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翁锦泅 李东洋 +1 位作者 周鹏 吕文龙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 为掌握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本研究于2011年3~10月对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爬行动物共52种,隶属于3目13科。其中两栖纲1目4科14种,爬行纲2目9科38种。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划属于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达41种(占总物种数的78.85%)。调查发现1种广东省两栖类动物新记录———长肢林蛙,发现外来入侵物种红耳龟、牛蛙和孟加拉巨蜥。并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区系
下载PDF
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2
作者 李保铨 李柳红 +4 位作者 周露露 彭秋燕 何惠婷 韩婉诗 陈天鹏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了解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情况,2021年7—12月利用样线法进行观测调查。结果表明,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共调查到蝶类10科、75属、110种;区系组成主要以东洋界为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为辅;随海拔升高,蝶类群... 为了解广东梅县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情况,2021年7—12月利用样线法进行观测调查。结果表明,阴那山自然保护区共调查到蝶类10科、75属、110种;区系组成主要以东洋界为主,古北界和东洋界共有为辅;随海拔升高,蝶类群落属数、种数、个体数量、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先增长后下降的单峰趋势,并均在401~600 m达到最大值,高海拔地区蝶类群落的均匀度指数大于低海拔地区;相邻海拔地区蝶类群落的相似性较高,且高海拔与低海拔间蝶类种类存在明显差异。以期为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预测气候变化、保护蝴蝶资源和评价生态环境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分布区系 阴那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
下载PDF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吊皮锥群落特征研究
3
作者 何惠婷 缪海祥 +1 位作者 刘闯 杨江波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62种,隶属于35科47属。该群落以壳斗科、樟科为优势科,以米... 通过样方调查,对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吊皮锥(Castanopsis kawakamii)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 m^(2)的样方中,共记录了维管植物62种,隶属于35科47属。该群落以壳斗科、樟科为优势科,以米槠(C.carlesii)、吊皮锥、黧蒴锥(C.fissa)、罗浮锥(C.faberi)为优势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以乔木层为最高,草本层次之,灌木层最低。吊皮锥种群以中、大树为主,且林下幼苗数量较少,种群呈衰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皮锥 物种组成 群落特征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河源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曾丽琼 潘秋荣 +1 位作者 何佳 左贵刚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8期150-153,共4页
为了解广东河源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菊石化石片区)内维管束植物资源状况,为植物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对保护区维管束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 059种,隶属160科560属。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28科60... 为了解广东河源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菊石化石片区)内维管束植物资源状况,为植物资源保护提供数据支撑,对保护区维管束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 059种,隶属160科560属。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有28科60属106种;裸子植物有4科4属4种;被子植物有128科496属949种,被子植物占比优势明显。保护区28科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可划分为5个分布区类型;128科被子植物可被划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保护区的自然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7个群系组、14个群系。同时,基于保护区植被现状,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束植物 资源保护 广东河源恐龙化石省级自然保护区(菊石化石片区)
下载PDF
广东台山上川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5
作者 陈志强 《绿色科技》 2024年第8期89-95,共7页
为加强广东台山上川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有效管理,采用标本法结合样线法调查,研究了该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141科447属66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子植物128科424属628种;种子植物数量优势... 为加强广东台山上川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有效管理,采用标本法结合样线法调查,研究了该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有野生维管植物141科447属662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子植物128科424属628种;种子植物数量优势科依次是禾本科、菊科、豆科、莎草科、茜草科等世界广布科。上川岛猕猴保护区的区系成分以热带性为主,与其所处南亚热带的地理位置相符,同时该保护区还有2个中国特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台山上川岛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 种子植物 区系特征
下载PDF
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翁锦泅 孟蕊 +2 位作者 林石运 韩婉诗 彭秋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5期36-44,共9页
为摸清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分季节开展了10次监测。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自动感应拍照法,共记录到鸟类13目41科115种。其中,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列入CITES附录Ⅱ的物种13种;以雀形目... 为摸清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17年7月至2019年9月分季节开展了10次监测。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自动感应拍照法,共记录到鸟类13目41科115种。其中,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3种,列入CITES附录Ⅱ的物种13种;以雀形目物种占比最大,约占70.43%。居留型方面,以留鸟为主,有73种,占比63.48%;冬候鸟约占19.13%,夏候鸟约占11.30%,旅鸟约占6.09%。优势物种有16种,如黑鸢、白鹇、珠颈斑鸠、黑眉拟啄木鸟、白腹凤鹛、栗背短脚鹎等,常见种和偶见种各37种,稀有种25种。物种数方面,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总体遇见率方面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多样性方面,春夏季高于秋冬季;而秋冬季的物种优势性更为明显。主要生境类型的鸟种组成相似度均低于50%,林鸟占比超过95%,是南亚热带原始次生常绿阔叶林区鸟类组成的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鸟类名录 时序变化 古田自然保护区 广东惠东
下载PDF
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红外相机监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孟蕊 吕文龙 +4 位作者 杨越文 翁锦泅 廖远芳 朱妙君 丁向运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49-53,共5页
2021年3—11月,在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红外相机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利用ArcGIS软件将保护区划成30个1 km×1 km的网格,布设49台红外相机,累计有效工作时长9570 d,采集数据3次,收集有效照片7613张。调查共记录到33... 2021年3—11月,在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红外相机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利用ArcGIS软件将保护区划成30个1 km×1 km的网格,布设49台红外相机,累计有效工作时长9570 d,采集数据3次,收集有效照片7613张。调查共记录到33种野生动物,包括野生兽类3目7科10种,鸟类7目11科23种,其中网格占有率和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兽类是野猪(Sus scrofa)(GO=97%,RAI=22.422),网格占有率和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鸟类是白鹇(Lophura nycthemera)(GO=90%,RAI=13.875)。监测共发现3种保护区新纪录物种,分别是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和发冠卷尾(Dicrurus hottentottus);记录到多种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包括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三有保护野生动物,2种中国特有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为易危(VU)物种5种、近危(NT)6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红外相机监测 相对多度指数 广东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树木资源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报著 胡会先 +5 位作者 邝德和 唐洪辉 麦荣臻 李淼添 刘华岳 阮晋迎 《广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50-53,共4页
广东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观赏树木 70科 139属 2 13种 ,其中裸子植物 5科 6属 8种 ,被子植物 6 5科 133属 2 0 5种。文章分析了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树木的基本特性、用途和利用状况 ,并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广东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观赏树木资源 生物学特性 资源保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广东省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密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廖远芳 杨越文 +4 位作者 翁锦泅 吕文龙 丁向运 李绮恒 黄晓晶 《陕西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7-81,85,共6页
基于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公里网格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运用随机相遇模型对保护区内的野猪种群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保护区内野猪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种群密度为4.97头·km^(-2),种群数量约为109头。其中核心区野猪种群密度为4.9... 基于惠东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公里网格化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运用随机相遇模型对保护区内的野猪种群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保护区内野猪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种群密度为4.97头·km^(-2),种群数量约为109头。其中核心区野猪种群密度为4.95头·km^(-2),种群数量约为69头;缓冲区野猪种群密度最大,为5.31头·km^(-2),种群数量约为37头;实验区野猪种群密度为2.36头·km^(-2),种群数量约为3头。本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野猪密度相比2020年有所增加,提示应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 野猪 红外相机 密度 种群数量
下载PDF
广东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晓丽 李坤新 林锦森 《江西园艺》 2004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广东 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下载PDF
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层土壤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义辉 张苏俊 +1 位作者 邓永林 曾锋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5期62-67,共6页
通过对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等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状况的比较,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层表土呈酸... 通过对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等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状况的比较,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层表土呈酸性,石砾含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4.0%、1.11 g/cm3、58.01%、37.73%和20.28%;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分别为296.02,442.95,321.38 g/kg;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为5.99-8.20 cmol(+)/kg,电导率为57.87-97.44,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1.88 g/kg、105.20 mg/kg、0.19 g/kg、2.22 mg/kg和130.53 mg/kg。(2)土壤孔隙度、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小持水量、阳离子交换量、电导率、全磷、速效磷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差异不显著,但土壤容重、石砾含量、最大持水量、土壤pH值、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在不同林分类型间差异显著。马尾松林的石砾含量与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阔叶混交林有显著差异(p=0.003,p=0.009,p=0.01),全氮与针阔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5),碱解氮与针阔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8),速效钾与阔叶混交林差异显著(p=0.012);毛竹林pH值和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差异显著(p=0.026,p=0.030,p=0.035)。(3)从土壤理化性状来看,阔叶混交林、毛竹林的土壤质量和肥力要比马尾松林和杉木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 林分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佰华 潘秋荣 韦春梅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2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统计,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水果27科45属71种,其种数约占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总数的6.94%,占广东省野生水果的30.34%,全国野生水果的6.41%。其中双子叶植物24科43属67种,单子叶植物2科2属4种... 本文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统计,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水果27科45属71种,其种数约占该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总数的6.94%,占广东省野生水果的30.34%,全国野生水果的6.41%。其中双子叶植物24科43属67种,单子叶植物2科2属4种;乔木20种,灌木36种,藤本13种,草本2种;浆果类53种,核果类10种,仁果类6种,柑果类2种;热带分布科16个,占59.26%,温带分布科7个,占25.93%,以热带分布占优势;可作药用的62种,可作观赏的35种,用材树种17种,纤维植物12种,鞣料植物9种等。本自然保护区野生水果生命力强、生食性较好、同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水果资源 调查 广东东源康禾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多样性及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佟富春 麦艳仪 +8 位作者 官方正 黄子峻 杨新东 朱耘生 杨梅啸云 张昊妍 章亚宁 曾献兴 谢冲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7-295,共9页
【目的】了解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方法】于2021年,采用样线法对青云山保护区中林区、公路、村庄和水库4种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访问调查本地居民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查阅保护区本底资料... 【目的】了解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方法】于2021年,采用样线法对青云山保护区中林区、公路、村庄和水库4种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访问调查本地居民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查阅保护区本底资料和科考报告,查找中国知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等有关记录。【结果】本研究共统计到鸟类17目51科168种。区系组成:东洋界103种,广布种40种,古北界25种。居留型组成:留鸟119种,候鸟43种(冬候鸟27种、夏候鸟16种),旅鸟6种。生态类型以鸣禽为主,食性组成以杂食性和食虫为主。鸟类优势种包括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赤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speciosus。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不同生境鸟类的平均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区、村庄、水库、公路。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村庄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24)、Pielou均匀度指数(0.61)最高;公路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7.34)最高;村庄和公路生境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0.94)并列最高。【结论】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丰富、生境多样,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适宜的生存繁殖空间。随着保护区植被的演替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其在鸟类多样性保育方面仍有很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特征 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调查及区系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月康 《乡村科技》 2023年第3期85-89,共5页
2021—2022年,对广东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分析,详细了解调查区域内蕨类植物物种分布情况、区系组成和相关特征。结果发现:保护区内共有蕨类植物38科79属162种,分别占保护区内维管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7.76%、10.... 2021—2022年,对广东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分析,详细了解调查区域内蕨类植物物种分布情况、区系组成和相关特征。结果发现:保护区内共有蕨类植物38科79属162种,分别占保护区内维管植物科、属、种总数的17.76%、10.04%和10%;与2015年调查结果相比,2021—2022年保护区内有蕨类珍稀植物5种,种类和保护等级均未变化,保护情况乐观,且新记录蕨类植物26种;在科属级水平上,科、属的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为主,泛热带分布占比分别为70.37%和36.76%;保护区内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及进化上呈现连贯性特征,蕨类植物中有比较原始的松叶蕨科、石松科、卷柏科、木贼科、桫椤科等,也有进化的水龙骨科、苹科等,还有处于中间类型的凤尾蕨科、中国蕨科等;保护区内蕨类植物区系具有原始性和古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组成 多样性 广东连平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初步调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书德 唐刚 佟富春 《广东园林》 2022年第3期13-16,共4页
鸟类多样性研究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21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共记录到鸟类15目54科211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2种和34种;区系以东洋界为主,有129种(61.... 鸟类多样性研究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工作之一。2021年1—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调查了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共记录到鸟类15目54科211种。其中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分别为2种和34种;区系以东洋界为主,有129种(61.72%),古北界44种(21.05%)。居留型以留鸟为主,有136种(65.07%),冬候鸟40种(19.14%)。优势种为栗颈凤鹛Staphida torqueola和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常见种和少见种分别为27种和5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算结果均为板洞保护站最高。该保护区是每年大批鹭鸟等候鸟迁徙的必经路线,建议加大监测力度,掌握候鸟变化动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多样性 保护 广东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对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锦城 徐瑞霞 +4 位作者 林宜舟 罗素娜 钟烨瑶 彭志远 黄舒雯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97-104,共8页
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Castanopsis hystrix省级自然保护区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设置了40个1 km×1 km的公里网络和40个相机位点,总计拍摄照片48248张,有效照片达12112张... 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Castanopsis hystrix省级自然保护区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多样性进行研究。共设置了40个1 km×1 km的公里网络和40个相机位点,总计拍摄照片48248张,有效照片达12112张,共调查到了鸟兽12目11科45种,其中鸟类有9目3科35种,兽类有3目8科1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2种。同时,以鸟类多样性为基础,将其Gleason指数与广东省内其他保护区的进行对比,发现本保护区Gleason指数相对较小,提示鸟类多样性较低,推测这与人类干扰后红锥林内植物多样性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鸟兽监测
下载PDF
广东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俊忠 莫祥怀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4期108-111,共4页
综合考察结果表明,广东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94科,596属,1060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35科,60属,90种;裸子植物5科,5属,6种;被子植物154科,531属,964种;珍稀濒危植物21种。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为... 综合考察结果表明,广东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94科,596属,1060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35科,60属,90种;裸子植物5科,5属,6种;被子植物154科,531属,964种;珍稀濒危植物21种。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多样,以热带成分为主,区系热带性质明显,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上,以泛热带分布占优势,占全部非世界分布科的57.03%;保护区植物区系比较古老,科的组成中,属和种都是以单属科和单种科为主体。在属的水平上,属的组成中,单种属和寡种属是构成属的结构主体,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优势,共有195属,占保护区种子植物非世界分布属的39.55%;中国特有属6属(占1.22%),说明该区存在特有现象,但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组成 区系特征
下载PDF
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水质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苡萱 朱雨珂 +4 位作者 魏诗华 张洁涵 冯抗抗 蔡臻臻 汪蕾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解2017—2021年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状况及变化特征,采用单项水质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指数,对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平均综合水质指数总体<1,水质状况为良好;pH值和溶解氧第一类海水平均... 为了解2017—2021年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状况及变化特征,采用单项水质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指数,对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平均综合水质指数总体<1,水质状况为良好;pH值和溶解氧第一类海水平均达标率分别为76.6%和80.0%;该自然保护区内试验区和缓冲区站位的水质优于核心区站位的水质,5年内水质总体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适宜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生存。5年内,保护区溶解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盐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综合定性评价显示该保护区海域水质为优。提出,为了保护保护区海域水质和中华白海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执法,加大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民众海洋保护意识,自觉参与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水质 广东江门 中华白海豚 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广东江门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余家荣 麦思珑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第15期77-79,共3页
采用野外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广东江门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区系热带性质明显,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上,泛热带分布具明显优势;植物区系具有古老及复杂性。
关键词 广东江门古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植物组成 区系特征
下载PDF
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启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80-83,96,共5页
在搜集文献、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3科59属90种,国家Ⅱ级保护蕨类植物3科3属3种,广东省重点保护蕨类植物4科4属4... 在搜集文献、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3科59属90种,国家Ⅱ级保护蕨类植物3科3属3种,广东省重点保护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蕨类植物起源古老,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以单种属和寡种属占优势,占区内总属数的89.83%。蕨类植物科的成分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具有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蕨类植物属的区系与泛热带(32.20%)联系最密切,与东亚分布的联系最少(1.69%)。中国特有分布4种,说明该区具特有现象,但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广东紫金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