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强度的择伐作业对保留木与幼树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邱仁辉 周新年 《森林工程》 1997年第3期5-7,共3页
采用标准地的方式调查不同强度的择伐作业前后常绿阔叶林林分中保留木和幼树幼苗的变化.结果表明:保留木的损伤与采伐木的胸径及择伐强度有关.胸径越大则损伤率越大.择伐强度亦然.择伐作业后幼树的破坏与择伐强度间无明显的关系.这与作... 采用标准地的方式调查不同强度的择伐作业前后常绿阔叶林林分中保留木和幼树幼苗的变化.结果表明:保留木的损伤与采伐木的胸径及择伐强度有关.胸径越大则损伤率越大.择伐强度亦然.择伐作业后幼树的破坏与择伐强度间无明显的关系.这与作业的具体情况有关.择伐后与皆伐未整地经一段时间.林内幼苗数量都有所增加,尤以皆伐作业和弱度择伐为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强度 择伐 保留木 幼树幼苗
下载PDF
不同林分下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分布格局 被引量:8
2
作者 PHAM Van huong 陈昌雄 +3 位作者 洪伟 巢林 NGUYEN Ba trieu 张巧巧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7-384,共8页
以越南东南部胖大海天然更新林为研究对象,运用6个聚集度指标分析不同林分优势度和郁闭度等级下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3个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运用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模型进行检验,比较胖大海的出现相对频率(Ey)在不同林分... 以越南东南部胖大海天然更新林为研究对象,运用6个聚集度指标分析不同林分优势度和郁闭度等级下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3个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并运用Iwao回归方程和Taylor幂法则模型进行检验,比较胖大海的出现相对频率(Ey)在不同林分优势度和郁闭度等级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胖大海幼树幼苗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型;不同林分优势度和郁闭度等级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影响在第2、第3阶段的Ey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第1阶段差异性不显著;胖大海在优势度低级的Ey,在第1阶段分别是优势度中级和高级的1.05和1.17倍,在第2阶段为优势度高级的30%,在第3阶段分别为优势度中级和高级的99%和31%;胖大海在郁闭度1级的Ey,在第1阶段分别是郁闭度2、3和4级的85%、1.32倍和75%,在第2阶段分别是郁闭度2、3和4级的1.80、1.97倍和69%,在第3阶段依次为郁闭度2、3和4级的1.29、1.10倍和43%。胖大海幼树幼苗基本适应高郁闭度林分,对光照强度要求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大海 幼树幼苗更新 分布格局 优势度 郁闭度 出现相对频率
下载PDF
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PHAM Van Huong 陈昌雄 +3 位作者 洪伟 巢林 张巧巧 NGUYEN Ba Trieu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8,共6页
在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设置150个样地,运用生态学理论,采用Logitic模型和生态学统计方法,分析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出现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胖大海幼树幼苗在SL1、SL2和SL3三个阶段的天然更新出现频率均与各... 在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设置150个样地,运用生态学理论,采用Logitic模型和生态学统计方法,分析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出现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胖大海幼树幼苗在SL1、SL2和SL3三个阶段的天然更新出现频率均与各林分胖大海的优势度、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有密切关系.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表层土壤湿度:SL1阶段是57.7%~78.8%,最适度是68.2%;SL2阶段是64.8%~80.7%,最适度是72.8%;SL3阶段是65%~80%,最适度是73.3%.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表层土壤pH值:SL1阶段是3.5~5.7,最适度是4.6;SL2阶段是4.4~5.9,最适度是5.1;SL3阶段是5.0~6.5,最适度是5.5.胖大海的丰富度变化受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2个因素的影响,其关系能够用Logit Gauss模型来表征.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受森林类型影响,胖大海高优势度林分或者高稳定性林分具有更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天然更新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大海 幼树幼苗更新 表层土壤湿度 PH值 出现频率
下载PDF
黄枝润楠林下更新幼树幼苗基本特征及分布类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吴联杯 郑淑娟 +2 位作者 张硕 邓博文 郑德祥 《林业勘察设计》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在南平茫荡山林下更新幼树幼苗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扩散指数、聚块性指数以及CassieRM指数等几个聚集度指标判定其分布类型,并进行可信度验证。结果表明:黄枝润楠为绝对优势树种,对群落所在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 在南平茫荡山林下更新幼树幼苗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扩散指数、聚块性指数以及CassieRM指数等几个聚集度指标判定其分布类型,并进行可信度验证。结果表明:黄枝润楠为绝对优势树种,对群落所在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起主导作用;群落中绝大部分种群幼树幼苗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小部分树种幼树幼苗为均匀分布,仅栲树为随机分布,群落种群幼树幼苗总体上分布类型表现为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枝润楠 幼树幼苗 基本特征 分布类型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幼苗幼树光合与叶氮、叶磷及比叶面积的关系 被引量:44
5
作者 刘福德 王中生 +5 位作者 张明 王文进 安树青 郑建伟 杨文杰 张世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651-4661,共11页
以海南岛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101个物种的幼苗幼树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合、叶片氮、磷含量及比叶面积;检验其相关关系,并按乔木,乔灌木(小乔木至大灌木)和灌木3个生活型组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Aarea)和单位叶重量的光... 以海南岛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101个物种的幼苗幼树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光合、叶片氮、磷含量及比叶面积;检验其相关关系,并按乔木,乔灌木(小乔木至大灌木)和灌木3个生活型组进行分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位叶面积(Aarea)和单位叶重量的光合速率(Amass)均表现出灌木>乔木>乔灌木,方差分析表明,灌木和乔灌木之间Aarea差异显著;灌木和乔木以及灌木和乔灌木之间Amass差异显著(p<0.05)。Aarea与叶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生态型组和所有物种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1);与叶磷之间的相关关系在灌木(p=0.0038),乔灌木(p=0.0002)以及所有物种(p<0.0001)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是在乔木中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SLA之间在灌木(p=0.0006)、乔木(p<0.0001)和所有物种(p<0.0001)之间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是在乔灌木中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Amass与叶片氮含量、SLA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生活型组和所有物种中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1);与叶磷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在灌木(p=0.0004),乔灌木(p=0.0018)及所有物种(p<0.0001)中极显著,在乔木生活型组中也达显著水平(p=0.0377)。逐步回归表明,与Aarea相比,Amass估计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测值。由此可见,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下幼苗幼树的光合和叶氮、磷含量及SLA之间相关关系与基于成树的研究非常相似,并且A比A更能稳定体现这种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 热带山地雨林 幼苗幼树 叶片氮 比叶面积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林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更新特征 被引量:36
6
作者 杨华 李艳丽 +3 位作者 沈林 亢新刚 岳刚 王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311-7319,共9页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其乔木树种幼苗幼树的结构和动态决定着未来林分的结构和生长动态。在长白山地区设置一块具有代表性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幼苗幼树更新样地,统计分析幼苗幼树更新特征,绘制地径结构...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其乔木树种幼苗幼树的结构和动态决定着未来林分的结构和生长动态。在长白山地区设置一块具有代表性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幼苗幼树更新样地,统计分析幼苗幼树更新特征,绘制地径结构图、树高结构图及其空间分布图。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单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更新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用双变量O-ring统计方法,分析更新树种种间的空间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1)更新树种组成有冷杉(Abies nephrolepis)、色木槭(Acer mono)、紫椴(Tilia amurensis)、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春榆(Ulmus japonica)7种,其中以冷杉、色木槭为主,更新幼苗幼树的地径近似呈倒J型分布,树高结构近似呈双峰分布;(2)所有更新树种、冷杉、色木槭在小尺度1—10 m的范围内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加,聚集程度减弱,逐渐趋于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紫椴、云杉和红松在空间所有尺度上以随机分布为主;(3)更新树种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在小尺度范围上正关联性比较多,较大尺度范围上负关联性比较多,随着尺度增加,空间关联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林 幼苗幼树更新 空间分布格局 点格局分析 O-ring函数
下载PDF
海南热带山地雨林幼苗幼树的光合能力与水分利用效率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明 王文进 +5 位作者 刘福德 安树青 郑建伟 张世挺 王中生 徐海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160-2166,共7页
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内幼苗、幼树的最大光合能力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50个树种中,大戟科中平树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山毛榉科竹叶栎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分别为13.27μmol.m-2.s-1和5.99mm... 应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林内幼苗、幼树的最大光合能力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50个树种中,大戟科中平树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山毛榉科竹叶栎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最高,分别为13.27μmol.m-2.s-1和5.99mmol.mol-1;桃金娘科柬埔寨子楝树的Pmax和大戟科山乌桕的WUE最低,分别为1.35μmol.m-2.s-1和2.4mmol.mol-1.其中,Pmax以桑科的平均值最高,桃金娘科最低;WUE以山矾科的平均值最高,桑科最低;但各科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乔木和灌木之间的Pmax和WUE也无显著差异(P>0.05).Pmax随着科分布区的扩大而增大,为宽分布科>中分布科>窄分布科,且差异显著(P<0.05);WUE无显著差异.在种的层次上,随着物种分布区的扩大,植物Pmax逐渐增大,为热带亚热带温带种>热带亚热带种>热带种>海南特有种.而WUE则相反,为海南特有种>热带亚热带种>热带种>热带亚热带温带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热带山地雨林 幼苗幼树 光合能力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林林隙冠层特征及与幼苗幼树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晖 杨华 谢榕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62,共9页
【目的】林隙在森林更新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林隙内冠层结构和光因子及其与幼苗幼树的数量和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究林隙冠层特征对幼苗幼树的影响,提出促进云冷杉林天然更新的措施,为云冷杉林可持续经营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目的】林隙在森林更新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林隙内冠层结构和光因子及其与幼苗幼树的数量和生长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探究林隙冠层特征对幼苗幼树的影响,提出促进云冷杉林天然更新的措施,为云冷杉林可持续经营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8月对吉林省金沟岭林场长白山云冷杉异龄针阔混交林林分内48个林隙的冠层结构、光因子及幼苗幼树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不同大小林隙内冠层结构和光因子及其与幼苗幼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林隙冠层开度(CO)、叶面积指数(LAI)和总辐射(Tot)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12%~20%、2~3和11%~21%。(2)CO、LAI及光因子在不同大小林隙内差异显著(P<0.05),CO、散射辐射(TDF)随林隙增大而增大,Tot和直接辐射随林隙增大先减小后增加。(3)各树种幼苗幼树株数随CO和Tot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最适合幼苗幼树存活的CO和Tot区间分别为12%~20%和11%~21%。(4)林隙面积小于120 m^(2)时最适合冷杉幼苗幼树的生长;小于90 m^(2)时最适合色木槭幼苗幼树的生长;云杉幼苗幼树在小于30 m^(2)及60~90 m^(2)的林隙中生长最好;最适宜红松幼苗幼树生长的林隙面积为60~90 m^(2)。【结论】该林分主要冠层分布区间比较适宜4个树种更新幼苗幼树的生长,当CO和Tot超过一定范围后,幼苗幼树数量反而下降。因此,可以根据林分经营需要减少林隙内更新幼苗幼树的数量,或对林隙面积进行适当调节,为目的树种释放生长空间,促进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 冠层结构 光因子 幼苗幼树
下载PDF
不同干扰背景下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幼苗幼树的生理生态特性比较——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丁圣彦 卢训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92-3900,共9页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在研究区内设置不同干扰方式下的5块样地,借助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研究区内不同干扰背景下5块样地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之一的栲树幼苗、幼树的光合生理生态...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在研究区内设置不同干扰方式下的5块样地,借助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研究区内不同干扰背景下5块样地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之一的栲树幼苗、幼树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干扰背景下栲树幼苗、幼树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蒸腾作用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观量子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去除乔木层的样地1,2,3中栲树幼苗、幼树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要高于仅保留乔木层的样地4和对照样地5,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则低于样地5和样地4。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净光合作用速率与诸生理生态影响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使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光合速率和诸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模型,栲树幼苗:Pn=-2.399+0.205Ta+43.209Gs,栲树幼树:Pn=-2.265+0.006PAR-3.915Vpdl+0.364Ta+38.121Gs,在α=0.05水平上,两个方程均有显著性意义,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栲树 幼苗幼树 生理生态特性 常绿阔叶林 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下载PDF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幼苗幼树空间分布与关联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蒙蒙 杨华 +1 位作者 王全军 杨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是影响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云冷杉不同苗高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并分别研究幼苗幼树与周围小径木和大径木的关联性,以探究云冷杉幼苗空间变化规律和空间结构对幼苗幼树的影响,提出促进云冷杉天然更... 【目的】幼苗幼树空间分布是影响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云冷杉不同苗高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并分别研究幼苗幼树与周围小径木和大径木的关联性,以探究云冷杉幼苗空间变化规律和空间结构对幼苗幼树的影响,提出促进云冷杉天然更新措施,为云冷杉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8月在金沟岭林场设置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标准地(0.36 hm^2),应用SADIE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林分不同苗高级云冷杉的分布规律。【结果】云冷杉林分总体直径分布呈反"J"型;色木槭与冷杉直径分布呈增长型,云杉和红松为多峰波动曲线。林分内小径木聚集指数I_a>1,且随机化检验概率P_a<0.025,总体呈聚集分布;大径木P_a值为0.025~0.975,呈随机分布;随林木生长发育,林分空间分布由聚集逐渐趋于随机。冷杉作为主要树种之一,其小径木与大径木空间分布与林分总体空间分布相似;云杉呈随机分布;冷杉幼苗与冷杉大径木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并与云杉呈正相关,其幼苗具有较好的耐荫性;云杉幼苗总体呈空间分离或空间不相关,仅与冷杉大径木呈空间正相关性,云杉与冷杉为良好的伴生树种。苗高Ⅰ、Ⅱ、Ⅲ级冷杉幼苗空间关联性相似,苗高Ⅳ、Ⅴ级的幼树空间关联性相似;苗高Ⅰ、Ⅱ级云杉幼苗空间关联性相似。【结论】林分内,冷杉幼苗株数较多,与大多林木呈空间正相关,有利于冷杉的林下更新。云杉木材质量较好,作为主要目的树种,其大径木及幼苗株数较少,且幼苗幼树与小径木及大径木均呈空间分离,林下云杉更新状况较差,因此,在云杉幼苗时期采取适当的遮蔽措施,幼树时期进行采伐等经营措施,促进云杉幼苗生长,并通过对冷杉株数的合理控制,调整林分空间结构,为其释放生长空间,以增加云杉母树株数,提高产种能力及产量,促进云杉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苗高级 幼苗幼树 云杉 冷杉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油松林林隙幼苗幼树龄级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源 李世喜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2期26-27,共2页
对宁夏贺兰山油松林林隙内油松幼苗幼树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通过绘制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分析了幼苗幼树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幼苗幼树的的年龄结构呈反"J"分布型、属于增长型种群。该种群具有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的特点... 对宁夏贺兰山油松林林隙内油松幼苗幼树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通过绘制死亡率曲线、亏损度曲线,分析了幼苗幼树的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幼苗幼树的的年龄结构呈反"J"分布型、属于增长型种群。该种群具有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的特点,油松是贺兰山优势种之一,研究结果对宁夏贺兰山天然植被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了早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幼苗幼树 种群 死亡率 亏损度
下载PDF
不同林分密度对福建柏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秀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13期71-72,共2页
为探讨福建柏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不同密度对福建柏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福建柏林分林下幼苗幼树的数量有较大影响,密度900株/hm^2、1200株/hm^2、1500株/hm^2、1800株/hm^2,900株/hm^2的... 为探讨福建柏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的生长情况,进行了不同密度对福建柏人工林林下幼苗幼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福建柏林分林下幼苗幼树的数量有较大影响,密度900株/hm^2、1200株/hm^2、1500株/hm^2、1800株/hm^2,900株/hm^2的林下幼苗幼树的数量分别为3550株/hm^2、2558株/hm^2、2095株/hm^2、1338株/hm^2。不同密度对福建柏林分林下幼苗幼树的树高生长有较大影响,密度900株/hm^2、1200株/hm^2、1500株/hm^2、1800株/hm^2林下幼苗幼树的平均树高分别为1.39m、1.17m、0.91m、0.7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密度 幼苗幼树
下载PDF
林业幼苗幼树抚育管理技术探讨
13
作者 刘攀旭 《花卉》 2023年第4期136-138,共3页
为了提高树林幼苗的存活率和保留率,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的条件后,构建合适的有助于幼苗幼树生长的环境,达到更高的造林质量水平,对林业幼苗幼树抚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实际工作过程中幼苗幼树有效的抚育管理措施和相关的... 为了提高树林幼苗的存活率和保留率,排除其他因素干扰的条件后,构建合适的有助于幼苗幼树生长的环境,达到更高的造林质量水平,对林业幼苗幼树抚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实际工作过程中幼苗幼树有效的抚育管理措施和相关的技术要点,提高幼苗幼树造林的成活率,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苗幼树 抚育管理 技术措施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隙径高比下冠层特征及其对幼苗幼树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张宇 冯泳翰 +5 位作者 赵怡 闫珏 朱景康 常晨隆 梁文俊 魏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46-2054,共9页
为明确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径高比现状,探究不同等级林隙径高比的冠层结构、光照因子及其对林隙下更新的幼苗幼树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划分I(0.1~0.4)、II(0.4~0.7)、III(0.7~1.0)、IV(1.0~1.3)和V(1.3~1.6)5个林隙等级,分析不同林... 为明确关帝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隙径高比现状,探究不同等级林隙径高比的冠层结构、光照因子及其对林隙下更新的幼苗幼树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划分I(0.1~0.4)、II(0.4~0.7)、III(0.7~1.0)、IV(1.0~1.3)和V(1.3~1.6)5个林隙等级,分析不同林隙等级下冠层结构和光照因子的变化规律、冠层结构与光照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幼苗幼树更新密度和生长指标的影响以及冠层结构和光照因子对幼苗幼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隙径高比结构范围大致分布在0.17~1.52,在0.4~0.7范围内林隙数量最多;林冠开阔度(CO)、直接辐射(Ttdr)、散射辐射(Ttdf)和总辐射(Ttot)随林隙径高比等级的增大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叶面积指数(LAI)随林隙等级增大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相同径高比等级下服从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的规律;华北落叶松幼苗在I级生长指标最大(平均地径为2.40 cm、平均高为2.69 m),幼树在林内(CK)时生长指标最大(平均地径为4.15 cm、平均树高为5.04 m),在V级时次之(平均地径为3.41 cm、平均高为3.34 m);云杉幼苗幼树在IV级生长指标最大(幼苗平均地径为1.31 cm、平均高为0.47 m;幼树平均地径为4.03 cm、平均高为2.89 m)。研究表明,林隙径高比结构处于V级时冠层结构及光照环境条件最好,处于I、V和IV级能够为华北落叶松林隙下幼苗幼树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隙径高比 冠层结构 林下光环境 幼苗幼树生长
原文传递
帽儿山阔叶混交林天然更新幼苗幼树地径-树高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佳慧 董利虎 李凤日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811-3823,共13页
基于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48块天然阔叶林幼苗幼树调查数据,在8个备选模型中为主要更新树种选择最佳地径(D0)-树高(H)模型作为基本模型,通过再参数化在基础模型中引入林分因子,并建立样地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最后分别对基... 基于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48块天然阔叶林幼苗幼树调查数据,在8个备选模型中为主要更新树种选择最佳地径(D0)-树高(H)模型作为基本模型,通过再参数化在基础模型中引入林分因子,并建立样地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最后分别对基础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各树种幼苗幼树的地径-树高关系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幂函数或包含幂函数的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幼苗幼树地径和树高的关系;基础模型中引入林分因子[林分优势高(HT)、林分平均胸径(Dg)、林分胸高断面积(BA)]能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各树种剩余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1.3%~7.4%(平均3.8%),但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a2)仅仅提高0.1%~1.1%(平均0.6%),赤池信息准则(AIC)下降3.2%~35.2%(平均下降11.4%).对春榆、椴树、水曲柳等10个树种建立混合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的Ra2比基础模型有所提高,增幅为0.5%~3.5%(平均增加2.2%);RMSE和AIC比基础模型的小,RMSE下降的幅度很大,为3.9%~20.3%,平均下降13.9%,AIC减少4.0%~44.4%(平均减少22.3%).模型检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基础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小0.0001~0.46 m,平均减小0.08 m;平均预测误差百分比(MPSE)降幅较大,为0.1%~6.2%,平均降幅2.0%.说明混合效应模型既能提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又能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本研究构建的阔叶混交林主要更新树种幼苗幼树地径-树高模型为天然阔叶林结构分析和林分生长预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更新 幼苗幼树 地径-树高模型 混合效应
原文传递
微生境对华山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小鹏 王得祥 +1 位作者 杜江涛 张宋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华山松人工林天然更新与微生境因子间的关系,为指导华山松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华山松为研究对象,在甘肃小陇山林区分别在阳坡、阴坡设置20m×20m典型样地各4个,分别调查弱度(20%)、中度(30%)和强度(... 【目的】探讨华山松人工林天然更新与微生境因子间的关系,为指导华山松人工林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华山松为研究对象,在甘肃小陇山林区分别在阳坡、阴坡设置20m×20m典型样地各4个,分别调查弱度(20%)、中度(30%)和强度(40%)3种间伐强度处理下,华山松林分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含水率、凋落物厚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7项微生境因子特性及相应区域的幼苗、幼树更新数量,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华山松幼苗更新数量和种群更新潜力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但坡向因子对幼苗幼树数量和种群更新潜力均未产生显著影响。(2)微生境异质性对华山松天然更新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率和凋落物厚度对幼苗发生数量起主要负向作用,光照强度和灌草层盖度起正向作用。(3)在华山松幼苗向幼树生长的过渡阶段存在明显障碍现象,幼树死亡率较高,林下光照不足是制约华山松完成天然更新的重要原因。【结论】对华山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时,应采取抚育间伐结合清理林下凋落物的方式,以便为幼苗定居和生长发育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利于种群更新潜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人工林 微生境 幼苗幼树密度 天然更新
下载PDF
基于FAREAST模型的青海云杉中-幼龄林生物量碳沿海拔梯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清涛 赵传燕 +5 位作者 王小平 胡姗姗 刘美艳 史文宇 王晓雨 单文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6-1326,共11页
为预测未来青海云杉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范围,基于FAREAST模型,对祁连山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站点的青海云衫(Picea crassifolia)中-幼龄林(0~60 a)生物量碳的海拔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在同一站点,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 为预测未来青海云杉在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范围,基于FAREAST模型,对祁连山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站点的青海云衫(Picea crassifolia)中-幼龄林(0~60 a)生物量碳的海拔分布特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在同一站点,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在中间海拔分布最多,集中在海拔2800~3100 m之间,此范围以外,生物量碳随之减少。(2)不同站点比较,青海云杉幼苗幼树平均生物量碳在祁连山中部最高,达到27.48±5.51 t·C·hm^-2,其次为东部的24.56±3.50 t·C·hm^-2和西部的23.80±2.07 t·C·hm^-2。(3)青海云杉幼苗幼树分布的海拔范围约在2500~3400 m之间,但不同站点间存在差异。模拟得出,祁连山区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分布存在最佳海拔区间2800~3100 m,高于或低于该区间时,青海云杉的生长和更新过程将会受到限制。祁连山中部青海云杉幼苗幼树生物量碳高于东部和西部,表明中部是青海云杉生长和潜在分布的最佳区域,导致东、西部区域更新较差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东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加频繁,而西部山区则可能更易受干旱胁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青海云杉幼苗幼树 FAREAST模型 生物量碳 海拔分布特征
下载PDF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ree Seedling Regeneration in a Pine-oak Mixed Forest in the Qinling Mountains, China 被引量:14
18
作者 YU Fei WANG De-xiang +3 位作者 SHI Xiao-xiao YI Xian-feng HUANG Qing-ping HU You-n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3年第5期845-853,共9页
Natural seedling regeneration and tree establishment are affected by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eight, eight, six, and four independent forest stands (each stand was further divided ... Natural seedling regeneration and tree establishment are affected by vario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eight, eight, six, and four independent forest stands (each stand was further divided into five subplot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altitudinal gradient, stand density, slope location, and slope aspe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ree seedling regeneration in a pine-oak mixed fore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edling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altitudes of 1,283 m to 1,665 m, whereas the sapling density did not differ with altitudes. The seedling and sapling dens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1,835 m. The seedling densities on the upper slopes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n the middle and lower slopes, whereas the sapling density had no difference. The sapling density decreased southwest (20°-75°) whereas gradually from the it increased on the shady slopes to the northeast (40°). The seedling density increased from southwest (20°) to northeast (40°The seedling and sapling densities increased with the stand density (850 trees ha-1 to 1,525 trees ha-1) whereas the sapling d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tands (1,9oo trees ha-O.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lope aspect and stand density had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ree regeneration in this study reg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factors. Therefor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t will be beneficial to keep stands at a moderate density on shady slopes. Appropriate thinning of higher density stands is also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pine-oak mixed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factors Pine-oak mixedforest Qinling Mountains REGENERATION
下载PDF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法介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巍 《林业勘查设计》 2011年第3期16-17,共2页
论述了对天然更新采取人工辅助措施的两种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营林措施。
关键词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营林措施 母树 幼苗幼树
下载PDF
浅谈人工促进森林天然更新的方法
20
作者 高轶东 刘萍 《活力》 2010年第4期137-137,共1页
为加快森林更新,使森林迅速更新起来,提出了天然更新采取人工辅助措施的两种方法,并分别进行了说明。提出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营林措施。
关键词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营林措施 母树 幼苗幼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