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登幽州台歌》英译策略分析
1
作者 唐丽君 叶珍珍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开启了中国盛唐时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翻译指导原则,对《登幽州台歌》英译策略进行研究,可以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原诗意象、押韵、句子长短等方面的翻译策略进行全面...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开启了中国盛唐时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翻译指导原则,对《登幽州台歌》英译策略进行研究,可以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对原诗意象、押韵、句子长短等方面的翻译策略进行全面分析,旨在更好地传达原诗的意境。研究发现,在“三美论”视角下可以更加清晰地进行诗歌的翻译,对“意美”“音美”“形美”的解释和词义选择上也为译者指明了方向。在古诗英译教学中,教师可在许渊冲“三美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从“意美”“音美”“形美”三个方面探讨古诗英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论 《登幽州台歌》 英译策略
下载PDF
教出“这一首”的特质来——以《登幽州台歌》为例
2
作者 黎炳晨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1期16-18,共3页
《登幽州台歌》的教学常常表现为“以读代赏”或者“朗读不够,资料来凑”,忽略了古诗词教学中思维过程的展现和对文化意义的追求。对此,从聚焦“这一首”入手,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再依据“这一首”的特质设计恰当贴切的教学活动。从“这... 《登幽州台歌》的教学常常表现为“以读代赏”或者“朗读不够,资料来凑”,忽略了古诗词教学中思维过程的展现和对文化意义的追求。对此,从聚焦“这一首”入手,科学确定教学内容,再依据“这一首”的特质设计恰当贴切的教学活动。从“这一首”走向“这一类”才是实现古诗词高效教学的应有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州台歌 教学内容 教学路径 能力层级
下载PDF
试析唐代以幽州为中心地区人口流动 被引量:9
3
作者 宁欣 李凤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5-100,共6页
以蓟城(或称幽州城)为中心的幽州地区,处于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接的特殊地理区位,在社会与民族变迁剧烈、人口流动频繁的唐代,幽州地区在中古时期历史格局变迁的大势中,从政治重心边缘次中心逐渐向政治重心中心区转移,成为对中国历史... 以蓟城(或称幽州城)为中心的幽州地区,处于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接的特殊地理区位,在社会与民族变迁剧烈、人口流动频繁的唐代,幽州地区在中古时期历史格局变迁的大势中,从政治重心边缘次中心逐渐向政治重心中心区转移,成为对中国历史大局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地区。本文试图通过归纳唐代以幽州为中心人口流动的种种表现和特点,探讨这一地区社会变迁中的人口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幽州 人口流动
下载PDF
也释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的“最务恭顺”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天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75,共9页
刘济墓的发掘将唐史学界的目光聚焦于幽州。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的"最务恭顺"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刘济的"恭顺"只是确认了幽州镇对唐廷的臣属关系,尚未触及到幽州镇以及节度使的基本利益,但其背后包含了贞元时期唐... 刘济墓的发掘将唐史学界的目光聚焦于幽州。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的"最务恭顺"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刘济的"恭顺"只是确认了幽州镇对唐廷的臣属关系,尚未触及到幽州镇以及节度使的基本利益,但其背后包含了贞元时期唐廷和藩镇之间的良性互动;刘济之死的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唐廷与幽州之间良好关系的破坏。唐宪宗即位以来,唐廷步步收紧的削藩政策让刘济失去了对谣言进行冷静思考、做出正确判断的空间。归根结底,"河朔故事"才是刘济对唐廷"最务恭顺"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幽州卢龙节度使 刘济 恭顺
下载PDF
论“西汉墓幽州分布区”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君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3,共7页
1990年代初苏秉琦先生将史前诸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影响深远.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区块划分问题自然也引起学者思考.徐萍芳先生认为历史时期考古学分区与史前考古学文化分区在内容和方法上均有不同,指出"在秦汉以后历史考古... 1990年代初苏秉琦先生将史前诸考古学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影响深远.历史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区块划分问题自然也引起学者思考.徐萍芳先生认为历史时期考古学分区与史前考古学文化分区在内容和方法上均有不同,指出"在秦汉以后历史考古学文化分区中,墓葬(包括葬式和葬俗)的分区占有重要位置"①,此点应当成为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墓 考古学文化 史前考古学 文化分区 幽州 历史时期 内容和方法 90年代 苏秉琦 先生
下载PDF
论幽州城的文化地位 被引量:4
6
作者 万安伦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1-9,共9页
幽州城是唐朝东北地区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幽燕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安禄山、史思明曾以幽州城为大本营,发动长达8年的对抗唐中央政府的"安史之乱"。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独有的边塞风情、特殊的历史事件及巨大的... 幽州城是唐朝东北地区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幽燕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安禄山、史思明曾以幽州城为大本营,发动长达8年的对抗唐中央政府的"安史之乱"。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独有的边塞风情、特殊的历史事件及巨大的建功空间,吸引了不少唐代文人到幽州城寻求发展机遇,探览古风异景,寻觅诗情文意,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文。这些诗文内容广阔,有战争场面、边地风光、民族风情、将士命运、闺妇忧思、个人得失以及对战争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等,让我们对唐代的幽州城有了更深刻和更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唐代文人关于幽州城的文学想象、文学描摹、文学活动,透视出幽州城在唐代及以后的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幽州 文学想象 文化地位
下载PDF
幽州镇与唐代后期人口流动——以宗教活动为中心 被引量:6
7
作者 冯金忠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11,共7页
幽州镇是河朔三镇之一,是唐后期典型的割据型藩镇,在地理上自成一独立单元。从高僧游历和房山石经题记巡礼碑等反映的宗教活动来看,幽州镇境内的高僧进出是很经常、频繁的。涿州范阳县石经山造经活动很兴盛,在以石经山为中心的地区存在... 幽州镇是河朔三镇之一,是唐后期典型的割据型藩镇,在地理上自成一独立单元。从高僧游历和房山石经题记巡礼碑等反映的宗教活动来看,幽州镇境内的高僧进出是很经常、频繁的。涿州范阳县石经山造经活动很兴盛,在以石经山为中心的地区存在着定期性的人口流动,他们虽然以幽州镇和河朔居多,但也有相当数量来自全国其他地区。因此,幽州镇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仍很紧密,并未因为政治原因而中断。这就启示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藩镇特别是割据型藩镇的性质和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州 唐后期 人口流动 房山石经
下载PDF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及其英译文本的选词理据互文性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蕾 文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4-89,共6页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拉开了盛唐诗歌的序幕,成为译介唐诗的开篇之作。这首诗虽仅有22字,但存在大量互文信息,由此也导致其英译文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基于对源语文本的互文解读,对多个英译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互文信息...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拉开了盛唐诗歌的序幕,成为译介唐诗的开篇之作。这首诗虽仅有22字,但存在大量互文信息,由此也导致其英译文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基于对源语文本的互文解读,对多个英译文本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互文信息的契合对于理解和英译这首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英译 互文性
下载PDF
论唐玄宗朝对两蕃政策及其对幽州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许辉 《唐都学刊》 2008年第6期20-24,共5页
玄宗朝对契丹、奚两蕃采取羁縻怀柔政策,以稳定东北防御局势。在长期的羁縻怀柔政策下,蕃族势力不断被吸收参与到幽州的军事防御中。随着蕃族势力的扩大,逐渐影响了幽州节度地方势力的发展。
关键词 唐王朝 两蕃 羁縻怀柔 幽州节度
下载PDF
隋唐时期幽州弘业寺藏舍利史事考 被引量:3
10
作者 盛会莲 《文物春秋》 2007年第1期34-37,68,共5页
本文根据现存北京法源寺的唐景福元年《重藏舍利记》碑和已佚的会昌年间《重藏舍利记》碑录文,并结合《全隋文》、《全唐文》及相关史籍的记载,对隋仁寿二年幽州弘业寺所藏舍利的收藏史事进行了考察,订证了碑记所载内容的疏失,厘清了两... 本文根据现存北京法源寺的唐景福元年《重藏舍利记》碑和已佚的会昌年间《重藏舍利记》碑录文,并结合《全隋文》、《全唐文》及相关史籍的记载,对隋仁寿二年幽州弘业寺所藏舍利的收藏史事进行了考察,订证了碑记所载内容的疏失,厘清了两方《重藏舍利记》碑所记史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时期 幽州 弘业寺 舍利收藏
下载PDF
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鲲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堪称其代表作,可是在古代,评论此诗者却不多见,今人评论,则多是鉴赏。五言古诗《蓟丘览古》七首是陈子昂在遭遇了最无奈的政治打击之后对其怀才不遇之悲的一次集中的宣泄,《登幽州台歌》作于这组诗之后不久,是其...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堪称其代表作,可是在古代,评论此诗者却不多见,今人评论,则多是鉴赏。五言古诗《蓟丘览古》七首是陈子昂在遭遇了最无奈的政治打击之后对其怀才不遇之悲的一次集中的宣泄,《登幽州台歌》作于这组诗之后不久,是其悲愤情怀的高潮终曲。《登幽州台歌》中的孤独和悲凉,其实也是所有有大襟抱大才能者共同的人生悲哀,而传统文化中登高神伤的文化心理则更加重了这种孤独感。就风格而言,《登幽州台歌》悲壮慷慨,是上承建安风骨,下启盛唐之音的初唐诗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五言古诗 组诗 悲凉 建安风骨 初唐 悲哀 幽州 慷慨 登高
下载PDF
隋仁寿年间幽州藏舍利史事再检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会莲 《文物春秋》 2011年第5期12-16,共5页
本文对隋仁寿年间幽州藏舍利的史事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隋文帝仁寿年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舍利收藏活动,幽州有两次获颁舍利。仁寿二年幽州藏舍利于弘业寺,今有传世感应奏表和塔基。仁寿四年幽州藏舍利于智泉寺,该寺于会昌年间重建胜果寺... 本文对隋仁寿年间幽州藏舍利的史事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隋文帝仁寿年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舍利收藏活动,幽州有两次获颁舍利。仁寿二年幽州藏舍利于弘业寺,今有传世感应奏表和塔基。仁寿四年幽州藏舍利于智泉寺,该寺于会昌年间重建胜果寺后,寺史不明,舍利重藏于悯忠寺。今景福元年《重藏舍利记》碑石存世,会昌六年《悯忠寺重藏舍利记》见于著录,从中可以获知当时幽州藏舍利的函具及供养物。幽州藏舍利的两方塔下铭尚未发现,根据已发现的12方仁寿舍利塔下铭,有10方遵循了统一格式及内容,因此,可以推测,若没有特别格式及内容的话,幽州两方舍利塔下铭应与《青州舍利塔下铭》的格式及内容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朝 仁寿年间 幽州 舍利
下载PDF
北宋嘉祐二年幽州大地震再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明罡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211-227,共17页
嘉祐二年(1057)幽州大地震是华北地震史上较有影响的强震之一,由于文献记载中对此次地震的描述并不多,而不同史书中的记载又多有支吾,因此嘉祜幽州地震的相关参数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在重新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并比较了不同版本地震... 嘉祐二年(1057)幽州大地震是华北地震史上较有影响的强震之一,由于文献记载中对此次地震的描述并不多,而不同史书中的记载又多有支吾,因此嘉祜幽州地震的相关参数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在重新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并比较了不同版本地震目录所给出的参数定位的基础上,对此次地震重新进行了考订。(1)幽州地震的发震时间应在1057年5月11日(农历四月六日)前后;(2)根据本文考证,嘉祐幽州地震的宏观震中大致在今河北中部与北京、天津交界的安次一带,至于更精确的震中定位,尚需考古上的进一步支持;(3)关于嘉祐幽州地震的其他相关参数,本文亦提出了一些与相关学者的商榷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州大地震 发震时刻 震中位置 震级烈度
下载PDF
隋朝幽州军事防御的演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辉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2-56,共5页
幽州作为隋代东北重要边镇,不仅是防御突厥的军事重镇,而且是守御高丽的重要据点和兼控河北的战略要地,因此隋王朝对幽州的军事防御不断巩固加强,最终在隋炀帝大力建设下,在东北构筑了以幽州为重心,联系北边,兼控河北的军事防御体系。
关键词 隋朝 幽州 军事防御 突厥 高丽 东北诸族
下载PDF
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以押牙和虞候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秋升 姜欣玥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15,共8页
房山石经题记中保存了不少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的相关材料。有些见诸史载,有些为题记独有。笔者整理出题记中押牙和虞候的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题记中的随身押牙、随从押牙、衙前押牙可补史籍之缺。在为节度使祈福祝寿的刻经活动... 房山石经题记中保存了不少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的相关材料。有些见诸史载,有些为题记独有。笔者整理出题记中押牙和虞候的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题记中的随身押牙、随从押牙、衙前押牙可补史籍之缺。在为节度使祈福祝寿的刻经活动中,都押牙并不是领衔发动者,而是以节度押牙为主。题记中反映的虞候之职级大约为:都虞候——虞候、将虞候——将下虞候。"将虞候"职级应等同虞候,而低于都虞候。内衙虞候史籍未见记载,与衙前虞候相比,其职能可能更侧重核心武装内部的监督纠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山石经题记 幽州卢龙节度使 押牙 虞候
下载PDF
角色-背景理论下《登幽州台歌》英译本的认知文体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晨飞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5-169,共5页
角色-背景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角色"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而"背景"则指为突出角色而衬托的部分。在诗歌创作与翻译的认知过程中,一些意象被诗人或者译者突出识别为角色,而另一些则被... 角色-背景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角色"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而"背景"则指为突出角色而衬托的部分。在诗歌创作与翻译的认知过程中,一些意象被诗人或者译者突出识别为角色,而另一些则被淡化为背景。以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对其九首译诗分三组做对比分析,重点从译诗对原诗角色的扩大、译诗对原诗背景的缩小以及译诗对原诗角色-背景关系的缺失三方面研究。由于译者与诗人各自认知系统的无法完全契合性,往往造成译诗与原诗角色-背景关系的不一致性,造成译诗中"角色"由诗人向读者自然过渡的困难,诗的厚重之感和雄壮之势皆被破坏,也限定了悲伤的范畴和程度,破坏了读者想象的空间,"角色"无法突显,共鸣之音自然难以秦响。因此,角色-背景对译文的影响是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文体学 角色-背景理论 《登幽州台歌》 英译本
下载PDF
北宋嘉佑二年幽州大地震再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勇强 《唐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7-62,共6页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幽州大地震是华北地震史上较有影响的强震之一。文章在重新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比较不同版本地震目录所给出的参数基础上,对此次地震重新进行了考订:幽州大地震的发震时间应在嘉佑二年四月六日(1057年5月11日)前后;...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幽州大地震是华北地震史上较有影响的强震之一。文章在重新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比较不同版本地震目录所给出的参数基础上,对此次地震重新进行了考订:幽州大地震的发震时间应在嘉佑二年四月六日(1057年5月11日)前后;地震的宏观震中大致在今河北中部与北京、天津交界的安次一带;同时对幽州大地震的其他参数,提出了与相关学者的一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州大地震 发震时间 震中位置 震中烈度 震级
下载PDF
幽州的取得与北宋的灭亡
18
作者 曾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9-133,共5页
幽州是北宋和辽金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宋、辽金之间曾就幽州展开了长期的激烈争夺。台湾的陶晋生先生在谈到幽州与北宋之间的关系时,曾这样说道:“北宋朝野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恢复一事的关心,可说已经到了着魔的程度。宋徽宗为了... 幽州是北宋和辽金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宋、辽金之间曾就幽州展开了长期的激烈争夺。台湾的陶晋生先生在谈到幽州与北宋之间的关系时,曾这样说道:“北宋朝野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恢复一事的关心,可说已经到了着魔的程度。宋徽宗为了贯彻收复失地的主张,冒险采取了联金灭辽的政策,以致一败涂地。尤为甚者,即使在宋钦宗被迫订了城下之盟,割让了河北河东三镇给金人。后来主战派力主‘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而反悔盟约。给了金人再度侵宋的大好借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幽州 灭亡 燕云十六 宋徽宗 宋钦宗 主战派 辽金
下载PDF
从诗文用韵考察赵州、幽州的韵部变化
19
作者 韩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4,共2页
诗文用韵是反映特定时代某一地区语音状况的重要材料之一。唐代河北道南部的赵州诗人李峤、李华、李嘉、李德裕和幽州诗人卢照邻、贾岛的诗文用韵情况就反映了赵州、幽州二地的实际语音面貌,展现出一些韵部变化的轨迹。
关键词 韵部 幽州
下载PDF
北朝时期幽州的儒学与士族
20
作者 许辉 《前线》 CSSCI 2019年第7期87-89,共3页
幽州自汉末以来,成为逃避社会动荡的大族蔽身之地,幽州的儒学文化也便渐次兴盛起来……北朝时期是少数民族大举进入中原的时代。他们纷纷建立政权,主动拥抱汉文化并最终走上汉化的道路。在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中,留守北方的士族——主要... 幽州自汉末以来,成为逃避社会动荡的大族蔽身之地,幽州的儒学文化也便渐次兴盛起来……北朝时期是少数民族大举进入中原的时代。他们纷纷建立政权,主动拥抱汉文化并最终走上汉化的道路。在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中,留守北方的士族——主要是河北士族聚集在幽州附近。他们一方面维持家族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主动参与少数民族的政治生活,将儒家的政治伦理应用于少数民族政权的建设之中。伴随这一过程,幽州的儒家文化日渐兴盛起来。在北朝时期,这些士族逐渐发展壮大,跻身政界,造就了幽州门阀士族的崇高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阀士族 北朝时期 儒学文化 幽州 少数民族政权 儒家文化 社会动荡 政治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