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界面、速度崇拜与平滑美学:作为媒介实践的电影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凯滨 《当代电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2,共8页
本文融汇媒介美学和媒介物质性的研究视角,从受众与电影关系的角度切入,提出“作为媒介实践的电影”这一认识论,以阐释电影短视频化及相关的倍速观看、弹幕观影等电影在数字时代的媒介变体。鉴于放映之于电影的本体性意义,从影院到手机... 本文融汇媒介美学和媒介物质性的研究视角,从受众与电影关系的角度切入,提出“作为媒介实践的电影”这一认识论,以阐释电影短视频化及相关的倍速观看、弹幕观影等电影在数字时代的媒介变体。鉴于放映之于电影的本体性意义,从影院到手机,意味着电影现象学意义上“身体”的改变,进而导致电影经验的变化,即从“观看的视觉表征文本”转向“操作的视觉媒介实践”。在时间逻辑上,这种视觉媒介实践与加速社会相统一。速度主导的电影知觉的嬗变说明电影短视频化的内在合理性,而与电影短视频流适配的,是一种贴合加速逻辑的平滑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实践 数字界面 速度崇拜 平滑美学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的感知模式及审美经验转换——论韩炳哲对“平滑美学”的批判与反思
2
作者 缐会胜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71-388,449-450,共20页
作为“数字时代精神分析师”的当代德国新生代批判理论家,韩炳哲用“平滑”概括当代美学的基本特征。在当下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图景中,韩炳哲对数字技术与主体感知、审美经验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推动当代美学从机械复制技术、电子技术... 作为“数字时代精神分析师”的当代德国新生代批判理论家,韩炳哲用“平滑”概括当代美学的基本特征。在当下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图景中,韩炳哲对数字技术与主体感知、审美经验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推动当代美学从机械复制技术、电子技术背景下的技术美学向数字美学的转变。凭借对当代美学现象的批判与反思,他揭示了当代美学的两个重要维度:其一是从数字技术与感知的维度揭示数字技术对主体感知模式、情感结构、数字无意识以及记忆和回忆等感性因素的重塑;其二是在与本雅明、麦克卢汉等理论家的对话中,阐明当代主体审美经验从灵韵、震惊向平滑的范式转换,并指出当代平滑美学中所呈现出来的平滑感觉、平滑身体以及平滑叙事等感性特征。韩炳哲对数字时代平滑美学的批判与反思通过对主体感知与情感维度的勃扬,表现出感性回归的凸显与对情感层面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韩炳哲 审美经验 感知模式 平滑美学 感性复归
原文传递
新媒体艺术的游戏性--兼论一种平滑平庸的美学
3
作者 钟舒 《媒介批评》 2023年第2期387-403,共17页
新媒体艺术与电子游戏同为媒介时代下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两者高度重叠却又各自独立。本文立足于媒介批判,一方面,从元游戏的游戏思维、模式入手,用游戏作为单元操作的理论阐释新媒体艺术的游戏性与电子游戏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以互动... 新媒体艺术与电子游戏同为媒介时代下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两者高度重叠却又各自独立。本文立足于媒介批判,一方面,从元游戏的游戏思维、模式入手,用游戏作为单元操作的理论阐释新媒体艺术的游戏性与电子游戏的相似性。另一方面,以互动为观察切口,借互动行为下的两种身体样态为纽带,重审新媒体艺术互动的必然性与平庸性。经由对新媒体艺术与电子游戏中的身体进行严肃比较,建构一个从媒介到游戏、互动到身体、媒介批判到平滑美学的研究路线。新媒体艺术的游戏性被视为艺术被媒介征用的必然结果,尽管提供了人机交互的趣味价值,但却存在走向平滑与平庸的美学之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元游戏 人机交互 平滑美学
下载PDF
新异化与平滑之美
4
作者 袁海燕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5期33-36,共4页
新自由主义社会功绩主体的自我异化和数字资本主义宰制下的大量的无定向透明数据产生了新的审美强制,当代美学出现了深度危机。在《美的救赎》中,韩炳哲集中论述了数字时代的平滑之美,他结合整容成瘾、抑郁症等社会心理现象,通过分析平... 新自由主义社会功绩主体的自我异化和数字资本主义宰制下的大量的无定向透明数据产生了新的审美强制,当代美学出现了深度危机。在《美的救赎》中,韩炳哲集中论述了数字时代的平滑之美,他结合整容成瘾、抑郁症等社会心理现象,通过分析平滑之美蕴涵的肯定性和具身化等特性,提出了对美救赎的方案。韩炳哲试图号召审美主体重新建立美的约束,恢复否定性的他者美学,追寻美的理想,最终实现人与自我、自然、世界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平滑美学 美的救赎
下载PDF
聆听的颠覆性:平台音综《乐队的夏天2》的阴性噪音与声音政治
5
作者 曲舒文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83,共11页
摇滚乐是音乐工业非秩序化噪音生产的重地,其中负载着性别主体身份符码的摇滚乐人的歌唱中潜藏着大量性别化的噪音。由平台发起,独立唱片公司与乐人共同参与制作的平台音综《乐队的夏天2》在全面呈现另类噪声的同时创造了不少性别化的... 摇滚乐是音乐工业非秩序化噪音生产的重地,其中负载着性别主体身份符码的摇滚乐人的歌唱中潜藏着大量性别化的噪音。由平台发起,独立唱片公司与乐人共同参与制作的平台音综《乐队的夏天2》在全面呈现另类噪声的同时创造了不少性别化的“聆听的颠覆性”时刻,为剖析女性乐人的另类发声美学、反思性别秩序与社会意识形态提供了土壤。结合音乐学,性别研究与文化研究理论提出嗓音/发声的阴性噪音分析框架,指出了非韧性的、身体性的阴性噪音再现了位于工业和社会边缘的生命体验和族群历史,是反抗新自由主义韧性生命政治与平滑数字审美的颠覆性声音。不过,仍需留意音综噪音中看似颠覆实则与音乐工业和平台资本同构的伪阴性噪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噪音 平台音综 身体性 韧性生命政治 平滑美学 《乐队的夏天2》
下载PDF
当代都市生活想象与智慧山空间文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迎进 张清莹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2期80-88,共9页
本文以天津智慧山及其“那山街区”转型为分析对象,试图窥见国内“新技术产业园区”这一新兴城市空间的内部运行机制及文化生产结构。可以看到的是,对于“新知识阶层”与“消费者”无法调和的焦虑导致了智慧山以“平滑美学”为主要特征... 本文以天津智慧山及其“那山街区”转型为分析对象,试图窥见国内“新技术产业园区”这一新兴城市空间的内部运行机制及文化生产结构。可以看到的是,对于“新知识阶层”与“消费者”无法调和的焦虑导致了智慧山以“平滑美学”为主要特征的景观化转型,在这种转型中,为了“配套”而进行的规划以反客为主的方式取代使用空间的人拥有了主体性。作为智慧山的转型结果,“山丘广场”以隐喻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被放逐了主体身份的“白领阶层”的异化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产业园区 智慧山 平滑美学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数字资本主义的审美治理批判
7
作者 袁立国 高雪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3年第2期312-324,487,共14页
随着大数据对社会的全面掌控,当代资本主义以数字化的审美治理对人们进行感性操控,使个人受消费主义逻辑的控制却不自知。数字化“平滑美学”使个人沉浸在虚假的自我认同中,导致共同体陷入危机。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审美异化的根源是... 随着大数据对社会的全面掌控,当代资本主义以数字化的审美治理对人们进行感性操控,使个人受消费主义逻辑的控制却不自知。数字化“平滑美学”使个人沉浸在虚假的自我认同中,导致共同体陷入危机。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审美异化的根源是“美学权力”资本化,资本的“恶无限”导向了一种“坏崇高”。通过社会革命解除生产力的资产阶级限制,不仅具有经济和政治的意义,也是对资本“美学权力”社会性重构。尽管资本主义生产使得某些形式的艺术之美失去了它的现实基础,使其只能永远作为历史上的不可企及的范本而存在,但在社会中为生产出人的存在之美开辟了道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阶段,感性解放和人的多方面潜能的发挥,表明生产力和美学权力获得了内在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审美治理 平滑美学 美学权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