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晓荣
彭咏龙
李和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在分析并联型逆变器工作状态的基础上,确定并联型逆变器应具有超前的功率因数角。分析了影响功率因数角的因素,研究了定角控制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定角控制方法的实现方案。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定角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定角控制
功率因数
可靠性
拓扑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彭咏龙
高迎慧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4,共4页
分析了并联型固态感应加热电源它激频率与自激频率不匹配引起停机时电源故障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通过单片机技术实现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自动跟踪自激频率的方法,保证了完成加热后停机过程中逆变器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并通过...
分析了并联型固态感应加热电源它激频率与自激频率不匹配引起停机时电源故障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通过单片机技术实现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自动跟踪自激频率的方法,保证了完成加热后停机过程中逆变器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并通过样机试验证实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它激频率
自激频率
自动跟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GBT并联型逆变器定角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永星
彭咏龙
李亚斌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2期13-17,共5页
针对感应加热过程中谐振频率不断变化的问题,在分析传统锁相环频率跟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锁相电路与定角控制相结合的逆变器频率跟踪方法。以M atlab/S imu link为仿真工具,对提出的定角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表明该定角控制方...
针对感应加热过程中谐振频率不断变化的问题,在分析传统锁相环频率跟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锁相电路与定角控制相结合的逆变器频率跟踪方法。以M atlab/S imu link为仿真工具,对提出的定角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表明该定角控制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快速跟踪负载频率变化,保持功率因数角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频率跟踪
定角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混合并联型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哲
于飞
魏永清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5,共5页
混合型逆变器由2个不同容量不同开关频率的逆变模块并联组成。以混合型逆变器供电的交流传动系统为对象,以降低电机电流的谐波畸变为目标,研究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理论及空间电压矢量...
混合型逆变器由2个不同容量不同开关频率的逆变模块并联组成。以混合型逆变器供电的交流传动系统为对象,以降低电机电流的谐波畸变为目标,研究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理论及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原理,得到了同步坐标系下主从式矢量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建立一套混合型逆变器并联带电机的控制系统模型进行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电机定子侧电流THD<5%,和单个逆变模块相比,大大降低了电机电流的谐波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
并联型逆变器
矢量控制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
电流谐波畸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GBT并联型逆变器锁相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郑浩
彭咏龙
李亚斌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
分析了并联型逆变器定角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定角控制的频率跟踪方法,并对其实现进行了研究。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锁相控制方法...
分析了并联型逆变器定角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定角控制的频率跟踪方法,并对其实现进行了研究。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锁相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设计了样机进行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频率跟踪
定角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串联型半桥逆变器与并联型逆变器的性能比较
6
作者
俞松尧
《电世界》
2011年第9期54-55,共2页
请问串联型半桥逆变器与并联型逆变器的性能有什么不同?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半桥
逆变
器
性能比
串联
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并联型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直流电容电压控制方法
被引量:
29
7
作者
雷霄
肖湘宁
+3 位作者
徐永海
郭春林
朱永强
刘书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0-35,共6页
对电容独立的并联型H桥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电压内外环加电流环的3环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电压环的控制,即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稳定控制策略,提出了将误差量化为正弦函数叠加于各H桥调制波上的电压移相控制方法,在跟踪输出补偿电流...
对电容独立的并联型H桥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电压内外环加电流环的3环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电压环的控制,即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稳定控制策略,提出了将误差量化为正弦函数叠加于各H桥调制波上的电压移相控制方法,在跟踪输出补偿电流的同时,实现了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与稳定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各H桥的直流电容电压稳定,各桥之间直流电压平衡,并联装置补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级联
直流电容电压
移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共模电流的抑制
被引量:
1
8
作者
周亮
吴振兴
+1 位作者
汪光森
武美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33-2839,共7页
针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同时接地时共模电流较大的问题,通过对逆变器的调制波进行双重傅里叶分析,分别建立单台和两台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的共模简化模型,并给出共模电流的表达式。根据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共模电流的特性分析,提出一...
针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同时接地时共模电流较大的问题,通过对逆变器的调制波进行双重傅里叶分析,分别建立单台和两台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的共模简化模型,并给出共模电流的表达式。根据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共模电流的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在负极接地时抑制共模电流的策略,该策略由载波同步控制策略和增加系统共模阻抗方法共同完成对共模电流的抑制。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负极接地时共模电流模型分析和抑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电池
负极接地
并联型逆变器
共模电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
9
作者
张春雨
彭咏龙
张智娟
《电力电子》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分析了并联型固态感应加热电源它激频率与自激频率不匹配引起停机时电源故障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通过FPGA芯片实现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自动跟踪自激频率的控制方法,保证了完成加热后停机过程中逆变器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并通...
分析了并联型固态感应加热电源它激频率与自激频率不匹配引起停机时电源故障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通过FPGA芯片实现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自动跟踪自激频率的控制方法,保证了完成加热后停机过程中逆变器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并通过样机试验证实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FPGA
他激频率
自动跟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并联谐振型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研究
10
作者
彭咏龙
郑浩
李亚斌
《通信电源技术》
2009年第5期13-15,共3页
在分析了锁相环的控制原理以及目前使用的锁相定角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锁相控制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感应加热电源装置中,实现定角控制。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对仿真...
在分析了锁相环的控制原理以及目前使用的锁相定角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锁相控制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感应加热电源装置中,实现定角控制。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锁相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并联
谐振
型
逆变
器
定角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专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次同步电压调制策略
被引量:
6
11
作者
张剑
肖湘宁
+2 位作者
高本锋
郭春林
武云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0-46,共7页
针对并联接入系统的电压型逆变器提出一种专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次同步电压调制策略。基于复转矩系数法推导了采用该方式抑制由串补引发的次同步谐振时提供的近似电气阻尼。分析结果表明,当接入点系统电压与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的次同步...
针对并联接入系统的电压型逆变器提出一种专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次同步电压调制策略。基于复转矩系数法推导了采用该方式抑制由串补引发的次同步谐振时提供的近似电气阻尼。分析结果表明,当接入点系统电压与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的次同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使得逆变器提供正的电气阻尼。分析了影响此正的电气阻尼大小的相关因素。利用dq变换对电压型逆变器的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通过解耦控制,实现了抑制次同步振荡、维持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目的。测试信号法及时域仿真法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并联电压型逆变器的次同步电压调制策略能够有效阻尼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电压
并联
电压
型
逆变
器
阻尼
正弦脉宽调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全桥拓扑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研究
12
作者
薛坚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2期8-10,共3页
分析典型的电流型并联谐振逆变器和全桥拓扑的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分析全桥拓扑的谐振回路的构成和谐振过程;由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副边漏感、励磁电感和并联谐振电容构成的谐振回路形成正弦电压来驱动冷阴极荧光...
分析典型的电流型并联谐振逆变器和全桥拓扑的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分析全桥拓扑的谐振回路的构成和谐振过程;由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副边漏感、励磁电感和并联谐振电容构成的谐振回路形成正弦电压来驱动冷阴极荧光灯;并给出该拓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型
并联
谐振
逆变
器
全桥拓扑
冷阴极荧光灯
谐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朱晓荣
彭咏龙
李和明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摘
在分析并联型逆变器工作状态的基础上,确定并联型逆变器应具有超前的功率因数角。分析了影响功率因数角的因素,研究了定角控制的基本原理,给出了定角控制方法的实现方案。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定角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定角控制
功率因数
可靠性
拓扑结构
Keywords
parallel inverter
constant power factor angle control
power factor
分类号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技术的研究
2
作者
彭咏龙
高迎慧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
出处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4,共4页
文摘
分析了并联型固态感应加热电源它激频率与自激频率不匹配引起停机时电源故障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通过单片机技术实现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自动跟踪自激频率的方法,保证了完成加热后停机过程中逆变器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并通过样机试验证实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它激频率
自激频率
自动跟踪
Keywords
parallel resonant inverter
separate-exciting frequency
self-exciting frequency
automatic tracing
分类号
TG155.2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GBT并联型逆变器定角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永星
彭咏龙
李亚斌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2期13-17,共5页
文摘
针对感应加热过程中谐振频率不断变化的问题,在分析传统锁相环频率跟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锁相电路与定角控制相结合的逆变器频率跟踪方法。以M atlab/S imu link为仿真工具,对提出的定角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表明该定角控制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快速跟踪负载频率变化,保持功率因数角恒定。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频率跟踪
定角控制
Keywords
parallel resonant inverter
frequency tracking
fixed-angle-control
分类号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混合并联型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哲
于飞
魏永清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7180)
文摘
混合型逆变器由2个不同容量不同开关频率的逆变模块并联组成。以混合型逆变器供电的交流传动系统为对象,以降低电机电流的谐波畸变为目标,研究了系统的控制策略。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理论及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原理,得到了同步坐标系下主从式矢量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建立一套混合型逆变器并联带电机的控制系统模型进行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电机定子侧电流THD<5%,和单个逆变模块相比,大大降低了电机电流的谐波畸变。
关键词
混合
并联型逆变器
矢量控制
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
电流谐波畸变
Keywords
parallel hybrid inverter
vector control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urrent harmonic distortion
分类号
TM92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GBT并联型逆变器锁相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郑浩
彭咏龙
李亚斌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0年第3期18-21,共4页
文摘
分析了并联型逆变器定角控制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定角控制的频率跟踪方法,并对其实现进行了研究。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锁相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设计了样机进行试验验证。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频率跟踪
定角控制
Keywords
parallel resonant inverter
frequency tracking
fixed-angle-control
分类号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串联型半桥逆变器与并联型逆变器的性能比较
6
作者
俞松尧
出处
《电世界》
2011年第9期54-55,共2页
文摘
请问串联型半桥逆变器与并联型逆变器的性能有什么不同?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半桥
逆变
器
性能比
串联
型
分类号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联型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直流电容电压控制方法
被引量:
29
7
作者
雷霄
肖湘宁
徐永海
郭春林
朱永强
刘书铭
机构
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0-35,共6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7BAA12B03)~~
文摘
对电容独立的并联型H桥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电压内外环加电流环的3环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电压环的控制,即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稳定控制策略,提出了将误差量化为正弦函数叠加于各H桥调制波上的电压移相控制方法,在跟踪输出补偿电流的同时,实现了直流侧电容电压的平衡与稳定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各H桥的直流电容电压稳定,各桥之间直流电压平衡,并联装置补偿效果良好。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级联
直流电容电压
移相
Keywords
shunt inverter
cascaded
DC voltage oncapacitor
phase-shifted
分类号
TM714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共模电流的抑制
被引量:
1
8
作者
周亮
吴振兴
汪光森
武美娜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武汉新能源接入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33-2839,共7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013AA0504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90681)
文摘
针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同时接地时共模电流较大的问题,通过对逆变器的调制波进行双重傅里叶分析,分别建立单台和两台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的共模简化模型,并给出共模电流的表达式。根据对并联型光伏逆变器共模电流的特性分析,提出一种在负极接地时抑制共模电流的策略,该策略由载波同步控制策略和增加系统共模阻抗方法共同完成对共模电流的抑制。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证明负极接地时共模电流模型分析和抑制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薄膜电池
负极接地
并联型逆变器
共模电流
Keywords
thin film cell
negative ground
parallel connected inverters
common-mode current
分类号
TM46 [电气工程—电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
9
作者
张春雨
彭咏龙
张智娟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出处
《电力电子》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摘
分析了并联型固态感应加热电源它激频率与自激频率不匹配引起停机时电源故障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通过FPGA芯片实现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自动跟踪自激频率的控制方法,保证了完成加热后停机过程中逆变器处于安全工作状态,并通过样机试验证实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并联型逆变器
FPGA
他激频率
自动跟踪
Keywords
Paraller type inverter FPGA Separate-exciting frequency Automatic tracingcing
分类号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TN713.8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并联谐振型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研究
10
作者
彭咏龙
郑浩
李亚斌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通信电源技术》
2009年第5期13-15,共3页
文摘
在分析了锁相环的控制原理以及目前使用的锁相定角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锁相控制方法,并将之应用于感应加热电源装置中,实现定角控制。以MATLAB/Simulink为工具建立了以IGBT为开关器件的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锁相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锁相环
并联
谐振
型
逆变
器
定角控制
Keywords
phase-locked loop
parallel resonant inverter
fixed-angle control
分类号
TM464 [电气工程—电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专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次同步电压调制策略
被引量:
6
11
作者
张剑
肖湘宁
高本锋
郭春林
武云生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网研究所
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0-46,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11BAA01B02)
文摘
针对并联接入系统的电压型逆变器提出一种专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次同步电压调制策略。基于复转矩系数法推导了采用该方式抑制由串补引发的次同步谐振时提供的近似电气阻尼。分析结果表明,当接入点系统电压与电压型逆变器输出的次同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使得逆变器提供正的电气阻尼。分析了影响此正的电气阻尼大小的相关因素。利用dq变换对电压型逆变器的控制器进行了设计,通过解耦控制,实现了抑制次同步振荡、维持逆变器直流侧电压的目的。测试信号法及时域仿真法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并联电压型逆变器的次同步电压调制策略能够有效阻尼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电压
并联
电压
型
逆变
器
阻尼
正弦脉宽调制
Keywords
SSO
subsynchronous voltage
VSI in parallel
damping
SPWM
分类号
TM714.2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全桥拓扑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研究
12
作者
薛坚
机构
海军舟山保障基地装备部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2期8-10,共3页
文摘
分析典型的电流型并联谐振逆变器和全桥拓扑的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分析全桥拓扑的谐振回路的构成和谐振过程;由变压器的原边漏感、副边漏感、励磁电感和并联谐振电容构成的谐振回路形成正弦电压来驱动冷阴极荧光灯;并给出该拓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电流
型
并联
谐振
逆变
器
全桥拓扑
冷阴极荧光灯
谐振
Keywords
current -fed parallel resonant inverter
full -bridge Topology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
resonance
分类号
TN710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并联型逆变器的定角控制
朱晓荣
彭咏龙
李和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并联型逆变器它激频率实时修正技术的研究
彭咏龙
高迎慧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IGBT并联型逆变器定角控制的研究
王永星
彭咏龙
李亚斌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混合并联型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
杨哲
于飞
魏永清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IGBT并联型逆变器锁相控制的研究
郑浩
彭咏龙
李亚斌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串联型半桥逆变器与并联型逆变器的性能比较
俞松尧
《电世界》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并联型级联多电平逆变器直流电容电压控制方法
雷霄
肖湘宁
徐永海
郭春林
朱永强
刘书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并联型光伏逆变器负极接地时共模电流的抑制
周亮
吴振兴
汪光森
武美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一种并联谐振型逆变器他激频率的控制方法
张春雨
彭咏龙
张智娟
《电力电子》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并联谐振型逆变器控制技术的研究
彭咏龙
郑浩
李亚斌
《通信电源技术》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专用于抑制次同步振荡的次同步电压调制策略
张剑
肖湘宁
高本锋
郭春林
武云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全桥拓扑冷阴极荧光灯驱动电路的研究
薛坚
《现代电子技术》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