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下平讲戏剧种传承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剑颖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0期35-39,共5页
平讲戏,源发明末清初,采用闽东当地方言演唱、念白,曾风靡福州地区及屏南、古田、福安一带。它出身草根,质朴无华的演艺下凸显的平俗易懂、易学易唱、亲民简纯等特点,曾是其在闽东地区市井乡社生存与拓展的重要因素。但常年固滞于此,却... 平讲戏,源发明末清初,采用闽东当地方言演唱、念白,曾风靡福州地区及屏南、古田、福安一带。它出身草根,质朴无华的演艺下凸显的平俗易懂、易学易唱、亲民简纯等特点,曾是其在闽东地区市井乡社生存与拓展的重要因素。但常年固滞于此,却也成为平讲戏在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面对精致博风的闽剧、乱弹等其他戏曲艺术败阵,致令剧种生存受到极大挑战的重要因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讲戏 闽剧 念白 闽东地区 福州地区 曲艺术
下载PDF
浅探福安平讲戏之源 被引量:1
2
作者 邱灵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6期10-11,共2页
平讲戏,为闽东北独有剧种,又系闽剧前身之一。后闽剧盛行,该剧种日渐式微。然因沿袭宋元南戏之旧貌,兼具地方之特质,近年来,颇受学者重视,并于2008年,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然平讲戏之肇源,则广受争议,或曰始于屏南,... 平讲戏,为闽东北独有剧种,又系闽剧前身之一。后闽剧盛行,该剧种日渐式微。然因沿袭宋元南戏之旧貌,兼具地方之特质,近年来,颇受学者重视,并于2008年,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然平讲戏之肇源,则广受争议,或曰始于屏南,或曰昉于福安。本文笔者就福安戏曲发展作简要论述,从县志、戏台、"官音"诸端探析,认为平讲戏之于福安,其渊源之久远,影响之深广,当胜于屏南一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安 平讲戏 官音 安腔八音
下载PDF
寻回朴素的感动——观平讲戏《马匹卜驳妻》
3
作者 邱灵 《福建艺术》 2020年第5期42-43,共2页
平讲戏,是流行于福建闽东北一带的南方剧种,却因一出《马匹卜驳妻》在北方声名鹊起。2019年十月,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携该剧应邀出席中国戏曲文化周,并在北京园博园上连演五场。据了解,本次活动共有全国65家专业院团、社团的23个... 平讲戏,是流行于福建闽东北一带的南方剧种,却因一出《马匹卜驳妻》在北方声名鹊起。2019年十月,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携该剧应邀出席中国戏曲文化周,并在北京园博园上连演五场。据了解,本次活动共有全国65家专业院团、社团的23个剧种举行演出,其中福安平讲戏《马匹卜驳妻》,与山西耍孩儿(咳咳腔)《送妹》、河南宛梆《打金枝》等珍稀剧种的代表性剧目相继亮相于由原址原貌迁徙而来的明朝古戏台的晋中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讲戏 艺术传承 宛梆 《打金枝》 福建闽东 耍孩儿 园博园
下载PDF
当代视域下福建平讲戏传承的“突破口”
4
作者 陈展宙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84,共3页
平讲戏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剧种。它形成于明末清初,从屏南地区流传至宁德、福州等地,采用当地方言进行演唱,从属于高腔剧种类型。由于它的唱词和对白清新质朴,如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风格,因此被称为“平讲戏”。清代中后期与民国初年是平... 平讲戏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剧种。它形成于明末清初,从屏南地区流传至宁德、福州等地,采用当地方言进行演唱,从属于高腔剧种类型。由于它的唱词和对白清新质朴,如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风格,因此被称为“平讲戏”。清代中后期与民国初年是平讲戏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其拥有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特点,在民俗文化生活中广泛出现,尤其在屏东地区独占鳌头。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福建平讲戏的发展陷入衰退,在内外交困中迷失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讲戏 地方剧种 当地方言 民俗文化 清代中后期 高腔 当代视域 唱词
原文传递
扎根民间:闽剧在闽北顺昌
5
作者 潘琳 《福建艺术》 2023年第10期63-64,共2页
闽剧,又称福州戏,为福建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是用福州方言演唱和念白的戏曲剧种,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雅称“榕腔”或“闽腔”。
关键词 地方剧种 曲剧种 闽剧 念白 方言演唱 平讲戏 声腔剧种
下载PDF
闽剧源流及其发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邹自振 《闽台文化研究》 200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一、闽剧源流、形成与发展闽剧滥觞于明末,至20世纪初叶臻于成熟,是福建的重要剧种之一。其经历史风雨薪传不息,音乐唱腔丰富优美,表演艺术自成一格,涌现了以郑奕奏为代表的艺术大师和一代代优秀演员。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一、闽剧源流、形成与发展闽剧滥觞于明末,至20世纪初叶臻于成熟,是福建的重要剧种之一。其经历史风雨薪传不息,音乐唱腔丰富优美,表演艺术自成一格,涌现了以郑奕奏为代表的艺术大师和一代代优秀演员。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闽剧艺术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以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奕奏 音乐唱腔 江湖班 平讲戏 炼印 双玉蝉 荔枝换绛桃 紫玉钗 王茂生进酒 林务夏
下载PDF
闽剧的都市化与剧种个性的建立
7
作者 王晓珊 《福建艺术》 2021年第10期25-29,共5页
闽剧,又称福州戏,舞台语言为福州方言,现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其源可溯至明末清初的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等,清光绪、宣统年间,闽剧三大源流融会大成,且吸收乱弹诸腔如徽、京等其他剧种的养分,形成一个多声腔... 闽剧,又称福州戏,舞台语言为福州方言,现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其源可溯至明末清初的儒林戏、江湖戏、平讲戏等,清光绪、宣统年间,闽剧三大源流融会大成,且吸收乱弹诸腔如徽、京等其他剧种的养分,形成一个多声腔剧种。辛亥革命之后,闽剧开始由稍具规模、然而构成庞杂且分散的“前三合响”闽班,发展为成熟、完善、具有特色的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语言 闽剧 福州方言 闽北地区 乱弹 都市化 平讲戏 声腔剧种
下载PDF
他让山里回荡着歌声——记不平凡的“园丁”陈安铃
8
作者 吴琳玉 李武 《福建教育》 2017年第43期59-60,共2页
"日头一出照山巅/俩老今天心欢喜/同去学堂阿孙看/急急忙忙把路赶/穿树林,过山弯/汀步水流响潺潺/自从拆点并校后/阿孙读书在外边……"说起自己编写的平话剧《睨阿孙》,陈安铃老师就情不自禁地边打起节拍边哼唱起来。平话剧是陈安铃... "日头一出照山巅/俩老今天心欢喜/同去学堂阿孙看/急急忙忙把路赶/穿树林,过山弯/汀步水流响潺潺/自从拆点并校后/阿孙读书在外边……"说起自己编写的平话剧《睨阿孙》,陈安铃老师就情不自禁地边打起节拍边哼唱起来。平话剧是陈安铃老师近十几年一直在研究和推广的音乐教育形式。当被我们问起为什么会想到编写、推广平话剧,丰富特色音乐教育时,他打开话匣子,说起了自己的从教之路。"命运让我当上了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安 音乐教育 范坑乡 山弯 汀步 平讲戏 十几 并校 节拍 打起
下载PDF
四平、平讲、乱弹戏
9
作者 陆则起 《中华文化画报》 2010年第12期63-65,共3页
素有民间戏曲之乡美誉的屏南,山清水秀、乡风质朴,乡民大嗓门说话,大海缸喝酒,喜怒哀乐顺情随性。一年一度的庙会戏景就是乡村里的嘉年华。
关键词 乱弹 平讲戏 庙会 民间 大嗓门 弋阳 江湖班 西秦腔 陈靖姑 平腔
原文传递
宗教民俗与屏南四平戏
10
作者 陈鲤群 王汉民 《中华艺术论丛》 2007年第1期313-320,共8页
四平戏,源于明代'稍变弋阳'的四平腔,明末从江西传入屏南等地。屏南四平戏至今仍保留着明代四平戏的许多特征,被戏曲界称为'中国四平戏的活化石'。2006年。
关键词 屏南 弋阳 平腔 田公元帅 平讲戏 物质文化 曲演出 民间 陈靖姑 演出习俗
原文传递
文明戏与闽剧时装戏
11
作者 王晓珊 《戏曲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358-373,共16页
闽剧时装戏也称便衣戏,是与古装戏相对、表现时人时事的新戏。而在中国话剧史上,早期话剧指的是"文明新戏"或"新剧"。一般认为文明戏的起点是春柳社1907年在东京的演出,1917年之后至1924年文明戏或新剧在剧场的演... 闽剧时装戏也称便衣戏,是与古装戏相对、表现时人时事的新戏。而在中国话剧史上,早期话剧指的是"文明新戏"或"新剧"。一般认为文明戏的起点是春柳社1907年在东京的演出,1917年之后至1924年文明戏或新剧在剧场的演出逐渐消失。不可否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装 阎瑞生 春柳社 早期话剧 中国话剧史 民鸣社 新民社 春阳社 平讲戏 郑奕奏
原文传递
闽剧源流、发展与现状
12
作者 邹自振 《中华艺术论丛》 2010年第1期327-340,共14页
一已有400余年历史的闽剧是福建的重要剧种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闽剧滥觞于明末,至20世纪初叶臻于成熟。经历史风雨薪传不息,表演艺术自成一格,音乐唱腔丰富优美,愈益显示艺术光辉。
关键词 音乐唱腔 郑奕奏 荔枝换绛桃 江湖班 平讲戏 炼印 紫玉钗 丹青魂 王茂生进酒 林务夏
原文传递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福安路径” 被引量:2
13
作者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9年第8期27-30,共4页
福建省福安市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严格按照党中央、福建省、宁德市的部署要求,结合福安地方实际,立足群众需求,在资源、队伍、项目、保障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做''谁来做&#... 福建省福安市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严格按照党中央、福建省、宁德市的部署要求,结合福安地方实际,立足群众需求,在资源、队伍、项目、保障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文明实践'在哪做''谁来做''怎么做''做多久'的问题,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到百姓家门口,聚集人气、激发活力,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活动 福安市 基层公共服务 志愿服务组织 志愿服务项目 民富中心 平讲戏 白云山
原文传递
古剧新韵——中国四平腔学术研究讨会述评
14
作者 付华顺 《戏曲研究》 2007年第1期372-382,共11页
2006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与福建省文化厅、屏南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四平腔学术研究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召开。来自湖南、浙江、广东、江西、重庆、福建等省市及日本、台湾的近百位戏曲研究者云集四... 2006年10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与福建省文化厅、屏南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四平腔学术研究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召开。来自湖南、浙江、广东、江西、重庆、福建等省市及日本、台湾的近百位戏曲研究者云集四平戏之乡——屏南。会议收到论文共五十多篇。与会的除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高校及兄弟省市的戏曲专家学者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腔 中国艺术研究院 弋阳 学术研究 大腔 艺术研究所 白兔记 平讲戏 西安高腔 新韵
原文传递
婉转且听福州歌
15
作者 孟丰敏 《闽都文化》 2015年第4期86-89,共4页
"慢如小桥流水,婉转悠扬,快似电闪雷鸣,高亢激越。既粗犷热烈,又不失幽雅抒情,具有南北音乐风格交融的特征。"这段文字,虽是描述福州音乐活化石"十番音乐"的特点,却也准确描述了福州的风光,福州人性情的普遍特点。... "慢如小桥流水,婉转悠扬,快似电闪雷鸣,高亢激越。既粗犷热烈,又不失幽雅抒情,具有南北音乐风格交融的特征。"这段文字,虽是描述福州音乐活化石"十番音乐"的特点,却也准确描述了福州的风光,福州人性情的普遍特点。福州若江南的慢,鼓楼区一带曾到处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自闽王王审知时代开始,福州人多为中原人后裔,南北两地的迥异个性在福州这片热土上历经2000多年已融合为刚柔相济,诞生了林则徐一般海纳百川的民族英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番音乐 福州人 婉转悠扬 有林 中原人 电闪雷鸣 月光光 曲形式 水上人家 平讲戏
原文传递
守护传统 返本开新——谈福建省传统剧种的抢救和保护
16
作者 王晓珊 《东方艺术》 2015年第S2期12-15,共4页
福建戏曲历史悠久,但不像其他地方,或古老的剧种样式已经消失,或相类剧种再生的年代较迟。福建戏曲因为地域文化、方言众多等原因,有其"种"的延续性,至今保留了活态的戏曲样式。目前,福建活态保存的有24个剧种,其中本土剧种18... 福建戏曲历史悠久,但不像其他地方,或古老的剧种样式已经消失,或相类剧种再生的年代较迟。福建戏曲因为地域文化、方言众多等原因,有其"种"的延续性,至今保留了活态的戏曲样式。目前,福建活态保存的有24个剧种,其中本土剧种18个:闽剧、高甲戏、芗剧(歌仔戏)、梨园戏、莆仙戏、梅林戏、北路戏、闽西汉剧、潮剧、打城戏、竹马戏、四平戏、平讲戏、南词戏、三角戏、山歌戏、大腔戏、小腔戏;外来剧种6个:京剧、赣剧、越剧、黄梅戏、祁剧、宜黄戏;除了戏曲剧种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路 平讲戏 大腔 梅林 三角 小腔 宜黄 南词 闽西汉剧 曲样式
原文传递
洋歌辨名
17
作者 刘湘如 《闽都文化》 2020年第6期94-96,共3页
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闽剧,是一个综合性、多声腔的地方剧种。它是在400多年前明万历年间流行的平讲戏、江湖戏与儒林戏这三个独立声腔的剧种,在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融合而成的一个大剧种闽剧。其中的平讲戏也已被列入... 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闽剧,是一个综合性、多声腔的地方剧种。它是在400多年前明万历年间流行的平讲戏、江湖戏与儒林戏这三个独立声腔的剧种,在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融合而成的一个大剧种闽剧。其中的平讲戏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至今仍作为一个独立的声腔剧种保存、流行于福州十邑之一的屏南县与闽东方言流行的福安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剧种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闽剧 平讲戏 屏南县 光绪年间 声腔 非遗名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