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中人”:果戈里《外套》的广义修辞学阐释
1
作者 段治秀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27-30,共4页
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果戈里的小说《外套》,可以发现“外套”作为小说的核心意象,既指向概念义(物质外套),又指向修辞义(精神外套)。“外套”的概念义和修辞义不仅参与小说语篇建构,更参与了小说主人公阿卡基精神世界的建构。
关键词 果戈里 《外套》 广义修辞学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视域下冰心《燃灯者》中译文的修辞建构与当代意义
2
作者 林佩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
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话语转换,更是一种修辞建构。透过译文的话语修辞建构不仅能领略译文的修辞特色与译者的翻译技巧,也能窥见译文生成的深层动因,挖掘翻译行为的社会意义。基于此思路,笔者梳理冰心《燃灯者》汉译本核心词“light”... 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话语转换,更是一种修辞建构。透过译文的话语修辞建构不仅能领略译文的修辞特色与译者的翻译技巧,也能窥见译文生成的深层动因,挖掘翻译行为的社会意义。基于此思路,笔者梳理冰心《燃灯者》汉译本核心词“light”的多样化译文与圆周句的高频启用,指出其间所达成的话语建构和诗意化文本建构实际上源自译者精神建构中对“灯”“灯塔守”的钟爱以及对光明、正义的崇敬与追求,这也间接彰显冰心《燃灯者》汉译实践的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冰心《燃灯者》中译文 修辞建构 当代意义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研究——谭学纯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群 谭学纯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0-34,共15页
围绕高群教授的问题链接,谭学纯教授回顾《广义修辞学》写作背景;对话修辞研究“突围”“融入大生态”的学理逻辑;广义修辞研究与同类研究的区别特征等。广义修辞学的学科认知基础之一是厘清学术概念所承载的意义,及其参与建构当代修辞... 围绕高群教授的问题链接,谭学纯教授回顾《广义修辞学》写作背景;对话修辞研究“突围”“融入大生态”的学理逻辑;广义修辞研究与同类研究的区别特征等。广义修辞学的学科认知基础之一是厘清学术概念所承载的意义,及其参与建构当代修辞学的学科前沿、学科地图、学科互动的学术秩序,据此分析修辞学的“交叉学科”性质、“跨学科”视野、“多学科”共同构筑的学科大生态,以及“小同行/大同行/超同行”共同介入的学术生产;分析不同知识结构的学术共同体与“纯语言/大语言/超语言”修辞观之间的复杂组合,以及广义修辞学为什么在纯语言和超语言修辞观之间寻找平衡的支点;倾向于理论站位和社会参与度更高的中国修辞学科发展思路和现实担当。广义修辞学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修辞学科形象重塑,也以自己的方式理性面对自身局限,学科意义在于拓宽思想空间和话语空间,也在于西方理论强势渗入背景下建设本土理论的学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学术共同体 修辞 融入大生态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研究的语言单位、方法和领域 被引量:14
4
作者 朱玲 李洛枫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6,共7页
广义修辞学是应修辞学科、话语材料的本质以及话语"现代性"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研究的语言单位方面,广义修辞学主张展开句级以下和超句级,直至进入文本、文体层面的全方位话语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广义修辞学研究在运用语言学... 广义修辞学是应修辞学科、话语材料的本质以及话语"现代性"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研究的语言单位方面,广义修辞学主张展开句级以下和超句级,直至进入文本、文体层面的全方位话语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广义修辞学研究在运用语言学科知识的同时,重视从多学科吸取学术资源;同时,它主张将自己的研究视野扩展到社会话语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语言单位 研究方法 研究领域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董瑞兰 朱玲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4,共1页
《文艺学习》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重要文学期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青年读者中影响颇大,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艺言说与政治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运用广义修辞学理论,分析《文艺学习》1954年创刊至1957年停刊的封闭语... 《文艺学习》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重要文学期刊,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青年读者中影响颇大,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文艺言说与政治语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论文运用广义修辞学理论,分析《文艺学习》1954年创刊至1957年停刊的封闭语料,以话语建构、文本建构、话语主体精神建构为脉络,从语词、语句、语篇层面探讨《文艺学习》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读者来信”、“编者的话”所体现的话语政治性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习》 广义修辞学 政治语境 话语建构 中国作家协会 修辞学理论 1954年 文学期刊
下载PDF
反思广义修辞学:学科建设价值与局限 被引量:9
6
作者 高群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2,共6页
结合"广义修辞学"类著作、教育部名栏"修辞学大视野"、修辞学专刊相关论文进行互文对读,梳理广义修辞学成果在个人、团队、学科三个板块的汇聚情形,发掘学术事实背后蕴含的学科意识和学术关怀。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学术成果 学术关怀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修辞学大视野:理据与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3-90,98,共9页
分析狭义修辞学和广义修辞学的功能定位、研究视野,以及作者的修辞研究从狭义向广义转型的主客观理由,据此论述基于广义修辞观的学术专栏"修辞学大视野",以及学术专栏在学科建设中的角色担当和学术召唤意义。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修辞学大视野 学术专栏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民间故事结构性夸张构式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高群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4期172-176,171,共6页
结构性夸张构式参与语篇生成,是承担语篇结构框架支持功能的修辞元素,控制着语篇叙述路向,使之定型为特定样态。其下位类型封闭性夸张构式与开放性夸张构式都起到支撑语篇结构,影响语篇生成全过程的作用。因为母题链的参与,情节单元多... 结构性夸张构式参与语篇生成,是承担语篇结构框架支持功能的修辞元素,控制着语篇叙述路向,使之定型为特定样态。其下位类型封闭性夸张构式与开放性夸张构式都起到支撑语篇结构,影响语篇生成全过程的作用。因为母题链的参与,情节单元多寡不定,叙述长度增加等因素影响,结构性夸张构式与词汇、句子层面的夸张有很大不同,更多地表现为修辞诗学层面的叙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结构性夸张构式 广义修辞学
下载PDF
“广义”的意义——《广义修辞学》的价值与局限 被引量:7
9
作者 林界军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7,40,共2页
现代汉语修辞学自唐铖<修辞格>草创、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集大成,迄今八十年,一直沿袭着一种基本范式,就是以"辞格"为中心:各种修辞著作,甚至于从中小学语文教材直到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汉语>教材,一说起修辞... 现代汉语修辞学自唐铖<修辞格>草创、陈望道<修辞学发凡>集大成,迄今八十年,一直沿袭着一种基本范式,就是以"辞格"为中心:各种修辞著作,甚至于从中小学语文教材直到大学中文系的<现代汉语>教材,一说起修辞,几乎无不完全是"修辞格"的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修辞 《现代汉语》 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 意义 中文系 集大成 著作 局限
下载PDF
国外修辞学研究散点透视——狭义修辞学和广义修辞学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学纯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11,共4页
广义修辞学把狭义修辞学注重研究的修辞技巧延伸到了文本层面和认知层面 ,而狭义修辞学在理论上为广义修辞学提供了思想资源 ,并在实践上印证了广义修辞学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 ,当狭义修辞学拒绝修辞研究认知问题时 ,已经不自觉地陷入... 广义修辞学把狭义修辞学注重研究的修辞技巧延伸到了文本层面和认知层面 ,而狭义修辞学在理论上为广义修辞学提供了思想资源 ,并在实践上印证了广义修辞学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 ,当狭义修辞学拒绝修辞研究认知问题时 ,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广义修辞学强调的“语言建构我们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学研究 狭义修辞学 广义修辞学 外国 修辞技巧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跨文化大众传播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晓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1 167,167,共8页
在广义修辞学理论视域下,跨文化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挑选与组织、传播发送与传播接受都是一种具有明确目标对象与清晰话语目的的跨文化修辞行为;修辞主要从三个层面参与跨文化大众传播:传播话语的选择与建构、传播文本的文体选择与修辞建... 在广义修辞学理论视域下,跨文化大众传播中的信息挑选与组织、传播发送与传播接受都是一种具有明确目标对象与清晰话语目的的跨文化修辞行为;修辞主要从三个层面参与跨文化大众传播:传播话语的选择与建构、传播文本的文体选择与修辞建构、传播主体的精神建构。从传播话语的时域影响而言,跨文化传播亦因传播者的精心修辞而产生久远而广泛的意识形态影响,常成为传播接受者的异域文化认知及集体记忆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跨文化大众传播 文化认知
下载PDF
《文学和语言:广义修辞学的学术空间》自序
12
作者 谭学纯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79,78,共2页
30年前,中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对经历了高考长期停牌的一代人来说,是一个相当于人类学家所说的“过关仪式”。10多亿人口的文化市场,11年积压的人才资源,怀着激情、怀着期待,从知识饥渴中走向命运的拐点。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我以... 30年前,中国高考制度的恢复,对经历了高考长期停牌的一代人来说,是一个相当于人类学家所说的“过关仪式”。10多亿人口的文化市场,11年积压的人才资源,怀着激情、怀着期待,从知识饥渴中走向命运的拐点。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我以六八届初中毕业生的暗淡身份,从一家日杂小店走进久违了的考试秩序。我不曾想到那场考试是告别,也是开始。此后的学术浸染和学术漂流,孕蓄了一串属于我的文字,连同眼前这本小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空间 广义修辞学 自序 语言 文学 高考制度 考试秩序 初中毕业生
下载PDF
对圣经中“献祭”的广义修辞学解析
13
作者 林佩璇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261-272,共12页
"献祭"是世界各宗教共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圣经文本的关键词之一。本文根据广义修辞学理论,结合语义场、故事形态学等理论,从话语建构、文本建构和精神建构三方面解析"献祭"对建构圣经修辞统一体的重要性,为圣经阐释... "献祭"是世界各宗教共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圣经文本的关键词之一。本文根据广义修辞学理论,结合语义场、故事形态学等理论,从话语建构、文本建构和精神建构三方面解析"献祭"对建构圣经修辞统一体的重要性,为圣经阐释与接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献祭 广义修辞学
下载PDF
修辞的“主动态”:从技巧到哲学的理论建构——谭学纯《广义修辞学演讲录》及其修辞思想述评
14
作者 王委艳 《社科纵横》 2014年第11期94-97,共4页
谭学纯的修辞学思想从"走出技巧论"到修辞诗学、修辞接受,再到修辞哲学,构建了一整套的修辞学思想,为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视域,形成了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谭学纯模式。尤其是建立在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修辞哲学的提出... 谭学纯的修辞学思想从"走出技巧论"到修辞诗学、修辞接受,再到修辞哲学,构建了一整套的修辞学思想,为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视域,形成了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谭学纯模式。尤其是建立在中国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修辞哲学的提出,使修辞从"被动态"转变为"主动态",即人们修辞地从事语言活动,同时也受到来自修辞的反向支配。修辞的"主动态"意味着修辞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开始向多种学科渗透,修辞学研究范式由此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广义修辞学演讲录》是谭学纯近年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修辞的"主动态"——修辞哲学的精彩演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学纯 修辞哲学 主动态 广义修辞学
下载PDF
修辞学领域的新革命——读《广义修辞学》
15
作者 李绍群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2003年第3期15-17,共3页
《广义修辞学》建立了一个由“表达论”———“接受论”———“互动论”三者构成的系统的研究格局 ,这是修辞学领域的一次新革命 ,把修辞学的研究推向了新的深入与开拓。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表达论” “接受论” “互动论” 汉语
下载PDF
“偷窥”事件:余华《兄弟》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燕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以"偷窥"事件为切入点,探究余华《兄弟》的修辞策略。从"窥"与"赏"的义素变异,考察"偷窥"事件语境下文本内、外交流系统存在的不合理不合法问题,分析如何"从话语建构的不合理向修辞合理转... 以"偷窥"事件为切入点,探究余华《兄弟》的修辞策略。从"窥"与"赏"的义素变异,考察"偷窥"事件语境下文本内、外交流系统存在的不合理不合法问题,分析如何"从话语建构的不合理向修辞合理转化",以及不合法的"偷窥"如何变成合法的"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偷窥”事件 《兄弟》 修辞策略 广义修辞学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与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瑜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5,共5页
"文本"是译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应该回归语言和文本,遵循"文本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原则。翻译学和修辞学都是研究言语交际行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许多共性和交叉点。译者对原文文本进... "文本"是译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后解构主义时代的翻译研究应该回归语言和文本,遵循"文本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原则。翻译学和修辞学都是研究言语交际行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许多共性和交叉点。译者对原文文本进行广义的修辞分析,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然后选择准确的译语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翻译研究 广义修辞学 后解构主义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视野中的语义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敏惠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4-19,共6页
广义修辞学宏阔的跨学科视野造就了其语义研究独特的学术眼光与别样的学术风貌:理论基点是修辞认知催生语义变异,研究对象从静态转向动态,研究单位从语词走向语篇,研究模式从语言学迈向诗学以至文化哲学。着眼于表达与接受之双重视角,... 广义修辞学宏阔的跨学科视野造就了其语义研究独特的学术眼光与别样的学术风貌:理论基点是修辞认知催生语义变异,研究对象从静态转向动态,研究单位从语词走向语篇,研究模式从语言学迈向诗学以至文化哲学。着眼于表达与接受之双重视角,从整个语义信息的传递过程研究语义。术语的创设标志理论的新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语义 跨学科 动态 双重视角
下载PDF
广义修辞学和狭义修辞学 被引量:9
19
作者 郝荣斋 《修辞学习》 2000年第1期3-4,共2页
一、为什么提出这两个概念 自中国现代修辞学诞生以来,学术界对“修辞学”概念的理解就客观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就其研究对象来说,王德春认为:“修辞学这门语言学分科的对象主要是人们使用语言的状况,即言语的规律和特点。”林兴... 一、为什么提出这两个概念 自中国现代修辞学诞生以来,学术界对“修辞学”概念的理解就客观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就其研究对象来说,王德春认为:“修辞学这门语言学分科的对象主要是人们使用语言的状况,即言语的规律和特点。”林兴仁则认为:“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汉语平行的同义结构和非平行的同义结构。”前者被概括为“言语规律说”,研究面何其广!后者被概括为“同义结构说”,研究面何其窄!就其研究范围来说,陈望道一直主张包括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包括语体和言语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修辞学 狭义修辞学 学科划分 语言运用学
下载PDF
中西广义修辞学对比
20
作者 郑春婷 《文教资料》 2006年第27期110-,共1页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修辞发展的历史。修辞与文化息息相关,因而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修辞学。通过对中西广义修辞学的对比研究,研究分析不同文化对修辞理解的异同,可以发现文化差异和认识文化共性,从而利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来更好地指... 人类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修辞发展的历史。修辞与文化息息相关,因而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修辞学。通过对中西广义修辞学的对比研究,研究分析不同文化对修辞理解的异同,可以发现文化差异和认识文化共性,从而利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来更好地指导修辞实践,促进人际交流和跨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义修辞学 广义修辞学 跨学科 认知 修辞技巧 修辞诗学 修辞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