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平王东迁的时与地再探
1
作者 王红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43,213,共16页
《史记》中有周平王元年东迁洛邑之说,古今学者罕有异议,以至成为定论。但详细考察《史记》此说的史料来源,发现其本之于《秦记》,而后者仅记周幽王十一年幽王被杀,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至于周东徙洛邑事,虽在周幽王十一年之后,至于具体... 《史记》中有周平王元年东迁洛邑之说,古今学者罕有异议,以至成为定论。但详细考察《史记》此说的史料来源,发现其本之于《秦记》,而后者仅记周幽王十一年幽王被杀,秦襄公被封为诸侯。至于周东徙洛邑事,虽在周幽王十一年之后,至于具体在何年,《秦记》并未明确。实际上,《史记》中的这一说法基于司马迁个人的推断,未有可靠资料凭据。根据清华简《系年》等文献可知,平王东迁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历经一个过程:平王元年东迁的地点是成周,即考古所发现的韩旗成周;再结合《左传》《国语》等文献中的记载可知,平王三十三年之后又从韩旗成周迁至洛邑,即考古所发现的涧河王城。《史记》将这一过程笼统地说成平王元年东迁洛邑,并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系年》 平王东迁 韩旗成周 涧河王城 《史记》
下载PDF
平王东迁年代与史事新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0-140,F0002,共12页
在传统认知上,幽王失国,平王东迁,是前后两年相继发生的事情。近年清华简《系年》问世后,人们始知平王东迁经历了多种力量的角逐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两周之际重大的历史变局。依清华简《系年》所示,幽王死后,携王立二十一年,复经无王... 在传统认知上,幽王失国,平王东迁,是前后两年相继发生的事情。近年清华简《系年》问世后,人们始知平王东迁经历了多种力量的角逐和漫长的历史岁月,形成两周之际重大的历史变局。依清华简《系年》所示,幽王死后,携王立二十一年,复经无王九年,平王被正式迎立,三年后东迁洛邑,此时已到了平王三十四年(公元前737年)。这一时间节点,粗看起来似已超出助力东迁事宜的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在位年代的下限,然据新出清华简《系年》、古本《竹书纪年》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记晋、郑、秦三君年代详加考察,发现均有舛误,实际上他们都是在平王三十四年东迁之后辞世的。在这个乱云飞渡的历史过程中,东周国家虽遭内乱外患的严重打击,但文明未曾中断,重启了接续发展的新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王东迁 清华简《系年》 年代 史事 《十二诸侯年表》
下载PDF
论周平王的东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喜峰 《安康师专学报》 2005年第1期76-80,共5页
对于平王东迁的原因,学术界存在着好几种不同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西周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认为西周后期干旱寒冷的气候环境的是平王东迁的根本原因。而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是平王选择雒邑作为其国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西周后期 气候恶化 社会影响 平王东迁
下载PDF
略谈平王东迁的主要原因——兼与于逢春同志商榷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惠民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112-116,61,共6页
西周晚期,各类矛盾日益尖锐。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王位继承权问题点燃了动乱的导火线。周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太子。于是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和犬戎发兵攻打幽王,以至幽王被杀于骊山下,西周就此... 西周晚期,各类矛盾日益尖锐。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王位继承权问题点燃了动乱的导火线。周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太子。于是申后之父申侯,联合缯和犬戎发兵攻打幽王,以至幽王被杀于骊山下,西周就此结束。 宜臼在申侯,鲁侯及许文公的支持下即位,是为平王。前770年,平王放弃镐京,迁都洛邑,史称“平王东迁”。这样,中国古代历史又翻过一页,进入东周(春秋)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褒姒 平王东迁 西周晚期 申后 诸侯国 戎狄 穆王 秦襄公 宣王 晋文侯
下载PDF
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的政治目的微探
5
作者 翟佳迪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第2期40-43,共4页
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联合缯、许和犬戎等势力反抗周幽王,从而导致西周灭亡。而后出现了两周之际"二王并立"的局面。在晋文公杀掉周携王后,周平王随之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破败的镐京已无法再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联合缯、许和犬戎等势力反抗周幽王,从而导致西周灭亡。而后出现了两周之际"二王并立"的局面。在晋文公杀掉周携王后,周平王随之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破败的镐京已无法再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因此洛邑成为了新的都城。在平王东迁洛邑的过程中,秦襄公承担了主要的护送任务。秦襄公护驾迁都,表面上看是维护周王室共主地位,其实质是为谋求晋封诸侯称号、孤立平王、壮大自己势力等最为迫切的政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襄公 二王并立 平王东迁 始封诸侯
下载PDF
平王東遷的史料分析
6
作者 邵蓓 《简帛研究》 2022年第1期68-78,共11页
目前周平王東遷的記載主要見於《史記》《竹書紀年》及清華簡《繫年》。這三份記載都不是原始記載,而是後人據有關材料修撰的。由於原始撰述人所持立場不同,對於平王東遷史事的記載也有所不同,反映了這段史事的不同側面,呈現出不同文本... 目前周平王東遷的記載主要見於《史記》《竹書紀年》及清華簡《繫年》。這三份記載都不是原始記載,而是後人據有關材料修撰的。由於原始撰述人所持立場不同,對於平王東遷史事的記載也有所不同,反映了這段史事的不同側面,呈現出不同文本叙事的矛盾。其中,《繫年》的原始資料來自站在攜王立場的周王朝史官記録,記録者認可攜王政權,不承認周二王并立的史實。《史記》的原始資料來自《秦記》,秦人支持平王,亦不認可周二王并立的史實。《竹書紀年》的原始資料來自晋國的史書,明確承認了周二王并立的史實,態度最爲客觀。綜合各種文獻記載,《史記》所記平王元年爲公元前770年可以接受,《繫年》所記平王立于京師後三年東遷更爲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王東遷 《繫年》 《史記》 《竹書紀年》
下载PDF
两周之际若干重要史实考论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生群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164,共23页
周幽王并非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幽王之后,有携王。携王在位二十一年,且得到诸侯大臣普遍拥戴,最后为晋文侯所杀(前750);携王死后,晋文侯等拥立平王,但诸侯拒绝承认,天下虽无共主,而西周未亡;平王复居京师三年之久,亦为西周之延续。宜臼(... 周幽王并非西周最后一位君主。幽王之后,有携王。携王在位二十一年,且得到诸侯大臣普遍拥戴,最后为晋文侯所杀(前750);携王死后,晋文侯等拥立平王,但诸侯拒绝承认,天下虽无共主,而西周未亡;平王复居京师三年之久,亦为西周之延续。宜臼(即平王)曾两次称王:第一次为申侯、曾侯、许男等拥立(前771),并未得到诸侯大臣拥护,旋即放弃王号;第二次为晋文侯、郑武公等拥立(前750),即位后三年,东迁成周,方为东周之始。晋文侯生于穆侯七年,他杀殇叔自立在周携王五年(前766),幽王被杀之次年(前770),他尚未即位,不可能助平王东迁;晋文侯在位二十年而非三十五年;郑桓公死于幽王之乱,其子武公东迁,数年后灭郐、灭虢,始建立新郑,也不可能在前770年助周东迁。《竹书纪年》所谓“周二王并立”,清华简《系年》称“周亡王九年”,体现出作者的立场和倾向,并不符合事实。《竹书纪年》说幽王灭后“二十四年,定鼎洛邑”,清华简《系年》说携王立二十一年,为晋文侯所杀,晋文侯立平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两者完全吻合。从武王伐纣至平王东迁,西周存续时间为二百八十一年而非二百五十七年;东周起始时间为公元前747年而非前770年,平王即位应推迟二十年,在位时间亦当相应减削二十年(实际在位三十一年而非五十一年),东周肇始之年当后移二十四年。周平王以幽王嫡嗣自居,而将即位时间“通前数之”,以显示其正统地位,于是,携王在位二十一年、“周亡王九年”的史实因此湮没不彰。平王非周室中兴之主,而是继幽王之后导致周室衰微的又一关键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携王 平王东迁 两周积年 清华简《系年》
下载PDF
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所见郑国初年史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光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4,共4页
《郑文公问太伯》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中郑史三篇之一,涉及到郑桓公、武公、庄公三世的史事。郑国初年史事史籍所载语焉不详,疑窦丛生,通过对简文的研究可以得知:郑桓公克郐之事当发生在晋文侯十二年、周幽王既败二年(公元前76... 《郑文公问太伯》是《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中郑史三篇之一,涉及到郑桓公、武公、庄公三世的史事。郑国初年史事史籍所载语焉不详,疑窦丛生,通过对简文的研究可以得知:郑桓公克郐之事当发生在晋文侯十二年、周幽王既败二年(公元前769年);郑桓公东迁克郐具有奉周平王之命经营成周,为平王东迁作准备的战略意图。此外关于简文中所记"齐酄之戎",应当与《左传》所记"北戎"无涉,当为己姓,在春秋初年是以今山东曹县附近为中心,其活动范围大致在:鲁国以西,郑国以东的济水流域及其附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桓公 平王东迁 郑庄公 齐酄之戎
下载PDF
再论东虢国地望 被引量:1
9
作者 任伟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年第5X期21-23,共3页
西周初年,疆域辽阔,统治者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拱卫王室。关于这一问题,我曾做过专题研究。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均受分封,建邦立国。据文献记载,虢仲的封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后世称之为东虢。虢叔的封国,在今陕西省宝... 西周初年,疆域辽阔,统治者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拱卫王室。关于这一问题,我曾做过专题研究。周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均受分封,建邦立国。据文献记载,虢仲的封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后世称之为东虢。虢叔的封国,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后世称之为西虢。周平王东迁后,西虢随之迁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及周边地区。宝鸡一带的西虢故地为戎狄所占,史称小虢。东迁后的西虢国横跨黄河两岸,南岸的三门峡一带又称南虢,北岸的山西平陆一带世称北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虢国 西虢 荥阳市 陕西省宝鸡市 虢仲 封国 平王东迁 北虢 虢叔 西周初年
下载PDF
对《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的一点意见
10
作者 木浮 《文博》 1985年第3期85-,共1页
编辑同志: 顷读贵刊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所载石沉的《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一文,感到有些提法不很妥当,特提出如下意见。在这次陕西珍贵文物展览中,最珍贵的一件西周铜器就是被称为“簋王”的(害夫)簋。《巡礼》一文声称,发现了(害夫)... 编辑同志: 顷读贵刊一九八四年第三期所载石沉的《陕西省珍贵文物展览巡礼》一文,感到有些提法不很妥当,特提出如下意见。在这次陕西珍贵文物展览中,最珍贵的一件西周铜器就是被称为“簋王”的(害夫)簋。《巡礼》一文声称,发现了(害夫)簋耳上的纹饰是一个象首图案。并认为“这一发现不亚于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的先公先王之名。”读者不禁要问,一件铜器上某个部位的纹饰的发现,能否与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先公先王名相提并论呢?本世纪初,甚至还有不少学者否认有商代历史存在。而正是王国维凿破混沌,从甲骨文中认出商代的先公先王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先 西周晚期 先王 一九 历史存在 断代研究 周王 周厉王 西周王朝 平王东迁
下载PDF
论陈亮的历史观
11
作者 张晓松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35-39,共5页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曾四次上书孝宗皇帝,又上《中兴论》,“极论宗庙社稷大计”(《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腐败无能极其愤概。“...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生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曾四次上书孝宗皇帝,又上《中兴论》,“极论宗庙社稷大计”(《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腐败无能极其愤概。“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很希望为收复河山、驱逐金兵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甫 一个半个 腐败无能 水调歌头 酌古论 孝宗 德茂 浙江永康 平王东迁 治乱兴衰
下载PDF
“既丧酆镐”:《史记》的两周之际历史书写及其深意
12
作者 张若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以《国语》《吕氏春秋》《秦记》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 平王东迁是两周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史记》以《国语》《吕氏春秋》《秦记》为主要资料,参考谱牒类文献,连缀出一条“幽王废嫡—申侯灭周—平王继位—东徙洛邑”的叙事线索,并着重叙述了秦襄公因此事而得以跻身诸侯之列的事迹,构筑出一个后人藉以了解平王东迁史的基本框架。然而,受史料来源的限制与原始察终史观的影响,太史公并没有完整翔实地叙述两周之际的史事,而是致力于揭示事件背后蕴含的兴衰缘由,突出“幽厉昏乱,既丧酆镐”的标志性意义:幽王的昏庸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后,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秦襄公则获得了凭藉攻逐戎寇以占据宗周故地的权力,而这正是周秦之际大变局的最初发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两周之际 平王东迁 秦襄公 历史书写
下载PDF
声曲折考略
13
作者 林济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3年第S1期49-51,共3页
谈到我国秦汉之际的记谱法,史家一般常以所谓“声曲折”作为例证。班固(32—92)在《汉书·艺文志》所列书目中录有“《河南周歌诗》七篇”和“《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七十五篇”和“《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 谈到我国秦汉之际的记谱法,史家一般常以所谓“声曲折”作为例证。班固(32—92)在《汉书·艺文志》所列书目中录有“《河南周歌诗》七篇”和“《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七十五篇”和“《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的记载。很明显,对同一艺术作品,其篇目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诗 记谱法 艺术作品 诗歌作品 平王东迁 诗三百 “礼乐” 西周初年 诗言志 律吕字谱
下载PDF
郑韩故城考论
14
作者 周蜜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36期53-57,共5页
公元前773年,先于平王东迁的脚步,郑桓公在原属o郐之间的东方建国,为了与陕西的旧郑地相区分,这个新建的国都,被称为“新郑”。识城:郑韩故城的规模和配置郑韩故城的选址,借用了双泊河与黄水河的自然天险,既增加了城市的防御指数,又可... 公元前773年,先于平王东迁的脚步,郑桓公在原属o郐之间的东方建国,为了与陕西的旧郑地相区分,这个新建的国都,被称为“新郑”。识城:郑韩故城的规模和配置郑韩故城的选址,借用了双泊河与黄水河的自然天险,既增加了城市的防御指数,又可依凭河流发展水运。丰沛的水源是农业的基础条件之一,农业则是民生之本。城址所在地是一处高岗,不但免受水患困扰,而且视野开阔、通风良好,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王东迁 郑桓公 郑韩故城 黄水河 易守难攻 双泊河 郑地
下载PDF
浅谈中原地区金腰带饰起源
15
作者 常军 成昕 《理财(经济)》 2021年第4期62-71,共10页
根据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整理发现,中原地区的金腰带饰起自西周晚期,兴盛于春秋早期,没落于春秋晚期。这可能跟平王东迁,中原文化进入第一个衰落期,后又随着各地诸侯的崛起,古代中国相继进入五国霸天下的文明复兴、百家争鸣,思想家集中... 根据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整理发现,中原地区的金腰带饰起自西周晚期,兴盛于春秋早期,没落于春秋晚期。这可能跟平王东迁,中原文化进入第一个衰落期,后又随着各地诸侯的崛起,古代中国相继进入五国霸天下的文明复兴、百家争鸣,思想家集中出现的璀璨时期。孔子学说“君子比德于玉”的文化盛行,人们又开始了“德玉”文化的礼制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晚期 平王东迁 考古发掘 金腰带 春秋早期 春秋晚期 孔子学说 文明复兴
下载PDF
屈原和楚辞
16
作者 管雯 《新世纪智能》 2019年第46期30-31,共2页
一、屈原生平和所处的时代。中国历史通常把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这一-年,直至公元前476年作为春秋时代。平王东迁后,周朝实际上已和一个小国差不多,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改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一、屈原生平和所处的时代。中国历史通常把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这一-年,直至公元前476年作为春秋时代。平王东迁后,周朝实际上已和一个小国差不多,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改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时代共有140多个国家(诸侯国),社会进入大动荡、大变革、大分化的时代。公元前476~公元前221年是战国时代。进入战国时代后,社会分化、动荡更加激烈,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变法运动在各主要国家相继开展。七雄(秦、楚、韩、魏、赵、燕、齐)局面已形成。七雄中秦、楚实力超过其他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征伐 平王东迁 诸侯国 兼并战争 变法运动 春秋时代 屈原 楚辞
下载PDF
华山赋
17
作者 郭文光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5年第9X期64-,共1页
巍哉太华,拔地耸空。峰峦如聚,浑然天成;十里一石,若莲花屏。千古挺秀,傲居关中。接中原而望长安,俯大河兮依秦岭。北眺渭河平原,阡陌曲流纵横;昂首青苍,从容沉静;阅尽沧桑离乱,历尽盛衰废兴。雄哉太华,险峻横空。剑削万仞,古树掩映。... 巍哉太华,拔地耸空。峰峦如聚,浑然天成;十里一石,若莲花屏。千古挺秀,傲居关中。接中原而望长安,俯大河兮依秦岭。北眺渭河平原,阡陌曲流纵横;昂首青苍,从容沉静;阅尽沧桑离乱,历尽盛衰废兴。雄哉太华,险峻横空。剑削万仞,古树掩映。千姿万态,毓华夏之神秀;浩气磅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平原 太华 华山赋 曲流 千姿万态 《尚书·禹贡》 平王东迁 望长安 陆放翁 张乔
下载PDF
把握规律 突破核心——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探究
18
作者 周贤莉 《初中生辅导》 2022年第28期43-48,共6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使用。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本期,我们跟着新课标一起...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使用。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本期,我们跟着新课标一起来走进春秋战国。一、重识“春秋战国”(一)历史时期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指的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被称为战国时期,故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历史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逐渐转型,社会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剧烈的动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实证 平王东迁 时空观念 春秋时期 家国情怀 五个方面
下载PDF
慢慢走,欣赏美
19
作者 朱文平 《小康》 2021年第21期78-78,共1页
翻开历史的画卷,当周平王东迁,西周王室地位衰落,古老的东方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在遥远的西方,古希腊罗马也在同时段推进。全球进入"轴心时代",东西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文化的繁荣,在美学方面同样如此。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翻开历史的画卷,当周平王东迁,西周王室地位衰落,古老的东方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在遥远的西方,古希腊罗马也在同时段推进。全球进入"轴心时代",东西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文化的繁荣,在美学方面同样如此。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学开始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西方美学从此出发,波澜壮阔卷起历史的厚重和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 古罗马时期 平王东迁 欣赏美 古希腊罗马 美学方面 西方美学
下载PDF
清华简《系年》“京师”与平王东迁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永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7,59,共12页
平王东迁是周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清华简《系年》中的"京师"不仅是平王东迁路线上的关键节点,更是晋国拓土的首要选择。从晋国的角度分析,"京师"并非整理者所说的镐京,而是在晋南。以晋文侯立平王于"京师... 平王东迁是周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清华简《系年》中的"京师"不仅是平王东迁路线上的关键节点,更是晋国拓土的首要选择。从晋国的角度分析,"京师"并非整理者所说的镐京,而是在晋南。以晋文侯立平王于"京师"为界,平王东迁可分为平王由西申至"京师"、处"京师"三年、由"京师"至洛邑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平王积极拉拢宗周旧族,造成了区域动荡,加剧了四夷对诸夏的威胁,但也孕育了霸政因素。平王东迁是王政向霸政转变的肇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年》 京师 平王东迁 政治格局 清华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