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德里达“幽灵政治学”伦理形态的出场逻辑
- 1
-
-
作者
孙全胜
-
机构
东南大学
-
出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7,12,共8页
-
文摘
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彰显着特定的伦理宗旨与理念,其伦理形态的主要内容蕴涵了学会更好生活的人文伦理向度和持守正义的政治伦理向度。通过对"学会生活"这句"习惯指令"的语义学考察,德里达把"幽灵政治学"理论形态的伦理向度慢慢呈现了出来。在他看来,生活,按其本初含义,是无法主观学会的,也就是说,人不能靠自己,必须借助其他事物的指导和引领才能学会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接受"幽灵"的指引。在高度集约化的时代,以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为参照对象,才能恪守正义,秉持良知。
-
关键词
德里达
幽灵政治学
伦理形态
出场逻辑
-
Keywords
Derrida
politics of specters
ethic forms
rational presence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德里达与马克思:引导未来正义的“幽灵政治学”
- 2
-
-
作者
贾丽艳
-
机构
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学院
-
出处
《国外理论动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
文摘
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德里达以一种反潮流的姿态为马克思的精神遗产进行辩护,主张历史不会终结,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也不会终结。面对今天的“新世界秩序”,针对西方世界唱衰马克思主义和信奉“历史终结论”的主流舆论,德里达从他的解构正义立场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视为将人类社会引向正义王国的精神遗产。所谓的“幽灵政治学”也是一种“记忆政治学”,德里达主张牢记马克思的正义理想,作为马克思的继承人担当起应有的思想责任。德里达的“幽灵政治学”最为典型地代表了“法国理论”的激进政治取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法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紧密的思想联系。
-
关键词
德里达
历史终结论
马克思
批判精神
未来正义
幽灵政治学
-
分类号
B565.59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经”与“权”:《讲话》的辩证法与“幽灵政治学”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李杨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1,共19页
-
文摘
理解《讲话》的"经"与"权"(即"经常之道理"与"权宜之计"的简称),必须讨论《讲话》与30年代左翼文学以及苏联文艺思想的传承以及与延安时期中共的文化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论》之间的关系。"赵树理方向"的命运所体现的中国现代文艺周期性与结构性的变迁,生动地说明了"经"与"权"这一幽灵政治学的现代性特征。
-
关键词
《讲话》延安文艺
中共文化政治纲领
幽灵政治学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鲁迅“意见”的辩证法与政治“幽灵”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红旗
-
机构
广东梅州嘉应学院文学院
-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8-179,共12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想象与叙述(1927-1949)"(17YJA751006)
2016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的革命想象与精神流变"(GD16XZW03)
-
文摘
将鲁迅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历史化并"回到"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就会看到鲁迅的生命体验和文学经验之于左翼作家的启示。鲁迅认为:左/右的二元对立并不能涵盖革命文学与非革命文学之间矛盾纠缠关系的复杂性,他真正担忧的是"左翼"作家转为"右翼"作家的多种可能性;他强调左翼文艺界必须扩大文艺战线和再造"精神界战士",希望"左联"多培养一些能够引领文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他确证了左翼文学的核心命题——"文艺大众化",也确证了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导者和启蒙主体——左翼知识分子,而他与其他"左联"盟员的多重矛盾印证了左翼文艺思潮中政治"幽灵"的广泛存在,也印证了个体的公民政治之维与传统意义上的阶级政治之维的纠葛互动。
-
关键词
鲁迅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辩证法
幽灵政治学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