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流层大气动力学及其与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荣辉 陈文 +2 位作者 魏科 王林 皇甫静亮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3-487,共2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动力学及其与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环流和行星波动力学、热带平流层大气波动及其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平流层大气环流变异对对流层环流和气候变异的...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动力学及其与对流层大气相互作用动力过程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平流层大气环流和行星波动力学、热带平流层大气波动及其与基本气流相互作用、平流层大气环流变异对对流层环流和气候变异的影响及其动力过程、平流层大气数值模拟以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平流层大气的长期演变趋势预估等的研究进展。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大气准定常行星波传播波导的振荡现象、重力波在热带平流层准两年振荡和全球物质输送中的作用、平流层长期的变冷趋势变化、平流层在对流层天气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现象,表明了平流层大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平流层大气动力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数值模式中平流层模拟性能的提高,最终都会推动整个大气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大气 大气动力学 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 准定常行星波 重力波
下载PDF
瑞利激光雷达探测南京上空平流层大气温度 被引量:4
2
作者 卜令兵 郭胜利 +2 位作者 田力 郜海阳 黄兴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6-310,共5页
为了解平流层大气温度变化规律,利用瑞利-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南京上空平流层温度进行长期观测,对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夜晚平流层温度受到重力波的影响,重力波破碎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温度相对变化可以达到12%;在季节变化的过渡月份(... 为了解平流层大气温度变化规律,利用瑞利-拉曼-米散射激光雷达对南京上空平流层温度进行长期观测,对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夜晚平流层温度受到重力波的影响,重力波破碎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温度相对变化可以达到12%;在季节变化的过渡月份(4月和10月),平流层中低层温度会有所升高,对应的平流层高层温度降低;平流层温度月变化方面,除局部由于行星星际波的影响外,各月份平流层温度整体上相对比较稳定,激光雷达所测大气温度与大气模式温度具有一定的差别。最后,利用平流层温度廓线提取了重力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探测 瑞利激光雷达 平流层大气温度 重力波
下载PDF
北半球平流层大气环流转型的基本气候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灵 李维京 陈丽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1-420,共10页
利用1948—2009年NCEP/NCAR逐日高度场和风场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平流层各主要层次上环流转型的年际、年代际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平流层冬季环流转为夏季环流的过程是高层环流转型早,低层环流转型晚,但在各层次上环流转型早晚存... 利用1948—2009年NCEP/NCAR逐日高度场和风场再分析资料探讨了平流层各主要层次上环流转型的年际、年代际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北半球平流层冬季环流转为夏季环流的过程是高层环流转型早,低层环流转型晚,但在各层次上环流转型早晚存在着区域性差异。自新地岛到西伯利亚北部地区的环流转型最早,且该区域与北半球环流平均转型时间的年际以及年代际特征最相近。北半球平流层环流转型的气候平均时间早于东亚热带季风爆发时间,从而可能成为季风预测的前兆信号。分析还得到平流层各主要层次环流转型时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环流转型时间呈现由偏晚到偏早、又从偏早到偏晚的变化特征,只是年代际转折年份在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存在差异。此外,平流层环流转型时间普遍存在准2年、准3~6年、准9~12年以及准21~24年的周期,可能与气候系统其他成员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大气环流 环流转型时间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典型系统及变化特征综述 被引量:7
4
作者 田文寿 黄金龙 +2 位作者 郄锴 王涛 徐勉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8-638,共11页
随着大气探测技术以及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平流层探测数据日渐丰富,中层大气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平流层中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学以及动力过程得以深入研究,对平流层大气环流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本文分析了平流层准2 a振荡(Qua... 随着大气探测技术以及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平流层探测数据日渐丰富,中层大气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平流层中一些重要的物理、化学以及动力过程得以深入研究,对平流层大气环流的认识也进一步加深。本文分析了平流层准2 a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QBO)、平流层残余(Brewer-Dobson,BD)环流和平流层极地环流等主要的平流层大气环流系统和信号的气候态特征、形成机制、年际变率以及长期趋势等,阐述了它们的主要影响因子和过程,讨论并展望了与平流层环流有关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大气环流 平流层准2 a振荡 BD环流 平流层极涡
下载PDF
夏季北极平流层大气基本结构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毕云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68-2476,共9页
北极地区(60°N~90°N)平流层纬向风和气压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高度层季节变化的时间有差异.北极平流层从冬至夏,季节转换从上向下推进,从夏至冬,季节转换从下向上推进.以20 hPa为例,平均而言,4月上旬以前,北极被极涡控制;... 北极地区(60°N~90°N)平流层纬向风和气压场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高度层季节变化的时间有差异.北极平流层从冬至夏,季节转换从上向下推进,从夏至冬,季节转换从下向上推进.以20 hPa为例,平均而言,4月上旬以前,北极被极涡控制;4月中旬北极地区高压的势力开始超过低压,5月上旬,北极高压正式建立;7月份达到最强,8月份开始减弱,8月底结束.北极高压中心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北美型、欧亚型和过渡型三种.平流层下层,气压场和风场的结构与平流层中上层有明显不同,而且南亚高压与北极高压连在一起;从垂直结构看,北极高压从上至下与100hPa的南亚高压连在一起,高压中心轴线是倾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平流层大气 北极高压 南亚高压 极涡
下载PDF
大气平流层对谷子生长动态及性状变异的影响
6
作者 姜国勇 刘培利 +2 位作者 李桂花 李金国 蒋兴村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1995年第2期17-20,共4页
大气平流层对谷子的营养生长有显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芽势比对照提高21.1%,株高比对照降低了6.8cm,叶片长度的生长动态呈双峰曲线状,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与对照的差值均呈正弦曲线状,旗叶的长度、宽度和穗长、穗重均明显高于对照。S... 大气平流层对谷子的营养生长有显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芽势比对照提高21.1%,株高比对照降低了6.8cm,叶片长度的生长动态呈双峰曲线状,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与对照的差值均呈正弦曲线状,旗叶的长度、宽度和穗长、穗重均明显高于对照。SP_2代分离群体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突变个体,其中大穗型变异对谷子高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平流层 谷子 生长动态 突变体
下载PDF
南北极区冬春季节大气平流层CO次峰现象
7
作者 史华锋 李倩 +2 位作者 邵爱梅 卞建春 吕达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82,共10页
ACE-FTS(加拿大"大气化学实验"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和Aura-MLS(美国Aura卫星的微波临边探测器)卫星CO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南北半球极区大气平流层中部,于当地冬末春初季节存在明显的CO浓度垂直分布次峰值现象。应用观测... ACE-FTS(加拿大"大气化学实验"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和Aura-MLS(美国Aura卫星的微波临边探测器)卫星CO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南北半球极区大气平流层中部,于当地冬末春初季节存在明显的CO浓度垂直分布次峰值现象。应用观测密度较大、范围覆盖较广的Aura-MLS卫星资料,通过对冬春季节极区CO浓度的季节内变化进行分析后发现,冬季来自大气中间层富含CO的空气能够逐渐下沉并进入到平流层中部,在冬末春初时节,平流层上部的CO浓度快速下降,而平流层中部的CO浓度变化则较慢,从而使大气平流层中CO浓度呈现悬球状的空间分布结构,卫星观测廓线资料分析结果则呈现出次峰值现象。相应的同化气象数据MERRA的风场资料和Aura-MLS卫星观测OH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垂直输送的减弱、水平交换的加强和OH浓度的回升可能是导致平流层上部CO浓度快速减少的原因,而在平流层中部极低的OH浓度以及极弱的水平交换使CO保持较长的化学寿命,并使这一现象得以从晚冬维持到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大气平流层 极区 次峰现象
下载PDF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淑梅 陈月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利用1950~2003年逐日平均NCEP资料,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北半球SSW具有多发性,在这53年里共发现了69次增温事件,平均每年一次以上,有些年份甚至出现2~3次;SSW中心位置随高度变化,在较低层(1... 利用1950~2003年逐日平均NCEP资料,对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果:北半球SSW具有多发性,在这53年里共发现了69次增温事件,平均每年一次以上,有些年份甚至出现2~3次;SSW中心位置随高度变化,在较低层(16 km附近)中心位置大部分偏于西半球的北美北部到北极地区,高层(30 km附近)附近其中心多偏于东半球欧亚大陆的北边到北极地区;北半球SSW最先发生在30 km附近的欧亚大陆以北地区,然后由上向下延伸和传递,同时中心位置也逐渐转到西半球的北美大陆北端;在北半球发生SSW期间,平流层温度场和环流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对流层,引起对流层温度场和环流场的变化.对2002年9月发生在南半球平流层的一次强爆发性增温进行分析表明,南半球的这次SSW发生时表现出的特征与北半球稍有不同,在较低层(16 km附近)SSW中心出现在东半球的南端,在较高层(25~30 km)SSW中心位于西半球的南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大气 爆发性增温 环流场
下载PDF
平流层重力占优气溶胶粒子的耦合碰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连众 温景嵩 于瑞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研究大气平流层中的重力作用占优的气溶胶粒子之间的耦合碰并问题。平流层由于空气稀薄 ,必须引入高Knudsen数下分子体系介质近似 ,对于重力占优的气溶胶粒子 ,采用高Qij下的处理方法 ,在新的对分布方程的基础上 ,求得重力作用占优的气... 研究大气平流层中的重力作用占优的气溶胶粒子之间的耦合碰并问题。平流层由于空气稀薄 ,必须引入高Knudsen数下分子体系介质近似 ,对于重力占优的气溶胶粒子 ,采用高Qij下的处理方法 ,在新的对分布方程的基础上 ,求得重力作用占优的气溶胶粒子的对分布函数的解析解。结果表明 ,对于重力占优的气溶胶粒子 ,平流层中碰并率要大于对流层中的碰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平流层 重力作用 气溶胶粒子 对分布函数 对流层 碰并率
下载PDF
大气臭氧层的形成及破坏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俊萍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5期7-8,共2页
在地球上空15~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聚集成臭氧层,它有效地过滤掉阳光中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部分紫外线,形成环绕地球的天然屏障。臭氧层的形成是由于平流层中O2光解的结果,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一些物质进入平流层与那里的臭氧发生... 在地球上空15~5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聚集成臭氧层,它有效地过滤掉阳光中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部分紫外线,形成环绕地球的天然屏障。臭氧层的形成是由于平流层中O2光解的结果,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一些物质进入平流层与那里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耗损,使臭氧浓度减少的现象被称作臭氧层破坏或臭氧层损耗。本文对大气臭氧层的形成及破坏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层 大气平流层 臭氧破坏机理
下载PDF
德首次成功用平流层激光束向地面高速传数据
11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49-1749,共1页
关键词 大气平流层 激光束 地面 高速 宽带移动通信 航天中心 大数据量 飞行器 传输
下载PDF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光化学反应与人体健康
12
作者 吴学军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叙述了大气中氮氧等物质参与的光化学反应,以及在大气平流层,对流层的不同特点和产生的光化学污染物对大气环境,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人体健康 光化学污染物 大气平流层 光化学氧化剂 大气环境 紫外光区 气中 空气污染物 分子氧
下载PDF
为什么要关注大气中的臭氧
13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8年第10期33-33,共1页
臭氧层如同地球上生灵的保护伞,能有效遮住阳光中有害的短波紫外线。万物生灵在臭氧层保护伞的荫护下得以生存和繁衍。在离地面10—50km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大气中约90的臭氧,能吸收大气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
关键词 臭氧层保护 大气平流层 短波紫外线 吸收
下载PDF
激光·微波·大气探测
14
作者 霍寿喜 《科学之友》 1998年第1期15-15,共1页
激光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气象上,激光技术多半用于大气探测。1963年,美国气象工作者成功地研制出用于大气平流层探测的激光雷达;3年以后,我国也研制出红宝石激光雷达,并且从1970年开始,利用激光技术,卓有成效地开展... 激光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气象上,激光技术多半用于大气探测。1963年,美国气象工作者成功地研制出用于大气平流层探测的激光雷达;3年以后,我国也研制出红宝石激光雷达,并且从1970年开始,利用激光技术,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精确测量云高、遥测烟雾扩散和测量大气消光系数分布等工作.用激光探测大气,必须有产生激光的装置。激光雷达,作为雷达的光学对应物,是产生激光并探测大气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激光探测 大气探测 激光技术 微波探测 大气平流层 消光系数分布 气象工作 红宝石 逆温层
下载PDF
BrONO2与Cl(^2P3/2)的反应机理
15
作者 陶占良 孙仁安 +2 位作者 靳菲 张旭 韩克利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402-406,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B3LYP方法 ,在 6 3 1G 基组下 ,研究了Cl(2 P3/2 ) +BrONO2 →BrCl +NO3和Cl(2 P3/2 )+BrONO2 →Br+ClONO2 的反应机理 .计算得到各可能反应途径的过渡态 ,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 (IRC)分析加以证实 .反应Cl(2 P3/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 (DFT)B3LYP方法 ,在 6 3 1G 基组下 ,研究了Cl(2 P3/2 ) +BrONO2 →BrCl +NO3和Cl(2 P3/2 )+BrONO2 →Br+ClONO2 的反应机理 .计算得到各可能反应途径的过渡态 ,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 (IRC)分析加以证实 .反应Cl(2 P3/2 ) +BrONO2 →BrCl +NO3有两种可能的反应途径 ,其活化能垒相差比较大 .途径I和途径II的活化能垒分别为 89.5kJ·mol- 1 和 61.2kJ·mol- 1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放出的热量为 73 .4kJ·mol- 1 .反应Cl(2 P3/2 ) +BrONO2 →Br +ClONO2 的活化能垒为 47.8kJ·mol- 1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吸收的热量为 6.3kJ·mol- 1 ,这与大部分实验者的推论相一致 .反应Cl(2 P3/2 ) +BrONO2 →Br +ClONO2 的活化能垒比较低 ,为 47.8kJ·mol- 1 ,认定反应容易进行 .反应Cl(2 P3/2 ) +BrONO2 →BrCl+NO3途径II的活化能垒低 ,主要按途径II的反应途径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溴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过渡态 大气平流层
下载PDF
增强UV-B胁迫对螺旋藻生理代谢的影响
16
作者 张宝芹 魏萍 +1 位作者 常思静 薛林贵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生理代谢 UV 螺旋藻 胁迫 全球生态系统 地球表面 臭氧层减薄 大气平流层
下载PDF
保护地球的“铠甲”
17
作者 辛伟 《中外医疗》 1999年第2期44-44,共1页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三日,我国在广东省惠州市成功地施放了一颗六万立方米的氦气球,并回收了它携带的“黑匣子”——臭氧探测仪。氦气球升空20千米,旨在探测与收集我国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的具体情况。借这次放飞,各地开展了保护臭氧...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三日,我国在广东省惠州市成功地施放了一颗六万立方米的氦气球,并回收了它携带的“黑匣子”——臭氧探测仪。氦气球升空20千米,旨在探测与收集我国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的具体情况。借这次放飞,各地开展了保护臭氧层的宣传,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保护臭氧层的意识。我们知道,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按高度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散逸层。臭氧是平流层大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布高度约为11~48千米,其含量仅占同高度空气的十万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臭氧层 保护地 消耗臭氧层物质 大气 臭氧探测仪 平流层大气 紫外线辐射 黑匣子 对流层 臭氧含量
下载PDF
火山带给人类的是伤害还是美好?
18
作者 陈晓雯 《地球》 2017年第10期42-46,共5页
火山灾害是地球上最剧烈、最极端的自然灾害之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不仅会极大地改变火山周围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地貌,其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还能够进入大气平流层,可能在短时间改变局部或者大半个地球的气候状况。受火山喷发的... 火山灾害是地球上最剧烈、最极端的自然灾害之一。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不仅会极大地改变火山周围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地貌,其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还能够进入大气平流层,可能在短时间改变局部或者大半个地球的气候状况。受火山喷发的物理过程控制,火山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来势汹汹的火山碎屑流和火山泥石流灾害,也有慢慢悠悠的火山熔岩流灾害,还有统治范围更厂的火山灰灾害,更有“间谍”型的火山气体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带 火山灾害 伤害 人类 火山喷发 大气平流层 泥石流灾害 火山碎屑流
下载PDF
A high-top version of IAP-AGCM:Preliminary assessment and sensitivity IAP-AGCM 被引量:2
19
作者 Zhaoyang Chai Minghua Zhang +4 位作者 Qingcun Zeng He Zhang Jiangbo Jin Jinbo Xie Ting You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1年第2期35-41,共7页
Extending the atmospheric model top to high altitude is important for simulation of upper atmospheric phenomena,such as the stratospheric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The high-top ver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Extending the atmospheric model top to high altitude is important for simulation of upper atmospheric phenomena,such as the stratospheric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The high-top ver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with 91 vertical layers(IAP-AGCML91)extends to the mesopause at about 0.01 hPa(~80 km).The high-top model with a fully resolved stratosphere is found to simulate a warmer stratosphere than the low-top version,except near the South Pole,thus reducing its overall cold bias in the stratosphere,and significantly in the upper stratosphere.This sensitivity is shown to be consistent with two separate mechanisms:larger shortwave heating and larger poleward stratospheric meridional eddy heat flux in the hightop model than in the low-top model.Result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vertical resolution and model top on climate simulations in IAP-AG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P-AGCM Middle atmosphere STRATOSPHERE Radiative heating Transient heat flux
下载PDF
臭氧层破坏的全球对策及氯氟烃替代技术
20
作者 骆昌平 耿立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2期70-79,共10页
地球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从太阳辐射来的大约90%的紫外线。它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保护着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和万物生灵。然而,近年来却发现臭氧层出现了巨大空洞,任其发展下去,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这就是所谓的臭氧... 地球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从太阳辐射来的大约90%的紫外线。它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保护着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和万物生灵。然而,近年来却发现臭氧层出现了巨大空洞,任其发展下去,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这就是所谓的臭氧危机。那么,臭氧层是怎样被破坏的呢?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层破坏 氯氟烃 替代技术 臭氧空洞 大气平流层 气体排放 天然屏障 臭氧层物质 共沸混合物 生存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