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8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刀在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杨中祥 朱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大部切除 电刀 旷置 幽门 黏膜 粘膜 效果 残留 要求
下载PDF
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体会
2
作者 计隆才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1期55-55,共1页
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体会辽宁省新民市医院(新民110300)计隆才十二指肠残端瘘是Bi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达18%~60%。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关闭好十二指肠残端,是预防残端瘘... 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术体会辽宁省新民市医院(新民110300)计隆才十二指肠残端瘘是Bi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达18%~60%。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关闭好十二指肠残端,是预防残端瘘的关键,也是广大外科医生极其关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窦旷置 大部切除 并发症 窦部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应用不同袢氏吻合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刘峰 马丽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胃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采用不同袢氏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7月于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拟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间置空肠吻合)与对照组(食管... 目的:探讨在胃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中采用不同袢氏吻合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7月于菏泽市单县中心医院拟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间置空肠吻合)与对照组(食管残胃端侧吻合),各63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YL)、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S)]水平及术后6个月反流发生率、Visick分级、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GAS、C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T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Visick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GS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对于胃癌患者,采用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结合间置空肠吻合术,可有效降低胃反流发生率,减轻胃肠道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大部切除 间置空肠吻合 食管残端侧吻合 反流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逆行感染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胆石症多发原因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彦冬 任强 丁希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HP)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胆石症的影响。方法因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20例,手术治疗后,分别取胆囊黏膜、胆汁。同时取20例胆石症、未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而行腹腔镜下胆...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HP)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出现胆石症的影响。方法因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球部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20例,手术治疗后,分别取胆囊黏膜、胆汁。同时取20例胆石症、未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而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Giemsa染色方法检测胆囊黏膜HP感染情况,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胆汁HP免疫球蛋白(Ig)G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胆囊黏膜HP免疫组化、Giemsa染色检测和胆汁HP Ig G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与HP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大部切除 胆石症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红 吴超 +2 位作者 李春花 李宜辉 赵晓晏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W arth in-Starry银染及尿素呼气试验检测682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82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检出率为27.42%,与...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W arth in-Starry银染及尿素呼气试验检测682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82例残胃病患者Hp感染检出率为27.42%,与年龄、性别以及术后时间无关;B illroth I式术后残胃Hp检出率(40.07%)明显高于B illroth II式术后残胃Hp检出率(17.37%),而伴有胆汁返流的残胃Hp感染阳性率(7.98%)明显低于不伴胆汁返流的残胃阳性率(33.53%)。同时,因溃疡、穿孔、出血行手术的残胃Hp检出率(47.88%)高于因胃癌手术的检出率(22.66%);不同病理学残胃中,残胃溃疡和残胃癌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残胃炎及吻合口炎的Hp感染率。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与Hp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残胃癌,应及早进行Hp治疗,可减轻残胃病变,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大部切除
下载PDF
倾向性匹配评分分析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中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作者 倪博 朱纯超 张子臻 《腹部外科》 2024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LAPPG)治疗早期胃中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LAPPG)治疗早期胃中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的早期胃中部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病人的围手术期相关事件,包括一般情况、肿瘤病理特征、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6个月的营养状况和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LAPPG组的手术时间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组稍长[(226.6±18.2)mins比(220.6±18.4)mins P<0.05]。LAPPG组术后6个月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较LADG组低(LAPPG组9.5%,LADG组33.6%,χ^(2)=19.99,P<0.01)。两组病人的淋巴结清扫数目[LAPPG组(20.4±6.1)个,LADG组(21.4±7.5)个]和术后住院时间[LAPPG组8(6~32)d,LADG组8(6~31)d]及相关恢复情况均无差异,且均符合诊疗指南要求。结论LAPPG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与LADG相比可有效降低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切除 腹腔镜辅助远端大部切除 安全性 有效性 倾向性匹配评分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带蒂回盲肠间置幽门替代手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光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大部切除 回盲瓣 幽门
下载PDF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BillrothⅡ+Braun吻合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8
作者 郑菲 封佳曦 张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BillrothⅡ+Braun吻合应用于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9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BillrothⅡ+Braun吻合应用于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且完成6个月随访的9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采用BillrothⅡ+Braun吻合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BillrothⅡ吻合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6个月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6个月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illrothⅡ+Braun吻合可有效改善进展期胃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 远端大部切除 BillrothⅡ吻合 Braun吻合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保留幽门功能术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姜军 《消化外科》 CSCD 2002年第6期393-395,共3页
关键词 大部切除 保留幽门功能 研究进展 方式
下载PDF
幽门再造式胃大部切除术345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元龙 《临床外科杂志》 1996年第4期196-198,共3页
本文报告18个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幽门再造式胃大部切除术345例.全组117例(33.9%)有术前并发症,30例(8.7%)术后有出血、饱胀、呕吐等并发症,7例(2.0%)再次手术。但第二阶段(1990-)术后并发症及再... 本文报告18个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幽门再造式胃大部切除术345例.全组117例(33.9%)有术前并发症,30例(8.7%)术后有出血、饱胀、呕吐等并发症,7例(2.0%)再次手术。但第二阶段(1990-)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明显降低(3.4%,6/178,1.1%,2/178)。全组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表明该术式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效、安全、简便的术式.为减少吻合口梗阻发生率,我们强调术中应准确量取吻合口宽度及完善止血等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再造式 大部切除 十二脂肠溃疡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乔美美 雷星 常娇娇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2124-2133,共10页
本综述论文着重分析了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的10文献。手术后胃肠功能相关研究表明保护胃肠功能在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中医辨证等治疗手段对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有积极效果。结直肠息肉与胃息肉关联研究强... 本综述论文着重分析了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危险因素,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的10文献。手术后胃肠功能相关研究表明保护胃肠功能在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中医辨证等治疗手段对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有积极效果。结直肠息肉与胃息肉关联研究强调了多因素联合分析在预测胃瘫风险中的潜在价值。急性胃穿孔与治疗效果研究关注了不同手术方法对胃功能恢复的影响,尤其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情况。胃癌及相关并发症研究揭示了胃癌术后患者面临的并发症风险,其中包括胃瘫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其他疾病与胃病研究的关联则展示了全身多系统疾病对胃功能的影响,提出了整体治疗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文献的分析,本研究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可能导致胃瘫的危险因素提供了一个广泛的视角,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切除 瘫危险因素 肠功能 并发症 文献综述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如华 陈尼维 +3 位作者 陈维雄 朱金水 陈玮 姚惠香 《世界感染杂志》 2004年第4期381-382,共2页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影响。方法60例Hp感染阳性病人因不同病因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前后取胃黏膜经Giemsa染色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感染。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Hp感染阳性率较术前显著...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的影响。方法60例Hp感染阳性病人因不同病因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前后取胃黏膜经Giemsa染色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感染。结果胃大部切除术后Hp感染阳性率较术前显著下降(55%vs100%,P<0.05),胃大部切除Billroth Ⅰ式吻合术后Hp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BillrothⅡ式吻合术后(71.43%vs40.63%,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引起肠胃反流对Hp感染可能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切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 反流 ^13C-尿素呼气试验
下载PDF
下段食管修补联合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瘢痕性幽门梗阻并自发性食管破裂10例
13
作者 罗志方 江美兰 +1 位作者 李章红 江柏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自发性食管破裂 瘢痕性幽门梗阻 食管修补 大部切除 下段 大部切除 治疗 毕Ⅱ式
下载PDF
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超 晏才杰 黄文 《四川医学》 CAS 1993年第11期663-666,共4页
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PAFPG)与传统胃大部切除术(B—Ⅱ式B—Ⅰ式)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结果:PAFPG的降酸效果与传统胃大部切除术相同,BAO、MAO下降率均达80%以上;在防止胆汁返流性胃炎、倾倒综合征、吻合口瘘等方面优... 将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PAFPG)与传统胃大部切除术(B—Ⅱ式B—Ⅰ式)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结果:PAFPG的降酸效果与传统胃大部切除术相同,BAO、MAO下降率均达80%以上;在防止胆汁返流性胃炎、倾倒综合征、吻合口瘘等方面优于传统胃大部切除术。PAFPG能有效地降低胃酸分泌,对溃疡病有肯定的临床疗效,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消化性溃疡 幽门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明亮 欧双凤 严悦卿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1期73-73,93,共2页
关键词 大部切除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晓波 罗小玲 王志娟 《当代医学》 2018年第5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626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残胃患者临床诊疗资料,根据胃大切除术患者手术分为3组,A组有215例患者进行BillrothⅠ式手术,B组有224例患者...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626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残胃患者临床诊疗资料,根据胃大切除术患者手术分为3组,A组有215例患者进行BillrothⅠ式手术,B组有224例患者进行BillrothⅡ式手术,C组有187例患者进行胃空肠吻合术,分析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残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与检测方法、性别、年龄段、手术类型联系。结果 A、B、C组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快速尿毒酶试验(RUT)以及14C尿素呼气试验,且A组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残胃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165例残胃病个体年龄越小,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残胃病幽门螺旋杆菌与性别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胃大部分切除术残胃病患者手术类型、年龄段、临床检测方式均可影响残胃病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切除 幽门螺杆菌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与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体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
17
作者 王英德 于吉明 +2 位作者 张可 唐海英 诸葛宇征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癌胃大部切除与胃体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GED)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测定了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0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体GED情况。Hp的测定采用1min快速尿素酶法14C呼气试验法。结果(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癌胃大部切除与胃体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GED)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测定了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0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体GED情况。Hp的测定采用1min快速尿素酶法14C呼气试验法。结果(1)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12例存在轻度~中度胃体GED,占60%;20例慢性胃炎中,7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35%。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在1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6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60%;在10例慢性胃炎无Hp感染中,只有1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10%;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在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8例存在轻度~中度胃体GED,占80%;在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未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4例存在轻度的胃体GED,占40%,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和Hp感染患者,胃体GED发生率增加,发生恶变的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切除 患者 轻度 不典型增生 黏膜 组织病理学 相关性 显著性
下载PDF
保留幽门和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的体会(附120例临床报告)
18
作者 徐远达 陶涛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方法 ,并探讨该方法的利弊。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 ,采用随机抽样观察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对消化道溃疡的治疗效果 ,并以 93例采用Billroth手术做对照。结果 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方法 ,并探讨该方法的利弊。方法 通过前瞻性研究 ,采用随机抽样观察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对消化道溃疡的治疗效果 ,并以 93例采用Billroth手术做对照。结果 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明显优于Billroth手术。结论 该方法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对消化道溃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幽门 窦浆肌 大部切除 消化道溃疡 外科手 Billroth手
下载PDF
对比分析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刘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69-0072,共4页
分析、研究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单纯修补术与对其开展胃大部分切除术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方法 研究样本:我院接诊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共计74例;研究时间:2022.3—2023.8;分组方法:多阶段抽样法;分组原则:每组有37例患者纳入,对参照组患者... 分析、研究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单纯修补术与对其开展胃大部分切除术所产生的疗效差异。方法 研究样本:我院接诊的急性胃穿孔患者共计74例;研究时间:2022.3—2023.8;分组方法:多阶段抽样法;分组原则:每组有37例患者纳入,对参照组患者开展胃大部分切除术,对试验组患者开展单纯修补术,最终对患者研究比较胃功能、手术具体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在手术用时、下床活动、胃肠功能恢复以及住院天数相关参数对比参照组,试验组手术造成的出血量要低于参照组,具体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远高于参照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显示数据指标之间的统计差异。结论 急性胃穿孔采用单纯修补术产生的出血量相对较少,能有效缩短预后康复周期,可快速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整体手术效果优于胃大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部切除 单纯修补 急性穿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大部切除术(附12例报告)
20
作者 李均乐 杨振淮 +2 位作者 田立新 李富荣 袁小东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1999年第3期152-153,共2页
消化性溃疡外科治疗的传统术式是Billroth Ⅰ、Ⅱ式,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降酸效果好、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在10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术式破坏了胃的正常解剖,去除了幽门及神经支配,对胃肠道破坏显著,术后产生一系... 消化性溃疡外科治疗的传统术式是Billroth Ⅰ、Ⅱ式,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降酸效果好、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在10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术式破坏了胃的正常解剖,去除了幽门及神经支配,对胃肠道破坏显著,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手术的疗效。为了预防和减少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我院自1990年~1995年选择12例消化性溃疡病人行保留幽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肌瓣式 保留幽门 切除 大部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 PAFPG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并发症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