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文学有待走出幼稚期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莲
-
机构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15-16,共2页
-
文摘
网络文学的繁荣表现难以掩饰其创作主体、作品、评论及出版等方面存在的弊病。目前的网络文学尚处于幼稚期 ,还待成熟和规范。
-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作者
作品
评价
出版
幼稚期
-
Keywords
network literature
so called writer
works
review
publication
childhood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幼稚期”混凝土砌块(砖)的缺陷成因及分析
- 2
-
-
作者
张耀成
庞新宇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出处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2008年第5期17-19,共3页
-
文摘
混凝土砌块(砖)自身的缺陷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本文将砌块的生产过程人为划分成"幼稚期"等四个阶段,对砌块在"幼稚期"的缺陷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理论解释。
-
关键词
混凝土砌块
混凝土砖
生产过程
“幼稚期”
坯体
微裂纹
开裂
缺陷
-
分类号
TU522.3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关于技校生“朦胧危险期”的思考
- 3
-
-
作者
张清芳
-
机构
河南省交通技工学校
-
出处
《交通职业教育》
1999年第3期54-54,共1页
-
文摘
一个接受全身麻醉的人,从清醒到意识消失,或从深麻醉到完全醒来,要经过一段似醒非醒的朦胧阶段,这是最令麻醉师担心的阶段,因为处于朦胧状态的人,失去了自知自控能力。一个人认识世界,从无知到有知,也要经过一个似知非知的朦胧时期,即青少年幼稚期。社会心理学家把青少年的这段时期称为"朦胧危险期"。
-
关键词
青少年
朦胧状态
技校生
危险期
自控能力
全身麻醉
社会心理学
幼稚期
青春期
认识世界
-
分类号
G47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由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看师范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荆留芳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1期116-120,共5页
-
文摘
在校的师范大学生,是未来的中学教师,他们的教育对象是步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从心理上来说,中学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顺从于教师,又不象大学生那样成熟,能独立操纵自己,因而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其教育方式也应有自己的特点,既不能象小学教师那样替代父母式的“管”得过多,又不能象大学教师那样指导式的“放”得太松。本文主旨就是试图从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探讨一下师范大学生在日后的中学教育工作中必备的心理素质。
-
关键词
师范大学生
中学教师
中学生
心理特点
心理素质
春期
教育机智
心理学家
幼稚期
人格特征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家教名言
- 5
-
-
-
出处
《中华家教》
2005年第11期1-1,共1页
-
文摘
称赞那不应称赞的和斥责那不应斥责的都很容易,但两者都表示一种坏的性格。
-
关键词
家庭
德谟克利特
家教
名言
斥责
性格
表示
苏霍姆林斯基
习惯
幼稚期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顺流逆流 肘底锤 绣花针
- 6
-
-
作者
龚爵
-
出处
《搏击》
2011年第9期64-64,共1页
-
文摘
昨天突然被朋友问起:你认为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被卡住了,回答不上,我还真的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常听人说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这不,夏天来临的时候,花园里的冬青都已经是嫩绿的叶子了,可我还温习着去年冬天学的那几式太极拳,日子在我手里总显得这么仓促,让人有点猝不及防!朋友还问起我,我们共同的另一位已经离去的朋友是不是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终极意义?我说。
-
关键词
太极拳
顺流
顺逆流
人生意义
终极意义
朋友
生活
处世之道
战争之道
幼稚期
-
分类号
G852.1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
-
题名从妇女就业与社会观念看儿童养育
被引量:3
- 7
-
-
作者
熊景明
-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
出处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3-80,共8页
-
文摘
引言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1892—1982)早在半世纪前说过:幼稚期(自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按现代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智力如果以17岁时为100%的话,4岁已发展了50%,8岁80%。
-
关键词
妇女就业
社会观念
儿童
西方心理学家
陈鹤琴
教育学家
幼稚期
人格
幼儿园
托儿所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重视家庭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蔡泽栋
-
机构
黔西师范
-
出处
《贵州教育》
1996年第9期14-15,共2页
-
文摘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补充和扩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许多人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教师的事,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行了.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它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强调学校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家庭教育,更不可低估由于忽视家庭教育而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负效应.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玲说:“我们知道幼稚期(自出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
-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主义
现代教育
一代新人
负效应
教育的作用
成长过程
幼稚期
必要条件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