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相关原因分析
1
作者 尘坚 吴玲 +1 位作者 孙岚 赵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9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相关原因。方法对象筛选选择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门诊及病房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2例,均使用活检病理切片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结果132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相关原因。方法对象筛选选择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门诊及病房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2例,均使用活检病理切片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结果132例患者中有81例为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阴性。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起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出现假阴性,应引起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阴性
下载PDF
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相关原因分析
2
作者 尘坚 吴玲 +1 位作者 孙岚 赵青 《新医学导刊》 2008年第7期63-63,共1页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相关原因。方法对象筛选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4月门诊及病房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132例,均使用活检病理切片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结果132...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相关原因。方法对象筛选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4月门诊及病房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132例,均使用活检病理切片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结果132例病人中有81例为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阴性。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引起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出现假阴性,应引起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阴性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在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3
作者 栾胜凤 魏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93-95,共3页
通过在慢性胃炎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措施,进而探讨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此疾病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此段时间内所治疗的慢性胃炎疾病患者有40例,将其是为观察组,并且患者均... 通过在慢性胃炎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措施,进而探讨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此疾病诊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此段时间内所治疗的慢性胃炎疾病患者有40例,将其是为观察组,并且患者均通过胃镜以及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诊为慢性胃炎疾病。其次,选择同一时间段内没有存在上消化道临床症状表现且开展健康体检者有40例,将其视为对照组。对两组均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进而比较两组的临床检测效果。结果:对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概率:对照组阳性率为20.00%;观察组阳性率为95.00%。相比可见,观察组阳性率更高,两组之间比较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慢性胃炎疾病临床治疗过程中开展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措施,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显著。虽然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但是并不是全部的慢性胃炎疾病都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造成的,为此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可以将其视为临床对慢性胃炎疾病一种临床辅助诊断的观察指标,为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按照不同的发病因素而制定出对应的临床治疗方案,从而提供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慢性胃炎 临床治疗 价值探讨
下载PDF
研究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防护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炜 王玉凤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21期131-132,共2页
目的:研究影响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准确性的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选取本院通过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进行呼气试验检测的患者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有效提... 目的:研究影响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准确性的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选取本院通过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进行呼气试验检测的患者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影响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检测的1000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为420例(42%);阳性580例(58%)。避免了影响检测准确性的因素发生,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结论:通过对影响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检测结果准确性因素进行环节质量分析,并针对不同因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检查准确率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幽门杆菌 准确性 防护策略
下载PDF
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在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5
作者 葛勤利 万顺梅 +1 位作者 杜坤庭 杨伟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624-2625,共2页
目的分析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的300例包括健康查体者以及因上腹部疼痛不适疑似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 目的分析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的300例包括健康查体者以及因上腹部疼痛不适疑似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3d内于胃窦和胃体处各取1块活检组织,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51例)、胃溃疡组(37例)、胃癌组(93例)、萎缩性胃炎组(6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58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定性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比较各组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阳性率。结果健康对照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胃泌素-17水平分别为(11.93±8.54)pmol/L、(12.03±8.37)pmol/L、(10.26±7.51)pmol/L,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胃泌素-17水平分别为(23.64±7.82)pmol/L、(15.68±9.75)p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的胃泌素-17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分别为(58.21±14.31)μg/L、(84.47±14.35)μg/L、3.23±1.29、7.24±6.87,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胃溃疡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显著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胃溃疡组、胃癌组、萎缩性胃炎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6%、87.4%、85.2%、86.5%、92.3%;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大于85.0%。结论胃泌素-17、血清胃蛋白酶原、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较高;临床上可广泛用于胃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泌素-17 血清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 胃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癌前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裕宣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0期1648-1651,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变与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263例,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参考Forres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胃镜检...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变与上消化道出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263例,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参考Forres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程度并取胃黏膜活检检测及碳14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比较患者的H.P.阳性检出率以及胃癌前疾病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分级越严重的H.P.检出率越高,Ⅰa组>Ⅰb组>Ⅱa组>Ⅱb组>Ⅲ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分级越严重的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的发病率明显增高,Ⅰa组>Ⅰb组>Ⅱa组>Ⅱb组>Ⅲ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与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伴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胃癌前疾病
下载PDF
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防护策略研究
7
作者 祁云峰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2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究影响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准确性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采用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进行呼气检测患者共计500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数据,并合理提出防护策略。结... 目的:探究影响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准确性因素及防护策略。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院就诊采用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进行呼气检测患者共计500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数据,并合理提出防护策略。结果:500例患者中出现差异性例数为14例,占比2.8%,未出现差异性例数为486例,占比97.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得出,两组在饮食、一个月内是否服用药物、呼气采集时间有差异(P<0.05),上述差异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饮食、一个月内是否服用药物、呼气采集时间均为引起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准确性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分析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准确性影响因素,并依据制定出相应防护措施,可提高对患者检查准确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14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准确性 影响因素 防护策略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胃癌前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蒋成佳 詹广场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2779-2781,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变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纳入了消化科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263例,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参考Forres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Ⅰa组51例,Ⅰb组53例,Ⅱa组52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变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纳入了消化科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263例,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参考Forres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Ⅰa组51例,Ⅰb组53例,Ⅱa组52例,Ⅱb组52例,Ⅲ组55例,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程度并取胃黏膜进行活检,分别比较患者的Hp阳性检出率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胃癌前疾病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度。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分级越严重的Hp检出率越高,Ⅰa组>Ⅰb组>Ⅱa组>Ⅱb组>Ⅲ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分级越严重的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的发病率明显增高,Ⅰa组>Ⅰb组>Ⅱa组>Ⅱb组>Ⅲ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程度与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伴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胃癌前疾病
下载PDF
特殊染色法在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优势探索
9
作者 韦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6-0189,共4页
探讨特殊染色法在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采集了3070例胃内镜活检标本。采用特殊染色方法(HP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其中HP阴性标本2545例,HP阳性标本525例。从中随机抽50例阳性标本... 探讨特殊染色法在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测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从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期间,我院采集了3070例胃内镜活检标本。采用特殊染色方法(HP染色)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其中HP阴性标本2545例,HP阳性标本525例。从中随机抽50例阳性标本和50例阴性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时间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等方面相差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间和成本方面,特殊染色法时间更短,成本低。免疫组化染色法时间长,成本高。结论 特殊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两种方法在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方面检测性能都较好且差别不大,但特殊染色法的检测时间更短,且费用低,普适于更多病患家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染色法 免疫组化染色法 幽门螺旋杆菌病理检测
下载PDF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秋莉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筛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11月间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采取血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方法和^(13)C呼气试验两种方法检测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血... 目的探讨血清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筛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10月-11月间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采取血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方法和^(13)C呼气试验两种方法检测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血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方法和^(13)C呼气试验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8.1%和27.2%。结论血清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在大批量健康体检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 健康体检 临床意义
下载PDF
13 C 呼气试验与硼酸亚甲蓝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洁 田霞 +2 位作者 王晖 王成 韩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564-564,共1页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1]。目前用于诊断 HP 感染的检测方法较多,本研究同时采用硼酸亚甲蓝染色及13 C-呼气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Hp)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1]。目前用于诊断 HP 感染的检测方法较多,本研究同时采用硼酸亚甲蓝染色及13 C-呼气试验检测 HP,评估何种检测方法对 Hp 检测具有更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 13 C 尿素呼气试验 硼酸亚甲蓝染色法
原文传递
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伴胃癌前病变与自噬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孔繁静 赵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7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伴胃黏膜癌前病变与自噬因子LC3B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胃镜及黏膜下活检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263例,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所有患者的自噬因子LC3B表达水平,同时行碳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伴胃黏膜癌前病变与自噬因子LC3B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胃镜及黏膜下活检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263例,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所有患者的自噬因子LC3B表达水平,同时行碳14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分别比较患者的HP阳性检出率与自噬因子LC3B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以及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伴胃癌前病变与自噬因子LC3B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度。结果自噬因子LC3B mRNA高表达与HP检出率呈正相关;自噬因子LC3B mRNA高表达与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结论自噬因子LC3B mRNA高表达与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伴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自噬因子 LC3B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胃癌前疾病
下载PDF
胃癌患者Hp感染及血清GPDA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劳明 黄玲莎 +3 位作者 黄宁源 陈艳华 朱波 雷考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粪便Hp检出率与血清GPDA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检测法(HpSA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117例初治前胃癌患者、45例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粪便中的Hp阳性率和血清GPDA活性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胃...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粪便Hp检出率与血清GPDA活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检测法(HpSA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117例初治前胃癌患者、45例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及40例正常人粪便中的Hp阳性率和血清GPDA活性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胃癌患者Hp感染率及其血清GPDA的阳性率分别为70.1%和71.5%,显著高于良性胃部疾病患者和正常人(P<0.01)。胃癌的部位与Hp感染有关(P<0.05),而其血清GPDA活性与临床各因素的关系并不密切(P>0.05),两者无相关性(P>0.01)。结论Hp感染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清GPDA检测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 苷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幽门螺旋杆菌粪便抗原检测
下载PDF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ests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 an Alaska Native population 被引量:3
14
作者 Dana L Bruden Michael G Bruce +7 位作者 Karen M Miernyk Julie Morris Debby Hurlburt Thomas W Hennessy Helen Peters Frank Sacco Alan J Parkinson Brian J McMaho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2期4682-4688,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wo non-invasive tests in a population of Alaska Native persons. High r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n] infection, H. pyIori treatment failure, and gastric cancer in this popul... AIM: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wo non-invasive tests in a population of Alaska Native persons. High rat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n] infection, H. pyIori treatment failure, and gastric cancer in this population necessitate documentation of infection status at multiple time points over a patient's life.urease test, 13C urea breath test (UBT), and immunoglobulin G antibodies to H. pylori in serum. The performances of 13C-UBT and antibody test were compared to a gold standard defined by a positive H. pylori test by culture or, in case of a negative culture result, by positive histology and a positive rapid urease test.RESULTS: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13C- UBT were 93% and 88%, respectively, relative to the gold standard. The antibody test had an equivalent sensitivity of 93% with a reduced specificity of 68%. The false positive results for the antibody test were associated with previous treatment for an H. pylorlinfection [relative risk (RR) = 2.8]. High levels of antibodies to H. py/or/were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gastritis and male gender, while high scores in the 13C-UBT test were associated with older age and with theH. pylori bacteria load on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RR = 4.4). CONCLUSION: The 13C-UBT outperformed the antibody test for H. pylori and could be used when a noninvasive test is clinically necessary to document treatment outcome or when monitoring for re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 breath test Antibody test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bacterial quantities in left and right colon biopsies and faeces 被引量:2
15
作者 Anna Lyra Sofia Forssten +7 位作者 Peter Rolny Yvonne Wettergren Sampo J Lahtinen Krista Salli Lennart Cedgrd Elisabeth Odin Bengt Gustavsson Arthur C Ouwehand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2期4404-4411,共8页
AIM:To compare quantities of predominant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in mucosal and faecal samples.METHODS:Twenty patients undergoing diagnostic colonoscopy with endoscop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normal mucosa were recrui... AIM:To compare quantities of predominant and pathogenic bacteria in mucosal and faecal samples.METHODS:Twenty patients undergoing diagnostic colonoscopy with endoscopically and histologically normal mucosa were recruited to the study,14 subjects of which also supplied faecal(F) samples between 15 d to 105 d post colonoscopy.Mucosal biopsies were taken from each subject from the midportion of the ascending colon(right side samples,RM) and the sigmoid(left side samples,LM).Predominant intestinal and mucosal bacteria including clostridial 16S rRNA gene clusters Ⅳ and ⅩⅣab,Bacteroidetes,Enterobacteriaceae,Bifidobacterium spp.,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iphila),Veillonella spp.,Collinsella spp.,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prausnitzii) and putative pathogens such asEscherichia coli(E.coli),Clostridium difficile(C.difficile),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 were analysed by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Host DNA was quantified from the mucosal samples with human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ene targeting qPCR.Paired t tests and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were appli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The most prominent bacterial groups were clostridial groups Ⅳ and ⅩⅣa+b andBacteroidetes and bacterial species F.prausnitzii in both sample types.H.pylori and S.aureus were not detected and C.difficile was detected in only one mucosal sample and three faecal samples.E.coli was detected in less than half of the mucosal samples at both sites,but was present in all faecal samples.All detected bacteria,except Enterobacteriaceae,were present at higher levels in the faeces than in the mucosa,but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in the colon presented comparable quantities(RM,LM and F followed byP 1 for RMvs F,P 2 for LMvs F andP 3 for RM vs LM:4.17 ± 0.60 log 10 /g,4.16 ± 0.56 log 10 /g,5.88 ± 1.92 log 10 /g,P 1 = 0.011,P 2 = 0.0069,P 3 = 0.9778 forA.muciniphila;6.25 ± 1.3 log 10 /g,6.09 ± 0.81 log 10 /g,8.84 ± 1.38 log 10 /g,P 1 < 0.0001,P 2 = 0.0002,P 3 = 0.6893 forBacteroidetes;5.27 ± 1.68 log 10 /g,5.38 ± 2.06 log 10 /g,8.20 ± 1.14 log 10 /g,P 1 < 0.0001,P 2 ≤ 0.0001,P 3 = 0.7535 forBifidobacterium spp.;6.44 ± 1.15 log 10 /g,6.07 ±1.45 log 10 /g,9.74 ±1.13 log 10 /g,P 1 < 0.0001,P 2 ≤ 0.0001,P 3 = 0.637 forClostridium cluster Ⅳ;6.65 ± 1.23 log 10 /g,6.57 ± 1.52 log 10 /g,9.13 ± 0.96 log 10 /g,P 1 < 0.0001,P 2 ≤ 0.0001,P 3 = 0.9317 forClostridium cluster ⅩⅣa;4.57 ± 1.44 log10/g,4.63 ± 1.34 log10/g,7.05 ± 2.48 log 10 /g,P 1 = 0.012,P 2 = 0.0357,P 3 = 0.7973 for Collinsella spp.;7.66 ± 1.50 log 10 /g,7.60 ± 1.05 log 10 /g,10.02 ± 2.02 log 10 /g,P 1 ≤ 0.0001,P 2 = 0.0013,P 3 = 0.9919 forF.prausnitzsii;6.17 ± 1.3 log 10 /g,5.85 ± 0.93 log 10 /g,7.25 ± 1.01 log 10 /g,P 1 = 0.0243,P 2 = 0.0319,P 3 = 0.6982 for Veillonella spp.;4.68 ± 1.21 log 10 /g,4.71 ± 0.83 log 10 /g,5.70 ± 2.00 log 10 /g,P 1 = 0.1927,P 2 = 0.0605,P 3 = 0.6476 forEnterobacteriaceae).TheBifidobacterium spp.count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mucosal sites and mucosal and faecal samples(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0.62,P = 0.040 and 0.81,P = 0.005 between the right mucosal sample and faeces and the left mucosal sample and faeces,respectively).CONCLUSION:Non-invasive faecal samples do not reflect bacterial counts on the mucosa at the individual level,except for bifidobacteria often analysed in probiotic intervention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ta Mucosa Faeces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ampling
下载PDF
脾胃病治疗探微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雅慧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10-14,共5页
临床行医30余载,对于脾胃病诊疗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及诊疗方法,尤其强调:认识脾胃病症需熟读经典;诊断时要见微知著、司外揣内,强调宏观辨证结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胃镜等微观检测;对于疑难杂病强调“三部一体”... 临床行医30余载,对于脾胃病诊疗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及诊疗方法,尤其强调:认识脾胃病症需熟读经典;诊断时要见微知著、司外揣内,强调宏观辨证结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胃镜等微观检测;对于疑难杂病强调“三部一体”,综合运用辨证施治内服、中药直肠滴入疗法以及中药穴位贴敷加直流电导入等多种治疗手段;而复发性疾病,可用膏方巩固疗效。通过列举若干病例,详细剖析各种诊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与同道互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宏观辨证 微观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胃镜 三部一体/辨证内服 直肠滴入 穴位贴敷加直流电导入 膏方
下载PDF
徐宇红 用公筷,远病疾
17
作者 吴漫 《三月风》 2020年第4期30-30,共1页
不久前,闺蜜半夜打来一个电话,哭着告诉我她的先生突然呕血被送进了医院。她吓懵了,不知道她先生发生了什么事。我了解到她先生虽然呕血,所幸到医院后,经过输血,情况得到控制,并且预定第二天早晨会做胃镜检查,便安慰她不要担忧,静待胃... 不久前,闺蜜半夜打来一个电话,哭着告诉我她的先生突然呕血被送进了医院。她吓懵了,不知道她先生发生了什么事。我了解到她先生虽然呕血,所幸到医院后,经过输血,情况得到控制,并且预定第二天早晨会做胃镜检查,便安慰她不要担忧,静待胃镜的结果。过了几天,闺蜜告诉我她先生得的是胃溃疡并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医院给他开了抗生素和抗胃酸类药,已经出院,人也开始好转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药 胃镜检查 胃溃疡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抗生素 呕血 抗胃酸 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