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头颅CT平扫中应用低管电压结合人工智能重建技术的作用及对其噪声情况的影响
1
作者 薛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05-0008,共4页
探究在头颅CT平扫中应用低管电压结合人工智能重建技术干预的意义。方法 实验时间制定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实验样本制定为50例头颅CT检查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 25例,低管电压结合人工智能重建技术干预;常规组 25例,常规技... 探究在头颅CT平扫中应用低管电压结合人工智能重建技术干预的意义。方法 实验时间制定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实验样本制定为50例头颅CT检查患者,电脑抽号法分2组,研究组 25例,低管电压结合人工智能重建技术干预;常规组 25例,常规技术干预,对比两组不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白质CT值、灰质CT值、白质噪声、灰质噪声等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CTDIVO1、DLP、ED等辐射剂量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均<0.05)。两组的CNR、SNR等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在头颅CT平扫中应用低管电压结合人工智能重建技术干预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管电压 人工智能重建技术 头颅ct 应用效果
下载PDF
ICH术前平扫CT特异征象与术后再出血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康 吴兴宇 +1 位作者 罗琨祥 黄常坚 《右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10%至20%,其中有40%的ICH患者在发病后的第一个月内死亡。目前对IC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缺乏有效预测ICH恶化的指标。因此,预防血肿扩大(hematoma...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10%至20%,其中有40%的ICH患者在发病后的第一个月内死亡。目前对IC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同时缺乏有效预测ICH恶化的指标。因此,预防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已成为最有前景的治疗策略之一。在平扫CT(non-contrast-CT,NCCT)中发现的岛征、黑洞征、卫星征、点征等特异征象对于预测HE至关重要。近年来,一些学者已开始利用平扫CT特异征象对术后再出血进行预测,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探究ICH术前平扫CT特异征象与术后再出血相关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特异征象 头颅ct
下载PDF
头颅CT平扫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覃盛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颅CT平扫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经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 目的:探讨头颅CT平扫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经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20例,观察其头颅CT平扫影像特征及临床表现,测量MRV或DSA对应的病变静脉窦及非病变静脉窦CT值,比较两者差异,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其临界值。结果:20例患者年龄在16~72岁,平均(40.90±16.93)岁,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头颅CT平扫显示15例累及2个以上静脉窦,直接征象表现为静脉窦内高密度征,病变静脉窦区最高CT值范围为61.3~87.9 HU,平均(74.19±7.65)HU,非病变静脉窦区最高CT值范围为43.9~65.1 HU,平均(56.31±4.65)HU,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以CT值为63.05 HU作为辅助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界值时,曲线下面积为0.994,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结论:静脉窦内高密度征+CT值(63.05 HU以上)+年龄+头痛等临床症状可有效初步筛查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头颅ct ct
下载PDF
常规头颅CT平扫对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斑块评分及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的筛检作用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宗明 王静 +2 位作者 李必宏 钟必武 温杨英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439-1440,共2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对颈内动脉颅内段Agatston评分及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的筛检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CTA检查的患者120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行常规CT平扫观察颈总动脉血管情况,并进一步行CTA扫描... 目的探讨CT平扫对颈内动脉颅内段Agatston评分及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的筛检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CTA检查的患者120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行常规CT平扫观察颈总动脉血管情况,并进一步行CTA扫描检查,将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无钙化、少量钙化、较多钙化、大量钙化。选取较多钙化和大量钙化的病例进行Agatston评分,测量狭窄程度,观察比较不同狭窄程度Agatston评分情况。结果轻度狭窄的Agatston评分明显优于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Agatston评分明显优于重度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扫描得出颈内动脉钙化斑块评分水平,对血管狭窄程度具有较好的筛检作用,对于Agatston评分大于5.25的患者可进一步行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头颅ct 颈内动脉颅内段 钙化斑块评分 狭窄程度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头颅CT平扫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华 邓吉锋 王时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2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头颅CT平扫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头颅CT平扫,分析其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结果:早期血肿扩大组有岛... 目的:探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头颅CT平扫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头颅CT平扫,分析其对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作用。结果:早期血肿扩大组有岛征者占60.00%(120/200),有混合征者占71.50%(143/200);血肿未扩大组有岛征者占14.00%(28/200),有混合征者占24.50%(49/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岛征及混合征均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行头颅CT平扫,可通过观察其岛征及混合征变化,对早期血肿扩大进行合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 头颅ct 早期血肿 预测作用
下载PDF
头颅双能量CT平扫在介入治疗后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兰荣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4期19-21,共3页
目的在介入治疗后颅内出血诊断中应用头颅双能量CT平扫,观察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进行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研究对象共计42例,均为该院实施介入治疗后疑似颅内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头颅双能量CT平扫,将扫描结果与复查的... 目的在介入治疗后颅内出血诊断中应用头颅双能量CT平扫,观察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进行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研究对象共计42例,均为该院实施介入治疗后疑似颅内出血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头颅双能量CT平扫,将扫描结果与复查的MRI、CT结果对比,判断其在介入治疗后颅内出血诊断中的效果。结果①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的阳性检出情况。对该次参与研究的42例患者均实施双能量虚拟平扫,结果显示,在42例患者中,实施140 kV平扫(单能CT图像),存在高密度病灶29例(69.05%),未见高密度病灶13例(30.95%)。高密度病灶总计57个,病灶分布于脑实质32个(56.14%)、蛛网膜下腔25个(43.86%),虚拟平扫图像(VNC)、碘叠加图像(IOM)均体现出的高密度病灶17个(29.82%),在影像学诊断下诊为颅内脑出血。对患者进行随访中实行平扫CT,被确诊为颅内脑出血的有15个(26.32%)。在点叠加图像中体现出病灶,但未见对应病灶存于虚拟平扫图像中病灶共计40个(70.18%),后期随访对其进行CT平扫,在图像正不再凸显颅内出血的有42个。通过计算,判断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在对颅内出血进行诊断时,体现的敏感性为99.99%,特异性为94.98%,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87.47%。②阅片者的诊断阳性检出情况。神经内科医师诊断患者阳性数15个(26.32%)、阴性数42个(73.68%),影像科医生诊断阳性数17个(29.82%)、阴性数40个(70.18%)。结论在介入治疗后颅内出血诊断中应用头颅双能量CT平扫,能够在短时间内区分出患者是否发生颅内出血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双能量ct 介入治疗 颅内出血 诊断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基于域对齐的深度学习方法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CT/MRI影像分割上的应用
7
作者 廖莲莲 文戈 胡兆霆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基于平扫CT提出一种域对齐方法来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早期快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入院后3 d内同时接受平扫头颅CT和MRI/DWI、ADC以及T2-Flai... 目的基于平扫CT提出一种域对齐方法来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早期快速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入院后3 d内同时接受平扫头颅CT和MRI/DWI、ADC以及T2-Flair序列扫描的AIS患者,构建了一个由318例AIS病例组成的成对CT/MRI影像数据集,分别对每一组配对的教师-学生影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再以8∶2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设计一种新的生成性对抗性网络来对齐特征层上的跨模式输入,将细节丰富的MRI图像中的语义知识传递到CT图像中进行AIS分割,开发了一种新的域适应算法(Our DA)。结果与目前性能表现较优异的医学影像分割模型nnUNet相比,Our DA明显优于nnU-Net,每一层验证集之间的分割精度提升约1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Our DA模型基于MRI/DWI序列的影像特征并迁移到平扫头颅CT上,对平扫头颅CT上的AIS病灶具有较高的自动分割性能,有助于早期自动识别AIS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平扫头颅ct 区域对齐 深度学习 自动分割 nnU型网络结构
下载PDF
颈内动脉颅内段常规头颅CT钙化斑块评分对其狭窄的筛检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立勋 张婷 +4 位作者 赵衡 肖文连 吴晓东 刘进才 游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头颅CT平扫对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斑块评分及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的筛检作用。方法行头颈部CT动脉造影(含常规头颅CT平扫,CTA)的病例110例,按照目测和软件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将斑块分为4级,选取能成功进行Agatston钙化评分的3、... 目的探讨常规头颅CT平扫对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斑块评分及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的筛检作用。方法行头颈部CT动脉造影(含常规头颅CT平扫,CTA)的病例110例,按照目测和软件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将斑块分为4级,选取能成功进行Agatston钙化评分的3、4级斑块并能进行CT动脉造影狭窄分析(AVA)的病例26例,记录斑块的Agatston钙化评分值;采用AVA软件分析该斑块的血管狭窄程度及相应的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NASCET)标准分级。结果 26例中,轻度狭窄18例,Agatston钙化评分值2.69±1.01;中度狭窄5例,Agatston钙化评分值5.25±0.88;重度狭窄及闭塞3例,Agatston钙化评分值6.80±0.30。中、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的血管斑块Agatston钙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狭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与斑块的Agaston钙化评分正相关(r=0.938,P<0.05)。结论常规头颅CT平扫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斑块Agatston评分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有筛检作用,血管斑块Agatston钙化评分值5.25以上患者应进一步行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头颅ct 颈内动脉颅内段 斑块Agatston钙化评分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下载PDF
儿童粘多糖贮积症的头颅CT表现——附7例报告
9
作者 袁新宇 关立夫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8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粘多糖病的头颅CT表现和临床的联系。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粘多糖贮积症患儿的临床和CT资料。患儿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为1岁1个月一10岁,其中PMSⅠ型4例、Ⅱ型1例和Ⅳ型2例。7例均进行头颅CT平扫,其中4例曾进行普通X线平片... 目的 探讨粘多糖病的头颅CT表现和临床的联系。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粘多糖贮积症患儿的临床和CT资料。患儿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为1岁1个月一10岁,其中PMSⅠ型4例、Ⅱ型1例和Ⅳ型2例。7例均进行头颅CT平扫,其中4例曾进行普通X线平片检查。结果 头颅CT平扫显示脑室扩张(6例)、脑外间隙(包括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增宽(6例)和脑白质低密度灶(5例)。2例表现为脑白质密度普遍减低。结论 粘多糖病头颅CT表现主要为脑室扩张与脑外间隙增宽和脑白质低密度灶。其中脑室扩张和脑外问隙增宽可能与脑萎缩有关,并与患儿智力落后程度平行;脑白质内低密度可能为粘多糖在胶原细胞和血管间隙中沉着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ct表现 粘多糖贮积症 头颅ct 低密度灶 儿童 X线片检查 脑室扩张 脑外间隙 粘多糖病
下载PDF
儿童颅脑外伤头颅CT阳性结果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军友 滕灵方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4期693-695,共3页
目的分析神志清楚的儿童颅脑创伤患者出现头颅CT阳性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279例神志清楚、年龄0~18岁颅脑创伤患者的相关数据:人口学特征、受伤机制、临床特征、头颅CT结果,以头颅CT阳性作为结局事件,... 目的分析神志清楚的儿童颅脑创伤患者出现头颅CT阳性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279例神志清楚、年龄0~18岁颅脑创伤患者的相关数据:人口学特征、受伤机制、临床特征、头颅CT结果,以头颅CT阳性作为结局事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头皮血肿(OR:3.040,95%CI:1.791~5.159,P<0.0001)、耳鼻孔流血或眼眶周围软组织挫裂伤(OR:2.234,95%CI:1.087~4.590,P=0.029)、恶心和(或)呕吐(OR:2.186,95%CI:1.255~3.810,P=0.006)是头颅CT阳性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神志清楚的儿童颅脑创伤患者,头皮血肿、耳鼻孔流血或眼眶周围软组织挫裂伤、恶心和(或)呕吐是提示头颅CT阳性结果的独立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脑外伤 头颅ct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T静脉窦高密度征对不同部位不同阶段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倩 杨雅文 +2 位作者 田成林 蒲传强 于生元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37-440,共4页
目的评价头颅CT平扫"高密度征"对不同部位、不同阶段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2013年我院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4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入组患者均行颅脑CT平扫、MRI及DSA/MRV... 目的评价头颅CT平扫"高密度征"对不同部位、不同阶段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2013年我院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的49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入组患者均行颅脑CT平扫、MRI及DSA/MRV/CTV检查。以MRI+DSA/MRV/CTV作为确定血栓形成部位金标准。统计上矢状窦、左侧横窦和乙状窦、右侧横窦和乙状窦、直窦血栓在不同时间段进行CT平扫时异常"高密度征"的阳性率。结果 49例中,经MRI+DSA/MRV/CTV证实92个静脉窦存在血栓,部位分布为上矢状窦31个,左侧横窦和乙状窦25个,右侧横窦和乙状窦26个,直窦10个。CT"高密度征"对上矢状窦、左侧横窦和乙状窦、右侧横窦和乙状窦及直窦血栓的识别阳性率分别为32.3%、40%、42.3%、90%;在发病后≤7 d、8~30 d、〉30 d时行CT检查,"高密度征"的阳性率分别为80.8%、37.0%、23.1%。结论头颅CT平扫"高密度征"能够识别不同部位静脉窦血栓,对直窦血栓识别率最高。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7 d时,头颅CT平扫通过"高密度征"能较敏感地识别大静脉窦部位血栓;病程〉7 d时,头颅CT平扫仍能识别部分CVT,这对于临床上早期识别并诊断CVST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头颅ct 高密度征
下载PDF
14例子痫性脑病CT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继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2期1536-1537,共2页
关键词 ct分析 子痫 重度妊高征 脑病 头颅ct 母儿死亡率 常见疾病 妊娠期
下载PDF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
13
作者 许开喜 卞绍亚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评价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8例颅内脂肪瘤患者均经 Siemens AR-X型全身 CT扫描装置行头颅CT平扫。从颅顶至颅底作层厚10mm,间隔10mm的横断扫描。结果颅内脂肪瘤多位于中线区脑池内... 目的 评价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8例颅内脂肪瘤患者均经 Siemens AR-X型全身 CT扫描装置行头颅CT平扫。从颅顶至颅底作层厚10mm,间隔10mm的横断扫描。结果颅内脂肪瘤多位于中线区脑池内,8例见于纵裂池内,5例见于胼胝体部,4例见于侧脑室,以及1例见于颅后凹内。脂肪瘤的CT值在-7~-4.5Hu,直径介于4至8mm之间。结论CT对颅内脂肪瘤可做出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脂肪瘤 SIEMENS 头颅ct ct描装置 诊断价值 横断 纵裂池 侧脑室 ct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相关因素分析及CT诊断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新萍 《华中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研究围生期各种相关因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关系,并探讨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213例本院住院HIE新生儿的病历资料,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治疗213例无HIE新生儿作... 目的研究围生期各种相关因素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的关系,并探讨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213例本院住院HIE新生儿的病历资料,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治疗213例无HIE新生儿作对照组。HIE组患儿均在生后4~10天(平均6天)进行头颅CT平扫检查确诊。观察两组患儿和母亲的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HIE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诸多相关因素中两组患儿有10个围生因素存在显著性差异,是HIE的易感因素,分别为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出生后患儿抽搐、胎盘异常、羊水Ⅲ度混浊、第二产程延长、妊高征、脐带因素、治疗初期并发低血糖。其中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治疗初期并发低血糖是HIE的高危因素。结论目前HIE诊断仍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辅佐头颅CT平扫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处理产前产时合并症及胎儿窘迫等对HIE的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围生期 缺氧缺血性脑病 危险因素 头颅ct
下载PDF
颅盖骨巨细胞瘤CT及MRI表现一例
15
作者 何桂平 李强 李顺振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2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头颅ct MRI表现 骨巨细胞瘤 病例资料 溶骨破坏 头顶部 包块 增厚
下载PDF
血脂康胶囊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蓝晓红 周永刚 《中国药物警戒》 2010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病例:患者,女,63岁,因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行走不能,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和胸闷。2009年4月3~6日患者左侧肢体无力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4月6日下午起呼之不应。家... 病例:患者,女,63岁,因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行走不能,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痛、恶心、呕吐、心慌和胸闷。2009年4月3~6日患者左侧肢体无力症状加重,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4月6日下午起呼之不应。家属将其送至我院急诊,查头颅CT平扫:双侧大脑半球多发脑梗死、脑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症 血脂康胶囊 左侧肢体无力 无意识障碍 双侧大脑半球 头颅ct 2009年 大小便失禁
下载PDF
以下肢抽搐为主诉就诊的食管癌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伍百贺 陈美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2-582,共1页
患者,女,75岁,以反复双下肢抽搐3个月余为主诉于2011年5月31日就诊。患者诉3个月余前开始反复出现双下肢抽搐,无意识障碍、头晕、头痛,无双目上翻、牙关紧闭、流涎、咬伤舌头,无双上肢强直、痉挛,无目击者目睹其发作过程。曾于外院就诊... 患者,女,75岁,以反复双下肢抽搐3个月余为主诉于2011年5月31日就诊。患者诉3个月余前开始反复出现双下肢抽搐,无意识障碍、头晕、头痛,无双目上翻、牙关紧闭、流涎、咬伤舌头,无双上肢强直、痉挛,无目击者目睹其发作过程。曾于外院就诊,查头颅CT平扫、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机离子、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转诊来我院急诊。就诊时患者诉有双下肢抽搐发作。起病以来,患者自觉双侧睁眼困难、咽痛、吞咽不畅、腹痛、骶部疼痛、双下肢麻木,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抽搐 就诊 主诉 食管癌 双下肢麻木 头颅ct 抽搐发作 无意识障碍
下载PDF
误诊为动眼神经麻痹的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译心 戴艳丽 +3 位作者 范珂 邱怀雨 黄厚斌 魏世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2-672,共1页
患者,男,74岁,反复双眼上睑下垂、复视8个月余,于2011年4月18日人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诊治,既往有糖尿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10年。2010年6月19日,患者晨起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上睑下垂,伴复视,向上看时较明显。查体见右眼完全性... 患者,男,74岁,反复双眼上睑下垂、复视8个月余,于2011年4月18日人解放军总医院眼科诊治,既往有糖尿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10年。2010年6月19日,患者晨起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上睑下垂,伴复视,向上看时较明显。查体见右眼完全性上睑下垂,眼球向上运动受限,无瞳孔扩大。行头颅CT平扫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诊断:(1)右眼动眼神经麻痹。(2)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完全性上睑下垂 误诊 解放军总医院 头颅ct 高血压病史
下载PDF
颅骨上皮样血管肉瘤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荣 毛椿平 饶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74-876,共3页
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多发生于四肢的深部软组织内,发生于骨骼较为罕见,其在病理组织学上有一定特征性,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本例报道发生在颅骨的上皮样血管肉瘤,旨在提高... 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多发生于四肢的深部软组织内,发生于骨骼较为罕见,其在病理组织学上有一定特征性,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本例报道发生在颅骨的上皮样血管肉瘤,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及扩展对颅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思路。患者,男,31岁,因“发现右颞部包块约2月”入院。当地CT提示右颞部占位,侵及颅内及颅外,遂转入我院。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头颅CT平扫示右侧颞骨、蝶骨及额骨交界区见一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最大截面积约4.3 cm×3.1 cm,边界清楚,密度不均,病灶周围可见线样高密度影,邻近软组织及右侧眼外直肌受压(见图1)。CT诊断:右侧颞骨、蝶骨及额骨交界区占位,考虑嗜酸性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肉瘤 文献复习 颅骨 头颅ct 占位性病变 软组织密度 血管源性肿瘤 嗜酸性肉芽肿
下载PDF
醉酒后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护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宗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6-16,共1页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对106例酒醉后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救护。现将救护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1例、女15例,年龄16~55岁,受伤前均有大量饮酒史。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5例,摔伤24例,砸击伤11例,原因不明6例。头颅CT平扫... 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对106例酒醉后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救护。现将救护方法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1例、女15例,年龄16~55岁,受伤前均有大量饮酒史。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5例,摔伤24例,砸击伤11例,原因不明6例。头颅CT平扫显示,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挫裂伤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护方法 颅脑损伤患者 醉酒后 弥漫性轴索损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颅ct 脑外伤患者 大量饮酒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