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田笃胤的神佛关系论——以排佛论为中心
1
作者 唐小立 《日本问题研究》 2019年第5期15-24,共10页
江户时代,佛、神、耶三教中,佛教居于统治地位,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幕府的宗教统制政策密不可分。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发展,儒学、国学等思想勃兴,并开始挑战佛教的思想权威,其挑战的形式之一便是思想上的排佛论。平田笃胤作为国学排佛... 江户时代,佛、神、耶三教中,佛教居于统治地位,这种情况的形成与幕府的宗教统制政策密不可分。但随着社会经济和思想的发展,儒学、国学等思想勃兴,并开始挑战佛教的思想权威,其挑战的形式之一便是思想上的排佛论。平田笃胤作为国学排佛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排佛论的知识基础来源于大坂学者富永仲基的《出定后语》,然而平田笃胤仅仅继承了《出定后语》中对佛教的历史研究成果“大乘非佛说”,在此之上由复古神道的立场出发,以神道价值观附加于其上,在佛教批判书《出定笑语》中发展出了自身的国学排佛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神道 国学 平田 排佛论 富永仲基
下载PDF
略论日本法西斯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崔新京 《日本研究》 2001年第4期48-55,共8页
关键词 日本法西斯 皇道 日本帝国主义 大川周明 平田 神国 日本天皇制 国民同盟 大正民主 统制派
下载PDF
脱逸与构建:论平田笃胤的《灵能真柱》
3
作者 贾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4,共6页
以《灵能真柱》的问世为标志,平田笃胤实现了对前人国学思想的脱逸和自身国学思想的构建。《灵能真柱》由国学宇宙论和显幽论两部分构成。平田笃胤摆脱了此前记纪二典对国学者的束缚,试图重构"正确的古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以《灵能真柱》的问世为标志,平田笃胤实现了对前人国学思想的脱逸和自身国学思想的构建。《灵能真柱》由国学宇宙论和显幽论两部分构成。平田笃胤摆脱了此前记纪二典对国学者的束缚,试图重构"正确的古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自的宇宙论。关于灵魂的归宿,平田笃胤否定了本居宣长提出的人死后灵魂皆去往黄泉的观点,认为灵魂归于幽冥,永久存在于这个国土之上。构建了一个"天.地.泉"的宇宙世界与"显.幽"二元世界相互交错的空间。隐藏在国学宇宙论和显幽论背后的是平田笃胤的国体观,即"日本优越论"和"天皇中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世国学 平田 《灵能真柱》 国学宇宙论 幽冥论 国体观
原文传递
平田篤胤《毉宗仲景考》评介
4
作者 杨晓越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328-333,共6页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平田篤胤在《毉宗仲景考》一书中指出,《伤寒论》的作者是葛洪的从祖祖父葛玄,戴霸、张机、仲景等称呼都是葛玄的寓名。平田又以葛玄为基点,向前追溯、向后延伸,指出中国医方最初是由神仙所造,根本上是由日本的神创造...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的平田篤胤在《毉宗仲景考》一书中指出,《伤寒论》的作者是葛洪的从祖祖父葛玄,戴霸、张机、仲景等称呼都是葛玄的寓名。平田又以葛玄为基点,向前追溯、向后延伸,指出中国医方最初是由神仙所造,根本上是由日本的神创造,中国医道根源于日本的神道。平田的结论并不可信,他实际上是用考证来阐释其所主张的"神医道"思想,与他的复古神道思想相契合,也反映出平田主张日本优于中国的中国观。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此种中国观也可看做是,日本近世中后期以来,一种以国学家为代表的知识阶层,乃至日本国强调日本至上的强烈民族主义的中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田篤胤 《毉宗仲景考》 张仲景 神医道 复古神道
原文传递
汉文圈的多重脉络与黄遵宪的“言文合一”论——《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字》考释 被引量:2
5
作者 孙洛丹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56,共9页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字》篇末所阐发的"言文合一"的观点被研究者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但需要指出的是黄遵宪此番论述并不仅仅限于中国文学自身,本文试图将其置于汉文圈的大背景下做更为全面的梳理...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字》篇末所阐发的"言文合一"的观点被研究者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但需要指出的是黄遵宪此番论述并不仅仅限于中国文学自身,本文试图将其置于汉文圈的大背景下做更为全面的梳理和审视,发掘它在多重脉络上的意义。本文从互文关系入手探讨《文字篇》的文本生成和叙述策略,发现黄遵宪在对前文本的改写以及对神代文字说的驳斥中表现出了批判意识,然而对于"言文合一"所包含的语音中心的去汉字化,却缺乏足够的敏感;在论及中国问题时,更是将言和文之间复杂的关系简单等同,并幻想出两者之间可以达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国志 神代 前文本 互文关系 叙述策略 伊吕波 现代文学 批判意识 平田 本居宣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