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层并行重组在NIDS中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宏宇 赵晓玲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5-582,共8页
针对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IP分片重组和TCP流重组中的不足,提出应用层协议并行重组的新方法ALPPR及其原型系统.根据报文重组的特点,采用基于LogP模型的并行处理思想和主从模式实现并行任务的分配和处理.在并行重组过程中,采用二维链... 针对目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在IP分片重组和TCP流重组中的不足,提出应用层协议并行重组的新方法ALPPR及其原型系统.根据报文重组的特点,采用基于LogP模型的并行处理思想和主从模式实现并行任务的分配和处理.在并行重组过程中,采用二维链表保存(例如会话列表、相应状态和任务分配结果等)关键信息.同时,该方法采用动态分配策略实现并行重组中的负载平衡.实验结果证明了ALPPR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并行重组 二维链表 负载平衡
下载PDF
敏捷虚拟企业产品信息在线并行重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简峥峰 谭建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1-74,共4页
基于 Internet的在线并行重组技术是适应敏捷虚拟企业异构动态集成及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实现在线并行重组所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 STEP-XML/ VRML的统一表达实现 STEP标准的产品数据与 SGML标准的产品... 基于 Internet的在线并行重组技术是适应敏捷虚拟企业异构动态集成及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实现在线并行重组所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途径。通过 STEP-XML/ VRML的统一表达实现 STEP标准的产品数据与 SGML标准的产品文档信息之间的统一描述 ,建立基于 XML的层次分形 -线性超链相结合的基元模型以确定统一的信息组织结构和动态关联 ,最后依托基于 CORBA的四层体系结构VEPIM使在线并行重组最终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企业 在线并行重组 STEP XML 层次分形-线性超链 VEPIM
下载PDF
NIDS中的应用层并行重组技术
3
作者 赵晓碧 魏海平 +1 位作者 王福威 高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67-70,共4页
IP分片以及TCP流的串行重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网络,同时,网络上每个完整的会话都比较类似,而且不同应用层协议之间的差别也很小。因此重组工作通过并行来完成是很适宜的。采用多机并行的重组并行算法成为一种可行的实现方... IP分片以及TCP流的串行重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网络,同时,网络上每个完整的会话都比较类似,而且不同应用层协议之间的差别也很小。因此重组工作通过并行来完成是很适宜的。采用多机并行的重组并行算法成为一种可行的实现方案。介绍了一种应用层并行重组技术,通过并行的方法将TCP/IP流重组工作负载进行合理分流,采用二维链表保存关键信息,从而避免NIDS工作负载过重的情形发生,同时以SMTP协议为例对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最后,针对原算法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思想,细化任务颗粒,充分利用了各个结点的计算能力,有效实现了问题的并行化,并与原算法进行比较测试,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并行重组 应用层协议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Mechaism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
4
作者 宁汝新 张旭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8年第1期67-72,共6页
Aim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CE).Methods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multi-agent and micro-circulation were dis-cussed.Results The specialties of micro-circul... Aim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 concurrent engineering(CE).Methods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multi-agent and micro-circulation were dis-cussed.Results The specialties of micro-circulation are wholly adaptable to the circulationtheory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requirement in CE,which can explain the nature of CEsuccessfully.Conclusion The micro-circulation theory can be adopted as a new realizationmechanism of 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urrent engineering process reengineering MULTI-AGENT micro-circ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