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城市更新的历史地段空间优化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1
作者 蒋思雨 姚纪春 《炎黄地理》 2024年第5期120-123,共4页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更新作为至关重要的城市发展策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更新运动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它涵盖了对城市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地区进行计划性改建的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更新、改造或重建城市内...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更新作为至关重要的城市发展策略,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城市更新运动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它涵盖了对城市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地区进行计划性改建的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更新、改造或重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环境设施,从而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环境质量和经济竞争力。随着社会发展,城市更新的理念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发展的需求和挑战在不断演进和完善这一概念,同时也为城市更新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发展战略 历史地段 功能布局 空间结构 空间优化 城市发展策略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品质居民满意度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勇 崔景 倪烨昭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6,共8页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承载着多元主体的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其空间品质是环境质量与精神感知关系的相互映射。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以及心理感知3个维度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空间品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承载着多元主体的社会交往与日常生活,其空间品质是环境质量与精神感知关系的相互映射。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从物质空间、历史文化以及心理感知3个维度建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空间品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变量路径效应与满意度的关系特征、居民满意度特征,最后分析3个维度满意度差异性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品质 居民满意度 结构方程模型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下载PDF
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街巷-河流”空间复合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彬 杨忠伟 封振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2年第3期45-49,共5页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地区,它保留完整的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极具空间魅力,充满了人性化感受。文章通过分析平江历史街区"街巷-河流"的空间特征,得出街区内"街巷-河流"的复合表现在空... 平江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风貌的核心地区,它保留完整的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极具空间魅力,充满了人性化感受。文章通过分析平江历史街区"街巷-河流"的空间特征,得出街区内"街巷-河流"的复合表现在空间形态、功能以及景观三个层次上,街区内"街巷-河流"的空间复合则通过连续与同一、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的相互协调得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历史街区 街巷-河流 空间复合
下载PDF
生态文化变迁下的水乡价值重塑研究——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洪嘉乐 孙琦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3期158-159,共2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生态环境下的各方面人文环境也在随之变迁,在变迁中形成的一系列改变就可以总体概括为生态文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就是一定意义上的价值重塑概念。本...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生态环境下的各方面人文环境也在随之变迁,在变迁中形成的一系列改变就可以总体概括为生态文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就是一定意义上的价值重塑概念。本文在生态文化变迁的基础上,对平江历史街道的水乡价值重塑进行分析和阐释,探究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在生态文化变迁下的文化适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 平江历史街区 价值重塑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雅春 《艺术科技》 2014年第4期124-124,127,共2页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始建于春秋,成熟于南宋,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形成了典型的空间格局和独特的水乡风貌,蕴含着厚重的文人气质,至今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这些得益于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设计工作,摆脱了标本式修复的误区,兼顾时代背景...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始建于春秋,成熟于南宋,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形成了典型的空间格局和独特的水乡风貌,蕴含着厚重的文人气质,至今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这些得益于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设计工作,摆脱了标本式修复的误区,兼顾时代背景真正地实现了历史街区生命的延续。合理性商业的介入,使平江路实现了功能的转换和业态的更新,为平江路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课题,更是每一个设计师和研究者的历史的使命。我们要以保护的目的进行更新,深入挖掘,准确把握,使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历史街区 保护与更新 历史人文 业态更新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夜景照明与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俊丽 张凯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1期72-76,共5页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是古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众多。当前,历史街区的夜间景观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呈现设计手法单一、光色混乱、眩光严重、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该文...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是古城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众多。当前,历史街区的夜间景观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呈现设计手法单一、光色混乱、眩光严重、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该文从地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视角,不仅关注街巷、河道、建筑等实物景观,还要实现文化意境、传统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实物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使得夜景灯光营造既能实现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又促进其在当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景照明 平江历史街区 地域文化 保护 发展
下载PDF
韧性城市理念下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唐诗琦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4期169-170,共2页
全球变化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居住性历史街区面对突发事件、商业旅游开发及文化保护等问题应提高其系统韧性。文章从韧性城市理念出发,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对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外部因素影响与内部系统脆弱性进行分析,并从文化韧性、经济... 全球变化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多,居住性历史街区面对突发事件、商业旅游开发及文化保护等问题应提高其系统韧性。文章从韧性城市理念出发,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对居住性历史街区的外部因素影响与内部系统脆弱性进行分析,并从文化韧性、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环境韧性、工程韧性和制度韧性6个维度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更新策略 居住性历史街区 韧性城市 平江历史街区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角下历史街区业态优化策略研究——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晋文 周谢铮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3期55-58,共4页
业态是联结文化与经济的有效桥梁,文章在分析文化传承与业态关系的基础上,选取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业态进行分类整理,结合平江街区文化分析总结业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以求在保护好传统街巷的同时,... 业态是联结文化与经济的有效桥梁,文章在分析文化传承与业态关系的基础上,选取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业态进行分类整理,结合平江街区文化分析总结业态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调整建议,以求在保护好传统街巷的同时,实现协调、特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历史街区 业态 平江历史街区
下载PDF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居民快递需求特征分析
9
作者 王文佳 孙琳 +3 位作者 胡萍萍 沈立威 潘纯 范克危 《中国市场》 2019年第33期19-20,共2页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物流已逐步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消费的迅猛发展推进了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文章以平江路历史街区为例,从街区居民和商家的快递使用频率、数量等方面,采用一系列数据分析法了解街区当地居民目前的...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物流已逐步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消费的迅猛发展推进了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文章以平江路历史街区为例,从街区居民和商家的快递使用频率、数量等方面,采用一系列数据分析法了解街区当地居民目前的快递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递 需求 平江历史街区
下载PDF
存量视角下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交通优化策略研究
10
作者 牛珺婧 《建材与装饰》 2017年第40期221-222,共2页
存量规划视角下,仅从传统的需求角度来解决交通问题已变得不合时宜,而应从供给角度出发探寻如何通过用地功能与交通组织的互动、多方利益的平衡、街巷职能差异化和静态资源整合等方面综合考虑规划问题。本文从业态功能结构的优化、不同... 存量规划视角下,仅从传统的需求角度来解决交通问题已变得不合时宜,而应从供给角度出发探寻如何通过用地功能与交通组织的互动、多方利益的平衡、街巷职能差异化和静态资源整合等方面综合考虑规划问题。本文从业态功能结构的优化、不同群体交通需求的协调和静态交通的运行组织三方面入手提出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交通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空间 历史街区 道路拥堵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
下载PDF
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探析
11
作者 赵文婧 马建武 《福建建筑》 2019年第8期1-4,80,共5页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与更新 平江历史街区
下载PDF
基于儿童友好视角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12
作者 徐忠 盛啸宇 邱德华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4年第4期76-82,共7页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各地纷纷提出并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苏州也不例外。作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实现儿童友好,是苏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必须直面的议题。对儿童友好...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各地纷纷提出并启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苏州也不例外。作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实现儿童友好,是苏州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必须直面的议题。对儿童友好城市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形态、特征等,并总结了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实现儿童友好的潜力和弊端,进而从通学空间、游憩场所、空间趣味等三个方面提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在建设儿童友好方面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儿童友好城市 平江历史街区 公共空间
下载PDF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地方性评价研究——基于游客感知的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璐 王勇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31,共12页
分析评价抽象的地方性,结合游客与原住民多元主体的感知提出平江历史街区地方性提升策略,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托雷尔夫提出的组成地方性感知维度,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利用扎根理论从游客感知内容中提取、... 分析评价抽象的地方性,结合游客与原住民多元主体的感知提出平江历史街区地方性提升策略,为历史文化街区开发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托雷尔夫提出的组成地方性感知维度,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利用扎根理论从游客感知内容中提取、结合历史街区特性,建立包括物质景观、人的行动与地方意义三个维度的地方性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探究发现:平江历史街区地方性呈现空间割裂、符号冗杂导致的地方意义的不完全表达。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中应对空间和社会各层面不和谐要素进行规范,才能准确传递地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游客感知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下载PDF
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结构探析——以苏州市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14
作者 周洪玉 徐达 郑国全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17期121-126,共6页
“文脉”的转向推动了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逻辑化、延续化和优质化。“人”社交是街区空间活化的需求核心,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居民与街区空间的互动逻辑有助于延续街区“文脉”传承与空间活化。以苏州市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 “文脉”的转向推动了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逻辑化、延续化和优质化。“人”社交是街区空间活化的需求核心,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居民与街区空间的互动逻辑有助于延续街区“文脉”传承与空间活化。以苏州市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构建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空间网络与“居民-空间”关系网络的语义模型,利用双层网络嵌合的拓扑对比出平江路的可达性、资源分布、社区凝聚力还有待提升,需要实现街区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具象”和“意象”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空间结构 城市更新 规划设计
下载PDF
古城保护语境下的地块更新路径探索——《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思路解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承华 周立 牛元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98,共7页
古城是城市最具历史内涵和价值的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文章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探讨古城内地块更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古城更新应立足"融入传统语境、助... 古城是城市最具历史内涵和价值的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古城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要求。文章结合《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东南部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探讨古城内地块更新的理念与思路,提出古城更新应立足"融入传统语境、助推古城复兴、体现时代印记"三个目标,从形态、功能、空间和文化等方面协调古城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从整体上提升古城的文化价值,促进古城焕发新的活力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语境 古城复兴 更新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下载PDF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磊玲 王声艳 +1 位作者 徐姚瑶 王书剑 《中国市场》 2016年第17期172-173,共2页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重要的城市旅游休闲目的地,在经过保护规划后,街区内故宅、民居和苏式生活形态得到保留。但在功能定位、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业态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划分功能片区、丰富旅游产品、完善...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苏州重要的城市旅游休闲目的地,在经过保护规划后,街区内故宅、民居和苏式生活形态得到保留。但在功能定位、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业态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划分功能片区、丰富旅游产品、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旅游业态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
下载PDF
从“感知”到“量化”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化程度与空间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邢丽云 徐路娟 +2 位作者 董芷彧 宋苏荣 曾煜 《智能城市》 2019年第17期5-8,共4页
平江历史街区作为居住型历史街区,其遗产特征在于“生活性”与“遗产性”的融合。近年随着街区文化旅游的发展,部分街巷呈现出商业化趋势。平江历史街区是否已经过度商业化,其空间适宜性是否受到影响,成为保护与发展中有待验证的问题。... 平江历史街区作为居住型历史街区,其遗产特征在于“生活性”与“遗产性”的融合。近年随着街区文化旅游的发展,部分街巷呈现出商业化趋势。平江历史街区是否已经过度商业化,其空间适宜性是否受到影响,成为保护与发展中有待验证的问题。文章通过现场调研进行感知,并进行数据的收集,将大数据和小数据结合起来对平江历史街区的商业化程度和空间适宜性进行量化分析评价,验证对问题的感性判断,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策略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历史街区 商业化程度 空间适宜性 大数据
下载PDF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民生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18
作者 陈文玉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8-50,共3页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区,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现有的开发模式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然而在带来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尚有不足,本文试以"大旅游"思想以政府为主导、以当...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区,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现有的开发模式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然而在带来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尚有不足,本文试以"大旅游"思想以政府为主导、以当地居民为载体初步探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民生旅游开发模式,并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历史街区 存在问题 民生旅游开发模式
下载PDF
从“双棋盘”说到平江历史街区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寿琪 《苏州杂志》 2004年第3期12-14,共3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最集中的表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城市就形成了两种平面形态,即自然型与棋盘式。自然型城市循"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低无近水而沟防省。固天材,就地利,故城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文化最集中的表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城市就形成了两种平面形态,即自然型与棋盘式。自然型城市循"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低无近水而沟防省。固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而设计;棋盘式则以"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里朝后市,市朝一夫"为规范。在中国3000年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棋盘式占多数,尤见都城及平原地区城市,几为中国城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历史街区 苏州古城 棋盘式 平原地区 中国城市 城市发展 自然型 苏州市 春秋战国时期 人类文明
原文传递
“互联网+”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22期20-21,共2页
在当今“互联网+”大背景下,旅游行业有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项目,苏州市是一座拥有上千年传统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因而在街区的保护以及旅游项目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推动苏州历史... 在当今“互联网+”大背景下,旅游行业有了较大的变革和发展,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项目,苏州市是一座拥有上千年传统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因而在街区的保护以及旅游项目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推动苏州历史街区的发展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传播,整合线下线上资源。本文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切入点,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苏州市能够在今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中,找到一条绿色发展道路,既能够保留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同时也能吸引到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 旅游景点营销 发展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