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佃贵国医大师从浊毒损膜伤络论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被引量:1
1
作者 陶愚磊 吴佳欣 +4 位作者 孙中强 翟付平 李佃贵 王昊楠 刘小发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49-52,共4页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反复、难治的特点。李佃贵国医大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独创“浊毒理论”,应用“浊毒损膜伤络”论治HPAG,梳理并分析“浊毒损膜伤络”中医学内涵,认为其病因为胃膜胃络一体化...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PAG)已成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反复、难治的特点。李佃贵国医大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独创“浊毒理论”,应用“浊毒损膜伤络”论治HPAG,梳理并分析“浊毒损膜伤络”中医学内涵,认为其病因为胃膜胃络一体化;其病机为浊毒黏滞,易伏胃膜;浊毒损膜,诱发胃炎;浊毒伤络,胃炎加重;其治疗法有化浊排毒,给邪以出路;护膜和络,扶正以祛邪,最终达到荡涤胃脘浊毒,胃膜胃络自愈,已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基于浊毒理论认识HPAG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并在浊毒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浊毒损膜伤络论治HPAG,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毒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名医经验 李佃贵
下载PDF
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探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病机与治疗
2
作者 刘扬 江锋 +2 位作者 于艳卉 王京 史曼玉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36-2039,共4页
李杲提出的“火与元气不两立”可用于阐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作为外来邪气,在元气失充的基础上侵袭人体,助长阴火,这一过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机体形成慢性活动性炎症高度契合。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探析幽... 李杲提出的“火与元气不两立”可用于阐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幽门螺杆菌作为外来邪气,在元气失充的基础上侵袭人体,助长阴火,这一过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机体形成慢性活动性炎症高度契合。基于“火与元气不两立”探析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认为该病病机为元气不足、湿热相合、阴火内生、阴火燔炽、伤阴耗气、瘀热内结、日久成毒。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调整机体免疫功能为先;降泄阴火、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为主;益气养阴、活血解毒,改善胃黏膜状态为辅,为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杲 元气 阴火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炎—癌转化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婷(综述) 杨杰 武胜(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与胃内外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H.pylori相关性胃炎(HAG)具体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部分原因与H.pylori感染后刺激体内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细胞因子在控制感染和维...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范围内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与胃内外很多疾病的发生有关,目前H.pylori相关性胃炎(HAG)具体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晰,部分原因与H.pylori感染后刺激体内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细胞因子在控制感染和维持慢性炎性反应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分析在H.pylori感染过程中的细胞因子反应是理解胃部炎性反应如何被调节的关键,并与病理和疾病结果相关。文章对参与HAG的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细胞因子 综述
下载PDF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疗效
4
作者 刘建强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兰索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Hp相关性胃溃疡患者8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三联疗法(兰索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胶囊口服。均连续治疗14 d。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黏膜厚度、腺体密度及炎性细胞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19%(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溃疡,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胃黏膜形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 四联疗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氧化应激及血清miR-155、sIL-2R的影响
5
作者 胡楠杰 章静 胡佳楠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3期12-17,共6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7例。对...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氧化应激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四联疗法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Hp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值[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miR-155、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4.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O、MDA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OD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NO、MDA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miR-155相对表达量、sIL-2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血清miR-155相对表达量、sIL-2R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p转阴率为87.23%,对照组Hp转阴率为68.09%,2组Hp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应激反应,提高Hp转阴率及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四联疗法 氧化应激 微小核糖核酸-155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研究
6
作者 祖康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61-0064,共4页
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5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实施三联疗法干预,即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观察组患者则在三联疗法技术上实施柴胡疏肝散治疗,... 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52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实施三联疗法干预,即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观察组患者则在三联疗法技术上实施柴胡疏肝散治疗,总结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效果满意,该疗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中具有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三联疗法 柴胡疏肝散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医护理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7
作者 陈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探讨中医护理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应用效果。方法 时间为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抽选87例并进行分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中医护理。结果 与参照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各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均显... 探讨中医护理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应用效果。方法 时间为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中抽选87例并进行分组。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中医护理。结果 与参照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各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和HP根除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其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5.45%,结果 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中医护理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对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可积极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中医护理 中医证候积分 满意度
下载PDF
甘草甜素对大鼠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刘誉华 刘莲 +4 位作者 汪九重 黄丹 周素芳 肖欢智 安祯祥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GL)对大鼠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接种1×10^(9) cfu/mL HP建立HP相关性胃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HP标准四联方案)和GL低、中、高剂量组(5、20、50mg/k... 目的探讨甘草甜素(GL)对大鼠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接种1×10^(9) cfu/mL HP建立HP相关性胃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HP标准四联方案)和GL低、中、高剂量组(5、20、50m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0 d。给药结束后大鼠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记录超基准值(DOB);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和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8(IL-8)、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因子κB(NF-κB)m RNA相对表达量,一氧化氮合酶(iNOS)、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OB值,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IL-8、IL-1β、TNF-α、ROS、MDA水平,HMGB1、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iNOS、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和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结构不完整且数量减少,细胞碎片及空泡增多,细胞固缩明显。与模型组比较,GL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均显著逆转(P<0.05),且GL高剂量组上述指标变化均较GL低、中剂量组更显著(P<0.05);大鼠胃黏膜细胞病理变化均改善。结论GL可能通过抑制HMGB1/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HP引起的胃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甜素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核因子ΚB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胃黏膜损伤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观察
9
作者 陈红梅 高诗晴 +3 位作者 林洁琪 程志涣 阮灵秀 陈辉清(指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HPAG)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医科门诊符合HPAG诊断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HPAG)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医科门诊符合HPAG诊断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加味温胆汤颗粒剂。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胃炎症状变化、停药4周后Hp转阴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胃脘灼热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干口苦、纳差、嗳气反酸、便秘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45/50),高于对照组的84.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提高HPAG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加味温胆汤 儿科学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经方
下载PDF
香砂平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殷寒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9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香砂平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南京市栖霞区龙潭社区医院收治的7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 目的:探究香砂平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0月南京市栖霞区龙潭社区医院收治的78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四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香砂平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胃部灼热感评分以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痛、胃部灼热感评分以及总分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HQ-15、NDI评分降低,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砂平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砂平胃颗粒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四联疗法
下载PDF
连朴饮加味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评价
11
作者 郭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1期146-149,共4页
目的 分析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治疗中联合应用连朴饮加味方与四联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 分析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治疗中联合应用连朴饮加味方与四联疗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连朴饮加味方。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Hp根除率、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反应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主证胃痛、脘腹饱胀、脉弦涩等,次证嗳气、嘈杂反酸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更低,干扰素-γ (interferon-γ,INF-γ)水平更高(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基础上加用连朴饮加味方,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症状,降低炎症表达,实现根除Hp的目标,同时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可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连朴饮加味方 四联疗法
下载PDF
黄连温胆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2
作者 王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与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效果,及对其药物使用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联合组,各43例。西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司...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与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效果,及对其药物使用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联合组,各43例。西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中西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2周后,中西联合组上腹痛、腹胀、烧灼感、餐后饱胀等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总有效率(90.70%)较西药组(72.09%)明显更高(P<0.05),Hp清除率也更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Hp相关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黄连温胆汤 艾司奥美拉唑 安全性
下载PDF
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3
作者 李红沙 孙立会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7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56例Hp相关性胃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56例Hp相关性胃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治疗,研究组采用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治疗,均持续治疗10 d。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和奥美拉唑、甲硝唑联合治疗能调节Hp相关性胃炎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克拉霉素 奥美拉唑 甲硝唑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韩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82-0085,共4页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一段时期里我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别采取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常规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 探讨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一段时期里我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别采取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常规三联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率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益生菌与三联疗法结合在一起使用,能够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起到明显的治疗改进效果,所伴随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宇 赵颖 王蓉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4期5057-5061,共5页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西医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在不断更新,但方案中抗生素的耐药、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中医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早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西医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在不断更新,但方案中抗生素的耐药、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中医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新思路已走入人们的视线。通过分析和总结现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方法,来探讨其优势及前景,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痞证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复发的效果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何倩 沈安妮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8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复发的效果,分析Hp根除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抗Hp治疗后复发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复发的效果,分析Hp根除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抗Hp治疗后复发的Hp相关性胃炎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原则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n=55)和大剂量组(n=52)。两组均接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枸橼酸铋钾治疗,常规剂量组使用常规剂量艾司奥美拉唑,大剂量组使用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比较两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期疾病发生率及远期复发率,分析影响Hp根除效果的因素。结果:大剂量组Hp根除率高于常规剂量组(P=0.0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期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常规剂量组(P=0.034)。失败组吸烟史、饮酒史、Hp感染家族史率高于成功组,使用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率、Hp治疗依从率低于成功组(P<0.05)。吸烟史是影响Hp根除效果的危险因素,使用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是影响Hp根除效果的保护因素(P<0.001)。结论:大剂量艾司奥美拉唑治疗Hp相关性胃炎复发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Hp根除率,降低远期复发率,是影响Hp根除效果的保护因素,吸烟史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幽门杆菌根除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益生菌、序贯疗法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价值分析
17
作者 袁志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探讨益生菌、序贯疗法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100名,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 探讨益生菌、序贯疗法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100名,对照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高,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更明显,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益生菌、序贯疗法联合可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
18
作者 董嘉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17-0020,共4页
观察并分析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优势。方法 研究选取了40名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溃疡患者,他们都是从2023年9月到2024年3月期间来自本院的病例。这些患者根据其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药物不同,被分为两个... 观察并分析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优势。方法 研究选取了40名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溃疡患者,他们都是从2023年9月到2024年3月期间来自本院的病例。这些患者根据其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药物不同,被分为两个组别。其中,使用奥美拉唑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而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其他患者则作为观察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两组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病患在胃泌素和血红蛋白水平上的变化明显更为有效(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对胃溃疡直径的缩短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在治疗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溃疡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疗效,能显著提高治疗后的恢复程度和有效症状,因此值得在相应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 临床治疗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半夏-黄芩-黄连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彧 吴东升 +2 位作者 徐寅 杨仁义 喻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2-599,共8页
基于前期数据挖掘结果,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半夏-黄芩-黄连"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TCMSP平台筛选"半夏-黄芩-黄连"药对中潜在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 基于前期数据挖掘结果,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半夏-黄芩-黄连"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主要有效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TCMSP平台筛选"半夏-黄芩-黄连"药对中潜在活性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潜在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Gene 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获得Hp相关性胃炎的主要致病靶点;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网络模型及PPI网络图分析药对中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蛋白;采用David数据库对药对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及代谢通路分析。筛选出药对潜在活性成分35个;得到药对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潜在作用靶点蛋白37个;涉及通路77条。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半夏-黄芩-黄连"干预Hp感染诱导的慢性胃炎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炎作用,并调控胃癌进程,为阐释其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半夏 黄芩 黄连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FoxP3/RORγt免疫失衡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慧臻 王天麟 +4 位作者 马佳乐 孔祥茹 刘琳 刘华一 肖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74-2578,共5页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相关性胃炎小鼠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factor, Foxp3)、转录因子孤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 RORγt)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等表达的影...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相关性胃炎小鼠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orkhead/winged helix transcriptionfactor, Foxp3)、转录因子孤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 RORγt)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等表达的影响,揭示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联组、全方组、辛开组、苦降组各20只。模型组、各给药组予Hp菌液灌服、自由饮用MNNG进行造模。实验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Hp相关性胃炎造模1个月,第二阶段为Hp相关性胃炎造模2个月,每个阶段每组抽取10只小鼠进行相应药物干预及相关检测。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四联组予四联杀菌药物灌胃;全方组予半夏泻心汤浓煎剂灌胃;辛开组予辛开汤浓煎剂灌胃;苦降组予苦降汤浓煎剂灌胃。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胃组织中FoxP3、RORγt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细胞转化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结果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oxP3、RORγt mRNA和蛋白、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IL-17A、IL-6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第一阶段半夏泻心汤全方组的IL-10下降无统计学差异外,余上述指标经四联组、半夏泻心汤全方组干预后表达均下降(P<0.01),辛开组、苦降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述指标。纵向观察两个阶段各指标数值发现,随着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病程发展,FoxP3、RORγt mRNA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数值呈增高水平。结论 Hp感染可导致FoxP3、RORγt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且各项指标随病程发展而增高,可能是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状态。而辛开苦降之半夏泻心汤及四联杀菌干预后可通过调控FoxP3、RORγt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调节免疫微环境,发挥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FOXP3 RORΓT 四联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