宫颈摩烂程度为轻度糜烂(Ⅰ°)、中度糜烂(Ⅱ°... 我所于1992年9月起,运用MEBO治愈Ⅰ°、Ⅱ°、Ⅲ°子宫颈糜烂7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本组中Ⅰ°23例,Ⅱ°36例,Ⅲ°11例;年龄在23~45岁间,平均年龄31.4岁;宫颈摩烂程度为轻度糜烂(Ⅰ°)、中度糜烂(Ⅱ°)、重度糜烂(Ⅲ°);宫颈糜烂分型为:单纯型23例、颗粒型24例、乳突型23例。本组病例的治疗方法,用药前在子宫镜直视下,清拭宫颈分泌物,然后将药膏涂于备制的2cm×2cm大小的消毒棉片上(其中央用丝线穿入,线长20cm左右,外端放于阴道口外)。经窥镜放入宫颈创面上,稍拭左右移动,使药膏接触创面,经用药平均5~8次,各度创面已被新生粘膜上皮覆盖,再经18~38天自然愈合复查痊愈。各度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为:Ⅰ°创面为17.87天,Ⅱ°创面为27天,Ⅲ°创面为37.91天,平均治愈时间为25.71天。治疗期间禁止房事,治愈后25天内仍禁房事,以巩固治愈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糜烂 MEBO 乳突型 重度糜烂 颗粒型 中度糜烂 轻度糜烂 子宫镜 平均治愈时间 糜烂面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樊平申 廖文俊 +2 位作者 付萌 胡雪慧 高天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5-806,共2页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另一组口服抗组胺药物皿治林,10mg/d,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尤卓尔,2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治...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独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另一组口服抗组胺药物皿治林,10mg/d,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尤卓尔,2次/d。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结果:NB-UVB照射治疗组患者照射次数为6.24±0.56次,累积照射剂量为2855±436mJ/cm2,治愈时间为10.24±2.89d;皿治林口服加尤卓尔外用治疗组治愈时间为26.45±3.47d。两组结果差异显著。结论:NB-UVB照射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皿治林口服加尤卓尔外用治疗组,NB-UVB照射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玫瑰糠疹的病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 玫瑰糠疹 疗效观察 窄谱中波紫外线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UVB照射 平均治愈时间 抗组胺药物 治疗组 皿治林 尤卓尔 临床疗效 单独应用 照射剂量 差异显著 治疗方法 患者 口服
下载PDF
思密达、丽珠肠乐交替应用治疗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惠琴 刘红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34-335,共2页
目的:开拓新的治疗腹泻病方法。方法:将诊断为急性腹泻病的患儿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思密达与丽珠肠乐交替应用;对照组:单独用思密达或丽珠肠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χ2... 目的:开拓新的治疗腹泻病方法。方法:将诊断为急性腹泻病的患儿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治疗组:思密达与丽珠肠乐交替应用;对照组:单独用思密达或丽珠肠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χ2=24.22,P<0.01;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56±0.83)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4.15±2.04)d,t=9.79,P<0.01。两组在总有效率及治愈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思密达、丽珠肠乐交替服药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儿 硅酸盐类 二裂菌属 交替应用 急性腹泻病 丽珠肠乐 疗效观察 应用治疗 思密达 平均治愈时间
下载PDF
火针疗法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岩 周震 +1 位作者 贺小靖 徐卫革 《针灸临床杂志》 2003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 :观察火针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痹证 175例进行疗效观察 ,同时设立了毫针对照组 2 19例。结果 :火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对照组 ,火针治疗组总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到 86.3%和 97.7%;毫针对照组总治愈... 目的 :观察火针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痹证 175例进行疗效观察 ,同时设立了毫针对照组 2 19例。结果 :火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对照组 ,火针治疗组总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到 86.3%和 97.7%;毫针对照组总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达到 78.1%和 94 .1%。两组治疗“3次有效率”对比 ,两组“平均治愈时间”对比 ,火针治疗组明显优于毫针对照组 (P <0 .0 1)。病程超过 3年时 ,火针治疗组优于毫针对照组 (P <0 .0 5 ) ,3年以内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火针治疗痹症有显著而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痹证 3次有效率 平均治愈时间 病程研究
下载PDF
针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汪泓 许海 叶伊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226-227,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针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治疗组35例,中药治疗对照组33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对病情分期针刺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面瘫经典处方牵正... 目的:观察和探讨针刺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治疗组35例,中药治疗对照组33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34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对病情分期针刺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面瘫经典处方牵正散加减内服,西药治疗组采用激素及营养神经对症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对3组分别进行疗效评定,并比较平均疗程天数。结果:分期针刺治疗组痊愈率为88.57%,有效率为100%,中药治疗对照组分别为69.70%、100%,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为73.52%、97.05%,3组间痊愈率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针刺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5d,中药治疗对照组平均为21d,西药治疗对照组为23d,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分期治疗周围面瘫疗效可靠,可有效减少治疗天数,缩短疗程,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疗法 分期治疗 疗效 平均治愈时间
下载PDF
加味生肌膏换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明忠 杨远荣 鞠家玉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39-40,共2页
近两年,我们采用自拟加味生肌膏用于肛瘘术后创面换药,经临床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
关键词 术后创面愈合 生肌膏 临床观察 肛瘘 切开挂线术 加味 创伤愈合 平均治愈时间 职工医学院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药内消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36例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晴 吴兰芬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观察自制内消膏外敷及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疮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 例采用中药内消配合内消膏外敷治疗,对照组24例口服头孢拉定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2组... 目的:观察自制内消膏外敷及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疮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 例采用中药内消配合内消膏外敷治疗,对照组24例口服头孢拉定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2组均以5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2组间治愈率和有效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组治愈病例的平均治愈时间为4.6d,对照组为7. 0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消配合内消膏外敷可加速疮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敷治疗 阳证疮疡 中药内服治疗 平均治愈时间 内消膏 临床疗效 急性疮疡 连续观察 头孢拉定 治愈病例 0.05 对照组 治疗组 金黄散 有效率 治愈 疗程
下载PDF
侧切法治疗肛裂100例
8
作者 汤勇 王建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78-78,共1页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局麻后,选肛门一侧距肛缘约1.5cm处作一长约1.0cm横切口,深达皮下,在左食指引导下,将弯形止血钳由切口伸入括约肌间沟,沿肛管皮下将内括约肌分离至齿线,然后止血钳退回在内括约肌外侧分离至齿线,将被分离部分的内括约...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局麻后,选肛门一侧距肛缘约1.5cm处作一长约1.0cm横切口,深达皮下,在左食指引导下,将弯形止血钳由切口伸入括约肌间沟,沿肛管皮下将内括约肌分离至齿线,然后止血钳退回在内括约肌外侧分离至齿线,将被分离部分的内括约肌牵出切断,切口缝合一针。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全部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括约肌 齿线 切口缝合 横切口 括约肌间 括约肌切断术 左食指 弯形 方内 平均治愈时间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摘要)
9
作者 张少斌 尤毓陆 +5 位作者 张杰 田秀慧 黄卫莎 张兰芳 王杰潭 张少慧 《江西中医药》 1994年第S2期32-32,共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摘要)张少斌,尤毓陆,张杰,田秀慧,黄卫莎,张兰芳(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261031)王杰潭,张少慧(山东省潍坊中医院药剂科261031)我们根据陈明举医师用牵正散加味治疗麻痹性斜视...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外肌麻痹(摘要)张少斌,尤毓陆,张杰,田秀慧,黄卫莎,张兰芳(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261031)王杰潭,张少慧(山东省潍坊中医院药剂科261031)我们根据陈明举医师用牵正散加味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经验和方剂,对临床上确诊的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麻痹 中西医结合 麻痹性斜视 牵正散 山东省潍坊 医院药剂科 上斜肌麻痹 外直肌麻痹 兰芳 平均治愈时间
下载PDF
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
10
作者 单振潮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86-87,共2页
我院自1981年3月~1991年8月共收治阑尾周围脓肿82例,其中44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Ⅰ组),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Ⅱ组)。现将两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阑尾脓肿 中西医结合 门静脉炎 平均治愈时间 手术切口 肠粘连 脓肿直径 细菌培养结果 中转手术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126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陈传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2年第5期16-17,共2页
我院近10年来,收治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现作一临床分析。一、临床资料男47例,女79例;年龄6~74岁,平均35.2岁,35岁以下占51%。其中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7例。二、发病诱因以胆道疾病为最多,占42.7%,其中胆道蛔虫症占26.9%,胆囊炎、... 我院近10年来,收治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现作一临床分析。一、临床资料男47例,女79例;年龄6~74岁,平均35.2岁,35岁以下占51%。其中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7例。二、发病诱因以胆道疾病为最多,占42.7%,其中胆道蛔虫症占26.9%,胆囊炎、胆石症占15.8%。暴饮暴食占24.7%,原因不明占32.6%。三、临床表现腹痛126例,恶心及呕吐102例(其中呕出蛔虫18例),发热78例;腹部压痛12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症 临床分析 急性出血 急性腆腺炎 坏死型 血淀粉酶 腹部压痛 黄疽 临床资料 平均治愈时间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新民 李佩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5年第4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推拿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VitB1片,消炎痛片等西药常规治疗,疗程10d。结果:2组间治愈率、有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均有...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推拿同时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VitB1片,消炎痛片等西药常规治疗,疗程10d。结果:2组间治愈率、有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眶上神经痛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眶上神经痛 针药并用治疗 疗效观察 中药内服治疗 西药常规治疗 平均治愈时间 VITB1 有效方法 针刺推拿 消炎痛片 治疗组 对照组 治愈 有效率
下载PDF
以“茵栀黄”为主治疗高黄疸患者50例
13
作者 吕晓玲 林丰 严斌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5年第S1期83-84,共2页
自1989年以来,我院以“茵栀黄”为主治疗高黄疸患者50例,经与以“强力宁”为主治疗相同患者30例比较,前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1989年4月~1992年4月的本院住院患者,诊断依据1990年上海会... 自1989年以来,我院以“茵栀黄”为主治疗高黄疸患者50例,经与以“强力宁”为主治疗相同患者30例比较,前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为1989年4月~1992年4月的本院住院患者,诊断依据1990年上海会议诊断标准,其中男69例,女11例。年龄最大的67岁,最小的18岁,平均34.1岁,入院时STB100~130μmol/L54例,130~170μmol/L22例,170~220μmol/L4例,平均130.5μmol/L,ALT最低59.8U/L,最高1020U/L,平均213.6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黄疸患者 重叠感染 传染病医院 强力宁注射液 肝功能 平均治愈时间 10%氯化钾 治疗组 口服汤药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腹部术后菌群交替性肠炎45例
14
作者 周紫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33-134,共2页
1984~1991年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腹部术后菌群交替性肠炎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45例均在腹部术后1~8天发病。男24例,女21例。年龄6个月~83岁,≤7岁5例.占11.1%;≥40岁33例.占73.3%。其中阑尾切... 1984~1991年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腹部术后菌群交替性肠炎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45例均在腹部术后1~8天发病。男24例,女21例。年龄6个月~83岁,≤7岁5例.占11.1%;≥40岁33例.占73.3%。其中阑尾切除、腹腔引流术8例,胆囊切除或造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治疗 交替性 胆总管取石 胆囊切除 腹腔引流术 中西医结合 腹腔灌洗引流术 肠粘连松解术 肠肿瘤切除 平均治愈时间
下载PDF
湿润烧伤膏治疗78例烧伤疗效观察
15
作者 陈锦秀 刘健 黄亚联 《海峡药学》 1994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平均治愈时间 烧伤面积 烧伤原因 经涂 去腐生肌 静脉留置针 坏死组织 间隔时间 涂药
下载PDF
Co_2激光治疗牛放线(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念民 戴洪亮 +1 位作者 张洪萍 严亚贤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1989年第1期40-41,共2页
作者将90例患头部放线菌病的牛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治疗试验。CO<sub>2</sub>激光照射治疗组(简称激光组)对45例患部进行激光封闭或扫描治疗,平均痊愈时间为6.5天。药物治疗组(简称药物组),除10例患部未能控制外,其余的牛... 作者将90例患头部放线菌病的牛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治疗试验。CO<sub>2</sub>激光照射治疗组(简称激光组)对45例患部进行激光封闭或扫描治疗,平均痊愈时间为6.5天。药物治疗组(简称药物组),除10例患部未能控制外,其余的牛平均治愈时间为30.5天。两组相比,CO<sub>2</sub>激光照射不但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治愈时间 Co2 放线菌病 耳下淋巴结 病牛 颊部 黄色素 上领骨 吴本立 血管充血
下载PDF
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好朝 张晓勇 《中原医刊》 2005年第9期12-12,共1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手术治疗20例合并肠瘘1例,晚期仅行剖腹探查5例,余27例行非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手术治疗20例合并肠瘘1例,晚期仅行剖腹探查5例,余27例行非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可表现为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体征,应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治疗 平均治愈时间 机械性肠梗阻 回顾性分析 治疗原则 临床资料 剖腹探查 多发生
下载PDF
冻疮水治疗冻疮63例报告
18
作者 钟达元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年第4期48-48,共1页
我们用自制“冻疮水”治疗冻疮63例,报告于后。药物配制: 处方:荜菝425克,良姜425克,细辛425克,丁香175克,冰片14克,甘油1300毫升。配制:丁香用9倍95%乙醇按渗漉法提取,收漉液1000毫升,荜菝、良姜。
关键词 良姜 药物配制 渗漉法 皮损消退 芳香开窍 局部微循环 平均治愈时间 显效率 外用药物 滚法
下载PDF
氯丙嗪在小儿腹泻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淑清 魏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21-521,共1页
目的观察氯丙嗪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腹泻病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氯丙嗪配合补液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止泻、退热、平均治愈时间及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止吐方法优于对照... 目的观察氯丙嗪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腹泻病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氯丙嗪配合补液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常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止泻、退热、平均治愈时间及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止吐方法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临床观察认为氯丙嗪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安全、有效、价廉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丙嗪 小儿腹泻病 临床应用 急性腹泻病 常规方法治疗 平均治愈时间 对照组 临床疗效 补液治疗 止吐方法 临床观察 治疗组 副作用 未发现
下载PDF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分析(附19例报告)
20
作者 郭晓东 《医学动物防制》 2005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19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5.5天,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1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19例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肠外营养等支持疗法,平均治愈时间为15.5天,无一例再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诊治分析 平均治愈时间 临床特点 无菌性炎症 处理方法 治疗结果 胃肠减压 生长抑素 支持疗法 肠外营养 保守疗法 再手术 多发生 肠粘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