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中见功夫——《中国庄学史》读后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建华 《学术界》 CSSCI 2004年第5期270-27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庄学史 熊铁基 湖南人民出版社 学术创新 道家思想
下载PDF
曹础基在庄学史上的贡献——兼谈其对关锋范式的突破
2
作者 周炽成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8,123,共9页
20世纪以来,《庄子》研究经历了不同研究范式的转换,其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一个缩影。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庄子浅注》的作者,曹础基的庄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20世纪以来的《庄子》研究史相应发展。曹先生是新时期具有代表性... 20世纪以来,《庄子》研究经历了不同研究范式的转换,其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一个缩影。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庄子浅注》的作者,曹础基的庄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20世纪以来的《庄子》研究史相应发展。曹先生是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之一,也是庄学研究关锋范式的突破者。从《庄子浅注》到《庄子浅论》,其研究涵盖了庄学研究范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促使《庄子》研究最终呈现多元化。在新版《庄子浅注》和《老庄旁训》中,曹先生对旧版一些过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展示了《庄子》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曹础基在新中国庄学研究史上的贡献和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础基 《庄子浅注》 《庄子浅论》 《老庄旁训》 关锋范式 庄学史
下载PDF
胡适与庄子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宝红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96,共5页
胡适在 2 0世纪中国庄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尝试运用西方哲学体系研究《庄子》 ,推动了庄子研究范式的转换。胡适对庄子人生哲学展开了激烈批判 ,对庄子反科学主义思想既有所批判 ,又努力挖掘庄书中所包含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最近 ... 胡适在 2 0世纪中国庄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尝试运用西方哲学体系研究《庄子》 ,推动了庄子研究范式的转换。胡适对庄子人生哲学展开了激烈批判 ,对庄子反科学主义思想既有所批判 ,又努力挖掘庄书中所包含的生物进化论思想。最近 2 0余年来 ,庄子研究范式又得到了新的救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庄学史 研究范式 人生哲学 科学思想
下载PDF
一个新的视角:从“物化”说看《庄子》——兼及解庄方法论的透视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光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58,共4页
“物化”思维是中华人文的母体思维方式。《庄子》“物化”说是上古“物化”说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以“物化”说作为透视《庄子》及庄学研究史的全新视角,发掘《庄子》本文中历来被遮蔽的深层诗思意蕴。同时在以“物化”说作为切入点中,... “物化”思维是中华人文的母体思维方式。《庄子》“物化”说是上古“物化”说的继承与发展。本文以“物化”说作为透视《庄子》及庄学研究史的全新视角,发掘《庄子》本文中历来被遮蔽的深层诗思意蕴。同时在以“物化”说作为切入点中,兼及庄学史上解庄方法优缺点的比较,从而达到方法论的突破,进而透视“物化”思维与西式“逻辑”思维的离合,及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 庄学史 以庄解庄 方法论 自然文化 人文文化
下载PDF
憨山德清注《庄》時间相关问题再论——兼与王红蕾博士商榷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海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3-26,共4页
憨山德清是明末四大龙象之一,其《庄子内篇注》在晚明佛教史、思想史及庄学史上均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庄子内篇注》成书于万历二十六年之后,这个时间是不正确的,该书应是万历十九年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重述。
关键词 憨山德清 《庄予内篇注》 庄学史 晚明佛教
下载PDF
宋人對郭象《莊子注》的接受與評論 被引量:2
6
作者 簡光明 《诸子学刊》 2013年第1期191-214,共24页
一、前言郭象《莊子注》是中國莊學史的權威之作,《世説新語·文學》説:'初,注《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於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1相對於'莫能究其旨要'的諸家注解,向秀《莊子注》顯然是較... 一、前言郭象《莊子注》是中國莊學史的權威之作,《世説新語·文學》説:'初,注《莊子》者數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於舊注外為解義,妙析奇致,大暢玄風。'1相對於'莫能究其旨要'的諸家注解,向秀《莊子注》顯然是較能'究其旨要'。郭象《莊子注》多有繼承向秀之處,因此,魏晉以降的學者常通過郭象的詮釋來了解莊子思想的宏旨。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説:'其内篇衆家並同,自餘或有外而無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評論 權威 中國 思想 宏旨 作音 前言 莊學史
下载PDF
蘇軾《莊子祠堂記》“楚公子微服出亡”寓言試解 被引量:1
7
作者 簡光明 《诸子学刊》 2009年第1期231-241,共11页
一、前言《莊子》一書向來被視爲難讀之書1,但是宋代蘇軾閲讀《莊子》時,卻喟然歎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2可見蘇軾自認是莊子的知音。既然蘇軾的見解與《莊子》有相同之處,在文學創作中,自然會加... 一、前言《莊子》一書向來被視爲難讀之書1,但是宋代蘇軾閲讀《莊子》時,卻喟然歎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2可見蘇軾自認是莊子的知音。既然蘇軾的見解與《莊子》有相同之處,在文學創作中,自然會加以引用3,蘇軾的詩集中,引用《莊子》寓言、詞匯的現象,遍及内外雜篇,約有三百六十餘處1,因此,宋代林希逸認爲,蘇軾一生文字,只從《莊子》悟入2。蘇軾未曾注解《莊子》全書,只針對《在宥》篇中有關廣成子的寓言,加以詮釋,著《廣成子解》,惟這篇文章對於後世影響不大。蘇軾所有詩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國 影響 微服 寓言 蘇軾 現象 莊子 莊學史
下载PDF
《養生主》篇末句解
8
作者 王鍾陵 《诸子学刊》 CSSCI 2017年第1期85-92,共8页
《養生主》末句有兩個難點:'爲薪'與'火傳'是何意?何謂'指'?對於前一個難點莊學史上主要有以下七種解釋:釋'爲薪'爲'前薪',釋'爲'爲'取',以'有涯'、'無涯'釋&... 《養生主》末句有兩個難點:'爲薪'與'火傳'是何意?何謂'指'?對於前一個難點莊學史上主要有以下七種解釋:釋'爲薪'爲'前薪',釋'爲'爲'取',以'有涯'、'無涯'釋'薪'、'火',以形神釋'薪'、'火',以佛教'四大'、'元神'概念解釋'薪'、'火',以'大道'釋'火',以'化'釋之。關於後一個難點。在莊學史上有兩種相關聯的解釋占主導地位:手指與指着,一爲名詞,一爲動詞。朱桂曜、聞一多則以'脂'釋'指'。《莊》書中的物字往往代指人和物兩者,指人也時常用物字。@在《齊物論》中已有其例。因而,此處'指'字即代指個體生命。火喻生命,'指窮於爲薪'者,是説個體的生命之火像薪一樣是有盡的,'火傳也,不知其盡也',則是説生命之火的流轉是無盡的。要之,《養生主》末句,喻寫生命的周流。其在表達上的特色,便是在比喻中化入了名辯論題中的詞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莊學史 解釋 喻寫 生命周流 名辯論題
下载PDF
蘇軾“莊子助孔子”説及其影響
9
作者 簡光明 《诸子学刊》 2014年第1期145-164,共20页
一、前言在中國莊學史上,蘇軾是一個特殊的人物,他没有完整的《莊子》注解傳世,影響卻相當重大。郎擎霄《莊子學案》説:'莊學得王、蘇之提倡,故當時治《莊子》者,已次第臻於極盛,而《莊子》之學遂如日之中天矣。'1蘇軾與王安石... 一、前言在中國莊學史上,蘇軾是一個特殊的人物,他没有完整的《莊子》注解傳世,影響卻相當重大。郎擎霄《莊子學案》説:'莊學得王、蘇之提倡,故當時治《莊子》者,已次第臻於極盛,而《莊子》之學遂如日之中天矣。'1蘇軾與王安石對於宋代莊學的發展貢獻良多,若相較而言,蘇軾在宋代莊學史以及中國莊學史的地位都要比王安石重要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國 影響 貢獻 傳世 莊子 前言 莊學史
下载PDF
“道通为一”与庄学的“新意” 王雱与荆公新学的庄学思想特色刍议
10
作者 尚杜元 《中国道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6-58,共3页
在北宋庄学的视野中,荆公新学的庄子注及庄子义解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文献,其中保存最完整、在庄学史上最受称道的就是王安石之子王雾(字元泽)所作的《南华真经新传》,
关键词 荆公新学 庄学史 “道通为一” 思想特色 新意 王雱 王安石 庄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