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术馆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大众美育方面的作用研究——以“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招尹梓君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69-71,共3页
美术馆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观众审美素养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作用。该文以“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案例展开探讨。通过对本届广州三年展公共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观众参与度和观众体验的相关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公共教育在艺术... 美术馆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观众审美素养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作用。该文以“化作通变——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案例展开探讨。通过对本届广州三年展公共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观众参与度和观众体验的相关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公共教育在艺术展览中的重要性和潜力,以及其对观众审美素养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艺术展览在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设计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提升观众在艺术展览中的深度体验和审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公共教育 观众参与 审美素养 广州三年展
下载PDF
美术馆公共教育在提升大众美育方面的作用研究
2
作者 招尹梓君 《当代美术家》 2024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观众审美素养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本文以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案例进行探讨。通过对此次三年展的公共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观众参与度和观众体验的相关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公共教育在艺术展览中的重要性和潜力,以及... 艺术展览公共教育在提升观众审美素养方面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本文以第七届广州三年展为案例进行探讨。通过对此次三年展的公共教育项目实施情况、观众参与度和观众体验的相关调查分析,旨在揭示公共教育在艺术展览中的重要性和潜力,以及其对观众审美素养的影响。研究的结果将为公共教育在艺术展览中的设计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观众在艺术展览中的深度体验和审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公共教育 观众参与 审美素养 广州三年展
下载PDF
解读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红媛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检点2002年末艺事,可用“乱花迷眼”来形容,而纷繁之中不乏抢眼之景,比如“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以文本和回顾展的方式来复演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凶猛动物”“历史”,意义独特。三年展借助南方发达的媒体产业将这部艺术史推进到民... 检点2002年末艺事,可用“乱花迷眼”来形容,而纷繁之中不乏抢眼之景,比如“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以文本和回顾展的方式来复演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凶猛动物”“历史”,意义独特。三年展借助南方发达的媒体产业将这部艺术史推进到民众生活中去的实践,不只是艺术行为更是城市行为。前者以艺术何必与大众“生死两茫茫”的发问为代表,后者则将艺展纳入到城市先进文化建设的体系中,这一思想无疑会在不远的未来产生艺术与城市双赢的成果。这在上海近年来的一系列展事中也有所体现,双年展和国宝展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汹涌人群是为明证。艺术本不该只是圈子里的事。 因“一城二展”同时受到关注的“首届广州中国当代艺术展”在网上遭遇美院学生掷来的5块香蕉皮,少年意气中不乏真识。前段时间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做过讲座的台湾陆蓉之教授回台后也在网上看到了来自美院学生的批评,陆蓉之教授在回帖中坦言了自己“心里难过”的事实,同时数番回帖耐心解说个人看法,张贴长长的文章进一步说明。其真诚交流的心态隔网犹见,与美院学生的直率相映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 中国 当代艺术 文化建设 艺术创作 实验艺术 艺术现象 民族文化
原文传递
在“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4
作者 巫鸿 《美术学报》 2003年第1期58-61,共4页
一、展览的起因 两年前,我回到国内做研究,一个重要的项目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问题和全球化问题.为此,我走了很多地方,全国都走遍了,后来在广州见到了林抗生先生和王璜生先生,
关键词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 绘画文化 绘画艺术 画派
原文传递
保持质疑的能力
5
作者 汪建伟 李兴强 《当代美术家》 2008年第5期57-59,共3页
李兴强:(以下简称“李”)策展方的策展理念是否与您的作品完全对接起来?在参加展览的过程中有没有同策展方发生冲突?汪建伟:(2008年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参展艺术家,以下简称“汪”)首先,双年展并不是主题展,从前我们有这样一个误解。在策... 李兴强:(以下简称“李”)策展方的策展理念是否与您的作品完全对接起来?在参加展览的过程中有没有同策展方发生冲突?汪建伟:(2008年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参展艺术家,以下简称“汪”)首先,双年展并不是主题展,从前我们有这样一个误解。在策展理念与艺术家作品之间有一个特别大的暧昧空间。艺术家的作品同展览完全没关系,这是一个界限;此外专门为双年展生产的作品,就大有关系,这是另一个界限。我党得好的展览应该是艺术家长时间思考积淀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 理念 广州三年展
下载PDF
适时的沉思
6
作者 汉克·斯拉格 《当代美术家》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适时"和"沉思"两词的结合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悖论: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的策展理念试图探讨或描绘"适时"(西式,全球化或"世界时间":加速、速度、能见度、疲惫、逾矩/激进现代性、超资本主义、知识生产和经济)和... "适时"和"沉思"两词的结合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悖论: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的策展理念试图探讨或描绘"适时"(西式,全球化或"世界时间":加速、速度、能见度、疲惫、逾矩/激进现代性、超资本主义、知识生产和经济)和"沉思"(亚洲时间:静思、专注、现代性的另一种模式、另外一套价值观、智慧)。换句话说,新广州三年展阐明了一个东西方悖论——矛盾、内在冲突、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存在,还有或有必要的竞争挑衅——这个悖论当下正在塑造或重塑亚洲对时间的理解和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时间 广州三年展 世界标准时间
下载PDF
“集体”作为方法:影像艺术与社会参与
7
作者 董冰峰 向在荣 滕宇宁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68,共6页
许多当代艺术家的实践表明艺术应该介入现实,并且在不断地协商并打破艺术感知力与社会现实的边界。艺术家、建筑师、哲学家、电影人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学科链接与知识协作在当下变得日益关键。本文通过研究2021年广州影像三年展"我... 许多当代艺术家的实践表明艺术应该介入现实,并且在不断地协商并打破艺术感知力与社会现实的边界。艺术家、建筑师、哲学家、电影人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学科链接与知识协作在当下变得日益关键。本文通过研究2021年广州影像三年展"我们,集体"展览中的三位艺术家——奇拉·塔西米克(菲律宾)、田中功起(日本)、丹尼埃尔·G.安杜哈(西班牙),来解释"集体"在今天如何成为一种方法与立场,并讨论艺术家的"行动者网络"如何打破阶层、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制度化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艺术 社会参与艺术 集体 广州影像202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