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蒙“空间幻象”与现代山水画空间意识
1
作者 刘珂 《保山师专学报》 2008年第3期81-82,共2页
中国传统山水画家在空间构成创作中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用独到的空间意念去营造理想的画境。王蒙作品中的面与线的变形,以扭曲的形态,由细节生发到全幅构图,体现出一种超自然的增生力量和空间幻觉。这种空间构建方式对现代山水画创作影... 中国传统山水画家在空间构成创作中具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用独到的空间意念去营造理想的画境。王蒙作品中的面与线的变形,以扭曲的形态,由细节生发到全幅构图,体现出一种超自然的增生力量和空间幻觉。这种空间构建方式对现代山水画创作影响很大,积淀成为现代山水画创作的一个重要观念。尊重传统,把握现代艺术需求,创造新型的山水画空间模式,是当代艺术家不懈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空间构成 王蒙 空间幻象 现代山水画空间意识
下载PDF
“日常生活”离“现实”有多远?——李子柒短视频中的田园幻象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昕 《天府新论》 2020年第3期134-141,共8页
李子柒短视频以古风田园为主题,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展示,建立起一种兼具“现实感”和“美感”的乡村田园生活,而由于视频中所展示出的自然乡村、传统美食与民俗工艺等,李子柒短视频进而被官方话语认定为一种“文化输出”,整个事件是一个... 李子柒短视频以古风田园为主题,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展示,建立起一种兼具“现实感”和“美感”的乡村田园生活,而由于视频中所展示出的自然乡村、传统美食与民俗工艺等,李子柒短视频进而被官方话语认定为一种“文化输出”,整个事件是一个关于构建“现实”叙事的文化现象。通过分析李子柒短视频如何以日常生活的“现场感”打造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幻觉,并且分析这种作为“幻象空间”的古风田园所反映出的社会意识,以及这种社会意识所隐藏的城乡结构中的矛盾,进而得出结论:通过展示田园日常生活所建立的“现实感”,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应”,而非对现实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子柒 日常生活 幻象空间 现实 城乡矛盾
下载PDF
影片《归来》中身份危机的后精神分析学解读
3
作者 延永刚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62-65,共4页
影片《归来》中陆焉识"归来"的失败是其身份危机的表征,从后精神分析学来看,这种身份危机的症结在于冯婉瑜经受实在界创伤后幻象空间的营构,而幻象空间中欲望主体和小客体之间的悖谬关系也导致了陆焉识身份危机的解决困境。... 影片《归来》中陆焉识"归来"的失败是其身份危机的表征,从后精神分析学来看,这种身份危机的症结在于冯婉瑜经受实在界创伤后幻象空间的营构,而幻象空间中欲望主体和小客体之间的悖谬关系也导致了陆焉识身份危机的解决困境。影片那个意味深长的结尾除了体现一种悲情色彩之外,还涉及到一种幻象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危机 实在界 幻象空间
下载PDF
《拍卖第49批》中内心秩序的空间幻象 被引量:8
4
作者 李荣睿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58,共9页
本文分析托马斯·品钦的小说《拍卖第49批》,通过考察女主人公俄狄帕建立内心秩序把握现实的思维模式,揭示其中所隐含的双重空间幻象,以及由此折射出的该小说对现代主义向内转写作策略的反思。同时,本文结合战后美国社会的郊区化所... 本文分析托马斯·品钦的小说《拍卖第49批》,通过考察女主人公俄狄帕建立内心秩序把握现实的思维模式,揭示其中所隐含的双重空间幻象,以及由此折射出的该小说对现代主义向内转写作策略的反思。同时,本文结合战后美国社会的郊区化所导致的城市衰败,以及城市种族和阶级的空间隔离问题,进一步探讨俄狄帕的思维方式反映的中产阶级郊区的意识形态,揭示其如何导致对特里斯特罗代表的城市底层边缘群体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钦 《拍卖第49批》 内心秩序 向内转 双重空间幻象 中产阶级郊区
原文传递
网络“约死”:青年群体的自杀戏仿化与主体危机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晓东 邹桥 《天府新论》 CSSCI 2018年第5期67-77,共11页
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和个体化背景,以涂尔干的《自杀论》为代表的传统范式其治理的有效性及路径理应被再诠释再反思,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主体危机视角正是对其的有力补充。网络"约死"的戏仿化特征,其所具备的非传... 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和个体化背景,以涂尔干的《自杀论》为代表的传统范式其治理的有效性及路径理应被再诠释再反思,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主体危机视角正是对其的有力补充。网络"约死"的戏仿化特征,其所具备的非传统的嬉戏特质与仿效特质,既是对抗生命价值全面物化的一种方式,又是生命价值全面物化的一种表现,这也正是当代青年将自杀行为工具化、私人化和享乐化的主体危机体现。同时,正是其背后呈现的网络场域的"空间-幻象"二重性,一方面其空间实在性是私密交易与互动关系的技术基础,又是缺场经验对在场支配的合法性可能;另一方面,网络场域的幻象性更是享乐本质的"真实",二者通过主体认同的纽带进一步扩散,才得以形成对自杀话语的响应并促使"约死"群体的自我确证。因而,想要治理这一消费生命的时代病症和吊诡逻辑,就必然要回归主体意识的治理,积极开展对抗"平庸之恶"的行动和持续进行哲学家式的"苦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约死” 自杀戏仿化 主体危机 网络场域 空间/幻象 二重性
下载PDF
绘画艺术的美学问题
6
作者 郭勇健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105,共8页
绘画艺术的自我意识,是在摄影的刺激下形成的。绘画与摄影的区别表现在眼、手、心三个方面。摄影提示了绘画不是模仿,而是"有意味的形式"。绘画的"形"不等于"形象("再现性形象),而毋宁说是"形式(&qu... 绘画艺术的自我意识,是在摄影的刺激下形成的。绘画与摄影的区别表现在眼、手、心三个方面。摄影提示了绘画不是模仿,而是"有意味的形式"。绘画的"形"不等于"形象("再现性形象),而毋宁说是"形式("抽象性形式)。绘画线条的意义从笔触中获得肯定,笔触和线条是画家身体活动的结果,因此绘画作品中有一个"看不见的身体"存在。构图是绘画处理中最根本的问题,其与空间互为表里,空间意识表现为画框意识与平面意识。绘画史呈"从形象到空间"的趋势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摄影 美学 有意味的形式 人心营构之象 空间幻象
下载PDF
中国画的画境思维与风格意识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立业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7年第2期48-49,共2页
画境是画家生活体验之后一种视觉表现形式上的综合虚构,是“得之象外”的一种艺术表现,而这种艺术表现正是中国画构成画境表达上的特殊形式与手法。画境思维的充分体现有助于画家个性特色的艺术形式语言的运用以及风格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 中国画 画境思维 风格意识 空间幻象
下载PDF
谈绘画作品中的精神内涵
8
作者 陈新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7期42-44,共3页
精神内涵的发掘与表达,起决定作用的是画家的素质和修养,即真实的感情、真实的形象、全心投入的心态、高尚的情操、娴熟而刻意求新的技巧、深邃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 绘画作品 画家 修养 美术家 精神内涵 空间幻象
下载PDF
汉字空间幻象——符号学美学视角中的书法艺术
9
作者 王火根 董自厚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1,共3页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探讨了书法作为艺术的根本特性——汉字的空间幻象,并进而讨论其内在构成。希望通过这一讨论,使书法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以澄清。
关键词 符号学 书法 空间幻象
原文传递
空间生产的权利粘性及其综合调适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忠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42,共8页
空间权利是当代主体权利的重要内容,空间权利的拓展具有重要的文明与发展效应。但空间权利的粘性化则会成为空间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权利粘性是指权利的不合理固化、垄断化。权利包括空间权利,是私人性与公共性、个体性与社会性... 空间权利是当代主体权利的重要内容,空间权利的拓展具有重要的文明与发展效应。但空间权利的粘性化则会成为空间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阻碍。权利粘性是指权利的不合理固化、垄断化。权利包括空间权利,是私人性与公共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空间权利的过度私人化,是导致空间权利粘性化的重要原因。空间主体的个体-私有幻象、空间占有的永恒-固化幻象、空间效用的财富-自由幻象,同当代空间权利的粘性化深层互动。把握空间变迁的制度弹性,营建一种有弹性的空间制度;把握空间治理的文明弹性,营建一种有弹性的空间文明;把握空间运行的心理弹性,营建一种有弹性的空间心理,对于克服空间权利的粘性化倾向,保持空间权利的流动性,推进空间生产、社会创新、社会发展的良性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空间权利 权利粘性 空间幻象 制度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