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两相流界面波的双平行电导探针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广军 郭烈锦 +1 位作者 陈学俊 陈永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7-172,共6页
使用双平行电导探针,通过测量气液两相瞬时液膜厚度,来反映气液两相流界面上的波动规律,对此测量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界面波的物理特性,设计出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液膜厚度的电导探针系统,并且提出了一种不受实验条... 使用双平行电导探针,通过测量气液两相瞬时液膜厚度,来反映气液两相流界面上的波动规律,对此测量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界面波的物理特性,设计出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液膜厚度的电导探针系统,并且提出了一种不受实验条件变化影响的探针标定方法。通过对水平管内空气-水气液两相流分层流界面厚度的测量,证明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界面波 平行电导探针 电导
下载PDF
电导法测量新型旋风分离器内液膜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崔洁 陈雪莉 +2 位作者 王清立 王辅臣 龚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7-1493,共7页
根据电导率变化原理设计了双平行电导探针,并采用该探针对新型旋风分离器内的液膜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的研究发现,液膜沿筒体呈不对称分布,入口附近截面上的液膜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大其最厚值点沿圆周后移,液膜... 根据电导率变化原理设计了双平行电导探针,并采用该探针对新型旋风分离器内的液膜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的研究发现,液膜沿筒体呈不对称分布,入口附近截面上的液膜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大其最厚值点沿圆周后移,液膜呈螺旋带状下行;发展后的液膜厚度在不同截面的最大值在160°左右的圆周角度处。研究还表明,随着处理负荷的增加,切向速度增大,液膜的分布区域变大,有利于分离效率的提高,但整体液膜厚度变薄,不利于减缓筒壁的磨损;入口角度的变化对撞击区附近的液膜分布影响较大,入口角度越大,切向力在径向上的分量越小,液膜的分布范围越小;另外,随着升气管直径的增加,由于分离空间变小,整体液膜厚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平行电导探针 液膜厚度 分布规律
下载PDF
电导探针法用于油水混合液的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鑫 何利民 李时光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6年第9期95-99,共5页
为了评价油水混合液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了一种带有双平行电导探针的便携式油水分离器。利用油水混合液分层后的界面通过电导探针时电压信号的特征性变化,测出油水混合液的分层曲线,利用该曲线可以得到分层时间并计算得到分散相液滴的粒... 为了评价油水混合液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了一种带有双平行电导探针的便携式油水分离器。利用油水混合液分层后的界面通过电导探针时电压信号的特征性变化,测出油水混合液的分层曲线,利用该曲线可以得到分层时间并计算得到分散相液滴的粒径分布,从而可以进行油水混合液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电导探针法对有、无清晰分层界面的油水混合液都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为油水混合液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混合液 油水界面 粒径分布 平行电导探针 分层曲线
下载PDF
水平管环状流液膜厚度与波动参数分布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宏军 王伟 桂明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162-4171,共10页
环状流是常见的一种气液两相流流型,基于双平行电导探针阵列传感器设计了环状流液膜动态测量系统,以水和空气为介质,进行了气相表观流速15-35 m/s、液相表观流速0.1-0.4 m/s范围内的水平管环状流周向液膜测量实验,分析了水平管环状流的... 环状流是常见的一种气液两相流流型,基于双平行电导探针阵列传感器设计了环状流液膜动态测量系统,以水和空气为介质,进行了气相表观流速15-35 m/s、液相表观流速0.1-0.4 m/s范围内的水平管环状流周向液膜测量实验,分析了水平管环状流的液膜厚度、相界面波动参数的空间分布与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平管环状流底部液膜厚度随气相表观流速的增加而减小,随液相表观流速的增加而增大,但在高液相表观流速时有饱和趋势,对应条件下周向其他位置的液膜厚度持续增大,尤其在45°位置显著增大,下半周液膜分布趋于平缓;由底部到顶部,液膜波速和波频在周向上均呈逐渐减小趋势,与液膜厚度的分布规律一致,大幅度的扰动波主要分布在底部;底部液膜波速和波频随气相表观流速增加而增大,液相表观流速增加时,波速随之增大,但波频无明显变化,对应波长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流 平行电导探针 液膜厚度 界面 波频 波速 分布
下载PDF
GaN/Al_xGa_(1-x)N异质结二维电子气的磁电阻研究
5
作者 王威 周文政 +9 位作者 韦尚江 李小娟 常志刚 林铁 商丽燕 韩奎 段俊熙 唐宁 沈波 褚君浩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452-456,共5页
通过对GaN/Al_xGa_(1-x)N异质结中二维电子气磁输运结果的分析,研究了磁电阻的起因.结果表明,整个磁场范围的负磁电阻是由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而高场下的正磁电阻来源于平行电导的进一步修正.用拟合的方法得到了电子-电子相互作用... 通过对GaN/Al_xGa_(1-x)N异质结中二维电子气磁输运结果的分析,研究了磁电阻的起因.结果表明,整个磁场范围的负磁电阻是由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引起的,而高场下的正磁电阻来源于平行电导的进一步修正.用拟合的方法得到了电子-电子相互作用项以及平行电导层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并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拟合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电子气 磁电阻 电子 电子相互作用 平行电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