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等之爱:耽美强强文的崛起与女性诉求的转型
1
作者 薛英杰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54-65,共12页
近年来以强攻强受为模式的耽美小说逐渐崛起,已经成为耽美小说的主要分支与影视改编的重要对象。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耽美读者不满于女性在异性恋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开始反思传统强攻弱受文所制造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不平等... 近年来以强攻强受为模式的耽美小说逐渐崛起,已经成为耽美小说的主要分支与影视改编的重要对象。随着性别平等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耽美读者不满于女性在异性恋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开始反思传统强攻弱受文所制造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不平等权力关系。与读者的阅读诉求相呼应,耽美强强文使用多种策略建构了攻受之间的对等关系,不仅强调双方共有的强大精神力量,也塑造了以共同成长、灵魂沟通为特点的平等爱情。改编自耽美强强文的网络剧《镇魂》与《陈情令》虽然摒弃了原著中同性之爱的设定,但是呈现了主人公在权力上的平等关系与精神上的彼此认同,以浪漫友谊的形式满足了女性观众对于平等爱情的观看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耽美强强文 读者诉求 影视改编 平等之爱 浪漫友谊
下载PDF
从等差之爱到平等之爱——中国市民社会背景下的伦理转换
2
作者 彭虹斌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5-80,共6页
我国近代鸦片战争以前的农耕社会,国家和家庭处于一体化状态,是典型的宗法社会,没有形成实质意义的市民社会阶层,以"仁"为标榜的等差之爱是人们潜移默化的处世原则。这与西方国家市民社会以公平为基准的平等之爱形成了鲜明的... 我国近代鸦片战争以前的农耕社会,国家和家庭处于一体化状态,是典型的宗法社会,没有形成实质意义的市民社会阶层,以"仁"为标榜的等差之爱是人们潜移默化的处世原则。这与西方国家市民社会以公平为基准的平等之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当今具有中国特色的市民阶层逐步形成,这种平等、自由、权利三位一体的市民社会制度,彻底地推翻了我们过去的家国一体化的宗法社会的根基。"平等之爱"成为中国市民社会的"新"的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差之爱 平等之爱 市民社会
下载PDF
平等与差等:师爱的抉择及其伦理依据
3
作者 卜玉华 《基础教育》 2010年第6期3-8,共6页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时常需要处理“平等之爱”与“差等之爱”之间的冲突。“平等之爱”作为基本人权在今天民主化的生活中为人们所推崇,但在现实生活中它易把人性中丰富多彩的情感置于理性的压制之中;“差等之爱”虽顾及人的私人情谊...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时常需要处理“平等之爱”与“差等之爱”之间的冲突。“平等之爱”作为基本人权在今天民主化的生活中为人们所推崇,但在现实生活中它易把人性中丰富多彩的情感置于理性的压制之中;“差等之爱”虽顾及人的私人情谊但存在着侵蚀社会平等和法律公正的危险,并有可能抑制公共精神的发育,尤其在教育中,差等之爱的处理更需慎重。为此,如何有效处理学生差异发展中弱者和优者的最大利益,我们应既吸纳亚里士多德、罗尔斯以及罗纳德·德沃金的方略,也应考虑诺丁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之爱 差等之爱 伦理依据
下载PDF
中西方爱的伦理思想及其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金明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6-80,共5页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爱”都是一个十分核心的概念。差等之爱与平等之爱是中西方“爱”的伦理思想的明显差异。中国历史上的儒家的差等之爱,长期以来被国人奉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并局限于五伦与三纲为基础的礼制框架内,从而使其无法...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爱”都是一个十分核心的概念。差等之爱与平等之爱是中西方“爱”的伦理思想的明显差异。中国历史上的儒家的差等之爱,长期以来被国人奉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并局限于五伦与三纲为基础的礼制框架内,从而使其无法跳出宗法血缘社会的羁縻。而在西方社会,关于平等之爱的思想总是与正义、平等、博爱、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并广泛渗透到以平等为其本质之一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系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等之爱 平等之爱 差异 比较
下载PDF
“兼”与“交”:墨家“兼爱”思想新探——兼与儒家“仁爱”思想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曼迪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70,共9页
“兼爱”是墨学的核心与基础,平等与交互是兼爱思想的两大支柱。墨家对“交”的强调意在描绘一种交互式的群体结构,“兼爱”不表现为“反求诸己”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必须在群体交往中才能体现出并被遵循的行为准则。墨家“兼爱”旨在... “兼爱”是墨学的核心与基础,平等与交互是兼爱思想的两大支柱。墨家对“交”的强调意在描绘一种交互式的群体结构,“兼爱”不表现为“反求诸己”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必须在群体交往中才能体现出并被遵循的行为准则。墨家“兼爱”旨在建立外向平等秩序,个体与他人及群体在交互社会中密切关联,人己互动塑造着个体行为的边界。儒家“仁爱”思想包含深刻的平等思想,不能将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笼统地归结为差等之爱与平等之爱,只有通过对实现平等之爱的不同路径的反思才能达到对儒墨差异的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之爱 内在超越 外在秩序
原文传递
儒家与道德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世英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33,共17页
本文就道德的根源问题,探讨了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发展过程:从孔子的“孝悌———为仁之本”经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到宋明道学家的“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逐步明确的以“万物一体”为道德的本体论根源的思想发展过程,也是... 本文就道德的根源问题,探讨了儒家伦理道德观的发展过程:从孔子的“孝悌———为仁之本”经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之端”到宋明道学家的“万物一体”之“仁”,是一个逐步明确的以“万物一体”为道德的本体论根源的思想发展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突破以血缘亲情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转向博爱精神的过程。但宋明道学一直到王阳明,都没有达到近代的人人平等享有基本权利的思想水平,关键在于儒家的“存天理,去人欲”的旧观念。作者主张把宋明道学的“万物一体”观与叶适、李贽、戴震的重功利、重情欲的思想结合起来,并参考西方近代的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建立一种新型的“万物一体”的伦理道德观,这种道德观既主张在维护人的生存基本权利面前人人平等,又承认差等之爱存在一定的空间。作者最后希望人皆能扩大“一体同类感”的范围和广度,为整个人类世界走向“和而不同”的大同局面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等之爱 平等之爱 万物一体 同类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