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第60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开幕 |
|
《财富生活》
|
2024 |
0 |
|
2
|
美术馆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大众美育方面的作用研究——以“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例 |
招尹梓君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1
|
|
3
|
花园·展馆·国家——威尼斯双年展花园区国家馆建设历程回顾 |
李俊
冯文俊
冯江
|
《新建筑》
|
2019 |
2
|
|
4
|
景观化都市建筑学——从2004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看当代先锋建筑与教育 |
陆邵明
王利民
|
《华中建筑》
|
2006 |
3
|
|
5
|
现代陶艺的新景致——2014台湾国际陶艺双年展解析 |
蒋炎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6
|
何不再问“自由空间”——第16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策展记录与思考 |
李翔宁
姚伟伟
|
《世界建筑》
|
2018 |
3
|
|
7
|
理性精神与同济实践 米兰三年展之“从研究到设计——同济建筑师展” |
刘刊
李翔宁
|
《时代建筑》
|
2012 |
2
|
|
8
|
边界·通道·圣迹——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梵蒂冈馆区观展侧记 |
冯棣
文艺
查红叶
|
《新建筑》
|
2019 |
1
|
|
9
|
媒介的开放对当代艺术审美转向的影响——以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为例 |
胡清清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5 |
1
|
|
10
|
城市中的展览介入与诗意化建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述评 |
张宇星
|
《城市建筑》
|
2013 |
4
|
|
11
|
“浮云” 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浮法玻璃厂主入口设计改造 |
刘珩
李翔宁
|
《时代建筑》
|
2014 |
1
|
|
12
|
国际艺术年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及规划应对 |
侯爱敏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13
|
2017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评论——以全球建筑双年展的迅速增长为背景 |
和马町
黄华青
|
《世界建筑》
|
2018 |
2
|
|
14
|
复眼观察 碰撞交流 协同进化——第十届威尼斯双年展中-丹合作项目的思考 |
陈景衡
刘临安
刘宗刚
陈敬
|
《建筑与文化》
|
2007 |
0 |
|
15
|
“归属之后” 2016年奥斯陆建筑三年展 |
支文军
蒲昊旻
|
《时代建筑》
|
2016 |
1
|
|
16
|
物我之境:田园/城市/建筑 2011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主题演绎 |
支文军
|
《时代建筑》
|
2011 |
2
|
|
17
|
处女花园的中国另类现实: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评介 |
吴志宏
|
《华中建筑》
|
2008 |
0 |
|
18
|
感知物之灵性:“齐物等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展览回顾 |
艾姝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9
|
关于“Re—睿”的回顾——写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开幕后 |
吴洪亮
|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20
|
国际重要设计年展研究 |
韩绪
|
《包装世界》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