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6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开幕
1
《财富生活》 2024年第12期8-9,共2页
4月18日,在意大利威尼斯,观众参观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展览。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18日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展览开幕活动。
关键词 威尼斯双年展 意大利威尼斯 艺术双年展 中国馆 览开幕
下载PDF
美术馆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大众美育方面的作用研究——以“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招尹梓君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69-71,共3页
美术馆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观众审美素养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作用。该文以“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案例展开探讨。通过对本届广州三年展公共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观众参与度和观众体验的相关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公共教育在艺术... 美术馆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观众审美素养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作用。该文以“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案例展开探讨。通过对本届广州三年展公共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观众参与度和观众体验的相关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公共教育在艺术展览中的重要性和潜力,以及其对观众审美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艺术展览在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设计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提升观众在艺术展览中的深度体验和审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公共教育 观众参与 审美素养 广州三年展
下载PDF
花园·展馆·国家——威尼斯双年展花园区国家馆建设历程回顾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俊 冯文俊 冯江 《新建筑》 2019年第1期39-45,共7页
文章聚焦威尼斯双年展花园区的二十余座国家馆建筑,通过整理历史上的花园、中心展馆与各国家馆的历史照片和图纸等档案,回溯双年展花园的变迁和国家馆的建设历程,探讨其与意识形态表达之间的关系。国家馆于1907年被引入威尼斯双年展;两... 文章聚焦威尼斯双年展花园区的二十余座国家馆建筑,通过整理历史上的花园、中心展馆与各国家馆的历史照片和图纸等档案,回溯双年展花园的变迁和国家馆的建设历程,探讨其与意识形态表达之间的关系。国家馆于1907年被引入威尼斯双年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展馆建筑的设计与国家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二战后建成的国家馆更多体现建筑师对展览和展览建筑的个人理解与把握,不再追求对国家历史中理想建筑形式的想象与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双年展 年展花园 国家馆 览建筑 意识形态
下载PDF
景观化都市建筑学——从2004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看当代先锋建筑与教育 被引量:3
4
作者 陆邵明 王利民 《华中建筑》 2006年第9期113-116,共4页
该文通过对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部分建筑作品的解读,剖析了当代先锋建筑的一种倾向——景观化都市建筑,即打破了传统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学三者之间严格的界线,将曾被视为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 该文通过对2004年威尼斯双年展部分建筑作品的解读,剖析了当代先锋建筑的一种倾向——景观化都市建筑,即打破了传统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学三者之间严格的界线,将曾被视为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且进一步阐述了这类建筑的特征及其相应的学科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化都市建筑学 威尼斯双年展 先锋建筑 变型 空间整合 建筑教育
下载PDF
现代陶艺的新景致——2014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蒋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0-163,共4页
21世纪的现代陶艺呈现出更为多元、综合、前卫的艺术风格。特别是随着后工业时代、后数位时代的到来,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体现后工业美学的陶艺创作和陶瓷设计;2、在后数位时代,科技和数位资源对陶艺创作和产品设计... 21世纪的现代陶艺呈现出更为多元、综合、前卫的艺术风格。特别是随着后工业时代、后数位时代的到来,现代陶艺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1、体现后工业美学的陶艺创作和陶瓷设计;2、在后数位时代,科技和数位资源对陶艺创作和产品设计的影响;3、新媒体艺术的渗透,使得陶艺家将对陶瓷本体语言的关注转向了对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思考。本文以2014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展出作品为范例,分析国际现代陶艺发展的新特点,从一个更广阔的视域来解读现当代陶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陶艺 后工业美学 数位建模 多媒体艺术 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
下载PDF
何不再问“自由空间”——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记录与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翔宁 姚伟伟 《世界建筑》 2018年第8期120-123,共4页
文章阐述了策展团队对于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主题"Freespace"的解读与应对策略,全面记录了"中国国家馆"的展览从策划、方案修改到执行过程,以及展览开幕之后的媒体反馈与思考,并借2018年金狮奖的评定回溯中国馆... 文章阐述了策展团队对于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主题"Freespace"的解读与应对策略,全面记录了"中国国家馆"的展览从策划、方案修改到执行过程,以及展览开幕之后的媒体反馈与思考,并借2018年金狮奖的评定回溯中国馆的策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馆
下载PDF
理性精神与同济实践 米兰三年展之“从研究到设计——同济建筑师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刊 李翔宁 《时代建筑》 2012年第6期144-147,共4页
有着悠久历史的米兰三年展对世界范围认识设计和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2012年米兰三年展"从研究到设计——同济建筑师展",邀请包括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在内的27位建筑师及其团队的50个建成作品参展,从不同视角... 有着悠久历史的米兰三年展对世界范围认识设计和建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2012年米兰三年展"从研究到设计——同济建筑师展",邀请包括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在内的27位建筑师及其团队的50个建成作品参展,从不同视角描绘了当代中国建筑的真实相貌。因为参展建筑师全都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或者在同济大学任教,使这次展览成为西方了解同济实践的重要展览事件。从倡导"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原理"教学体系开始,同济学派对现代建筑理性精神的执着坚持,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发展富有特色的重要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三年展 从研究到设计 同济实践 理性精神
下载PDF
边界·通道·圣迹——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梵蒂冈馆区观展侧记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棣 文艺 查红叶 《新建筑》 2019年第1期23-29,共7页
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圣乔治·马焦雷岛设了一个特别的展区——梵蒂冈馆,放置了选自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师设计的10座易装卸的现代小堂。在不以风格的方法,不借用壁画、偶像、音乐及文字等传统元素直接表达教堂空间的情况下,这10... 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圣乔治·马焦雷岛设了一个特别的展区——梵蒂冈馆,放置了选自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师设计的10座易装卸的现代小堂。在不以风格的方法,不借用壁画、偶像、音乐及文字等传统元素直接表达教堂空间的情况下,这10座小堂向大家展示了新建筑的表达能力,揭示、阐释或转译了传统教堂建筑内在的概念,并对建筑的非物质部分,即透过建筑的神性给予了精彩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双年展 梵蒂冈馆 现代小堂 边界 通道 圣迹
下载PDF
媒介的开放对当代艺术审美转向的影响——以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清清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5年第7期101-104,共4页
古往今来,媒介一直是艺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媒介把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带入当代艺术的创作领域,并对传统审美方式构成挑战。"威尼斯双年展"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盛会之一,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呈现当代艺术成就的最高展示舞... 古往今来,媒介一直是艺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媒介把许多新的技术手段带入当代艺术的创作领域,并对传统审美方式构成挑战。"威尼斯双年展"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盛会之一,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家呈现当代艺术成就的最高展示舞台。正在举行的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主要为新媒体艺术。通过作品分析我们能透视出以影像和装置为代表的中国新媒体艺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媒介的开放对当代艺术审美转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新媒体 当代艺术 审美转向 威尼斯双年展
下载PDF
城市中的展览介入与诗意化建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述评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宇星 《城市建筑》 2013年第21期31-34,共4页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通过独特的"展览介入策略",激发深圳和香港的城市发展:采用游走于城市不同地点的场地策略,促进了地点空间的活化和老旧建筑的再利用:在展览功能和形式上试图消解日趋固化的展览模式,... 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通过独特的"展览介入策略",激发深圳和香港的城市发展:采用游走于城市不同地点的场地策略,促进了地点空间的活化和老旧建筑的再利用:在展览功能和形式上试图消解日趋固化的展览模式,打破传统双年展的僵化表现形式和实施路径,将双年展转化为具有城市意义的公共空间和与市民日常生活场景相关联的系列化活动,最终塑造双年展独有的反结构化特性和诗意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香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 览介入策略 诗意化
下载PDF
“浮云” 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浮法玻璃厂主入口设计改造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珩 李翔宁 《时代建筑》 2014年第3期98-107,共10页
文章以访谈形式详细介绍了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浮法玻璃厂主入口改造设计的基本理念、建造施工、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使用,重点分析了这个项目采取的新旧融合的改造方式以及建筑师希望在设计中体现的城市性。
关键词 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厂房改造 城市性 模糊的边界 南沙原创工作室
下载PDF
国际艺术年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规划应对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爱敏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3-108,共6页
国际艺术年展在促进城市形象提升和传播、解决城市问题并引领城市未来、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汇聚高端人才、促进城市文化繁荣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这些潜在影响的实现取决于艺术年展的规划水平。其中,能否实现国际惯例与城市自身特色的结... 国际艺术年展在促进城市形象提升和传播、解决城市问题并引领城市未来、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汇聚高端人才、促进城市文化繁荣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这些潜在影响的实现取决于艺术年展的规划水平。其中,能否实现国际惯例与城市自身特色的结合,引导艺术与城市、产业、市民的融合互动,是规划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年展 城市 规划
下载PDF
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评论——以全球建筑双年展的迅速增长为背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和马町 黄华青 《世界建筑》 2018年第1期141-144,共4页
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后文简称深双)的评论,该展于2017年12月15日在南头古城开幕。策展人是本地建筑师刘晓都、孟岩及艺术家侯瀚如。考虑到过去20年中全球各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建筑双年展,这篇评论将2017年深双置入一个关于... 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后文简称深双)的评论,该展于2017年12月15日在南头古城开幕。策展人是本地建筑师刘晓都、孟岩及艺术家侯瀚如。考虑到过去20年中全球各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建筑双年展,这篇评论将2017年深双置入一个关于建筑双年展理念发展的较宏大框架之中。它延续了亚历山大·佐尼斯对当今建筑双年展"除提供一个让建筑师交流思想的机会之外"^([1])扮演之角色的拷问。这与深双的出发点尤为相关,因其组织者声称这不是"艺术展柜"式的传统类型双年展,而试图展现与周遭高速城市化进程直接相关的社会、城市与建筑活动。本文包括3部分:其一,简要回顾全球双年展的起源、意图和崛起;其二,深双自2005年-2017年在深圳语境下的发展;其三,评论本届深双的架构、策展思路和执行手段。结论则归纳了2017年深双在建筑双年展世界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展 建筑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评论 特别报道
下载PDF
复眼观察 碰撞交流 协同进化——第十届威尼斯双年展中-丹合作项目的思考
14
作者 陈景衡 刘临安 +1 位作者 刘宗刚 陈敬 《建筑与文化》 2007年第6期68-69,共2页
通过介绍国际合作参与第十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建筑展丹麦馆展览项目,并获得“金狮奖”的经历.从解题视角、交流碰撞展开论述.提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风物丰厚的西安城市的发展中,传统文化内容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不可或缺。并借此反... 通过介绍国际合作参与第十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建筑展丹麦馆展览项目,并获得“金狮奖”的经历.从解题视角、交流碰撞展开论述.提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风物丰厚的西安城市的发展中,传统文化内容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不可或缺。并借此反思文化的特殊性,指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结合本土资源找到不同的地域性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双年展 建筑 中国-丹麦合作 西安
下载PDF
“归属之后” 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支文军 蒲昊旻 《时代建筑》 2016年第6期168-173,共6页
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以"归属之后"为主题,将视角指向"归属感的变化"和"住所的当代转型模式"。探讨难民与移民、环境问题、旅游业等为建筑领域带来的挑战,并探索建筑在社区建设中扮演的角色。文章一方... 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以"归属之后"为主题,将视角指向"归属感的变化"和"住所的当代转型模式"。探讨难民与移民、环境问题、旅游业等为建筑领域带来的挑战,并探索建筑在社区建设中扮演的角色。文章一方面梳理奥斯陆建筑三年展的发展历程,另一方面详细介绍了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的主题理念,同时分析了一部分参展作品。最后,提出了对"归属之后"主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奥斯陆建筑三年展 建筑 “归属之后”
下载PDF
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 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主题演绎 被引量:2
16
作者 支文军 《时代建筑》 2011年第5期9-11,共3页
文章围绕2011年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的主题,在当代中国城市化的现实语境下,对"物/我"、"田园/城市"、"人/环境"等概念进行诠释和演绎。
关键词 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 田园 城市 建筑
下载PDF
处女花园的中国另类现实: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评介
17
作者 吴志宏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期33-37,共5页
该文对2003年以来中国国家馆在威尼斯建立的过程,以及对2003至2007年的建筑双年展和艺术双年展的展示主题和内容进行了介绍,其中,对2005年艺术双年展和2006年建筑双年展中国馆中的建筑师的作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国家馆 浮现 瓦园 日常奇迹
下载PDF
感知物之灵性:“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览回顾
18
作者 艾姝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60-68,共9页
中国美术馆于2014年举办的"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试图通过来自全球的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来引发有关平等对待世界之"物"的中国传统观念的反思。本文则从观者的角度回顾这次展览的精彩作品,并发掘出... 中国美术馆于2014年举办的"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试图通过来自全球的新媒体艺术家的作品,来引发有关平等对待世界之"物"的中国传统观念的反思。本文则从观者的角度回顾这次展览的精彩作品,并发掘出这次展览所呈现的国际新媒体艺术潮流中的前沿话题,即环境生态艺术,以及艺术家凸显机器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尝试。总体上,这次展览所传达的正视人与技术之物间的关系,并试图尊重和感知物之灵性的倾向,为化解由技术引发的社会、伦理、政治等方面的危机提供了观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三年展 齐物等观 作品剖析 环境生态艺术 物之秩序 观念调整
下载PDF
关于“Re—睿”的回顾——写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开幕后
19
作者 吴洪亮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9-65,共7页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于今年5月拉开帷幕,作为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会之一,中国艺术家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将之看作展示中国当代艺术风貌的重要窗口。今年威尼斯中国馆的策展人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他将此展的策划思路及... 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于今年5月拉开帷幕,作为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会之一,中国艺术家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将之看作展示中国当代艺术风貌的重要窗口。今年威尼斯中国馆的策展人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他将此展的策划思路及参展艺术家的艺术特点写进这篇文章中于《中国文化报》发表,本刊认为它可以作为正确打开此次中国馆展览的一把钥匙,故此,转载此文以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馆馆长 当代艺术 艺术家 北京画院 《中国文化报》 中国当代艺术 威尼斯双年展
下载PDF
国际重要设计年展研究
20
作者 韩绪 《包装世界》 2016年第4期12-13,15,共3页
优秀的设计年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文化的代言人。本研究从全球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重要设计年展,对这些年展进行全方位的比对研究,诸如年展组织形式、学术宗旨、经费来源、经费具体使用情况、收集与收藏的方式方法、评委会推选原... 优秀的设计年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文化的代言人。本研究从全球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重要设计年展,对这些年展进行全方位的比对研究,诸如年展组织形式、学术宗旨、经费来源、经费具体使用情况、收集与收藏的方式方法、评委会推选原则与程序、评委产生条件、出版与展览、历史作品的回顾与保护等都将成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年展 比对研究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