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乐幽灵学的不满与希望
1
作者 曲舒文 王馨 《中国图书评论》 2024年第4期23-35,共13页
《我生命中的幽灵》是英国文化批评家马克·费舍尔的代表作。他通过“幽灵学”与“失去的未来”两个概念,反思了怀旧重复与创新乏力的音乐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困境和问题。其对幽灵回返的谨慎态度和对未来的悲观倾向,也引... 《我生命中的幽灵》是英国文化批评家马克·费舍尔的代表作。他通过“幽灵学”与“失去的未来”两个概念,反思了怀旧重复与创新乏力的音乐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困境和问题。其对幽灵回返的谨慎态度和对未来的悲观倾向,也引发了“反幽灵学”的批判声音。然而,仔细梳理幽灵学的缘起和争辩,会发现幽灵学思考中潜藏着希望线索:利用幽灵回返与技术加速的合力撕开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光滑平面,指认社会创伤,暴露技术诡异性;抑或是在历史幽灵同一性重复的切片中辨识相似的情感结构和文化诉求,激活过去的想象力重新获得创新潜力,从而想象一个更加多元与自由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费舍尔 幽灵学 左翼加速主义 怀旧文化
下载PDF
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古史/故事新辨(上)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晖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1,165,共38页
本文以《故事新编》和《古史辨》这两部经典文本对于古史与故事的不同处理为线索,通过鲁迅的“拟古史”叙述与顾颉刚及其周边的古史叙述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在不同的时间观和历史观中神话、传说、史实的位置,分析了截断众流的古史观所依... 本文以《故事新编》和《古史辨》这两部经典文本对于古史与故事的不同处理为线索,通过鲁迅的“拟古史”叙述与顾颉刚及其周边的古史叙述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在不同的时间观和历史观中神话、传说、史实的位置,分析了截断众流的古史观所依据的历史概念及其与欧洲、日本近代史观的关系,以及清末民初第一代共和史观之浮沉。论文后半部分集中论述鲁迅在其文学实践中所呈现的凝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非线性时间观,并将其概括为一种独特的、可以窥见为传统和现代历史叙述所遮蔽的无名者世界的历史幽灵学。论文共分十个部分,分别是:1.拟古史与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2.“故事辨”与神话、传说、演义的放逐;3.隐秘的置换:从基督教世俗主义到中国/东亚现代古史;4.截断谁的古史?第一代共和史学之浮沉;5.破除名相与无名者的历史;6.非历史世界:神话、迷信、宗教;7.超历史世界:作为“神话之仇敌”的神思者;8.历史幽灵学:鬼眼与无名者的追问;9.作为幽灵的未来;10.遗忘与无名者的显影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古史 神话 迷信 宗教 非历史 超历史 历史幽灵学 无名者
下载PDF
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古史/故事新辨(下) 被引量:4
3
作者 汪晖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0,165,共27页
本文以《故事新编》和《古史辨》这两部经典文本对于古史与故事的不同处理为线索,通过鲁迅的“拟古史”叙述与顾颉刚及其周边的古史叙述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在不同的时间观和历史观中神话、传说、史实的位置,分析了截断众流的古史观所依... 本文以《故事新编》和《古史辨》这两部经典文本对于古史与故事的不同处理为线索,通过鲁迅的“拟古史”叙述与顾颉刚及其周边的古史叙述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在不同的时间观和历史观中神话、传说、史实的位置,分析了截断众流的古史观所依据的历史概念及其与欧洲、日本近代史观的关系,以及清末民初第一代共和史观之浮沉。论文后半部分集中论述鲁迅在其文学实践中所呈现的凝聚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非线性时间观,并将其概括为一种独特的、可以窥见为传统和现代历史叙述所遮蔽的无名者世界的历史幽灵学。论文共分十个部分,分别是:1.拟古史与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2.“故事辨”与神话、传说、演义的放逐;3.隐秘的置换:从基督教世俗主义到中国/东亚现代古史;4.截断谁的古史?第一代共和史学之浮沉;5.破除名相与无名者的历史;6.非历史世界:神话、迷信、宗教;7.超历史世界:作为“神话之仇敌”的神思者;8.历史幽灵学:鬼眼与无名者的追问;9.作为幽灵的未来;10.无名者的显影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古史 神话 迷信 宗教 非历史 超历史 历史幽灵学 无名者
下载PDF
元伦理气质:虚无、延异与幽灵学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鸿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37,共8页
当代叙事伦理要回应的一大关键,是意义的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回溯西方关于"上帝之死"的不同说法,和中西哲人关于"虚无"的多种理解,力图厘清"虚无"和"虚无主义"的混淆,并多角度考虑了意义的着落... 当代叙事伦理要回应的一大关键,是意义的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回溯西方关于"上帝之死"的不同说法,和中西哲人关于"虚无"的多种理解,力图厘清"虚无"和"虚无主义"的混淆,并多角度考虑了意义的着落问题.论文还在探讨了德里达的"延异"和"幽灵学"之后,将解构思想定位于后哲学之思的元伦理面向。论文提炼了这一元伦理面向的基本特征:准无神论的弥赛亚性,自身保持与自身之差异的灵敏嗅觉,不断突破"小我"跃向"无限"的冲动,面向未思之物的执拗的不妥协精神,充满谢意地把解构作为礼物赠与文本制作者的诚恳而优雅的风度,凭"触感"而凝视对象的羞涩表情,向他者、向未来开放的决绝意志,有生殖力的多元性和多重立场,对幸存者伦理的彻底忠诚,以及在文字中不断经历自我死亡的痛苦体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伦理 虚无 延异 幽灵学
下载PDF
出场学视域:德里达的“幽灵学”解构
5
作者 岳梁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43,共5页
"幽灵学"是德里达在特定背景下所创立的一种哲学范式。幽灵学就是用解构主义的思想方法或思维形式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定阶段的思想的一种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现实存在,而是幽灵状态,既在场又不在场。幽灵学虽然也是针对&qu... "幽灵学"是德里达在特定背景下所创立的一种哲学范式。幽灵学就是用解构主义的思想方法或思维形式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定阶段的思想的一种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现实存在,而是幽灵状态,既在场又不在场。幽灵学虽然也是针对"别无选择"的,但其中心话语是共产主义的幽灵。幽灵学的主旨是既要借助于其批判和追求的功能,又要把共产主义的目标"延异"在永远不能到达的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场视域 德里达 马克思主义 幽灵学”解构
下载PDF
“幽灵学”的解构主义政治观——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的本意
6
作者 刘金昌 《邢台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1-23,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当西方世界沉浸于一片反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中时,德里达挺身而出,发表了《马克思的幽灵》,极力为马克思辩护。在对他的非凡勇气和胆略赞叹之余,我们仔细阅读解析他的文章就会发现,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的真正意图并非继承和发... 20世纪90年代,当西方世界沉浸于一片反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中时,德里达挺身而出,发表了《马克思的幽灵》,极力为马克思辩护。在对他的非凡勇气和胆略赞叹之余,我们仔细阅读解析他的文章就会发现,德里达为马克思辩护的真正意图并非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而是借之来阐释和宣扬他的解构主义政治观——幽灵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灵 幽灵学 解构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异(体)类的主体:幽灵学笼罩下的拉康(英文)
7
作者 原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0-161,共12页
在拉康对主体的论述中,异体这一概念甚为突出,它不但性质含混,作用也颇有争议。因此,本文借德里达幽灵学的观念予以探讨。尽管拉康式的主体令人困惑,捉摸不定,却一直被不少学者称为"缺失性的主体",其中代表人物有费尔曼、拉格... 在拉康对主体的论述中,异体这一概念甚为突出,它不但性质含混,作用也颇有争议。因此,本文借德里达幽灵学的观念予以探讨。尽管拉康式的主体令人困惑,捉摸不定,却一直被不少学者称为"缺失性的主体",其中代表人物有费尔曼、拉格伦-萨利文、威尔登、德里达、巴特勒等。本文针对这一广为接受的说法,从"异(体)类的主体"这一角度来思考拉康的主体概念,并认为无论是在想象界还是象征界,拉康的主体都不可避免地会和幽灵及镜像式的异体牵扯在一起,并被其剥夺独立性。镜像阶段不仅虚构了整一自我的视觉假象,还令镜像式主体被幽灵式异体所压制。同样,象征界的主体看似在两个方面(即能指链上的转喻和隐喻)受制于语言学意义上的异体,但这种能指法式使主体失去躯壳,而成为幽灵,最终沦入被剥夺、被移置和去中心的状态。作为后结构主义者的拉康与身为心理学家的(尤其是俄狄浦斯式的)拉康有所不同,本文亦作出谨慎区分。一般认为,被遮蔽的菲勒斯处于象征界中心地位,并占主导优势,故称之为"主控能指"和"超然所指"。以此便能证明,拉康的异体范畴不仅仅是由普通的"纯粹能指"或抽象的"空洞之词"所占居;相反,异体这一领域充斥着享有特权的"满载之词。"这些词源于(死去的)父亲,类似神圣经文。与过去的批评家不同,本文除了将语言视为一般性的异体,同时还一一揭示了一系列缠绕拉康无意识主体的异体幽灵:神谕式异体(父亲最后的话),幽灵式异体(亡父的幽灵),神圣异体(拜物菲勒斯)。有趣的是,拉康"异(体)类的主体"的本体论观点似乎消融于德里达提出的"幽灵似的主体"这一幽灵学理论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康 德里达 幽灵学 幽灵 异体
下载PDF
德里达幽灵学的文化批判理论之探
8
作者 白宇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8-11,共4页
德里达基于解构主义的立场展开其幽灵学的文化批判,他的“幽灵”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出场形态,德里达正是从解构主义出发以文化批判的方式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德里达文化批判的关键词是异质、激情和延异,这... 德里达基于解构主义的立场展开其幽灵学的文化批判,他的“幽灵”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出场形态,德里达正是从解构主义出发以文化批判的方式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德里达文化批判的关键词是异质、激情和延异,这也是他解构主义立场下文化批判的展开方式。德里达所处的时代“终结论”盛行,他公开为马克思主义辩护,并对资本主义的大众文化进行尖锐的批判,最终指向于建立一个正义的、“弥赛亚性”的“新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解构主义 幽灵学 新国际
下载PDF
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古史/故事新辨
9
作者 汪晖 《新华文摘》 2023年第16期93-99,共7页
历史幽灵学:鬼眼与无名者的追问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诗人隐遁,神话褪色,唯有暗夜中的幽灵,将古民神思转化为穿透历史诡计的独特目光。他/她既在历史之内,又在历史之外。在《狂人日记》中,狂人上下求索,痛苦地发现自己己经有四千年吃人履... 历史幽灵学:鬼眼与无名者的追问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诗人隐遁,神话褪色,唯有暗夜中的幽灵,将古民神思转化为穿透历史诡计的独特目光。他/她既在历史之内,又在历史之外。在《狂人日记》中,狂人上下求索,痛苦地发现自己己经有四千年吃人履历,最终发出了“难见真的人!”的浩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人日记》 上古史 幽灵学 神思 隐遁 上下求索 狂人
原文传递
历史幽灵学与现代中国的上古史
10
作者 汪晖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3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在鲁迅自己编选的作品集中,《故事新编》是唯一一部长期存在作品性质争论的集子。所谓性质之争,关键在于是否承认《故事新编》为历史小说,抑或仅仅是“讽刺作品”或“以故‘事’形式写出来的杂文”。在《故事新编》的文体性质之争背后,... 在鲁迅自己编选的作品集中,《故事新编》是唯一一部长期存在作品性质争论的集子。所谓性质之争,关键在于是否承认《故事新编》为历史小说,抑或仅仅是“讽刺作品”或“以故‘事’形式写出来的杂文”。在《故事新编》的文体性质之争背后,隐藏更深的是关于历史的争论:“在一九五一年关于新编历史剧的讨论中,因为有人援引《故事新编》为历史剧创作中的反历史主义倾向辩护,就引起了人们对这部作品的性质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新编历史剧 历史剧创作 历史小说 上古史 反历史主义 幽灵学 杂文
原文传递
德里达的幽灵学与解构的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西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2,共6页
德里达以幽灵来指称马克思的精神和遗产,把马克思主义幽灵化了。“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是幽灵学的马克思主义;解构和异延是幽灵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德里达的幽灵学马克思主义所给予我们的,只能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是一个永远不... 德里达以幽灵来指称马克思的精神和遗产,把马克思主义幽灵化了。“德里达的马克思主义”,是幽灵学的马克思主义;解构和异延是幽灵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德里达的幽灵学马克思主义所给予我们的,只能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允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灵学 马克思主义 解构 异延
原文传递
幽灵学与异质性的马克思精神——对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晓明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07年第1期227-249,共23页
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无疑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视野,但也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程。本文的要点在于:1.如何理解德里达的幽灵学;2.马克思的异质性的批判精神与解构的关系;3.德里达是如何处理马克思的那些经典的和传统主题,在这... 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无疑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视野,但也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程。本文的要点在于:1.如何理解德里达的幽灵学;2.马克思的异质性的批判精神与解构的关系;3.德里达是如何处理马克思的那些经典的和传统主题,在这些主题的重新定义方面,德里达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存在哪些根本分歧;4.德里达在马克思主义的未来面向方面提出"弥赛亚性"的主张;5.作为无弥赛亚主义的"弥赛亚性"是如何与幽灵学相联系的,又是如何与马克思的异质性精神和面向未来的革命精神相联系,这既是解构主义的深化的问题,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达 马克思 幽灵学 异质性 弥赛亚性
原文传递
穿越“幽灵学”:马克思主义与解构批判性结合的一种可能——以《马克思的幽灵》为文本重心
13
作者 王勇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5,共5页
《马克思的幽灵》一书是德里达的"幽灵学"对东欧剧变进行的批判性思考。"幽灵学"一方面对20世纪的政治遗产进行清理,解构了福山的历史末世学;另一方面在马克思的文本群中,勾连了"幽灵"概念的思想谱系,创... 《马克思的幽灵》一书是德里达的"幽灵学"对东欧剧变进行的批判性思考。"幽灵学"一方面对20世纪的政治遗产进行清理,解构了福山的历史末世学;另一方面在马克思的文本群中,勾连了"幽灵"概念的思想谱系,创建了一种辩证延异的"幽灵学",重置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精神。"幽灵学"出场的历史语境主要是以阿尔及利亚革命为代表的反殖民斗争和苏联解体,其核心逻辑参照系是阿多诺的"非同一"逻辑和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在此基础上,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未来做了"弥赛亚性"的历史重构。作为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中异质的一员,"幽灵学"凸显的是技术—媒介语境中新的历史意识。一方面,它旨在激活马克思主义再历史化的活力,另一方面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图绘才能为"幽灵学"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灵学 思想史语境 弥赛亚性 再历史化
原文传递
幽灵学、新国际和马克思的遗产——《马克思和儿子们》的文本解读
14
作者 曹丽新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1,共6页
针对马克思主义破产、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大获全胜以及资本主义全球一体化基本实现的呼声,德里达在他的重要政治哲学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此书一经发表就引起很大反响,尤其许多马克思主义者... 针对马克思主义破产、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大获全胜以及资本主义全球一体化基本实现的呼声,德里达在他的重要政治哲学著作《马克思的幽灵》中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此书一经发表就引起很大反响,尤其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们纷纷给予批评^[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者 文本解读 幽灵学 《马克思的幽灵 儿子 遗产 国际 自由民主制度
原文传递
论德里达的幽灵学批评——以他对鲁滨孙的评论为案例
15
作者 肖锦龙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2-68,共7页
1993年德里达发表了一部跨时代的巨著《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新国际》(以下简称《马克思的幽灵》),创建了一种新批评方法幽灵学批评。后者不仅改变了德里达的理论批评路线,促成了他的“政治—伦理转向”(1),而且引发了西方当... 1993年德里达发表了一部跨时代的巨著《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新国际》(以下简称《马克思的幽灵》),创建了一种新批评方法幽灵学批评。后者不仅改变了德里达的理论批评路线,促成了他的“政治—伦理转向”(1),而且引发了西方当代文学批评方法的革命。那么,德里达的幽灵学批评是一种什么样的批评方法?下面我们就从《马克思的幽灵》出发,联系他最后的一部批评巨著《野兽与主权者Ⅱ》,对之做些具体阐发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批评 理论批评 鲁滨孙 《马克思的幽灵 幽灵学 德里达 批评方法 马克思的幽灵
原文传递
德里达意识形态“幽灵学”的微观审视
16
作者 姜义飞 《党政干部学刊》 2010年第4期7-9,共3页
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是其解构主义在政治学领域的一次成功运用。德里达借用隐喻的手法,对幽灵、躯体、假体进行了概念的延异,从而揭示出福山"历史终结论"的逻辑错误和不彻底性。用解构主义的思维来解读马克思的幽灵思想... 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是其解构主义在政治学领域的一次成功运用。德里达借用隐喻的手法,对幽灵、躯体、假体进行了概念的延异,从而揭示出福山"历史终结论"的逻辑错误和不彻底性。用解构主义的思维来解读马克思的幽灵思想与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使意识形态幽灵化,进而暴露了其幽灵学的意识形态性,达到解构马克思主义核心精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灵学 意识形态 微观 解构主义
原文传递
“感官论”与“幽灵学”:台湾电影的“恐怖转向”
17
作者 谢建华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4期12-21,共10页
当前台湾电影存在数量不菲的恐怖文本。一方面,这些影片将历史、民族、宗教、传说等理性形式的知识,通过"恐怖圣像"转化为诉诸身体反应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创作者往往将恐怖、喜剧、科幻、侦案元素混杂在一起,鬼怪恐怖角色... 当前台湾电影存在数量不菲的恐怖文本。一方面,这些影片将历史、民族、宗教、传说等理性形式的知识,通过"恐怖圣像"转化为诉诸身体反应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创作者往往将恐怖、喜剧、科幻、侦案元素混杂在一起,鬼怪恐怖角色呈现出综合化、复杂化的倾向。创作者取道身体、"迂回"穿越感觉,尝试以技术为驱力,透过身体美学,探索当代台湾社会的一些核心问题。原本抽象而复杂的社会秩序、历史传统,藉由鬼怪具身的惊悚、恐怖、悬疑情节凝聚起来,价值(主题)变成投射在观众身上的某种生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电影 恐怖转向 幽灵学 身体美
原文传递
“大他者”的喉中之刺——精神分析视野下的欧洲激进政治哲学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冠军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6期20-31,共12页
欧陆激进政治哲学在晚近三十年的发展,受益于拉康主义精神分析良多,齐泽克、拉克劳、巴迪欧等皆是该浪潮的领军人物。本论文通过对"大他者"、"精神错乱"、"症状"等拉康学说诸核心概念的一个深入分析,尝... 欧陆激进政治哲学在晚近三十年的发展,受益于拉康主义精神分析良多,齐泽克、拉克劳、巴迪欧等皆是该浪潮的领军人物。本论文通过对"大他者"、"精神错乱"、"症状"等拉康学说诸核心概念的一个深入分析,尝试揭开拉康主义精神分析本身所内含的一种激进政治哲学路向,并进一步将其同从柏拉图到利奥·施特劳斯的古典政治哲学做一个并置性分析,从而厘清政治哲学内部保守与激进这两个路向以及彼此转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他者 精神错乱者 拉康 幽灵学
下载PDF
中国传统自然主义文学精神的消亡——从陶渊明之死谈起 被引量:3
19
作者 鲁枢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64,共9页
陶渊明是中国传统自然主义文学精神的代表,随着"自然"的价值与意义在中国文学思潮中的流变,陶渊明的文学地位也在随之变化。20世纪以来,在现代启蒙理性与革命政治理念的双重挤迫下,陶渊明已经渐被时代遗弃。依据德里达的"... 陶渊明是中国传统自然主义文学精神的代表,随着"自然"的价值与意义在中国文学思潮中的流变,陶渊明的文学地位也在随之变化。20世纪以来,在现代启蒙理性与革命政治理念的双重挤迫下,陶渊明已经渐被时代遗弃。依据德里达的"幽灵学"理论,本文作者仍期待陶渊明的精神遗传能够对自然生态惨遭破坏、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当前人类生活产生微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中国传统自然主义 幽灵学
下载PDF
幽灵出没的激进批判与解放允诺——德里达论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金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9,191,共7页
德里达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在世人熟视无睹处从马克思文本中拈出个幽灵学,从神出鬼没的幽灵性来对抗在场形而上学及其种种政治变形。德氏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构马克思主义存在论,使之彻底摆脱传统的阐释模式与政治形式的纠缠,才能真正忠... 德里达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在世人熟视无睹处从马克思文本中拈出个幽灵学,从神出鬼没的幽灵性来对抗在场形而上学及其种种政治变形。德氏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构马克思主义存在论,使之彻底摆脱传统的阐释模式与政治形式的纠缠,才能真正忠诚于诸多马克思主义精神之一种,即激进批判与解放允诺。然而,德氏的这番解构恐怕并没有解答马克思主义如何"道成肉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灵学 马克思 激进批判 解放允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